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8 10:15:46

文档简介

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
(2024高三上·甘谷期中)雅万高铁万隆段于2020年9月3日正式进入全面箱梁架设阶段。11月15日上午11时,印尼雅万高铁7号隧道顺利贯通。雅万高铁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重要城市万隆,位于印尼人口最多的爪哇岛上。下图为雅万高铁沿线地区示意图。
1.图示岛屿的山脉主体走向大致为(  )
A.南北 B.东西 C.东北—西南 D.西北—东南
2.雅万高铁全长约为(  )
A.100km B.150km C.250km D.300km
(2024高三上·甘谷期中)小明在纸上绘制了所在学校的平面图(学校长500米、宽240米)。每周一全校师生都会在广场上举行庄严的升旗(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仪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小明所在学校(  )
A.从广场向正西走可直达校门
B.教学楼I位于教学楼II的北面
C.喷泉位于办公楼的东北方向
D.早上升旗时旗杆影子朝向校训牌
4.小明绘制该平面图时用的纸为B3纸(51.5cm×36.4cm),其绘图时用的比例尺最可能为(  )
A.1:100 B.1:1000 C.1:10000 D.1:100000
(2024高三上·甘谷期中)下面两图为两个国家示意图,①②两图图幅面积相同。
5.两幅图(  )
A.①图比例尺大,呈现的地理事物详实
B.①图比例尺大,呈现的地理事物粗略
C.②图比例尺大,呈现的地理事物粗略
D.②图比例尺大,呈现的地理事物详实
6.甲国面积约为(  )
A.2万km2 B.3万km2 C.4万km2 D.5万km2
(2024高三上·甘谷期中)下图反映了我国某一区域的地理事物分布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涌泉镇、⊙”分别表示地图的(  )
A.比例尺、图例 B.图例、比例尺
C.图例、注记 D.注记、图例
8.某考古工作队在台州市长5千米、宽3千米的长方形区域内进行作业,最适宜随身携带地图的比例尺应为(  )
A.1∶100 B.1∶100 000 C.1∶5 000 D.1∶500 000
(2024高三上·甘谷期中)我国某镇利用当地主产的粮食制作粮画,打造粮画小镇。图a是M学校设计的小镇地理位置指示牌,图b是该校设计的四条“行走的思政课”精华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该镇(  )
A.位于北京东南方向 B.地处华北平原
C.粮画原料主要是稻米 D.水路交通便捷
10.图中最短的精华路线里程约为(  )
A.5千米 B.10千米 C.15千米 D.20千米
(2024高三上·甘谷期中)2020年11月10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从上海起航,奔赴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下图为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
11.位于西半球的考察站是(  )
A.长城站 B.昆仑站 C.中山站 D.泰山站
12.南极新站到南极点距离大约为(  )
A.1 500千米 B.1 665千米 C.1 750千米 D.1 860千米
13.南极新站至泰山站的最短航线为(  )
A.一直向东 B.一直向西
C.先西南再西北 D.先东南再东北
(2024高三上·甘谷期中)公元8世纪开始,基尔瓦逐渐成为非洲东海岸的商贸中心。15世纪初郑和船队曾从不同航线到达基尔瓦。17、18世纪随着世界贸易格局不断改变,基尔瓦商贸地位逐渐衰落。1981年基尔瓦所在地的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为“郑和船队航海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公元8世纪基尔瓦作为商贸中心兴起时,其对外贸易的主要地区是(  )
A.阿拉伯海沿岸 B.南海沿岸
C.几内亚湾沿岸 D.地中海沿岸
15.郑和船队若每天航行190km,从科伦坡经摩加迪沙至基尔瓦的最短时间约(  )
A.2周 B.4周 C.6周 D.8周
16.公元17、18世纪基尔瓦商贸地位逐渐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枯竭 B.风沙影响 C.气候变暖 D.航道变迁
(2024高三上·甘谷期中)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
城市 2010年中心城区 人口比重/% 2010-2020年中心城区 人口变化/万人 2010- 2020年中心城区以外 地区人口变化/万人
上海 30.3 -30.25 215.42
北京 59.7 -72.8 300.9
广州 39.7 129.12 468.46
深圳 34.0 116.88 596.73
17.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
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18.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  )
A.相似的空间形态 B.趋同的主导产业
C.一致的功能定位 D.相近的等级规模
(2024高三上·甘谷期中)下图为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分布图,图中线条宽度与流入人口占比相关,线条越宽占比越高。完成下面小题。
19.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20.甲省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主要考虑(  )
①工资水平②空间距离③土地价格④环境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包括21题~第22题2个大题,共40分。
21.(2024高三上·甘谷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7月11日7时30分,碧空如洗,某学校在山青水绿、生态环境极佳的近郊(40°N,119°E)举办的户外定向越野比赛正式开始。赛程规定:参赛者从起点出发后需要依次在各点标处打卡,最后到达终点,以所用时间长短来计算名次。下图示意比赛用的地图。
(1)有人在赛前猜测比赛开始时参赛者能够看到太阳,而实际上,当比赛开始时参赛者并没有看到太阳。请说出能够看到太阳的理由以及实际没有看到太阳最可能的原因。
(2)当选择从点标6到点标7的路线时,有经验的参赛者会“舍近取远”,走小路而放弃沿图中箭头的近路。请分析“小路”对于参赛者的有利影响。
(3)在某点标处服务的志愿者用手机拍摄了一张村落局部照片(下图),请推测拍摄者所在的最可能的点标,并说明判断理由。
22.(2024高三上·甘谷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虚拟土是指在商品和服务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土地资源数量。虚拟土战略是指土地贫乏的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土地富足的国家或地区购买土地资源密集型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等大宗土地密集型产品)来获得土地和粮食的安全。近十几年,中国成为虚拟土的净进口国,大豆、水稻等主要粮食的虚拟土净进口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下图示意2000—2020年中俄部分农作物虚拟土含量变化。
(1)据图分析中国和俄罗斯农业发展水平的差异。
(2)据图分析我国水果虚拟土含量变化趋势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近十几年,中国大豆、水稻等主要粮食的虚拟土净进口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就此作出合理解释。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B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图的基本知识
【解析】【点评】比例尺的缩放、图幅变化判读
比例尺变化 变化后的比例尺 变化后的图幅
将原来比例尺放大到n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n倍 放大后的图幅为原来的n2倍
将原来比例尺放大n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n+1)倍 放大后的图幅为原来的(n+1)2倍
将原来比例尺缩小到1/n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1/n倍 缩小后的图幅为原来的1/n2倍
将原来比例尺缩小1/n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1/n倍 缩小后的图幅为原来的1/n2倍
1.山脉是河流的分水岭,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信息,可以判断山脉的位置,然后根据经纬网确定山脉的走向为西北--东南。D正确。
故答案为:D。
2.结合学过的知识,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一度,距离相差约111km,同一纬线上,经度相差一度,距离相差约111km乘以该纬度的余弦值,赤道上经度相差一度,距离相差111km,据图可知雅万高铁靠近赤道,且经度和纬度都大约相差一度,根据勾股定理求斜边,故雅万高铁全长约为150km。B正确。
故答案为:B。
【答案】3.C
4.B
【知识点】地图的基本知识
【解析】【点评】地图上方向的判读
常用方法 辨别方向的技巧
一般定向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 一般地图上指向标箭头指示正北方向
时针法 俯视图中,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北半球逆时针指向东,南半球顺时针指向东
海陆轮廓法 极地为孔雀状大陆表示南极,极地为海洋表示北极
经纬度法 经度法 ①东经度增值方向为东,减值方向为西;
②西经度增值方向为西,减值方向为东;
③若两地分属东西经,若经度相加和小于180度,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否则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纬度法 ①北纬度增值方向为北,减值方向为南;
②南纬度增值方向为南,减值方向为北
3.根据指向标可知,校门位于广场的东北方向,从广场向东北方向走可达校门;教学楼Ⅰ位于教学楼Ⅱ的东南方向,喷泉位于办公楼的东北方向,若旗杆影子朝向校训牌,影子应该指向东北方,说明太阳在西南方,应该是下午,不是早上。C正确。
故答案为:C。
4.该学校长500m、宽240m,要绘制在B3纸上,则只能图上距离50cm代表实地距离500m,比例尺为50/50000=1:1000,B正确。
故答案为:B。
【答案】5.D
6.B
【知识点】地图的基本知识
【解析】【点评】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1)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所表示范围越大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小。
(2)图幅和经纬网格相同的情况下,相邻两条经线、纬线度数差值越小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大。
(3)同一地理事物(如某个湖泊等)在图中显示得越小,则该图的比例尺越小。
(4)直接比较比例尺数值大小,(分数)数值大的比例尺大。
5.由图可知,①、②两图图幅相同,但①图跨经纬度广,实际范围比②图大,而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所以①图比例尺较小,呈现的地理事物粗略;②图比例尺较大,表达信息更详实。 D正确。
故答案为:D。
6.甲国形状不规则,可以采用割补法,近似看作一个长为3个经度,宽为1个纬度的矩形计算。在30°纬线上1经度的实际长度约为111×cos30°km,1纬度约为111km,所以计算出面积约为3.2万km ,与B最接近,B正确。
故答案为:B。
【答案】7.D
8.C
【知识点】地图的基本知识
【解析】【点评】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
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小:图幅面积小,内容越简略;比例尺大:图幅面积大,内容越详细。
7.由所学知识可知,涌泉镇是地图三要素中的注记,⊙表示地图三要素中的图例,D正确。
故答案为:D。
8.由所学知识可知,1∶1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米,根据材料可知,此比例尺太大了,A错误。1∶100 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0米,对于施工来说,此比例尺太小了,内容太简略,B错误。1:5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米,根据材料内容,此比例尺最合适。1∶500 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00米,比例尺太小,内容太简略,不利于施工。C正确。
故答案为:C。
【答案】9.B
10.B
【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地图的基本知识
【解析】【点评】地图上方向的判读
常用方法 辨别方向的技巧
一般定向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 一般地图上指向标箭头指示正北方向
时针法 俯视图中,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北半球逆时针指向东,南半球顺时针指向东
海陆轮廓法 极地为孔雀状大陆表示南极,极地为海洋表示北极
经纬度法 经度法 ①东经度增值方向为东,减值方向为西;
②西经度增值方向为西,减值方向为东;
③若两地分属东西经,若经度相加和小于180度,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否则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纬度法 ①北纬度增值方向为北,减值方向为南;
②南纬度增值方向为南,减值方向为北
9.北京中心坐标大致为北纬40°,东经116°,结合图中所给当地经纬度可以判断,该镇位于北京西南方位;结合当地经纬度可以判断出,该镇位于华北平原;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粮画原料主要是小麦;读图可知,当地交通方式主要是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水运不便利。B正确。
故答案为:B。
10.图中最短精华路线是从M学校至传统民居保护地这条线路,根据图中比例尺进行计算,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千米,可以计算出最短的精华路线里程约为10千米,B正确。
故答案为:B。
【答案】11.A
12.B
13.C
【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
【解析】【点评】纬线的特点
①形状:自成圆圈(圆心都在地轴上)
②长度:赤道最长(4万km),向两极递减(两极为0)
③相互关系: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④方向:指示东西(相对的、无限的)
1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W向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向西至160°E为西半球。读图可知,长城站的经度约为60°W,昆仑站、中山站、泰山站的经度大致在60°E~90°E之间,因此昆仑站、中山站、泰山站位于东半球,长城站位于西半球。A正确。
故答案为:A。
12.读图可知,南极新站的纬度约为75°S,该站与南极点的纬度差约为15°,纬度相差1°的经线长约为111千米,因此新站到南极点距离为15×111=1665千米,B正确。
故答案为:B。
13.读图可知,南极新站与泰山站的纬度相差不大,经度相差较大,两站的最短航线应沿过两站的大圆劣弧飞行,该大圆劣弧向南极点方向弯曲,因为最短航线应先偏南后偏北,因泰山站位于南极新站的西方,故南极新站至泰山站的最短航线为先西南再西北,C正确。
故答案为:C。
【答案】14.A
15.B
16.D
【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
【解析】【点评】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原则 内容 案例
依据运输需求 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便准,以及交通运输网密度等,都应根据运输需求而定。 我国根据运输需求把普通公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等不同级别。
适度超前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 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全球建设规模最大的机场,其定位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预计到2022年旅客吞吐量为4500万人次,并预留了2050年1.3亿人次的旅客吞吐量,成为各项指标位居全球前列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
因地制宜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 为了减缓坡度,公路盘山而建,呈“之”字型分布。
尽量少占土地原则 交通线、站应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 高速铁路的建设一般都采用高架的形式进行建设,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减少占用耕地。
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除了飞机外,还集合了多种交通工具替换中心将公路,高铁,公交,以及地铁全部归纳在一起。形成一张世界上最为高效的地下交通运输网络。
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求等 建设川藏铁路,是促进民族团结、维护中国国家统一、巩固边疆稳定的需要,是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治藏方略的重大举措。
14.结合时间“公元8世纪”可知当时有东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存在,据图,基尔瓦位于非洲东海岸,东邻阿拉伯海,故判断其对外贸易的主要地区是阿拉伯海沿岸,南海沿岸当时人口数量较少,商贸不发达;几内亚湾沿岸位于非洲西部,距离基尔瓦较远,商贸不发达;地中海沿岸距离基尔瓦较远,不是其对外贸易的主要地区。A正确。
故答案为:A。
15.据图中经纬线可知,从科伦坡到摩加迪沙大致经过35个经度距,且位于赤道附近,故两地距离可计算为111×35=3885km,从摩加迪沙到基尔瓦大致经过10个纬度距,可计算两地距离为10×111=1110km,故从科伦坡到基尔瓦距离大致为4995km,据材料,郑和船队每天航行190km,可计算大致需要27天能到达,故最短4周就可到达,B正确。
故答案为:B。
16.公元17、18世纪基尔瓦商贸地位逐渐衰落的主要原因是航道变迁,因为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让基尔瓦显得有些鸡肋(基尔瓦仅仅是由于早期航海家们需要一个落脚点,充当桑给巴尔岛和索法拉之间的中转站。)。稍有吨位的船只,都可以从好望角直接抵达索法拉,然后直航到桑给巴尔,再转进印度等东方口岸,不需要在基尔瓦再停留。资源枯竭,风沙影响,气候变暖均与该地商贸地位逐渐衰落关系不大。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17.A
18.D
【知识点】城市等级划分;城镇化(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与意义;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点评】城镇化
1.城镇化概念:是一个地区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城市化的驱动力(原动力)是工业化。
2.标志: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大(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2)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17.根据表中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数据可知,上海人口净增加185.17万人,北京净增加228.1万人,广州净增加597.58万人,深圳净增加713.61万人,所以四城市总人口都是净增加的。上海、北京中心城区人口数量减少,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增加,故上海、北京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减少,广州、深圳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虽然都增加,但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的增加量远大于中心城区人口的增加量,故广州、深圳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也在减少。A正确。
故答案为:A。
18.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大小的重要指标,一般城市规模越大等级越高。反之城市规模大小也反映着人口规模的变化;城市的形态、功能与城市人口变化没有多大关系;产业类型与人口变化关系不大,而产业规模的大小与人口变化有相关性。D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19.B
20.A
【知识点】人口迁移的概念;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点评】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案例
自然
因素 气候 美国本土老年人在退休后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
水源 塔里木盆地中绿洲地区人口向河流上游移动
土壤 农民因耕地不足发生人口迁移
矿产资源 大庆、攀枝花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
生态恶化 20世纪非洲干旱造成的环境难民
经济
因素 经济水平 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致大量人口迁入
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近几个世纪的人口迁移高潮
社会
因素 政治 我国六、七十年代知青下乡
战争 波黑战争引起200多万难民逃离家乡
婚姻 军人家属的从军
19.根据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来源分布图可知,流入人口占比最高的是安徽省,属于中部地区,另外还有河南、江西省也属于中部地区,因此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仅有江苏省有流入,但占比较低;西部地区有四川省流入,且人口占比较低;图中没有显示东北地区有人口流入。B正确。
故答案为:B。
20.甲省是江西省,经济相对落后,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是为了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工资水平,①正确;江西省临近长三角地区,空间距离较近,有利于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②正确;当前经济因素是引起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土地价格和环境质量对人口流动的影响较小,③④错误。综合起来,A正确。
故答案为:A。
21.【答案】(1)能够看到太阳的理由:7月份,北半球昼长夜短,此地位于40°N,应早于6:00日出,7:30在日出之后,应该能看到太阳。
实际没有看到太阳最可能的原因:7:30太阳大致位于起点的东南方向,且太阳高度较小;而东南方向的山地地势较高,坡度较大,山地可能遮挡了太阳光线。
(2)小路大致沿等高线建设,坡度小,加速行进耗费体力小;小路为山民日常用路,地面平整,野生动物出没少,行路较安全;小路遇险或迷路,更容易寻求路人帮助。
(3)拍摄者位于点标3。理由:太阳能热水器集热装置应朝南,据此判断拍摄点位于村落西北方向;从角度上看点标2和3均符合,但点标2在山脊线的西侧且与村落之间的坡面变化是上凸下凹,视线受阻,可能看不到村落,而点标3在凹坡之上,且距村落更近,手机拍摄的效果更佳,因而最有可能。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能否都看到太阳,主要看日出时间,比赛开始的时间为7月11日7时30分,当地与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相差4分钟,7月11日为夏半年,北半球昼长夜短,日出时间在6:00以前,日落时间在18:00以后,比赛时间是7:30,理论上可以看到太阳。实际没看到的原因可能是地形的阻挡。从图中的等高线图中可以看出,东南方向地势高,而7:30太阳刚好位于东南方向,太阳被地形阻挡,因此没看到太阳。
(2)结合材料可知,参赛者从起点出发后需要依次在各点标处打卡,最后到达终点,以所用时间长短来计算名次。从点标6到点标7的路线,比赛接近结束,选手处于加速行进阶段。结合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小路大致沿等高线建设,地势起伏较小,坡度较小,加速行进过程中体力耗费相对较小。而箭头的近路经过的等高线条数更多,地势起伏更大,加速行进耗费体力大。同时,小路为当地居民日常用路,地面平整,人类活动较多,一方面,野生动物出没少,行路过程中更为安全,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多,在小路如果遇险或迷路,更容易寻求路人的帮助。
(3)判断拍摄者的位置,要看照片中热水器装置的朝向,也要考虑到通视问题,通视主要看等值线的凸向和疏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装置应朝南,据此判断拍摄点位于村落西北方向;从角度上看点标2和3均符合,但点标2在脊线的西侧且与村落之间的坡面变化是上凸下凹,视线受阻,可能看不到村落,而点标3在凹坡之上,且距村落更近,手机拍摄的效果更佳,因而最有可能。综上判断拍摄者应该位于点标3。
【点评】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① 同线等高: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均相等。
② 同图等距: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均一致。
③ 是闭合曲线,一般不相交,若重叠则为陡崖(重叠为崖);
④ 疏缓密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⑤ 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
⑥相邻两条等高线要么相差一个等高距要么相差0。
⑦凸低为脊: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为山脊;
凸高为谷: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为山谷。
(1)能否都看到太阳,主要看日出时间,比赛开始的时间为7月11日7时30分,当地与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相差4分钟,7月11日为夏半年,北半球昼长夜短,日出时间在6:00以前,日落时间在18:00以后,比赛时间是7:30,理论上可以看到太阳。实际没看到的原因可能是地形的阻挡。从图中的等高线图中可以看出,东南方向地势高,而7:30太阳刚好位于东南方向,太阳被地形阻挡,因此没看到太阳。
(2)结合材料可知,参赛者从起点出发后需要依次在各点标处打卡,最后到达终点,以所用时间长短来计算名次。从点标6到点标7的路线,比赛接近结束,选手处于加速行进阶段。结合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小路大致沿等高线建设,地势起伏较小,坡度较小,加速行进过程中体力耗费相对较小。而箭头的近路经过的等高线条数更多,地势起伏更大,加速行进耗费体力大。同时,小路为当地居民日常用路,地面平整,人类活动较多,一方面,野生动物出没少,行路过程中更为安全,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多,在小路如果遇险或迷路,更容易寻求路人的帮助。
(3)判断拍摄者的位置,要看照片中热水器装置的朝向,也要考虑到通视问题,通视主要看等值线的凸向和疏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装置应朝南,据此判断拍摄点位于村落西北方向;从角度上看点标2和3均符合,但点标2在脊线的西侧且与村落之间的坡面变化是上凸下凹,视线受阻,可能看不到村落,而点标3在凹坡之上,且距村落更近,手机拍摄的效果更佳,因而最有可能。综上判断拍摄者应该位于点标3。
22.【答案】(1)中国整体上虚拟土小于俄罗斯;中国的农业发展水平高于俄罗斯;
(2)呈下降趋势。原因:不断扩大各种水果的种植面积;我国地域广袤,气候多样,适合多种水果生长,通过引进各种国外水果进行种植,降低了对国外水果的需求;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了国内水果产量;
(3)原因:国土资源有限,大豆种植面积小;传统大豆产量低,市场需求量大,所以需要大量进口;工业发展对大豆的需求量增加;水稻净进口量的增加是为了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丰富人们的饮食结构;养殖业的增加多粮食的需求量增大;工业发展对粮食的需求增加。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依据图文材料,虚拟土是指在商品和服务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土地资源数量,虚拟数越大,代表该国进口农产品数量越多,本国农业发展水平越低。从图上可以看出,整体上中国虚拟土低于俄罗斯虚拟土,代表者中国相关农产品的农业发展水平高于俄罗斯。
(2)依据图示;中国的水果虚拟土呈下降趋势。原因是中国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投入,提高了国内各种水果的产量和品质;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气候多样,适宜多种水果生长,可以从国外引进各种水果进行栽培;中国水果种植面积的提高也减少了对国外水果的需求。
(3)大豆呈现上升趋势,原因是本土大豆产量较低,我国本土大豆种植面积较小,工业发展对大豆的需求量加大,造成大豆的进口量增大。水稻虚拟土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是我国工业发展对粮食需求增大,我国养殖业的发展也加大了对粮食饲料的需求,我国经济发展,人口对于粮食的口感、种类和品质需求提高,造成水稻的进口量增大。
【点评】社会经济条件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市场 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 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政府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质量、价格影响农业的规模和水平
农业技术 机械 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化肥 提高农业的产量
良种 使单位产量提高
冷藏技术 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历史 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
(1)依据图文材料,虚拟土是指在商品和服务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土地资源数量,虚拟数越大,代表该国进口农产品数量越多,本国农业发展水平越低。从图上可以看出,整体上中国虚拟土低于俄罗斯虚拟土,代表者中国相关农产品的农业发展水平高于俄罗斯。
(2)依据图示;中国的水果虚拟土呈下降趋势。原因是中国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投入,提高了国内各种水果的产量和品质;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气候多样,适宜多种水果生长,可以从国外引进各种水果进行栽培;中国水果种植面积的提高也减少了对国外水果的需求。
(3)大豆呈现上升趋势,原因是本土大豆产量较低,我国本土大豆种植面积较小,工业发展对大豆的需求量加大,造成大豆的进口量增大。水稻虚拟土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是我国工业发展对粮食需求增大,我国养殖业的发展也加大了对粮食饲料的需求,我国经济发展,人口对于粮食的口感、种类和品质需求提高,造成水稻的进口量增大。
1 / 1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
(2024高三上·甘谷期中)雅万高铁万隆段于2020年9月3日正式进入全面箱梁架设阶段。11月15日上午11时,印尼雅万高铁7号隧道顺利贯通。雅万高铁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重要城市万隆,位于印尼人口最多的爪哇岛上。下图为雅万高铁沿线地区示意图。
1.图示岛屿的山脉主体走向大致为(  )
A.南北 B.东西 C.东北—西南 D.西北—东南
2.雅万高铁全长约为(  )
A.100km B.150km C.250km D.300km
【答案】1.D
2.B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图的基本知识
【解析】【点评】比例尺的缩放、图幅变化判读
比例尺变化 变化后的比例尺 变化后的图幅
将原来比例尺放大到n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n倍 放大后的图幅为原来的n2倍
将原来比例尺放大n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n+1)倍 放大后的图幅为原来的(n+1)2倍
将原来比例尺缩小到1/n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1/n倍 缩小后的图幅为原来的1/n2倍
将原来比例尺缩小1/n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1/n倍 缩小后的图幅为原来的1/n2倍
1.山脉是河流的分水岭,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信息,可以判断山脉的位置,然后根据经纬网确定山脉的走向为西北--东南。D正确。
故答案为:D。
2.结合学过的知识,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一度,距离相差约111km,同一纬线上,经度相差一度,距离相差约111km乘以该纬度的余弦值,赤道上经度相差一度,距离相差111km,据图可知雅万高铁靠近赤道,且经度和纬度都大约相差一度,根据勾股定理求斜边,故雅万高铁全长约为150km。B正确。
故答案为:B。
(2024高三上·甘谷期中)小明在纸上绘制了所在学校的平面图(学校长500米、宽240米)。每周一全校师生都会在广场上举行庄严的升旗(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仪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小明所在学校(  )
A.从广场向正西走可直达校门
B.教学楼I位于教学楼II的北面
C.喷泉位于办公楼的东北方向
D.早上升旗时旗杆影子朝向校训牌
4.小明绘制该平面图时用的纸为B3纸(51.5cm×36.4cm),其绘图时用的比例尺最可能为(  )
A.1:100 B.1:1000 C.1:10000 D.1:100000
【答案】3.C
4.B
【知识点】地图的基本知识
【解析】【点评】地图上方向的判读
常用方法 辨别方向的技巧
一般定向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 一般地图上指向标箭头指示正北方向
时针法 俯视图中,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北半球逆时针指向东,南半球顺时针指向东
海陆轮廓法 极地为孔雀状大陆表示南极,极地为海洋表示北极
经纬度法 经度法 ①东经度增值方向为东,减值方向为西;
②西经度增值方向为西,减值方向为东;
③若两地分属东西经,若经度相加和小于180度,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否则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纬度法 ①北纬度增值方向为北,减值方向为南;
②南纬度增值方向为南,减值方向为北
3.根据指向标可知,校门位于广场的东北方向,从广场向东北方向走可达校门;教学楼Ⅰ位于教学楼Ⅱ的东南方向,喷泉位于办公楼的东北方向,若旗杆影子朝向校训牌,影子应该指向东北方,说明太阳在西南方,应该是下午,不是早上。C正确。
故答案为:C。
4.该学校长500m、宽240m,要绘制在B3纸上,则只能图上距离50cm代表实地距离500m,比例尺为50/50000=1:1000,B正确。
故答案为:B。
(2024高三上·甘谷期中)下面两图为两个国家示意图,①②两图图幅面积相同。
5.两幅图(  )
A.①图比例尺大,呈现的地理事物详实
B.①图比例尺大,呈现的地理事物粗略
C.②图比例尺大,呈现的地理事物粗略
D.②图比例尺大,呈现的地理事物详实
6.甲国面积约为(  )
A.2万km2 B.3万km2 C.4万km2 D.5万km2
【答案】5.D
6.B
【知识点】地图的基本知识
【解析】【点评】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1)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所表示范围越大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小。
(2)图幅和经纬网格相同的情况下,相邻两条经线、纬线度数差值越小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大。
(3)同一地理事物(如某个湖泊等)在图中显示得越小,则该图的比例尺越小。
(4)直接比较比例尺数值大小,(分数)数值大的比例尺大。
5.由图可知,①、②两图图幅相同,但①图跨经纬度广,实际范围比②图大,而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所以①图比例尺较小,呈现的地理事物粗略;②图比例尺较大,表达信息更详实。 D正确。
故答案为:D。
6.甲国形状不规则,可以采用割补法,近似看作一个长为3个经度,宽为1个纬度的矩形计算。在30°纬线上1经度的实际长度约为111×cos30°km,1纬度约为111km,所以计算出面积约为3.2万km ,与B最接近,B正确。
故答案为:B。
(2024高三上·甘谷期中)下图反映了我国某一区域的地理事物分布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涌泉镇、⊙”分别表示地图的(  )
A.比例尺、图例 B.图例、比例尺
C.图例、注记 D.注记、图例
8.某考古工作队在台州市长5千米、宽3千米的长方形区域内进行作业,最适宜随身携带地图的比例尺应为(  )
A.1∶100 B.1∶100 000 C.1∶5 000 D.1∶500 000
【答案】7.D
8.C
【知识点】地图的基本知识
【解析】【点评】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
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小:图幅面积小,内容越简略;比例尺大:图幅面积大,内容越详细。
7.由所学知识可知,涌泉镇是地图三要素中的注记,⊙表示地图三要素中的图例,D正确。
故答案为:D。
8.由所学知识可知,1∶1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米,根据材料可知,此比例尺太大了,A错误。1∶100 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0米,对于施工来说,此比例尺太小了,内容太简略,B错误。1:5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米,根据材料内容,此比例尺最合适。1∶500 0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00米,比例尺太小,内容太简略,不利于施工。C正确。
故答案为:C。
(2024高三上·甘谷期中)我国某镇利用当地主产的粮食制作粮画,打造粮画小镇。图a是M学校设计的小镇地理位置指示牌,图b是该校设计的四条“行走的思政课”精华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该镇(  )
A.位于北京东南方向 B.地处华北平原
C.粮画原料主要是稻米 D.水路交通便捷
10.图中最短的精华路线里程约为(  )
A.5千米 B.10千米 C.15千米 D.20千米
【答案】9.B
10.B
【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地图的基本知识
【解析】【点评】地图上方向的判读
常用方法 辨别方向的技巧
一般定向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 一般地图上指向标箭头指示正北方向
时针法 俯视图中,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北半球逆时针指向东,南半球顺时针指向东
海陆轮廓法 极地为孔雀状大陆表示南极,极地为海洋表示北极
经纬度法 经度法 ①东经度增值方向为东,减值方向为西;
②西经度增值方向为西,减值方向为东;
③若两地分属东西经,若经度相加和小于180度,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否则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纬度法 ①北纬度增值方向为北,减值方向为南;
②南纬度增值方向为南,减值方向为北
9.北京中心坐标大致为北纬40°,东经116°,结合图中所给当地经纬度可以判断,该镇位于北京西南方位;结合当地经纬度可以判断出,该镇位于华北平原;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粮画原料主要是小麦;读图可知,当地交通方式主要是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水运不便利。B正确。
故答案为:B。
10.图中最短精华路线是从M学校至传统民居保护地这条线路,根据图中比例尺进行计算,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千米,可以计算出最短的精华路线里程约为10千米,B正确。
故答案为:B。
(2024高三上·甘谷期中)2020年11月10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从上海起航,奔赴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下图为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
11.位于西半球的考察站是(  )
A.长城站 B.昆仑站 C.中山站 D.泰山站
12.南极新站到南极点距离大约为(  )
A.1 500千米 B.1 665千米 C.1 750千米 D.1 860千米
13.南极新站至泰山站的最短航线为(  )
A.一直向东 B.一直向西
C.先西南再西北 D.先东南再东北
【答案】11.A
12.B
13.C
【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
【解析】【点评】纬线的特点
①形状:自成圆圈(圆心都在地轴上)
②长度:赤道最长(4万km),向两极递减(两极为0)
③相互关系: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④方向:指示东西(相对的、无限的)
1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W向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向西至160°E为西半球。读图可知,长城站的经度约为60°W,昆仑站、中山站、泰山站的经度大致在60°E~90°E之间,因此昆仑站、中山站、泰山站位于东半球,长城站位于西半球。A正确。
故答案为:A。
12.读图可知,南极新站的纬度约为75°S,该站与南极点的纬度差约为15°,纬度相差1°的经线长约为111千米,因此新站到南极点距离为15×111=1665千米,B正确。
故答案为:B。
13.读图可知,南极新站与泰山站的纬度相差不大,经度相差较大,两站的最短航线应沿过两站的大圆劣弧飞行,该大圆劣弧向南极点方向弯曲,因为最短航线应先偏南后偏北,因泰山站位于南极新站的西方,故南极新站至泰山站的最短航线为先西南再西北,C正确。
故答案为:C。
(2024高三上·甘谷期中)公元8世纪开始,基尔瓦逐渐成为非洲东海岸的商贸中心。15世纪初郑和船队曾从不同航线到达基尔瓦。17、18世纪随着世界贸易格局不断改变,基尔瓦商贸地位逐渐衰落。1981年基尔瓦所在地的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为“郑和船队航海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公元8世纪基尔瓦作为商贸中心兴起时,其对外贸易的主要地区是(  )
A.阿拉伯海沿岸 B.南海沿岸
C.几内亚湾沿岸 D.地中海沿岸
15.郑和船队若每天航行190km,从科伦坡经摩加迪沙至基尔瓦的最短时间约(  )
A.2周 B.4周 C.6周 D.8周
16.公元17、18世纪基尔瓦商贸地位逐渐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枯竭 B.风沙影响 C.气候变暖 D.航道变迁
【答案】14.A
15.B
16.D
【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
【解析】【点评】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原则 内容 案例
依据运输需求 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便准,以及交通运输网密度等,都应根据运输需求而定。 我国根据运输需求把普通公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等不同级别。
适度超前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 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全球建设规模最大的机场,其定位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预计到2022年旅客吞吐量为4500万人次,并预留了2050年1.3亿人次的旅客吞吐量,成为各项指标位居全球前列的大型国际航空枢纽。
因地制宜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 为了减缓坡度,公路盘山而建,呈“之”字型分布。
尽量少占土地原则 交通线、站应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 高速铁路的建设一般都采用高架的形式进行建设,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减少占用耕地。
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除了飞机外,还集合了多种交通工具替换中心将公路,高铁,公交,以及地铁全部归纳在一起。形成一张世界上最为高效的地下交通运输网络。
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求等 建设川藏铁路,是促进民族团结、维护中国国家统一、巩固边疆稳定的需要,是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治藏方略的重大举措。
14.结合时间“公元8世纪”可知当时有东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存在,据图,基尔瓦位于非洲东海岸,东邻阿拉伯海,故判断其对外贸易的主要地区是阿拉伯海沿岸,南海沿岸当时人口数量较少,商贸不发达;几内亚湾沿岸位于非洲西部,距离基尔瓦较远,商贸不发达;地中海沿岸距离基尔瓦较远,不是其对外贸易的主要地区。A正确。
故答案为:A。
15.据图中经纬线可知,从科伦坡到摩加迪沙大致经过35个经度距,且位于赤道附近,故两地距离可计算为111×35=3885km,从摩加迪沙到基尔瓦大致经过10个纬度距,可计算两地距离为10×111=1110km,故从科伦坡到基尔瓦距离大致为4995km,据材料,郑和船队每天航行190km,可计算大致需要27天能到达,故最短4周就可到达,B正确。
故答案为:B。
16.公元17、18世纪基尔瓦商贸地位逐渐衰落的主要原因是航道变迁,因为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让基尔瓦显得有些鸡肋(基尔瓦仅仅是由于早期航海家们需要一个落脚点,充当桑给巴尔岛和索法拉之间的中转站。)。稍有吨位的船只,都可以从好望角直接抵达索法拉,然后直航到桑给巴尔,再转进印度等东方口岸,不需要在基尔瓦再停留。资源枯竭,风沙影响,气候变暖均与该地商贸地位逐渐衰落关系不大。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4高三上·甘谷期中)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
城市 2010年中心城区 人口比重/% 2010-2020年中心城区 人口变化/万人 2010- 2020年中心城区以外 地区人口变化/万人
上海 30.3 -30.25 215.42
北京 59.7 -72.8 300.9
广州 39.7 129.12 468.46
深圳 34.0 116.88 596.73
17.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
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18.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  )
A.相似的空间形态 B.趋同的主导产业
C.一致的功能定位 D.相近的等级规模
【答案】17.A
18.D
【知识点】城市等级划分;城镇化(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与意义;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
【解析】【点评】城镇化
1.城镇化概念:是一个地区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城市化的驱动力(原动力)是工业化。
2.标志: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大(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2)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17.根据表中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数据可知,上海人口净增加185.17万人,北京净增加228.1万人,广州净增加597.58万人,深圳净增加713.61万人,所以四城市总人口都是净增加的。上海、北京中心城区人口数量减少,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增加,故上海、北京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减少,广州、深圳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虽然都增加,但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的增加量远大于中心城区人口的增加量,故广州、深圳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也在减少。A正确。
故答案为:A。
18.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大小的重要指标,一般城市规模越大等级越高。反之城市规模大小也反映着人口规模的变化;城市的形态、功能与城市人口变化没有多大关系;产业类型与人口变化关系不大,而产业规模的大小与人口变化有相关性。D正确。
故答案为:D。
(2024高三上·甘谷期中)下图为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分布图,图中线条宽度与流入人口占比相关,线条越宽占比越高。完成下面小题。
19.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20.甲省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主要考虑(  )
①工资水平②空间距离③土地价格④环境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9.B
20.A
【知识点】人口迁移的概念;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析】【点评】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案例
自然
因素 气候 美国本土老年人在退休后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
水源 塔里木盆地中绿洲地区人口向河流上游移动
土壤 农民因耕地不足发生人口迁移
矿产资源 大庆、攀枝花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
生态恶化 20世纪非洲干旱造成的环境难民
经济
因素 经济水平 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致大量人口迁入
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近几个世纪的人口迁移高潮
社会
因素 政治 我国六、七十年代知青下乡
战争 波黑战争引起200多万难民逃离家乡
婚姻 军人家属的从军
19.根据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来源分布图可知,流入人口占比最高的是安徽省,属于中部地区,另外还有河南、江西省也属于中部地区,因此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仅有江苏省有流入,但占比较低;西部地区有四川省流入,且人口占比较低;图中没有显示东北地区有人口流入。B正确。
故答案为:B。
20.甲省是江西省,经济相对落后,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是为了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工资水平,①正确;江西省临近长三角地区,空间距离较近,有利于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②正确;当前经济因素是引起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土地价格和环境质量对人口流动的影响较小,③④错误。综合起来,A正确。
故答案为:A。
二、非选择题:包括21题~第22题2个大题,共40分。
21.(2024高三上·甘谷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7月11日7时30分,碧空如洗,某学校在山青水绿、生态环境极佳的近郊(40°N,119°E)举办的户外定向越野比赛正式开始。赛程规定:参赛者从起点出发后需要依次在各点标处打卡,最后到达终点,以所用时间长短来计算名次。下图示意比赛用的地图。
(1)有人在赛前猜测比赛开始时参赛者能够看到太阳,而实际上,当比赛开始时参赛者并没有看到太阳。请说出能够看到太阳的理由以及实际没有看到太阳最可能的原因。
(2)当选择从点标6到点标7的路线时,有经验的参赛者会“舍近取远”,走小路而放弃沿图中箭头的近路。请分析“小路”对于参赛者的有利影响。
(3)在某点标处服务的志愿者用手机拍摄了一张村落局部照片(下图),请推测拍摄者所在的最可能的点标,并说明判断理由。
【答案】(1)能够看到太阳的理由:7月份,北半球昼长夜短,此地位于40°N,应早于6:00日出,7:30在日出之后,应该能看到太阳。
实际没有看到太阳最可能的原因:7:30太阳大致位于起点的东南方向,且太阳高度较小;而东南方向的山地地势较高,坡度较大,山地可能遮挡了太阳光线。
(2)小路大致沿等高线建设,坡度小,加速行进耗费体力小;小路为山民日常用路,地面平整,野生动物出没少,行路较安全;小路遇险或迷路,更容易寻求路人帮助。
(3)拍摄者位于点标3。理由:太阳能热水器集热装置应朝南,据此判断拍摄点位于村落西北方向;从角度上看点标2和3均符合,但点标2在山脊线的西侧且与村落之间的坡面变化是上凸下凹,视线受阻,可能看不到村落,而点标3在凹坡之上,且距村落更近,手机拍摄的效果更佳,因而最有可能。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能否都看到太阳,主要看日出时间,比赛开始的时间为7月11日7时30分,当地与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相差4分钟,7月11日为夏半年,北半球昼长夜短,日出时间在6:00以前,日落时间在18:00以后,比赛时间是7:30,理论上可以看到太阳。实际没看到的原因可能是地形的阻挡。从图中的等高线图中可以看出,东南方向地势高,而7:30太阳刚好位于东南方向,太阳被地形阻挡,因此没看到太阳。
(2)结合材料可知,参赛者从起点出发后需要依次在各点标处打卡,最后到达终点,以所用时间长短来计算名次。从点标6到点标7的路线,比赛接近结束,选手处于加速行进阶段。结合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小路大致沿等高线建设,地势起伏较小,坡度较小,加速行进过程中体力耗费相对较小。而箭头的近路经过的等高线条数更多,地势起伏更大,加速行进耗费体力大。同时,小路为当地居民日常用路,地面平整,人类活动较多,一方面,野生动物出没少,行路过程中更为安全,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多,在小路如果遇险或迷路,更容易寻求路人的帮助。
(3)判断拍摄者的位置,要看照片中热水器装置的朝向,也要考虑到通视问题,通视主要看等值线的凸向和疏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装置应朝南,据此判断拍摄点位于村落西北方向;从角度上看点标2和3均符合,但点标2在脊线的西侧且与村落之间的坡面变化是上凸下凹,视线受阻,可能看不到村落,而点标3在凹坡之上,且距村落更近,手机拍摄的效果更佳,因而最有可能。综上判断拍摄者应该位于点标3。
【点评】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① 同线等高: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均相等。
② 同图等距: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均一致。
③ 是闭合曲线,一般不相交,若重叠则为陡崖(重叠为崖);
④ 疏缓密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⑤ 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
⑥相邻两条等高线要么相差一个等高距要么相差0。
⑦凸低为脊: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为山脊;
凸高为谷: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为山谷。
(1)能否都看到太阳,主要看日出时间,比赛开始的时间为7月11日7时30分,当地与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相差4分钟,7月11日为夏半年,北半球昼长夜短,日出时间在6:00以前,日落时间在18:00以后,比赛时间是7:30,理论上可以看到太阳。实际没看到的原因可能是地形的阻挡。从图中的等高线图中可以看出,东南方向地势高,而7:30太阳刚好位于东南方向,太阳被地形阻挡,因此没看到太阳。
(2)结合材料可知,参赛者从起点出发后需要依次在各点标处打卡,最后到达终点,以所用时间长短来计算名次。从点标6到点标7的路线,比赛接近结束,选手处于加速行进阶段。结合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小路大致沿等高线建设,地势起伏较小,坡度较小,加速行进过程中体力耗费相对较小。而箭头的近路经过的等高线条数更多,地势起伏更大,加速行进耗费体力大。同时,小路为当地居民日常用路,地面平整,人类活动较多,一方面,野生动物出没少,行路过程中更为安全,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多,在小路如果遇险或迷路,更容易寻求路人的帮助。
(3)判断拍摄者的位置,要看照片中热水器装置的朝向,也要考虑到通视问题,通视主要看等值线的凸向和疏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装置应朝南,据此判断拍摄点位于村落西北方向;从角度上看点标2和3均符合,但点标2在脊线的西侧且与村落之间的坡面变化是上凸下凹,视线受阻,可能看不到村落,而点标3在凹坡之上,且距村落更近,手机拍摄的效果更佳,因而最有可能。综上判断拍摄者应该位于点标3。
22.(2024高三上·甘谷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虚拟土是指在商品和服务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土地资源数量。虚拟土战略是指土地贫乏的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土地富足的国家或地区购买土地资源密集型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等大宗土地密集型产品)来获得土地和粮食的安全。近十几年,中国成为虚拟土的净进口国,大豆、水稻等主要粮食的虚拟土净进口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下图示意2000—2020年中俄部分农作物虚拟土含量变化。
(1)据图分析中国和俄罗斯农业发展水平的差异。
(2)据图分析我国水果虚拟土含量变化趋势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近十几年,中国大豆、水稻等主要粮食的虚拟土净进口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就此作出合理解释。
【答案】(1)中国整体上虚拟土小于俄罗斯;中国的农业发展水平高于俄罗斯;
(2)呈下降趋势。原因:不断扩大各种水果的种植面积;我国地域广袤,气候多样,适合多种水果生长,通过引进各种国外水果进行种植,降低了对国外水果的需求;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了国内水果产量;
(3)原因:国土资源有限,大豆种植面积小;传统大豆产量低,市场需求量大,所以需要大量进口;工业发展对大豆的需求量增加;水稻净进口量的增加是为了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丰富人们的饮食结构;养殖业的增加多粮食的需求量增大;工业发展对粮食的需求增加。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途径;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依据图文材料,虚拟土是指在商品和服务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土地资源数量,虚拟数越大,代表该国进口农产品数量越多,本国农业发展水平越低。从图上可以看出,整体上中国虚拟土低于俄罗斯虚拟土,代表者中国相关农产品的农业发展水平高于俄罗斯。
(2)依据图示;中国的水果虚拟土呈下降趋势。原因是中国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投入,提高了国内各种水果的产量和品质;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气候多样,适宜多种水果生长,可以从国外引进各种水果进行栽培;中国水果种植面积的提高也减少了对国外水果的需求。
(3)大豆呈现上升趋势,原因是本土大豆产量较低,我国本土大豆种植面积较小,工业发展对大豆的需求量加大,造成大豆的进口量增大。水稻虚拟土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是我国工业发展对粮食需求增大,我国养殖业的发展也加大了对粮食饲料的需求,我国经济发展,人口对于粮食的口感、种类和品质需求提高,造成水稻的进口量增大。
【点评】社会经济条件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市场 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 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政府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质量、价格影响农业的规模和水平
农业技术 机械 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化肥 提高农业的产量
良种 使单位产量提高
冷藏技术 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历史 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
(1)依据图文材料,虚拟土是指在商品和服务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土地资源数量,虚拟数越大,代表该国进口农产品数量越多,本国农业发展水平越低。从图上可以看出,整体上中国虚拟土低于俄罗斯虚拟土,代表者中国相关农产品的农业发展水平高于俄罗斯。
(2)依据图示;中国的水果虚拟土呈下降趋势。原因是中国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投入,提高了国内各种水果的产量和品质;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气候多样,适宜多种水果生长,可以从国外引进各种水果进行栽培;中国水果种植面积的提高也减少了对国外水果的需求。
(3)大豆呈现上升趋势,原因是本土大豆产量较低,我国本土大豆种植面积较小,工业发展对大豆的需求量加大,造成大豆的进口量增大。水稻虚拟土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是我国工业发展对粮食需求增大,我国养殖业的发展也加大了对粮食饲料的需求,我国经济发展,人口对于粮食的口感、种类和品质需求提高,造成水稻的进口量增大。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