《快乐的啰嗦》教学设计
课型:聆听
设计者: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学习任务1:趣味唱游
能按要求随音乐进行动作模仿、音乐游戏、角色扮演和舞蹈表 演等,用身体律动表现音乐的基本要素。
学习任务2:聆听音乐
聆听或表现音乐的过程中,能根据音乐的情绪自然流露出相应 的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与不同,简要描述音乐 表现的形象与内容;能跟随音乐的节拍拍手或走步,并对二拍子、三拍子音乐做出 相应的体态反应;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积累的听觉经验区分相同或不同风格的音 乐,并借助律动、舞蹈、色彩或线条等予以表示。
学习任务3:情境表演
能根据音乐特点进行动作创编或即兴表演,与同伴一起体验表 现造型、扮演角色的乐趣,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能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根据一定的情境、主题或表演要求进 行创编和表演。能编创简单节奏或旋律,配合表演。
2.教材分析
《快乐的啰嗦》是根据彝族民间舞曲音乐改编而的弹拨乐合奏曲。极富浓郁的民族风格.曲调简朴、短小精悍、旋律优美、流畅,帯有舞曲的音乐给人一种轻松活泼的感觉,再现了彝族人民轻歌曼舞、歌唱美好生活的热烈场面,
乐曲共分三个乐段,第一乐段新鲜生动,第二乐段旋律优美,第三乐段为第一乐段的再现。
3.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在对乐曲的欣赏力还逐步学习中,初步建立带着问题聆听音乐的习惯,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这些特点,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设计了一节音乐活动课,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快乐的氛围中,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二、学习目标
1.通过聆听、演唱能记住彝族舞曲《快乐的罗嗦》的主题音乐.并能准确判断主题音乐出现的次数。
2.通过聆听、模拟演奏、表演等活动能准确表达彝族舞曲《快乐的罗嗦》的音乐特点。
3.通过观看弹拨乐器图片和部分乐器演奏视频对弹拨乐器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记住彝族舞曲《快乐的罗嗦》的主题音乐并能准确判断主题音乐出现的次数,并用动作表现音乐
学习难点:准确表达彝族舞曲《快乐的罗嗦》的音乐特点。
教学设计
学习 目标 学习流程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导导入部分 学生随伴奏带动作演唱。 2.生答:彝族 1.师:同学们,欢迎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上节我们学了一首什么歌?现在快来和老师一起边唱边跳吧! 2.师:非常棒,伴随着你们的歌声我们再一次到了这个地方,你们还记得这首歌是哪个民族的么?非常好,热情好客的彝族人民又向我们发出邀请,今天我们继续参观彝族的生活吧! 认真聆听 主动演唱表演 积极回答问题
1.通过聆听、演唱能记住彝族舞曲《快乐的罗嗦》的主题音乐.并能准确判断主题音乐出现的次数。 2.通过聆听、模拟演奏、表演等活动能准确表达彝族舞曲《快乐的罗嗦》的音乐特点。 3.通过观看弹拨乐器图片和部分乐器演奏视频对弹拨乐器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新知新学习 活动一:听赏、演唱乐曲主题旋律A 1.学生感受主题音乐形象,边听边看曲谱。 2.快乐的 3..随教师钢琴伴奏演唱,熟悉歌曲旋律。 4.跟老师琴尝试唱歌词。 5.快速跟琴演唱歌词。 6.认真聆听,自由回答。 7.听主题旋律举手示意。共10次。 8.生自由回答问题,分两次出现。 活动二:聆听表演第段 1.认真聆听,记忆老师讲解的内容。 2.听音乐模仿老师动作找朋友。 3.思考并回答:拍手4次。走路6次,抱抱一次。 4.随音乐跟老师做动作,并思考回答问题。 5.随音乐组动作。并表现出引得高低变化。 6.自由回答。 7.认真聆听,并记忆。 活动三: 聆听表演第二部分 1.认真聆听,思考回答问题,并进行模仿。 2.随音乐按要求做动作。 活动四: 聆听表演第三部分 1.听音乐判断和第一部分相似。 2.思考自由回答,最终确定字母A’ 3.主奏乐器是扬琴。速度变快了,力度越来越强。 活动五: 完整聆听表现全曲 1.回答A+B+A’ 2.自由回答。 3.看视频学习动作,并随音乐进行舞蹈。 4.随音乐完整表现。 活动一:听赏、演唱乐曲主题旋律 1.教师唱《快乐的罗嗦》主题音乐。 教师提问: 2.师:说一说,听了老师的演唱给你带了什么样的感受呢 3.师:师:接下来,老师会边弹边唱,看哪位同学最先记住这段旋律 4.师:大家聆听的非常仔细,现在跟老师的琴声试试唱唱歌词。 5.师:同学们你们真的好棒呀,如果加快一点速度你们还能唱出来么?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6.师:同学们有一位作曲家把刚才我们唱的这一段旋律,藏在了一首彝族的乐曲里,我们一起去找找看,这段旋律在乐曲里出现了多少次吧! 7.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老师和你们一起数一数,每当你听到这段乐曲的时候请你举手,希望同学们听的再认真一些。再次播放。 8.师:同学们,这十次主题音乐是一下演奏完,还是分了几部分出现? 活动二:聆听表演第一部分 1.师:同学们听得真认真,这10次主题旋律总共分了两部分出现,第一次在最开始,主题重复了6次,我们称它为第一部分,用字母A来表示。 2.师:这么欢快的音乐,老师想随音乐找朋友,老师找到谁了,也请你模仿老师的动作去找你的好朋友,好吗? 3.师:老师在找朋友的过程中都做了那些动作,每个动作都做了几次? 4.师:跟着老师练习练习动作,注意观察老师拍手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和音乐中的声音有什么关系? 5.师:我们再来跟随音乐找朋友吧,这一次要注意声音的高低变化哦! 6.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聆听了第一乐段,那请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出来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呢? 7.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民族乐器中的弹拨乐器家族成员吧!并聆听一下琵琶和扬琴的音色,并尽可能的记着它们的声音特点,后边我要检验的。 活动三:聆听表演第二部分 1.师:接下来我们来聆听乐曲的第二部分,思考:第二部分有一些声音力度很强,看你们能不能听出来,并用象声词模仿一下! 2.我们再听一遍,当同学们听到xxxx这个地方的时候请(拍手)表示,当听到舒展的音乐时需要同学们自己创编优美的动作。 活动四:聆听表演第三部分 师:考验同学们耳力的时候到了现在老师再播放一段音乐,看看他跟我们听到的那一段相似。 师:第一部分呢用字母A表示,第二部分用字母B表示,那么第三部分你觉得用什么样的字母表示才能体现它与第一部分是相似的? 3.师:第三部分的主奏乐器是哪一件呢 与第一部分相比较有什么变化呢? 活动五:完整聆听表现全曲 1.师:乐曲的第三部分听完了,谁能告诉我这首曲子的结构如果用字母表示应该是? 2.师:在前边我们分段聆听的过程中,第一部分用找朋友的方式表示,第二部分用拍手和优美的动作表示,那么第三部分我们用什么动作表现合适呢? 3.师:彝族人们很热爱生活,每当丰收,或者遇到开心的时候他们就会举办篝火晚会,跳甩手舞来庆祝,那我们现在也来学学甩手舞吧! 4.师:请完整聆听音乐,并用不同是方式分别表现这三个部分吧! 认真聆听 主动思考 积极回答 模唱准确 注意观察 动作准确 节奏感强 仔细听辨 形象记忆 象声词模仿形象 大胆自编优美动作 认真聆听,积极回答 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动作随乐段变化准确
感受彝族文化 坨拓展部分 展 部 自由回答 学生聆听彝族歌曲《不要怕》 师:通过这些彝族小朋友的歌声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认真聆听思考,大胆回答问题,敢于表象自己的见解
课堂小结 愉快的时光总是转眼即逝,又到了我们和彝族人民说再见的时候了,彝族人民不怕遇到困难,生活也很开心,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能像彝族人民那样敢于向前,快乐相伴。
板书设计 快乐的啰嗦 彝族 乐曲结构:A+B+A’
作业设计 边哼唱旋律边给家人表演一下彝族的甩手舞。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