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 课件(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 课件(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5 19:30:3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37张PPT。第1课 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课标要求]
1.了解19世纪后半叶“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的基本主张。
2.认识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
主政治制度的反应。[学习目标]
1.理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
的内涵及产生演变过程及实践。
2.如何评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思想。
3.理解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
的反应。
4.对比顽固派与洋务派、维新派与
革命派思想的异同。一、“中体西用”1、含义:
   全称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是在19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逐渐形成并完善的主要代表中国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的系统理论。“中学”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和儒家思想文化。“西学”指的是西方先进的器物和技艺,也包括西方科技文教等。主要指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维护封建统治和封建传统文化。“体”是治国根本,是最终目的。“用”为“体”服务,是途径和手段。一、“中体西用”2、背景:
(1)鸦片战争以来,列强侵略不断加强,中国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2)先进中国人逐渐改变传统的夷狄观念,倡导向西方学习,探求救国救民之路。思考:
 简要概括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是如何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的?3、思想形成的过程:①、“西学为用”思想的产生
代表:林则徐、魏源
派别:地主阶级抵抗派
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图志》
长技有三:
一曰:战舰;
二曰:火器;
三曰:养兵炼兵之法。 魏源材料一:“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材料二:“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学躬”。
材料三:“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
材料四:“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思考:上述材料都表达了一个什么共同的思想?
你知道他们分别都是谁说的吗?为什么是他们最早提出了这种思想?
——冯桂芬——王韬——薛福成——郑观应   冯桂芬(1809--1874) 清江苏吴县人,字林一,号景亭。道光进士,授翰林院 编修。1853年在苏州办团练,升右中允。1860年太平军攻克苏州,逃至上海,参预组织由江浙官绅及英法美等国领事组成之会防局,协助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曾提出“采西学、制洋器、筹国用、改科举”等建议,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采用资本主义的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其思想对洋务派有很大影响,被资产阶级改良派奉为先导。曾先后主讲金陵、上海、苏州诸书院。所著有《校邠庐抗议》、《显志堂集》、《说文解字段注考证》。3、思想形成的过程:②、“中体西用”思想的提出
代表一:冯桂芬《校分阝庐抗议》
地位:第一次提出“中体西用”思想
其它代表:郑观应、王韬等材料一:“天中西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沈康寿(1895年《万国公报》上提出)
材料二:“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助;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孙家鼐
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 3、思想形成的过程:③、“中体西用”概念的正式使用
代表人物:沈康寿、孙家鼐④、“中体西用”思想的完善
代表:张之洞《劝学篇》
派别:洋务派
地位:“中体西用”思想的集大成者张之洞 “中体西用”就是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的与康梁“新学”相对立的文化纲领。例如,《劝学篇》批评治学的偏颇,则说:“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不知通则无应敌制变之术,不知本则有非薄名教之心。”介绍该书的体例,则说:“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又说:“内篇所言皆求仁之事也,外篇所言皆求智求勇之事也。”
——《劝学篇·序》
“本”与“末”、“体”与“用”区分得是一清二楚的。《劝学篇》批评康梁“新学”的理由,无一不是按照这种文化观推演出来的。“三纲为中国神圣相传之圣教,礼政之原本,人禽之大防”
——《劝学篇·序》“故知君臣之纲,则民权之说不可行也;知父子之纲,则父子同罪、免丧、废祀之说不可行也;知夫妇之纲,则男女平等之说不可行也。”
——《明纲》“今日愤世疾俗之士(恨外人之欺凌也),……倡为民权之议。……嗟乎,安得为此召乱之言哉!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使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纪纲不行,大乱四起。……且必将劫掠市镇,焚烧教堂。吾恐外洋各国。必藉保护之名,兵船陆军,深入占据,全局拱手而属于他人。是民权之说,固敌人所愿闻矣”。
——《劝学篇·正权篇》张之洞反对民权的思想,担心倡民权导致中央权威下降,对地方、民众失去控制力,而使得百姓失去约束,自行其事地与洋人为敌,从而导致外国的干涉,置民族国家于万劫不复的地步。 中学:
“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
主要指的是四书五经,即以孔孟之道为中心内容的封建主义旧文化,主要是指纲常名教、封建道德。 《劝学篇》“西学之中,西艺非要,西政最要”
“政尤急于艺” 西法:“西政”、“西艺”两大类:
“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
算、绘、矿、医、声、光、化、电,西艺也”。张之洞认为,中国文化要从西方吸取的,科学技术并不重要,重要的倒是西政。虽然它的西政并非后来维新派所提出的立宪法、开制度局等,但也表露了他在不更变封建政体前提下的一种政治改革的愿望,也就是只限于政令的变革。但仅就这一点来说,张之洞的思想在当时的封建官僚中已算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在张之洞去世后两天的《时报》发表时评说:“张之洞之得名也,以其先人而新,后人而旧。十年前之谈新政者,孰不曰张之洞、张之洞哉;近年来之守旧见者,又孰不与曰张之洞、张之洞哉。以一人而得新、旧之名,不可谓非中国之人望矣”。张之洞是兼具新、旧两面性格的人,他是那个过渡时代典型的过渡性人物的代表。 3、思想形成的过程:①、“西学为用”思想的提出
②、“中体西用”思想的提出
③、“中体西用”概念的正式使用
④、“中体西用”思想的完善4、实践:洋务运动的思想纲领(19世纪60-90年代)
清末新政(1901-1912)最初几年的指导思想5、评价:结合思想产生的背景、内容、影响和相关重大事
件去评价:
进步性体现在?
局限性体现在? 材料一:大学士倭仁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仪
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
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抵御外
侮。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奕訢称:“查西术之借根,实本于中术之天元,彼西土扰目为东来法。特其人清性缜密,善于运思,遂能推陈出新,擅名海外耳。其实法固中国之法也。天文算术如此,其余也无不如此。中国创其法,西人袭之。”因此中国人学习西学并非“舍中法而从西人”。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问题:
   步入近代,用中学救亡还是以西学强国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材料一、二分别代表了哪些政治派别的观点?说明各自的不同主张和依据。
答案:
顽固派:用忠信礼义救国(或中国传统文化),因为礼义人心是国家根本。
洋务派:用西方技术救国(或西方文化),因为西学推陈出新,较为先进。二、晚清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反应①洋务派和顽固派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态度
相同点:维护封建统治和传统文化
不同点:是否用西方科技来维护封建统治严复严复的主要译著
系统介绍西方社会科学的第一人二、晚清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反应①洋务派和顽固派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态度
相同点:维护封建统治和传统文化
不同点:是否用西方科技来维护封建统治
②维新派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态度
早期维新派:从洋务派分化出来,君主立宪思想
晚期维新派:比早期思想更系统;有政治实践思考:为什么说革命派与维新派在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反应上有了明显的进步?
一、奋斗目标更高:
民主共和制——最早体现在兴中会誓词里
二、宣传力度更大:
民主反清革命思想——邹容、宋教仁等
三、思想体系有创新:
三民主义——孙把西方政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四、政治实践更深入:
辛亥革命——中国一次真正的资产阶级革命二、晚清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反应①洋务派和顽固派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态度
相同点:维护封建统治和传统文化
不同点:是否用西方科技来维护封建统治
②维新派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态度
早期维新派:从洋务派分化出来,君主立宪思想
晚期维新派:比早期思想更系统;有政治实践
③革命派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态度
态度:比维新派更进步
体现:理论和实践两大方面 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根本分歧在于
A.要不要维护封建的政治制度
B.要不要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
C.要不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
D.要不要抵抗列强的侵略   19世纪60年代以后,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①主张进行“商战”,发展民族工商业②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③提倡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④提出了维新变法的施政纲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是
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
D.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 阅读思考
材料一: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里“夷”主要指我国少数民族)。
材料二: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三:1842年5月,道光帝向疆吏大臣打听:“究竟该国(英国)地方周围几许?……又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新疆天山以南地区)有无旱路可通?”
材料四:魏源说:“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华夷”观?对唐代社 会有何影响?
答:民族和睦相处,华夷一体。加强了民族交往,丰富了中华文明,促进了社会繁荣。
(2)材料二反映了乾隆怎样的“华夷”观?结合材料三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天朝上国(华夏至上)。 闭关锁国,愚昧无知,发展落后;鸦片战争失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材料四与材料二相比观念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由鄙夷到师夷。萌发新思潮,开眼看世界,探索救国之路;学习西方工艺、科学技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