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汽化和液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5-2026学年苏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2汽化和液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5-2026学年苏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26 17:5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苏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4.2汽化和液化 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5海南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二模]水的物态变化造就了自然界千姿百态的景象。如图所示的景象中,由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是( )
A.晶莹的露珠 B.皎洁的雾凇
C.皑皑的积雪 D.玉洁的冰凌
2.甲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有酒精,乙温度计的玻璃泡是干燥的,同时用电风扇吹温度计的玻璃泡。短时间内,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 两支温度计的示数都不变
B. 甲温度计的示数不变,乙温度计的示数变小
C. 甲温度计的示数变小,乙温度计的示数不变
D. 两支温度计的示数都变小,甲的示数变化比乙明显
3.下列关于水沸腾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继续加热,水温不断升高 B.继续加热,沸点不断升高
C.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 D.气泡上升过程中压强不变
4.[2025北京房山·二模]下列四个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B.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
5.[2025吉林·期中]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的描述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 B.白露垂珠滴秋月
C.妆点瑶林连雾凇 D.阑干阴崖千丈冰
6.[2025山东济南·模拟]盆栽养护应遵循“土壤含水不浇水,土壤干时要浇水”的原则。如图,春季小明自制土壤含水量显示计探测花盆内土壤是否含液态水,中午将试管倒插入土壤深处,傍晚发现试管内上端出现水珠,说明土壤含液态水,从土壤含液态水到试管中内出现水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升华后液化 D.先液化后凝华
7.[2025福建福州·期中]爱观察的小明,发现妈妈用高压锅炖的猪蹄比用普通锅炖的更易软烂。这是因为( )
A.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低 B.高压锅内气压小,水的沸点低
C.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 D.高压锅内气压小,水的沸点高
8.[2025四川叙永一中·期末]图是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在沸腾前会发生汽化现象
B.水沸腾时,大量气泡在水中生成、上升、变大
C.水在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会继续升高
D.沸腾时,水减少了,说明气泡里面有水蒸气
9.如图所示,常温下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杯口分别盖有玻璃片a、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表面出现小水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水珠都在a、b的上表面 B.小水珠都在a、b的下表面
C.小水珠在a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 D.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
二、填空题
10.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是世界上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冬奥速滑场馆。它的制冰过程主要是通过制冰管中的液态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气态二氧化碳时需要______________热,从而使水结冰。
11.如图所示是兴趣小组自制的小纸锅。将装有水的纸锅放到酒精灯上加热,不要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的纸,纸的着火点约183℃,酒精灯火焰温度约500℃。过一会水就沸腾,沸腾时水的温度__________,纸锅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燃烧。
12.[2025江苏苏州·期末]如图所示,烧瓶里盛有刚刚停止沸腾的水,将瓶塞塞紧,倒置过来,向瓶底浇冷水。奇妙的现象发生了:烧瓶内的水竟然沸腾了!同学们分析其原因:当向瓶底浇冷水时,瓶内气压变 ,水的沸点 ,从而出现水沸腾。
1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壶嘴上方的“白气”是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填“甲”或“乙”)房间的温度比较高。
14.如图所示,一瓶刚从冰箱里取出的冰镇饮料,放置一会儿,瓶子的外壁会布满“水珠”,这是__现象,“水珠”来自______(填“冰箱内”或“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水珠”又消失了,这个过程需要(填“吸”或“放”)热。
15.雪糕是大家都喜爱吃的冷饮。夏天当我们吃雪糕时撕下包装纸会发现冒“白气”,实际上“白气”是雪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根据你的观察,雪糕冒出的“白气”符合实际的是如图中的______ 。
16.倒扣模型现有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和,在杯中装有一些水,开口向上放入盛水的容器中,空杯倒扣放入盛水的容器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容器中的水加热,容器中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发现____________(填“”“”或“和”)杯中的水不能沸腾。
三、简答题
17.[2025四川·期中]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吃元宵象征着亲人的团圆。煮元宵时会观察到水的汽化和液化现象。要煮熟元宵,需要一定的时间,虽然加大火力可以加快水的沸腾,但是当水沸腾后仍然大火加热并不会使元宵更快煮熟,此时人们常将大火调为小火。
(1)煮元宵时,水沸腾后人们为什么常将大火调为小火
(2)煮元宵时若要揭开锅盖,需注意避免被水蒸气烫伤。被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同温度的热水烫伤更严重,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
1.【答案】A
【详解】A.露珠是水遇到冷的空气液化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积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冰凌是流水凝固而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2.【答案】C
【详解】甲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有酒精,乙温度计的玻璃泡是干燥的,同时用电风扇吹温度计的玻璃泡时,甲温度计玻璃泡上的酒精会汽化吸热,故甲温度计示数会下降;而乙温度计的玻璃泡是干燥的,故乙温度计示数不会下降,故正确。
【易错警示】
电风扇吹风时,我们会感觉凉爽,是因为电风扇吹风,加快了皮肤表面汗液的蒸发,蒸发会吸热,并不是电风扇吹的是凉风。
3.【答案】C
【详解】AB.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沸点和气压有关,气压没变,所以沸点不变,故AB错误;
CD.气泡上升过程中深度变小压强变小,所以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故C正确,D错误。
4.【答案】C
【详解】A.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减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蒸发减慢,故A不符合题意;
B.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温度降低,蒸发减慢,故B不符合题意;
C.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既加快空气流速,又提高温度,蒸发会加快,故C符合题意;
D.增大液体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蒸发加快,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减少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蒸发减慢,故D不符合题意。
5.【答案】B
【详解】A.“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白露垂珠滴秋月”中的“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符合题意;
C.“妆点瑶林连雾凇”中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阑干阴崖千丈冰”中的“冰”是水凝固形成的固体,属于凝固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6.【答案】B
【详解】中午将试管倒插入土壤深处,由于中午土壤温度较高,土壤中的水分蒸发进入试管;傍晚温度降低,试管中的水蒸气液化附着在试管壁上,试管内上端出现水珠,说明土壤含液态水。从土壤含液态水到试管内出现水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7.【答案】C
【详解】因为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在普通锅中,水的沸点是100℃左右,而在高压锅内,由于气压增大,水的沸点会升高,高于100℃,所以用高压锅炖的猪蹄比用普通锅炖的更易软烂。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8.【答案】C
9.【答案】D
【详解】
当杯内温度低,杯外温度高,杯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表面液化成小水珠,沾在外表面;当杯内温度高,杯外温度低,杯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玻璃内表面。盖有玻璃片a的杯中放的是冰块,杯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盖有玻璃片b的杯中装的是热水,杯内温度高,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0.【答案】汽化 吸
【详解】物质由液体变为气态的过程成为汽化。制冰管中的液态二氧化碳变为气态二氧化碳,发生的是汽化现象,汽化过程吸热,使水温下降至凝固点,从而结冰。
11.【答案】
保持不变;不会
【详解】
因为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且水沸腾后,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所以在纸锅里装一些水,放在火上加热,过一会儿发现水会沸腾,而纸锅不会被烧坏。
12.【答案】小;降低
【详解】烧瓶里盛有刚刚停止沸腾的水,将瓶塞塞紧,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烧瓶内温度降低,瓶内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所以瓶内的气压降低,气压越小液体的沸点越低,所以瓶内水的沸点降低,水再次沸腾。
13.【答案】液化; 乙
【详解】壶嘴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乙房间的壶嘴上方形成的“白气”较少,说明液化现象不明显,房间内温度比较高。
14.【答案】液化; 空气中; 吸
【详解】刚从冰箱里取出的冰镇饮料温度较低,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饮料瓶发生液化现象,同时放出热量,所以我们看到瓶子的外壁会布满“水珠”;瓶子外壁的“水珠”消失,是因为水吸收热量汽化成为水蒸气。
15.【答案】
液化;乙
【详解】
夏天当我们吃雪糕时撕下包装纸会发现冒“白气”,实际上“白气”是雪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
液化后的小雾滴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要下沉,符合实际的是如图中的乙。
16.【答案】和
【详解】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二者缺一不可,中水温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中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水温不能达到沸点,所以也不能沸腾。
17.【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详解】(1)水沸腾后,继续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保持不变,用小火加热,保持水的沸腾状态,可以节约燃料。
(2)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手会液化,放出大量的热,烫伤程度比同温度的热水更严重。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