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空气--五年(2021-2025)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2 空气--五年(2021-2025)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27 09:37:2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 空气
考点01 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与用途
1.(2025·吉林省长春市)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空气中可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2025·湖南省)鸡蛋气室中的气体来源于空气。气室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
A. B. C. D.
3.(2025·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下列气体中可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4.(2025·安徽省)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氦气可用于填充气球 B.的乙醇溶液作医用酒精
C.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 D.氢氧化铝可治疗胃酸过多症
5.(2025·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下表中有关化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都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农业 B.化学与环境
①含有钾元素的物质都可以作钾肥 ②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化肥 ①推广使用脱硫煤,能减少酸雨的产生 ②污水经处理至符合排放标准后再排放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生活
①生病时不遵医嘱,凭经验用药 ②霉变的食品清洗蒸煮后可以食用 ①“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熔点高 ②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A.A B.B C.C D.D
6.(2024·云南)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7.(2024·重庆)空气成分中含量多且可用作保护气的是( )
A. B. C.稀有气体 D.
8.(2024·湖南长沙)神舟十八号“太空养鱼”项目进展顺利。下列能供给斑马鱼和宇航员呼吸的气体是( )
A. B. C. D.
9.(2023·湖北襄阳)食品包装袋内常用来防腐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氢气 D.稀有气体
10.(2023·湖南岳阳)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O2 B.CO2 C.He D.N2
11.(2023·重庆)下列各组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之和最大的是( )
A.O2、H2O B.O2、CO2 C.O2、N2 D.N2、CO2
12.(2023·湖南常德)空气主要成分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R指的是( )

A.N2 B.CO2 C.O2 D.H2O
13.(2022·山东潍坊)下列气体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小的是( )
A.氮气 B.稀有气体 C.氧气 D.二氧化碳
14.(2022·湖北襄阳)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其中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15.(2022·辽宁丹东)“天宫课堂”中,航天员在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人造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16.(2021·湖南株洲)二百多年前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结论的科学家是( )
A. 张青莲 B. 门捷列夫 C. 拉瓦锡 D. 屠呦呦
(2021·辽宁本溪葫芦岛) 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 )
A. 0.03% B. 78% C. 21% D. 0.94%
18.(2021·湖南常德)空气中下列各成分所占的体积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①氧气②氮气③二氧化碳④稀有气体
A. ③④①② B. ④③①② C. ②①④③ D. ①③②④
19.(2021·湖南益阳)下列气体中,在医疗麻醉和食品防腐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的是( )
A. O2 B. N2 C. CO2 D. H2O
20.(2021·广州)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来自空气的是( )
A.填充气球用到的氦气 B.制硝酸用到的二氧化氮
C.炼铁用到的一氧化碳 D.做饭用到的天然气
21.(2021·广西贵港)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可供给动植物呼吸
B.食品包装袋填充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C.稀有气体可制造电光源
D.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22.(2021·重庆A)生产生活中常用氮气作保护气,主要是因为氮气( )
A. 无色无味 B. 密度与空气接近
C. 熔沸点低 D. 化学性质不活泼
23.(2021·湖南株洲)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中大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杂质0.0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纯氧中燃烧,可得到四氧化三铁
B.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在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以防腐
C.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霓虹灯
D. 将点燃的木条伸入收集满某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24.(2021·山西晋中)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后人仿照其实验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如图)。实验过程中,逐渐减少的气体和逐渐增多的物质是( )
A. O2、P2O5 B. P、P2O5 C. O2、P D. N2、P2O5
25.(2021·山东烟台)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燃烧
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食品防腐
D.稀有气体通电发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是化学变化
26.(2025·甘肃省兰州市)2025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回答问题:
(1)琅琅上口的童谣“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唱出了浓浓的年味,大扫除时发现不同材质的抹布吸水性有差异。区分羊毛纤维和棉纤维的方法是 。
(2)春节期间路旁流光溢彩的霓虹灯利用了稀有气体 的性质。
(3)过年都要贴春联,用墨汁书写的春联字迹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 。
(4)除夕家家户户吃饺子喜庆团圆,捞饺子对应的化学实验操作是 。
考点0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2025·四川省广安市)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图示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探究物质燃烧是否需要氧气 B.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鉴别氢气和甲烷 D.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水有关
A.A B.B C.C D.D
2.(2025·山东统考)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测量木条和蜡烛燃烧至熄灭过程中集气瓶内的体积分数,数据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开始时,两集气瓶内的体积分数均约为
B.木条、蜡烛均熄灭后,集气瓶内的体积分数:甲<乙
C.70s时,甲集气瓶内的体积分数为88.3%
D.可以通过调节的体积分数调控燃烧
3.(2025·四川省德阳市)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氧气传感器分别测量木条和蜡烛(主要含碳、氢元素)在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氧气含量变化。密闭容器内氧气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装置漏气,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木条熄灭时,瓶内还有O2剩余
C.蜡烛燃烧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
D.对比木条与蜡烛的燃烧过程,蜡烛消耗O2的速率更快
(2024·内蒙古赤峰)空气是地球上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对空气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研究和探索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4.18世纪70年代,拉瓦锡通过定量实验证明了空气是混合物,其中约占空气体积的气体是( )
A. B. C. D.
5.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
A.现象:实验过程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推论:实验后,玻璃管中剩余气体具有可燃性
C.分析: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D.评价:用改进装置实验,能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6.(2023·湖南衡阳)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某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来检测足量红磷燃烧过程中氧气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5%
B.容器内物质总质量:b点>c点
C.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
D.此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18%
7.(2023·云南)仿照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定量研究空气成分的原理,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燃烧匙中应盛放的药品是( )

A.铁丝 B.木炭 C.红磷 D.硫粉
8.(2022·甘肃金昌)小亮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利用了铜丝的导热性
B.红磷燃烧结束后,待装置恢复至室温时再读数
C.实验成功的标志为左侧玻璃管内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
D.实验成功的标志为左侧玻璃管内液面约上升到刻度4处
9.(2021·山东东营)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对该实验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要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读数,否则测定结果偏小
B.该实验中的铜粉换成铁粉无法达到实验目的
C.将装置1中的气球更换为注射器(见装置2),可使空气与铜粉接触更充分,数据更加准确
D.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消耗氧气的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和玻璃管内气体体积总和的1/5
10.(2024·四川成都)空气中含有多少氧气呢?学习小组开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活动。
资料:1.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白磷的着火点是40℃。
2.相同的温度和体积下,气体压强与分子数成正比。
3.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与分子数成正比。
【史料研究】
二百多年前,化学家拉瓦锡利用汞能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原理,采用图1装置测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1)加热时,曲颈甑内液态汞表面产生红色粉末,玻璃钟罩内的现象是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设计与实验】
设计并利用图2装置测空气里氧气含量。
(2)主要步骤如下,正确的顺序为 (填序号)。
①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②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③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
④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份
(3)实验结束,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
【优化与实验】
同学们利用图2装置多次实验,水面均未上升到刻度“1”。经讨论后,分别取足量红磷、白磷采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记录并处理数据分别如图4、图5。
(4)图4中氧气含量从8.05%上升到9.26%,原因可能是 。
(5)图5中BC段压强增大,原因是 。计算白磷消耗的氧气占空气体积的 %(精确到0.01%)。
【反思与交流】
(6)图2实验水面未达到刻度“1”,原因是装置中的氧气未消耗完。红磷燃烧不能将氧气消耗完的主要原因是 。
(7)上述实验中汞、白磷和五氧化二磷有毒,对环境“不友好”。结合实验原理和药品弊端,可选择的替代药品有 (写一种)。
11.(2023·重庆)下图是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他将汞放在密闭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得到红色粉末(HgO),他又把红色粉末放在另外容器里加强热,最终得出了空气成分的结论。

(1)若用煤块作火炉燃料,该燃料属于 (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2)连续加热12天的目的是 ,剩余气体约占原气体总体积的 。
(3)将红色粉末加强热可生成初始物质,其化学方程式为 。
12.(2022·四川甘孜)小科查阅资料发现P2O5有毒,在教材实验(如图1)的启发下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用于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图2实验前均需检查装置的 。
(2)图1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打开弹簧夹K的最佳时机是 。
(3)图2实验中需要提供足量的 (填“铜粉”或“空气”);在实验中反复推拉注射器是为了尽可能消耗装置中的 。
(4)室温下,图2实验测定的数据如下表(在气球完全干瘪的状态下测量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硬质玻璃管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50.0 mL 20.0mL 6.5 mL
①反应消耗的O2的体积为 mL;
②实验测得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为 (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5)图2实验的优点是 (答一点)。
考点03 空气污染和防治
1.(2025·广西)防治空气污染是一项意义重大的课题。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硫 D.水蒸气
2.(2025·甘肃省兰州市)模型建构是化学学习必备的素养之一。下列模型不正确的是
A.图甲:地球咸水、淡水的储量 B.图乙:空气质量分级标准
C.图丙:人体中元素的含量 D.图丁:资源利用的每个环节
3.(2025·江西省)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 B.氧气 C.氮气 D.
4.(2025·吉林省)下图为我国某地环境监测站2012年和2022年记录的大气中的浓度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22年该地大气中已经没有
B.2012年2月和2022年2月浓度差异最小
C.2012年冬季大气中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
D.煤的使用有利于减少的排放
5.(2025·山东省威海市)如图是工业上用"双碱法"脱硫处理废气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工艺可减少酸雨的形成 B.理论上该工艺生产过程无需补充NaOH
C.过程Ⅰ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 D.过程Ⅱ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6.(2024·江西)洁净的空气对人类非常重要。下列气体不会污染空气的是( )
A.氮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氮
7.(2024·吉林)洁净的空气对人和其他动植物都非常重要。下列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 )
A.二氧化硫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8.(2023·上海)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B. C.Ar D.
9.(2023·山东聊城)2023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主题为“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如图是世界气象日聊城当日天气状况的手机截屏,图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属于氧化物的有( )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10.(2023·云南)下列空气污染物中会形成酸雨的气体是( )
A. B. C. D.
11.(2022·贵州安顺)据统计,2021年安顺市空气质量优良率98%以上。下列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
A.焚烧秸秆 B.任意排放“三废”
C.研究开发清洁能源 D.燃放烟花爆竹
12.(2022·广西贺州)2022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一般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燃放烟花 B.人工降雨 C.焚烧垃圾 D.汽车尾气
13.(2022·河南)酸雨对农作物以及一些建筑有不利影响。下列措施中与酸雨的防治有关的是( )
A.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B.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C.分类回收处理生活垃圾 D.减少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 空气
考点01 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与用途
1.(2025·吉林省长春市)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空气中可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答案】B
【详解】空气是混合物,主要成分包括氮气(约78%)、氧气(约21%)、稀有气体(约0.94%)、二氧化碳(约0.03%)等,氧气是空气中可供给呼吸的气体;在呼吸作用中,人体吸入氧气,用于氧化分解有机物(如葡萄糖),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使用,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氧气是维持生命必需的气体。
故选B。
2.(2025·湖南省)鸡蛋气室中的气体来源于空气。气室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
A. B. C. D.
【答案】A
【详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由此可知,空气中体积分数含量最高的物质是氮气,化学式为N2。
故选A。
3.(2025·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下列气体中可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答案】A
【详解】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故可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气体是氧气。
故选A。
4.(2025·安徽省)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氦气可用于填充气球 B.的乙醇溶液作医用酒精
C.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 D.氢氧化铝可治疗胃酸过多症
【答案】B
【详解】A、氦气密度比空气小,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填充气球,不符合题意;
B、医用酒精的体积分数为75%,此时杀菌效果最佳,25%的乙醇溶液浓度过低,无法有效杀菌,符合题意;
C、石墨质软且能在纸上留下灰黑色痕迹,可用于制铅笔芯,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铝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可治疗胃酸过多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2025·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下表中有关化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都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农业 B.化学与环境
①含有钾元素的物质都可以作钾肥 ②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化肥 ①推广使用脱硫煤,能减少酸雨的产生 ②污水经处理至符合排放标准后再排放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生活
①生病时不遵医嘱,凭经验用药 ②霉变的食品清洗蒸煮后可以食用 ①“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熔点高 ②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①钾肥含钾元素,但是含有钾元素的物质不一定可以做钾肥,如氢氧化钾含钾元素,但是氢氧化钾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作化肥,错误;②大量使用化肥会污染水源和土壤,应合理使用,错误。不符合题意;B、①推广使用脱硫煤,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含量,减少酸雨的发生,正确;②污水经处理至符合排放标准后再排放,可以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正确。符合题意;C、①自行用药可能延误病情或引发副作用,应遵医嘱,错误;②霉变的食品中含有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清洗蒸煮后也不能食用,错误。不符合题意;D、①“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高温下也与氧气不反应,错误;②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如可填充于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正确。
不符合题意。故选B。
6.(2024·云南)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A.空气成分中,氮气体积分数约占78%,故A正确;
B.空气成分中,氧气体积分数约占21%,故B错误;
C.空气成分中,稀有气体积分数约占0.94%,故C错误;
D.空气成分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约占0.03%,故D错误。
故选:A。
7.(2024·重庆)空气成分中含量多且可用作保护气的是( )
A. B. C.稀有气体 D.
【答案】A
【解析】A、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含量多,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故选项正确;
B、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氧气不能用作保护气,故选项错误;
C、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但是含量少,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含量少,故选项错误;
故选:A。
8.(2024·湖南长沙)神舟十八号“太空养鱼”项目进展顺利。下列能供给斑马鱼和宇航员呼吸的气体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能供给斑马鱼和宇航员呼吸的气体是氧气;
故选:A。
9.(2023·湖北襄阳)食品包装袋内常用来防腐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氢气 D.稀有气体
【答案】B
【解析】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供给呼吸,利于微生物和细菌的繁殖,不能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故选项错误;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是食品包装袋内常用来防腐的气体,故选项正确;
C、氢气属于易燃性气体,泄露容易发生爆炸,不能用来防腐,故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但资源稀少、价格较高,一般不能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0.(2023·湖南岳阳)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O2 B.CO2 C.He D.N2
【答案】D
【解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其中氮气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
故选D。
11.(2023·重庆)下列各组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之和最大的是( )
A.O2、H2O B.O2、CO2 C.O2、N2 D.N2、CO2
【答案】C
【解析】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则结合各选项,可知氧气和氮气的体积分数之和最大,故选C。
12.(2023·湖南常德)空气主要成分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R指的是( )

A.N2 B.CO2 C.O2 D.H2O
【答案】A
【解析】A、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符合如图所示的R,故A正确;
B、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不符合如图所示的R,故B错误;
C、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不符合如图所示的R,故C错误;
D、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不符合如图所示的R,故D错误;
故选A。
13.(2022·山东潍坊)下列气体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小的是( )
A.氮气 B.稀有气体 C.氧气 D.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空气中(体积分数)氮气占到78%、氧气占到21%、稀有气体占到0.94%,二氧化碳占到0.03%;
故选D。
14.(2022·湖北襄阳)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其中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A、氮气既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A错误;
B、氧气的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故B正确;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既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C错误;
D、二氧化碳既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D错误。
故选B。
15.(2022·辽宁丹东)“天宫课堂”中,航天员在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人造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则“人造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故选A。
16.(2021·湖南株洲)二百多年前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结论的科学家是( )
A. 张青莲 B. 门捷列夫 C. 拉瓦锡 D. 屠呦呦
【答案】C
【解析】拉瓦锡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故选:C。
17.(2021·辽宁本溪葫芦岛) 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 )
A. 0.03% B. 78% C. 21% D. 0.94%
【答案】D
【解析】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约为78%,氧气约为21%,稀有气体约为0.94%,二氧化碳约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约为:0.03%。
故选D。
18.(2021·湖南常德)空气中下列各成分所占的体积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①氧气②氮气③二氧化碳④稀有气体
A. ③④①② B. ④③①② C. ②①④③ D. ①③②④
【答案】A
【解析】空气中各组分的体积含量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故选A。
19.(2021·湖南益阳)下列气体中,在医疗麻醉和食品防腐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的是( )
A. O2 B. N2 C. CO2 D. H2O
【答案】B
【解析】A、氧气具有氧化性,能氧化食品,此选项不正确;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此,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医疗上可用液氮冷冻麻醉等,此选项正确;
C、二氧化碳不能用于医疗麻醉,此选项不正确;
D、水不能用于医疗和食品防腐,此选项不正确。
故选:B。
20.(2021·广州)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来自空气的是( )
A.填充气球用到的氦气 B.制硝酸用到的二氧化氮
C.炼铁用到的一氧化碳 D.做饭用到的天然气
【答案】A
【解析】空气的成分为(以体积分数计算):N2 78%、O2 21%、稀有气体 0.94%、CO2 0.03%、杂质0.03%。氦气属于稀有气体,故A正确;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天然气均不是空气中的成分,故B、C、D错误。
21.(2021·广西贵港)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可供给动植物呼吸
B.食品包装袋填充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C.稀有气体可制造电光源
D.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答案】D
【解析】A、氧气可供给动植物呼吸,说法正确;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包装袋填充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说法正确;
C、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所以稀有气体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说法正确;
D、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差,说法错误;
故选:D。
22.(2021·重庆A)生产生活中常用氮气作保护气,主要是因为氮气( )
A. 无色无味 B. 密度与空气接近
C. 熔沸点低 D. 化学性质不活泼
【答案】D
【解析】生产生活中常用氮气作保护气,主要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是因为无色无味、密度与空气接近、熔沸点低。
故选D。
23.(2021·湖南株洲)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中大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杂质0.0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纯氧中燃烧,可得到四氧化三铁
B.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在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以防腐
C.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霓虹灯
D. 将点燃的木条伸入收集满某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A、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不符合题意;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填充于食品包装中用于防腐,不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霓虹灯,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但是将点燃的木条伸入收集满某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还可能是氮气等,符合题意。
故选D。
24.(2021·山西晋中)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后人仿照其实验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如图)。实验过程中,逐渐减少的气体和逐渐增多的物质是( )
A. O2、P2O5 B. P、P2O5 C. O2、P D. N2、P2O5
【答案】A
【解析】磷燃烧消耗了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装置中压强减小,水进入装置,进入装置中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燃烧过程中氮气不参与反应,故实验过程中,逐渐减少的气体和逐渐增多的物质是氧气、五氧化二磷。
故选A。
25.(2021·山东烟台)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燃烧
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食品防腐
D.稀有气体通电发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是化学变化
【答案】D
【解析】A、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燃烧,说法正确;
B、由于二氧化碳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说法正确;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食品防腐,说法正确;
D、稀有气体通电发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说法错误;
故选:D。
26.(2025·甘肃省兰州市)2025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回答问题:
(1)琅琅上口的童谣“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唱出了浓浓的年味,大扫除时发现不同材质的抹布吸水性有差异。区分羊毛纤维和棉纤维的方法是 。
(2)春节期间路旁流光溢彩的霓虹灯利用了稀有气体 的性质。
(3)过年都要贴春联,用墨汁书写的春联字迹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 。
(4)除夕家家户户吃饺子喜庆团圆,捞饺子对应的化学实验操作是 。
【答案】(1) 灼烧,闻气味
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过滤
【详解】(1)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时会产生烧纸的气味,所以可通过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二者。(2)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利用这个性质,可将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中,使其在通电时发出各种颜色的光,营造出流光溢彩的效果。(3)墨汁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用墨汁书写的春联字迹能长时间不变色。(4)捞饺子是将饺子(固态物质)从煮饺子的汤(液态物质)中分离出来,过滤是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操作,所以捞饺子对应的化学实验操作是过滤。
考点0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2025·四川省广安市)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图示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探究物质燃烧是否需要氧气 B.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鉴别氢气和甲烷 D.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水有关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实验中白磷和石子都与氧气接触,无法探究物质燃烧是否需要氧气,该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B、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氧气,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由于集气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可用于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方案能达到目的;
C、氢气和甲烷燃烧都生成水,干冷烧杯内壁都会出现水珠,仅通过此实验无法鉴别氢气和甲烷,该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D、两支试管中的铁钉都与水接触,无法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水有关,该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故选B。
2.(2025·山东统考)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测量木条和蜡烛燃烧至熄灭过程中集气瓶内的体积分数,数据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开始时,两集气瓶内的体积分数均约为
B.木条、蜡烛均熄灭后,集气瓶内的体积分数:甲<乙
C.70s时,甲集气瓶内的体积分数为88.3%
D.可以通过调节的体积分数调控燃烧
【答案】C
【详解】A、由图2中的数据可知,实验开始时,两集气瓶内O2的体积分数均约为21%,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图1、图2可知,甲中木条熄灭后集气瓶内O2的体积分数为11.7%,乙中蜡烛熄灭后集气瓶内O2的体积分数为15.8%,则集气瓶内O2的体积分数:甲<乙,故选项说法正确;
C、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木条燃烧时,等体积的氧气反应生成等体积的二氧化碳,则70s时,甲集气瓶内CO2的体积分数为21%-11.7%=9.3%,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图2中的数据可知,蜡烛熄灭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8%,木条熄灭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1.7%,说明不同物质燃烧对氧气浓度的需求不同,可以通过调节O2的体积分数调控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3.(2025·四川省德阳市)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氧气传感器分别测量木条和蜡烛(主要含碳、氢元素)在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氧气含量变化。密闭容器内氧气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装置漏气,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木条熄灭时,瓶内还有O2剩余
C.蜡烛燃烧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
D.对比木条与蜡烛的燃烧过程,蜡烛消耗O2的速率更快
【答案】B
【详解】A、该实验用氧气传感器分别测量木条和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氧气含量变化,木条、蜡烛燃烧均消耗氧气,因此若装置漏气,会影响实验结果,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木条燃烧时氧气含量降至12%时基本不再变化,说明木条熄灭时,瓶内还有剩余,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蜡烛主要含碳、氢元素,则蜡烛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对比木条与蜡烛的燃烧过程可知,木条燃烧消耗的速率更快,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24·内蒙古赤峰)空气是地球上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对空气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研究和探索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4.18世纪70年代,拉瓦锡通过定量实验证明了空气是混合物,其中约占空气体积的气体是( )
A. B. C. D.
5.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
A.现象:实验过程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推论:实验后,玻璃管中剩余气体具有可燃性
C.分析: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D.评价:用改进装置实验,能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答案】24.B 25.D
【解析】24.N2约占空气体积的78%,CO2约占空气体积的0.03%,O2约占空气体积的21%(约为),H2O在空气中含量非常少,故选:B。
25.A、实验过程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A错误;
B、实验后,红磷有剩余,且不再燃烧,说明玻璃管中剩余气体不具有可燃性,B错误;
C、红磷必须过量,确保试管中的氧气被完全消耗,红磷不足会导致试管中有氧气剩余,测量结果偏小,C错误;
D、红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是有毒物质,该装置在密封装置内引燃红磷,能减少五氧化二磷对空气的污染,D正确。
故选:D。
6.(2023·湖南衡阳)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某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来检测足量红磷燃烧过程中氧气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5%
B.容器内物质总质量:b点>c点
C.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
D.此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18%
【答案】C
【解析】A、由曲线图可知:a点时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故容器内其余气体(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的浓度为85%,故氮气体积分数小于85%,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反应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故容器内物质总质量:b点=c点,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曲线图可知:反应停止时,容器内剩余3%体积分数的氧气,由于红磷足量,故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故C正确,符合题意;
D、由曲线图可知:反应过程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减小18%,且不是质量分数,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2023·云南)仿照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定量研究空气成分的原理,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燃烧匙中应盛放的药品是( )

A.铁丝 B.木炭 C.红磷 D.硫粉
【答案】C
【解析】A.因为铁丝不能在空气燃烧,故A错误;
B.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导致两边压强变化不明显,故B错误;
C.红磷燃烧会消耗氧气,集气瓶中的液面会上升五分之一,故C正确;
D.硫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导致两边压强变化不明显,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8.(2022·甘肃金昌)小亮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利用了铜丝的导热性
B.红磷燃烧结束后,待装置恢复至室温时再读数
C.实验成功的标志为左侧玻璃管内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
D.实验成功的标志为左侧玻璃管内液面约上升到刻度4处
【答案】D
【解析】本题实验原理:,酒精灯加热铜丝,铜是热的良导体,导热使得左侧红磷燃烧,红磷燃烧消耗管内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固体在水中溶解使得左边管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少,右侧大气压使得水进入左侧,左侧液面会升高,升高的部分就是消耗的氧气部分,从而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A、经实验分析,该实验利用了铜丝的导热性,说法正确;
B、红磷燃烧结束后,待装置恢复至室温时再读数,否则会产生误差使得体积分数计算偏大,说法正确;
C、将左侧空气体积划分为5等份,其中氧气约占1等份,理论上实验成功管内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C项说法正确,D项说法错误;
故选D。
9.(2021·山东东营)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对该实验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要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读数,否则测定结果偏小
B.该实验中的铜粉换成铁粉无法达到实验目的
C.将装置1中的气球更换为注射器(见装置2),可使空气与铜粉接触更充分,数据更加准确
D.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消耗氧气的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和玻璃管内气体体积总和的1/5
【答案】B
【解析】A.停止加热后,待装置冷却后再读数,否则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B.在加热的条件下,铁也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铁的固体氧化物,因此该实验中的铜粉换成铁粉也能达到实验目的,选项说法错误;
C.将装置1中的气球更换为注射器(见装置2),可使装置内的空气充分流通,使空气与铜粉接触更充分,数据更加准确,选项说法正确;
D.正确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的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和玻璃管内气体体积总和的1/5,选项说法正确。
10.(2024·四川成都)空气中含有多少氧气呢?学习小组开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活动。
资料:1.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白磷的着火点是40℃。
2.相同的温度和体积下,气体压强与分子数成正比。
3.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与分子数成正比。
【史料研究】
二百多年前,化学家拉瓦锡利用汞能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原理,采用图1装置测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1)加热时,曲颈甑内液态汞表面产生红色粉末,玻璃钟罩内的现象是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设计与实验】
设计并利用图2装置测空气里氧气含量。
(2)主要步骤如下,正确的顺序为 (填序号)。
①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②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③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
④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份
(3)实验结束,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
【优化与实验】
同学们利用图2装置多次实验,水面均未上升到刻度“1”。经讨论后,分别取足量红磷、白磷采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记录并处理数据分别如图4、图5。
(4)图4中氧气含量从8.05%上升到9.26%,原因可能是 。
(5)图5中BC段压强增大,原因是 。计算白磷消耗的氧气占空气体积的 %(精确到0.01%)。
【反思与交流】
(6)图2实验水面未达到刻度“1”,原因是装置中的氧气未消耗完。红磷燃烧不能将氧气消耗完的主要原因是 。
(7)上述实验中汞、白磷和五氧化二磷有毒,对环境“不友好”。结合实验原理和药品弊端,可选择的替代药品有 (写一种)。
【答案】(1)汞液面上升 汞与氧气反应,钟罩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
(2)④①③②
(3)氮气
(4)反应结束后,温度下降气体逐渐混合均匀/温度下降水蒸气变成液态,氧气含量增大
(5) 反应刚开始,温度升高对压强的影响比气体减少对压强的影响大 19.37
(6)反应一段时间后,氧气浓度下降到一定程度,燃烧放出的热量减少,温度降低到红磷着火点以下,红磷熄灭,所以氧气消耗不完(合理即可)
(7)铜粉
【解析】(1)汞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汞,导致钟罩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玻璃钟罩内汞液面上升;
(2)该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故答案为:④①③②;
(3)由于氧气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实验结束,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氮气;
(4)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并放出热量,而其他气体不变,氧气的含量逐渐减小,但反应结束后,温度下降,气体逐渐混合均匀或温度下降水蒸气变成液态,导致氧气的含量逐渐增大;
(5)红磷燃烧放热,温度升高,装置内压强增大,消耗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温度升高所增加的气压大于氧气消耗所减小的气压,所以BC段压强增大;用如图所示数据计算,用这种方法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6)红磷燃烧发热,但反应一段时间后,氧气浓度下降到一定程度,燃烧放出的热量减少,温度降低到红磷着火点以下,红磷熄灭,导致氧气消耗不完;
(7)铜粉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固体,不会造成污染。
11.(2023·重庆)下图是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他将汞放在密闭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得到红色粉末(HgO),他又把红色粉末放在另外容器里加强热,最终得出了空气成分的结论。

(1)若用煤块作火炉燃料,该燃料属于 (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2)连续加热12天的目的是 ,剩余气体约占原气体总体积的 。
(3)将红色粉末加强热可生成初始物质,其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不可
(2) 加热时间足够长,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五分之四
(3)2HgO2Hg+O2↑
【解析】(1)煤炭随着使用不断减少,短时间内从自然界得不到补充,因此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连续加热12天的目的是加热时间足够长,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几乎耗尽,容器内气体体积减少了约五分之一,剩余气体约占原气体总体积的五分之四。
(3)将红色粉末加强热可生成初始物质,其反应为氧化汞受热分解为汞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gO2Hg+O2↑
12.(2022·四川甘孜)小科查阅资料发现P2O5有毒,在教材实验(如图1)的启发下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用于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图2实验前均需检查装置的 。
(2)图1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打开弹簧夹K的最佳时机是 。
(3)图2实验中需要提供足量的 (填“铜粉”或“空气”);在实验中反复推拉注射器是为了尽可能消耗装置中的 。
(4)室温下,图2实验测定的数据如下表(在气球完全干瘪的状态下测量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硬质玻璃管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50.0 mL 20.0mL 6.5 mL
①反应消耗的O2的体积为 mL;
②实验测得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为 (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5)图2实验的优点是 (答一点)。
【答案】(1)气密性
(2)冒白烟,放热 火焰熄灭并冷却后
(3)铜粉 氧气/O2
(4)13.5 19.3%
(5)装置始终密闭,实验更环保,实验结果更准确
【解析】(1)要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需密闭,则图1、图2实验前均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现象为冒白烟,放热,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为使实验结果正确,应在火焰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K。
(3)图2实验中需要提供足量铜粉,确保将空气中氧气消耗尽;在实验中反复推拉注射器是为了尽可能消耗装置中的氧气。
(4)①反应消耗的O2的体积为20.0mL-6.5mL=13.5mL。
②实验测得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为。
(5)图1中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有毒,需在瓶外点燃红磷,图2用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装置始终密闭,实验更环保,实验结果更准确。
考点03 空气污染和防治
1.(2025·广西)防治空气污染是一项意义重大的课题。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硫 D.水蒸气
【答案】C
【详解】A、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约占78%,属于无害气体, 不是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B、氧气占空气约21%,是生物呼吸必需的气体,本身无污染性, 不是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硫在空气中易形成硫酸,会形成酸雨,腐蚀建筑、破坏生态,属于典型空气污染物,符合题意;
D、水蒸气是空气中的正常成分,湿度变化可能影响舒适度,但未被列为污染物, 不是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5·甘肃省兰州市)模型建构是化学学习必备的素养之一。下列模型不正确的是
A.图甲:地球咸水、淡水的储量 B.图乙:空气质量分级标准
C.图丙:人体中元素的含量 D.图丁:资源利用的每个环节
【答案】B
【详解】A、海水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3%,淡水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2.53%,陆地咸水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0.94%,模型正确,不符合题意;
B、空气质量分级标准中,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差,模型错误,符合题意;
C、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模型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资源的利用过程中,通常是从资源生产开始,经过使用后产生废弃物,然后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形成一个循环的链条,该模型合理地展示了资源利用的每个环节,模型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5·江西省)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 B.氧气 C.氮气 D.
【答案】 A 一氧化碳(或二氧化氮等)
【详解】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空气的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
故填:A;一氧化碳(或二氧化氮等)。
4.(2025·吉林省)下图为我国某地环境监测站2012年和2022年记录的大气中的浓度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22年该地大气中已经没有
B.2012年2月和2022年2月浓度差异最小
C.2012年冬季大气中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
D.煤的使用有利于减少的排放
【答案】C
【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到,2022 年大气中SO2浓度数值不为 0 ,说明大气中是有SO2 存在的,A 选项错误;
B、观察图中数据,对比 2012 年 2 月和 2022 年 2 月SO2 浓度,二者差异较大,并非差异最小,B 选项错误;
C、冬季一般指 12、1、2 月,从图中明显看出 2012 年这几个月SO2浓度值较高,明显高于其他季节,C 选项正确;
D、煤中往往含有硫元素,燃烧煤会产生SO2 ,会增加SO2 的排放,而不是减少,D 选项错误。
故选C。
5.(2025·山东省威海市)如图是工业上用"双碱法"脱硫处理废气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工艺可减少酸雨的形成 B.理论上该工艺生产过程无需补充NaOH
C.过程Ⅰ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 D.过程Ⅱ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答案】C
【详解】A、该工艺能吸收处理废气,减少二氧化硫排放,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所以可减少酸雨形成,该说法正确;
B、从流程图看,过程 Ⅰ 消耗NaOH,过程 Ⅱ 又生成NaOH,理论上该工艺生产过程无需补充NaOH,该说法正确;
C、过程 Ⅰ 中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该说法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过程 Ⅱ 是化学反应,所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该说法正确。
故选C。
6.(2024·江西)洁净的空气对人类非常重要。下列气体不会污染空气的是( )
A.氮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氮
【答案】A
【解析】A、氮气不会污染空气,故A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故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氮有毒,会污染空气,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7.(2024·吉林)洁净的空气对人和其他动植物都非常重要。下列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 )
A.二氧化硫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答案】A
【解析】A、二氧化硫在空气中易形成硫酸,引起酸雨,会污染空气,符合题意;
B、氧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会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会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D、氮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会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2023·上海)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B. C.Ar D.
【答案】B
【解析】A.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选项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容易造成酸雨,选项符合题意;
C.氩气是稀有气体,属于空气的组成气体,不是空气污染物,选项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气体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2023·山东聊城)2023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主题为“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如图是世界气象日聊城当日天气状况的手机截屏,图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属于氧化物的有( )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答案】C
【解析】氧化物的定义是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图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属于氧化物的有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所以共有3种;
故选:C。
10.(2023·云南)下列空气污染物中会形成酸雨的气体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PM10、CO、O3不能形成酸雨。
故选A。
11.(2022·贵州安顺)据统计,2021年安顺市空气质量优良率98%以上。下列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
A.焚烧秸秆 B.任意排放“三废”
C.研究开发清洁能源 D.燃放烟花爆竹
【答案】C
【解析】A、焚烧秸秆,会污染空气,A错;
B、任意排放“三废”,会造成环境污染,B错;
C、研究开发清洁能源,有利于环境保护,C对;
D、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空气污染,D错;
故选C。
12.(2022·广西贺州)2022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一般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燃放烟花 B.人工降雨 C.焚烧垃圾 D.汽车尾气
【答案】B
【解析】A、燃放烟花会产生硫和氮的氧化物气体,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B、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即固体二氧化碳变为气体是吸热,形成降雨,二氧化碳不是污染物,符合题意;
C、焚烧垃圾会生成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D、汽车尾气会产生硫和氮的氧化物气体,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B。
13.(2022·河南)酸雨对农作物以及一些建筑有不利影响。下列措施中与酸雨的防治有关的是( )
A.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B.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C.分类回收处理生活垃圾 D.减少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
【答案】D
【解析】A.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酸雨无关,故A错误;
B.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防止环境污染,与酸雨无关,故B错误;
C.分类回收处理生活垃圾,回收再利用资源,与酸雨无关,故C错误;
D.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防治酸雨,应减少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故D正确;
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