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 课件(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 课件(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5 19:1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英国议会和国王的斗争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第二课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处死国王查理一世教材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英国内战中议会与查理一世的斗争;护国政体时期克伦威尔与议会的矛盾;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议会与王权的斗争。较量的结果是议会权力超越王权,王权受到限制,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
相关链接------
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人教社高中新教材(必修一)第三单元《欧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立与发展》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中已有一定的介绍。两者内容略有重复,但是侧重点不同,前者以“制度”为中心,后者则侧重于两种思想、制度的“较量”。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要求(1)知道《权利请愿书》的主要内容,认识英国革命前国会与国王围绕税收问题展开斗争的实质。
(2)了解《大抗议书》的基本内容,理解国会通过该文献前后国会与国王冲突的主要原因。
(3)简述国会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护国政体”和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残酷性、复杂性和反复性。一、两次英国内战(1642-1649)
二、英吉利共和国(1649-1653)
三、护国公统治(1653-1339)
四、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1688)
五、光荣革命(1688)《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线索梳理【问题探究一】
英吉利共和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一、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军事斗争:英国两次内战
1、第一次内战爆发 1642
①原因:
②经过
③结果
2、第二次内战
①原因:
②结果:
查理一世讨伐议会
议会军初期屡战屡败---组成“新模范军”
转折—1645.纳西比战役
查理一世成为阶下囚
议会、军队内部矛盾,保王势力卷土
重来
查理一世被处死(1649)内战结果:成立英吉利共和国材料一: 查理一世挑起内战后,英国社会马上分裂成两个部分:支持国王和支持议会的。阅读下列材料:?
“大多数出身于古老家族的绅士对国王是抱有好感的,但是有一些地位较低的人,他们由于勤劳地从事畜牧业、纺织业以及其他兴旺的手艺而获得大量的财富,而且在政治上也进入绅士阶层,他们感到愤怒,因为他们发现他们不能像别的和他们身份相同的人那样享有同样的荣誉和声望,因而他们想方设法使自己受到尊重;这些人从一开始就是议会的可靠的朋友。”阅读并思考(1)“大多数出身于古老家族的绅士”和“一些地位较低…而且在政治上也进入绅士阶层”的人分别属于哪个阶级? 前者指旧贵族(或封建主阶级),后者指资产阶级。 材料一: 查理一世挑起内战后,英国社会马上分裂成两个部分:支持国王和支持议会的。阅读下列材料:?
“大多数出身于古老家族的绅士对国王是抱有好感的,但是有一些地位较低的人,他们由于勤劳地从事畜牧业、纺织业以及其他兴旺的手艺而获得大量的财富,而且在政治上也进入绅士阶层,他们感到愤怒,因为他们发现他们不能像别的和他们身份相同的人那样享有同样的荣誉和声望,因而他们想方设法使自己受到尊重;这些人从一开始就是议会的可靠的朋友。”阅读并思考(2)资产阶级参加革命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中找出你的依据。 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因而他们想方设法使自己受到尊重”
材料二 曼彻斯特由于那种大多数城镇企业所具有的好乱的本性和对自己财富的自豪,从一开始就反对国王并傲慢的宣称拥护议会。 ──引自《克伦威尔传》(1)大多数城镇企业”指什么?
资本主义企业。
?(2)为什么资本主义企业具有“好乱的本性”呢?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就必然要求推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诸种因素,并要求掌握政权,因此具有“好乱的本性”。
?(3)由上可知,英国内战的性质是什么?
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王权的革命斗争。 议会军高级将领曼彻斯特认为:“如果我们把国王打败99次,他仍然是国王,在他之后,他的子孙也仍然是国王。但是如果国王哪怕只是把我们打败了一次,我们将统统被绞死,我们的子孙将变为奴隶。” ─引自《克伦威尔传》 从开战时的双方客观条件来看,议会占有优势。议会占有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东南部地区,拥有稳定的赋税收入;王党占领的地域比较贫瘠,军队供应全靠王室收入、大封建主的捐赠以及向地方勒索的捐献,财源有限。但是,战争初期,议会军队却屡战屡败。原因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下面几则材料:? (1)曼彻斯特对国王是什么态度?其思想根源是什么? 妥协。君权神授(或者说封建思想)。 至于议会军的总司令埃塞克斯,历史学家麦考利对他评论道:“他是一个老实人,但绝对不是一个重于议会利益的人。在世界上他最害怕的事情,除了大败之外,就莫过于大胜了。 ─引自《克伦威尔传》 作为议会军的总司令,为什么“在世界上他最害怕的事情,除了大败之外,就莫过于大胜了”?
因为他和曼彻斯特一样,相信君权神授,仍然对国王持幻想态度,不敢同国王彻底决裂。?
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曼彻斯特和埃塞克斯绝非个别现象,他们代表的是议会和军队中的一种不良倾向。这种思想上的混乱与妥协导致了议会军队指挥上的犹豫不决,战争初期屡战屡败。同时它也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封建思想大量残存,这就决定了民主与专制的较量是长期的,有时甚至会出现反复。一、两次英国内战(1642-1649)
二、英吉利共和国(1649-1653)
三、护国公统治(1653-1339)
四、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1688)
五、光荣革命(1688)《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问题探究二】:
克伦威尔是如何成为“护国公”的? “护国公”统治实际上代表哪部分人的利益?护国政体的实质是什么?克伦威尔是如何进行专制统治的?有何影响?三、克伦威尔成为“护国公”
1、背景
①克伦威尔镇压人民运动得到资产阶级支持
②远征爱尔胜利
③解散议会
2、成为“护国公”
①时间:1653~1658
②实质:
③专制统治:
3、结果: 1653年,克伦威尔改共和政体为护国政体,成为“护国公”,专制统治 ①护国政府统治时期,克伦威尔把全国分为十多个军区,实行军事管制。
②他还穷兵默武,不断对外征服,造成财政紧张,债台高筑,引起政局混乱,民怨沸腾。
③言论自由遭到禁止,民主思想受到禁锢,社会生活中禁区重重。护国政体的实质(结合目的、内容、阶级性))
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军事独裁统治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诉求就是反对专制统治 。在十余年之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而选择了专制统治。
马克思曾说过:“在革命之后,任何临时性的国家机构都需要专政,并且需要强有力的专政。”莫尔顿也说:“扑灭平等派表明克伦威尔是保护财产、维护秩序的人。”
对此,应如何评价护国公统治? 带来了什么后果?思考探究三、克伦威尔成为“护国公”
1、背景
①克伦威尔镇压人民运动得到资产阶级支持
②远征爱尔胜利
③解散议会
2、成为“护国公”
①时间:1653~1658
②实质:
③专制统治:
3、结果: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
军事独裁统治
克伦威尔死后英国政局混乱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尽快结束混乱局面,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推动资本主义继续发展,而与斯图亚特王朝妥协。 1649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曾经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然而,11年后,同样是他们,却迎来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他们的做法是不是自相矛盾?为什么?讨
论一、两次英国内战(1642-1649)
二、英吉利共和国(1649-1653)
三、护国公统治(1653-1339)
四、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1688)
五、光荣革命(1688) 《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问题探究三】: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的倒行逆施有哪些?导致了什么后果?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的反动政策:
(1)恢复国教,对其他教派实行迫害。
(2)要求国家公职人员按国教仪式进行宣誓。
(3)对参加过革命的人进行反攻倒算
(4)詹姆士二世竭力恢复天主教,任命大批大主教徒为军官。结果:
伦敦国会议事堂荷兰执政威廉三世2、建立起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制。1、光荣革命
实质:是资产阶级、新贵族等各阶层联合进行的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640年开始,到1688年结束,前后持续了近半个世纪。从合法斗争到内战,从建立共和国到实行护国主统治,从王朝复辟到光荣革命。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为民主和专制的反复较量。探究学习总结(1)结合所学知识,试概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示:从背景、过程、结果三方面归纳。【探究学习总结】复辟王朝的专制统治又使资产阶级不满,于是寻求一种既有君主又不实行专制统治的政体即君主立宪政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专制引发革命革命后否定君权,建立共和国没有君主统治政局混乱,资产阶级利益受损 接受王朝复辟形势动荡,建立护国公政体 回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你有什么启示?16401642(马斯顿荒原
纳西比)164916531658166016881688民 主 与 专 制 的 反 复 较 量(2)民主与专制为什么要较量呢?
民主与专制较量的结果是什么?
从英国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中, 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探究学习总结】①因为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思想一时难以彻底清除;资本主义尚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资产阶级相对于封建阶级而言,并没有绝对的优势。
②?民主取得胜利。
③早期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是复杂曲折的,但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势力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历史曲折向前发展、螺旋式上升;历史的车轮是无法阻挡的;民主制度的确立是世界各国的仁人志士经过流血牺牲而获得的成果,我们后人应当珍惜;等等。通过实例,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残酷性、复杂性和反复性。 ? 残酷性是指斗争很残酷,有流血牺牲;复杂性是指资产阶级革命中矛盾错综复杂,不仅有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还有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妥协,甚至资产阶级阵营内部也有斗争与妥协。反复性是指革命的进程曲折反复。?
答案提示:残酷性:英国资产阶级期间先后爆发了两次内战;处决了国王查理一世;克伦威尔实行军事独裁;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倒行逆施。?
复杂性: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势力之间既有你死我活的战争,也有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还有“光荣革命”;资产阶级阵营内部也有矛盾,如第一次内战后议会内部出现矛盾,军队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的政治派别,克伦威尔统治时期护国公与议会之间的矛盾。
?归纳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呈现特点能


升1、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联盟。
2、革命过程中呈现出了曲折性、
反复性。
3、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单元概览原因: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斗争1624年对法战争《权利请愿书》1638年苏格兰起义《大抗议书》1642年英国内战议会打败国王1649年建立共和国克伦威尔建立
“护国公”政治1660年王
朝复辟查理二世反攻倒算《人身
保护法》詹姆士二世“光荣革命”结果:君主立宪政体确立1、资产阶级革命前英国议会和国王的关系表明
A、英国不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
B、议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王权
C、议会拥有完整的立法权力
D、议会实际上是英国最高权力机关
2.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苏格兰人起义
B.光荣革命的开始
C.国王挑起内战
D.新议会的召开BD练习巩固3.英国圈地运动中形成的新贵族与旧贵族的主要区别是
A.生产方式不同  
B、身份地位不同
 C.对国王态度不同 
D、对人民态度不同
4.资产阶级和新贵族1660年迎立查理二世1688年迎立威廉,其相同目的是
A.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B、向封建旧势力妥协
C.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D.恢复君主专制统治AC “大多数出身于古老家族的绅士对国王是抱有好感的,但是有一些地位较低的人,他们由于勤劳地从事畜牧业,纺织业以及其他兴旺的手艺而获得大量财富,而且在政治上也进入绅士阶层,他们感到愤怒,因为他们发现他们不能像别的和他们身份相同 的人那样享有同样的荣誉和声望,因而他们想方设法使自己受到尊重;这些人从一开始就是议会的可靠的朋友。”
——引自《克伦威尔传》1、“古老家族的绅士和”“一些地位较低的人”分别指哪些阶级?
2、资产阶级参加革命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中找出你的依据。旧贵族、资产阶级提高自已的政治地位。 正如马克思所言:“在革命之后,任何临时性的国家机构都需要专政,并且需要强有力的专政。”
莫尔顿说:“扑灭平等派表明克伦威尔是保护财产、维护秩序的人。”玛丽二世(1662-1694) 詹姆斯二世之长女。自幼接受新教教育。和尼德兰联合省总督威廉亲王结婚。光荣革命后与丈夫共同回国执政。性格温和有礼,无子女,同妹妹安妮不和。因天花而去世。 威廉三世(1650-1702) 尼德兰联合省总督,奥兰治亲王。光荣革命时率荷兰舰队入,放逐詹姆斯二世。1701年英国制订王位继承法《权利法案》,规定威廉三世之后由安妮继位,安妮之后由汉诺威的乔治继位,彻底排除詹姆斯二世男性后代继位的可能。因落马受伤死于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