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9张PPT。 一位议员这样描述克伦威尔:“早
上我来到议会……看见一个我从不认识
的绅士正在发言。他衣着简朴,身着一
身粗呢衣服,一看就知道是蹩脚的乡村
裁缝缝制的,领子粗劣而不大整洁……。
他身材相当高大,佩剑紧紧系在腰间。
面部红肿,声调尖利难听,不过他的演说却充满了激情。”请思考:
从这段材料中你能够得出关于克伦威尔的哪些信息?你如何看待克伦威尔? 1.两次内战议会方面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议会军的反封建斗争深得民心,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2)议会军经过改革,建立了由自耕农和手工业者组成的“新模范军”,战斗力大为增强。
(3)克伦威尔等人的正确指挥。 2.“护国政体”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护国政体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夺取政权之后,为进一步巩固统治,稳定新建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而实行的政治体制,其实质是克伦威尔建立的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 3.詹姆士二世恢复天主教为什么遭到反对?
提示:詹姆士二世是狂热的天主教徒,他统治时期竭力在全国恢复天主教。与英国国教相比,天主教对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损害更大。一旦恢复天主教,不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甚至一部分旧土地贵族,都将失去在16世纪宗教改革中得到的天主教会的土地。这是资产阶级、新旧贵族联合起来进行“光荣革命”的重要原因。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反复和曲折说明了什么?
提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代替一种旧的社会制度,需要经过长期、反复和激烈的斗争。 一、关于护国政体的建立和对克伦威尔的评价
1.护国政体建立的原因
(1)英吉利共和国建立后,政局动荡,革命阵营内部出现分歧。
(2)克伦威尔个人在革命战争期间树立的威信。
(3)长期的专制统治的习惯,封建专制思想依然存在。
(4)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议会民主制度尚不健全。 2.护国政体的性质
护国政体是一种军事独裁的政治体制。但它本质上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属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其专政的对象是王党分子和下层人民。 3.关于克伦威尔的评价问题
首先,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杰出领袖人物。他领导议会军与王党军队进行斗争,彻底击溃了其主力,为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共和国建立之后,克伦威尔采取了许多措施捍卫和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部分成果,满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方面的利益要求。
其次,在他身上也暴露出一些缺点与局限。但这些问题正是那个时代资产阶级不成熟的体现,并非仅是其个人原因所造成的。 政体只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它并不能反映一个政权的性质。对一个政权的定性,应以它所代表和维护的阶级利益为主要依据。护国政体在形式上是军事独裁,但它所代表的却是当时革命阵营的利益。对人物的评价,应该用历史和辩证的思维方法。所谓“历史”,就是要将这个人物放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来分析评价;所谓“辩证”就是要全面、一分为二。 二、关于“光荣革命”的原因、实质和历史意义
1.原因
(1)复辟王朝的反动政策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导致双方矛盾激化。
(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出于维护既得利益和稳定统治的需要。
(3)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实质:资产阶级与新、旧贵族之间的妥协。 3.历史意义
(1)推翻了复辟王朝的反动统治,确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地位。
(2)建立起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先是建立了共和国,中间经历旧王朝复辟,最后终于建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旧势力妥协的结果——君主立宪制,这足以反映出新制度取代旧制度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同时,从共和制到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历史的倒退。事实证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胜利,在当时也是符合英国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即符合英国的国情。因此,我们应充分肯定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护国政体的确立,共和国已名存实亡。共和国试验失败的原因在于,这种政权形式如同无国会国王专制一样,都违背了“国王在议会中”的历史传统,二者恰好相对,分别代表着两种极端,在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再者,从17世纪的时代条件看,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在政治上、思想上都极不成熟,共和制成功的条件并不具备。材料二 妥协换来暂时的政治稳定。复辟初年,议会和王权关系极为和谐,在一系列重大政策问题上都能保持合作。在经济政策上,复辟政府奉行重商主义,支持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这符合议会的要求。在对外政策上,双方都拥护对荷战争。……然而,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复辟解决”是不可能根除冲突的,因为它回避了冲突的根源——国家主权所属问题。“复辟解决”片面吸取了革命年代的教训,没有从制度上对二者的权力关系作任何实质性调整。材料三 “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通过三方面的革命解决……对中央权力结构作了重要而适度的调整。……“光荣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它遏制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以上材料均选自《英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表明,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的确立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贯穿这一过程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2)依据材料,分析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最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原因。
(3)就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确立的过程,谈谈你的认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第(1)、(2)题要从材料中归纳概括;第(3)题注意设问是指对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确立过程的认识,要在分析有关史实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答案:(1)经历了共和国时期的护国政体、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光荣革命”三个阶段。国家主权所属问题。
(2)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尚不成熟;英国有尊重议会的历史传统、崇尚中庸;共和国试验和“复辟解决”相继失败,“光荣革命”成功。
(3)认识:一种新的政体的确立要经历曲折和反复;一定的政治体制最终能否确立主要取决于国情。一、选择题
1.1645年议会方面取得纳西比战役的胜利,其原因是( )
A.自耕农和手工业者阶层的广泛支持
B.保王党势力的分散
C.议会加强军队的建设和领导
D.国王被议会方面俘虏
【解析】选C。虽然“新模范军”主要是由自耕农和手工业者所组成,但并不意味着议会军得到他们的广泛支持,故A项不对,而B、D两项不符合史实。2.在与专制王权的斗争中,英国议会是重要的政治力量。下列关于17世纪的英国议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始终是反对封建专制的地盘
B.一度是维护独裁统治的工具
C.随着议员成分的变化发挥不同的作用
D.多次被封建专制势力所解散【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17世纪的英国历史状况。当时的英国议会确实始终是反对封建专制的地盘,也因此多次被封建专制势力所解散,克伦威尔掌权后,议会一度成为维护其独裁统治的工具,故A、B、D三项表述正确。17世纪时,英国议会的成分基本没有变化,一直是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组成,故C项表述不正确。3.1653年,克伦威尔用武力驱散议会,建立了护国政体。下列有关护国政体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其直接原因是议会中部分激进的议员提出了改革的要求
B.“护国公”任职终身,且有权指定继承人
C.其实质是恢复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护国政体下,英吉利共和国名存实亡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和理解能力。A、B、D三项均是教材基础知识的再现,说法都正确,只有C项错误,虽然护国政体是一种独裁体制,但其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而不是封建主的利益。4.(2011·佛山高二检测)1660年,查理二世在英国复辟时,他曾向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许诺( )
①赦免一切革命者 ②实行宗教自由
③恪守《权利请愿书》的规定 ④尊重议会的权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教材内容有明确陈述。①②③④皆入选。 【类题拓展】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原因
(1)克伦威尔死后,内部争权夺利严重,局势混乱,阶级矛盾尖锐。
(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政府和军队的不力统治深表不满,宁愿恢复王权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3)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妥协性。5.查理二世重登王位前,向议会方面表示“不准备重复他的经历”。他的“经历”是指( )
A.被议会俘虏 B.在国外流浪
C.受到法律限制 D.在宫廷政变中下台
【解析】选B。斯图亚特王朝的几任国王都有自己的独特经历。查理二世在复辟时登上英国王位,在此之前鉴于国内对王党分子的打击,查理二世一直在海外流亡。6.下列对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的所为,表述正确的是( )
A.完全在英国恢复了旧秩序
B.彻底清除了人民革命的成果
C.实行过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
D.标志着封建专制势力的胜利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正确认识能力。各选项中,“完全”“彻底”“专制势力的胜利”等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7.17世纪70年代,英国议会为限制国王的封建专制而通过的法律文件是( )
A.《权利请愿书》 B.《大抗议书》
C.《人身保护法》 D.《论君主政治》
【解析】选C。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符合时间“17世纪70年代”的只有C项。A项是1628年,B项是1641年,D项是阿奎那的著作,并非英国议会。8.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先后两次有人向议会的权威提出挑战,他们是( )
A.詹姆士一世 詹姆士二世
B.詹姆士一世 查理一世
C.查理一世 克伦威尔
D.克伦威尔 查理二世
【解析】选C。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查理一世曾宣布讨伐议会,克伦威尔曾用武力驱散议会。9.下列对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的评述,正确的是( )
A.是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妥协的结果
B.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
D.从国情出发解决了政权问题
【解析】选D。“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相妥协的产物,是由当时英国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即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决定的,是符合英国国情的。10.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迎接查理二世在英国复辟和发动“光荣革命”、推翻复辟王朝都是为了( )
A.在英国建立代议制民主政治
B.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既得利益
C.尊重英国人民的习惯和传统
D.实践英国启蒙思想家的理论设想
【解析】选B。克伦威尔死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政府和军队的统治不力深表不满,不惜用恢复王权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当复辟的封建王朝再次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时,又发动政变推翻了复辟王朝的统治。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伦威尔对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征讨均以胜利而结束。以后,爱尔兰的土地被英国占领军没收,大部分落于英国高级军官之手。克伦威尔等人都成了爱尔兰的大土地所有者。本来还给英国士兵一种债券,作为以后领取土地之用,但许多士兵因缺乏现款,将债券折价出售,债券也落入军官之手。虽然如此,士兵们由于得到债券,逐渐变质,失去了原来的革命精神。
——齐世荣、吴于廑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二 ……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的重要的手段……自公元1651年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由非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航海条例》(1651年10月)材料三 在1653年4月,克伦威尔将不驯服的“残余议会”解散;另外在7月4日召开了一个“小议会”……由一部分温和派议员在1653年12月12日提议“自动退职”,“小议会”就这样召开以后几个月解散了。随后,由高级军官组成的会议拟订了一个新的宪法草案“施政文件”,根据这个文件,成立护国公制度。12月16日宣布克伦威尔为终身“护国公”。护国公制度的实质是军事专政……护国公的主要职能无非是防止并镇压中、下层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同时也起着防范刚刚被推翻的封建王党分子的阴谋叛乱的作用。
——《英国史》请回答:
(1)在克伦威尔征讨爱尔兰和苏格兰取得胜利后,英国军队的性质有何变化?
(2)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据材料三,英国实行护国公政治的目的是什么?
(4)据以上材料,评价克伦威尔的统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提取材料信息,以及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2)、(3)题可分别通过阅读并提取材料一至三的相关信息分析并概括回答;第(4)题可结合材料加以分析评判,回答时应注意客观全面,史论结合。答案:(1)军官变成了大土地所有者,士兵也得到了有价债券,英国军队失去了原有的革命性。
(2)保护和发展英国的贸易。
(3)镇压人民和复辟势力的反抗。
(4)克伦威尔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在革命取得成功后,他对外进行扩张,保护英国的海外贸易,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内实行军事专政,保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既得利益。但是,他也逐渐实行专制统治,失去了人民的支持。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权像是一株根枝蔓延的大树,如果只砍树梢,而任其他的分枝和树根不动,它还会再生而恢复新的力量。
……当这种王权由一个名叫查理者掌握时,各界人民同声怨其压迫。……于是,你们这些缙绅,在你们集议于国会时,号召穷苦老百姓来援助你们。暴政的树梢砍掉了,寄生在一个人身上的王权推倒了。但是,天啊!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自由的阳光依然照不到穷苦的老百姓身上。材料二 1.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后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英国史选读》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什么时候的情况?
(2)材料一中的“查理”和“缙绅”各指什么?“暴政的树梢砍掉了”与“压迫的大树”分别指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归纳概括的能力。第(1)题依材料可推断;第(2)题“树梢砍掉了”是指处死查理一世;“压迫的大树”是指克伦威尔的统治。答案:(1)1649年推翻斯图亚特王朝和1688年光荣革命后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2)查理一世;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处死查理一世;克伦威尔建立的军事独裁统治。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