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模块中的下肢力量练习
一、指导思想:
本课是在普通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围绕新课程标准所提出课程体系而设计的体能模块的一节课。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要求,以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最终目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生的项目运动基础,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能促进学生技术、体能和意识全面发展的练习方法。同时,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品格塑造和习惯养成,为学生的健康行为进行指导,促进每位学生的体能得到发展。
二、教材分析:
体能模块是普通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新增加的必修必学模块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整合已学内容,将基础运动动作提取出来作为学练内容,促进学习的迁移和深化。本节课通过多种跳跃的练习来发展学生小腿与踝关节力量。为其他运动项目专项体能提供合理、多样、灵活的内容参考,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与运动能力。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教学对象为九年级的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身体状态已经基本发育完全,而且已经具备了很好的模仿能力、学习能力和展现自我能力。因此,可以通过各类的基础运动练习和比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的练习中提高身体素质。
四、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力量训练的重要性,能说出下肢力量练习动作方法以及锻炼的主要肌肉群。
2.使70%以上学生能在比赛练习中基本完成三级跳远练习动作方法,发展学生下肢的爆发力量、耐力力量和协调等素质。
3.培养学生勇于克服障碍困难、敢于迎接挑战和公平竞赛的精
五、核心任务:
跳起有力,落地屈膝缓冲;保持身体平衡,动作连贯。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体能练习方法----多种形式的跳跃
教学目标 1.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能说出多种跳跃的动作名称,激发参与学练得主动积极性。2.80%的学生能够在练习比赛中能运用跳跃基本技术和练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和协调等素质。3.培养学生勇于克服障碍和困难、敢于迎接挑战和公平竞赛的精神。
重难点 1.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能说出多种跳跃的动作名称,激发参与学练得主动积极性。2.80%的学生能够在练习比赛中能运用跳跃基本技术和练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和协调等素质。
关键问题 跳起有力,落地屈膝缓冲;保持身体平衡,动作连贯。
教学过程 学练内容 学练标准 组织形式与安全措施 问题设计 练习次数 练习时间
准备部分7' 1.常规1.1整队报告人数1.2师生问好1.3宣布本节课的内容1.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提醒安全2.队列练习3.毽子操 1.1静齐快 1.2精神饱满,体态挺拔等2.注意力集中,听口令认真练习3.跟上节奏,积极进行练习 队形组织: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安全提示:认真听讲队形组织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图一安全提示:队形组织:X X X X X X X X △安全提示:认真练习,注意安全 导入问题:如何发展下肢力量? ≥2≥3≥5 1'2'4'
基本部分28' 1. 单一身体练习1.1双脚左右纵跳1.2分腿跳1.3单脚跳2.组合练习2.1 单脚跳+跨步跳2.2单脚跳+跨步跳+跳跃3.游戏(比赛)三级跳远比赛规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三组障碍物不同间距的比赛,三跳衔接,组合动作持续完成。完成最大间距的人数最多的小组获胜,以此类推。 1.1来回为一次,完成10次,不触绳8次以上1.2来回为一次,完成10次,不触绳5次以上1.3来回为一次,完成10次,不触绳7次以上要求:重心平稳,跳起有力,落地屈膝缓冲2.1助跑后单脚不踩线起跳过绳,不触绳,跨步跳跨过垫子,完成10次成功7次以上。2.2在2.1的基础上再加完成跳跃,双脚落地,屈膝缓冲,不触垫8次成功7次以上。3.学生小组讨论练习队形,完成规定动作的先后顺序进行比赛练习 组织队形: 图二安全提示:认真完成规定练习,注意安全。组织队形:图三安全提示:保持安全距离组织队形: 图四安全提示:认真完成规定练习,注意安全。 问题1:怎样做才能使起跳后落地声音更轻呢?问题3:组合练习怎样才能更好的衔接呢?问题4:如何让比赛能顺利获胜? ≥5≥5≥5 10'10'8'
结束部分5' 1.在音乐伴奏下小组长带领组员拉伸、放松、小结2.课后评价小结3.布置课后练习4.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1.跟上节奏,积极进行拉伸、放松,调整呼吸2.根据教师的提问积极交流3.小结本次课的技术要点 组织队形安全提示:认真跟做 问题5:本次课你收获了什么? ≥4 5'
场地器材 1.田径场;橡皮筋6根;2.音响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