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 学案 (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 学案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5 19:3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第1课 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冲击
[课程标准] 了解19世纪后半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主张,认识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反应。
一、“中体西用”
1.背景:鸦片战争后,____________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强劲。
2.含义
(1)“中体”:坚持以中国传统的________________和儒家的“____________”为治国之本。
(2)“西用”:在“中体”前提下,学习利用西方近代在____________等领域先进的东西。
3.演变
(1)萌发:________呼吁国人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国家的“________”以“制夷”。
(2)初步提出:19世纪60年代的____________兴起时。
(3)明确提出:维新运动时期,直接使用“______________”的概念。
①代表人物:郑观应。
②代表作品:张之洞的《__________》。
③危害:成为反对______________的武器。
4.影响:清末统治者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
(1)是______________的思想纲领。
(2)是清末新政的主旨。
二、晚清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反应
1.洋务派与顽固派:反对西方____________。
(1)不同点:要不要学习西方国家的____________以自强。
(2)相同点:都反对西方的民主制度,主张维护____________制度和“纲常名教”,维护清朝统治。
2.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____________制度
(1)阶级性质:新兴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代表。
(2)思想主张
①早期维新派:开始超越“________________”的界限,具备了一定的民主政治思想。
②维新派:学习西方的______________、实行“变政”,即实行________________。
3.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____________制度
(1)兴中会誓词提出:________________。
(2)邹容在《革命军》中呼吁用________手段恢复人民本应享有的____________。
(3)______研究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中的__________。
(4)孙中山设想在中国同时进行“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知识点1 “中体西用”
1.“中体西用”主张认为(  )
A.为维护清朝的统治,传统的“三纲、五常”可以稍改
B.器械工艺之类尽可改进
C.外国的科技和政治制度都比中国先进
D.“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外来东西不可轻信采用
2.“中体西用”的实质是(  )
A.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B.学习西方物质文化
C.维护清朝统治
D.在不变革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科技,达到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
3.体现“中体西用”主张的改革有(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运动 ③清末“新政” ④辛亥革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有关早期维新派思想与中体西用思想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对待中西文化的观点上是一样的
B.19世纪七八十年代,早期维新思想开始超越“中体西用”的界限
C.早期维新派始终与“中体西用”思想差异较大
D.二者代表的阶层是一样的
知识点2 晚清社会各阶层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反应
5.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分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派:甲派主张“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乙派认为“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这反映出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  )
A.对待外洋事物的态度
B.对待清政府的态度
C.对待外国侵略者的态度
D.对待农民起义的态度
6.如果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来考察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洋务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
A.建立了一支近代化的海军
B.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
C.有限地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
D.对封建制度实行一定程度的改良和革新
人头猴身的达尔文
7.如果看到上侧漫画,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  )
A.魏源
B.林则徐
C.洪仁玕
D.严复
8.资产阶级革命派比维新派在民权思想方面更显进步的主要表现是(  )
A.国家的阶级实质
B.反对封建统治
C.政权的组织形式
D.反对民族压迫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李文忠公全书》
材料三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筹办夷务始末》
请回答:
(1)以上材料是清政府中哪一派别的主张?出现在什么时期?
(2)材料一提出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具体方法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简述你的理由。
(4)材料二与材料三观点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10.阅读下列材料:
村料一 大学士倭仁……认为“立国之道,尚礼
( http: / / www.21cnjy.com )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抵御外侮。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奕?称:“查西术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借根,实本于中术之天元,彼西土犹目为东来法。特其人情性缜密,善于运思,遂能推陈出新,擅名海外耳,其实法固中国之法也。天文算术如此,其余也无不如此。中国创其法,西人袭之。”因此中国人学习西学并非“舍中法而从西人”。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三 严复指出:“今之称西人者,曰彼
( http: / / www.21cnjy.com )善会计而已,又曰彼擅机巧而已。不知吾今兹之所见所闻,如汽机兵械之伦,皆其形下之粗迹,即所谓天算格致之最精,亦其能事之见端,而非命脉之所在。其命脉云何?苟扼要而谈,不外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而已。”
——严复《论世变之亟》
请回答:
(1)步入近代,用中学救亡还是以西学强国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材料一、二分别代表了哪些政治派别的观点?说明各自的不同主张和依据。
(2)从材料二、三看,近代中国人对西学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各自的实践活动是什么?
(3)在近代,为什么会出现西学与中学优劣的争论?
【答案解析】
知识清单
一、1.西方文化 2.(1)政治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 伦常名教 (2)科技文教
3.(1)魏源 长技 (2)洋务运动 (3)中体西用
②劝学篇 ③维新思想 4.(1)洋务运动
二、1.民主制度 (1)科学技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2)封建统治 2.君主立宪 (1)民族资产阶级 (2)①中体西用 ②民主政治 君主立宪制 3.民主共和 (1)创立合众政府
(2)革命 民主权利 (3)宋教仁 议会政治 (4)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
对点训练
1.B [“中体西用”主张利用西方的科技来维
( http: / / www.21cnjy.com )护清王朝的统治秩序,“三纲、五常”是不可以改动的,排除A。C项错在当时只认识到外国科技的先进。D项错误在于外来东西并不是都不可采用。]
2.D [解题关键是要把握“体”与“用”的关系。其中A项是目的,C项是根本目的,B项是学习的对象,而D项才是实质。]
3.C [洋务运动就是以“中体西用”为思想纲领的。清末“新政”在最初几年间也是以“中体西用”为主旨的。]
4.B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早期维新派开始超越“中体西用”的界限,提出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
5.A [经分析可知,题干中的根本分歧在于对待外洋事物的态度不同,对于B、C、D三项内容,甲乙两派没有根本区别,所以A项是正确答案。]
6.C [近代化主要是指经济上的工业化、城市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上的科学化、理性化,洋务运动贡献主要在经济方面,C项最全面。]
7.D [题目的漫画是对达
( http: / / www.21cnjy.com )尔文进化论的讽刺。本题所提供的四个人物中,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严复主张利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改革中国的政治制度,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因此,最为愤慨的一定是严复。]
8.C [维新派在民权方面要建立君主立宪制,而资产阶级革命派则要实行民主共和制。A、B是二者的相同点,D不属于“民权思想”。]
综合提升
9.(1)洋务派。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
(2)先购买,再仿造。使清政府摆脱内忧外患,维护清朝统治。
(3)不正确。认识不到封建制度的落后。
(4)都主张购买外国武器,认为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是自强的途径。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时间和所代表阶级都是识记知识,关键是把握中体西用的目的、含义与评价。
10.(1)顽固派:用忠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礼义救国(或中国传统文化),因为礼义人心是国家根本。洋务派:用西方技术救国(或西方文化),因为西学推陈出新,较为先进。
(2)奕?:西学主要是先进工艺技术;开展洋务运动。严复:西学主要是先进政治制度;开展维新运动。
(3)中国文化(技术、制度)长期领先于世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近代遭受西学指导下的西方国家的侵略,出现民族危机。
解析 首先根据材料,明确材料所代表的派别,再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回答出顽固派、洋务派和维新派的具体主张,并作简要分析和论证。
教材问题解答
本课测评
1.“中体西用”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案 “中学为体”就是要坚持中国传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治制度和儒家的“伦常名教”为治国之本;“西学为用”就是学习西方近代在科技文教等领域先进的东西。其中“中学”是根本和前提,“西学”是辅助和补充。
2.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是怎样宣传和利用西方民主政治学说的?
答案 (1)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对西方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政治学说的宣传主要有:在兴中会誓词中,革命派提出了“创立合众政府”的想法,表明他们对民主共和制的向往;进入20世纪以来,许多的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纷纷创办刊物,翻译西方社会政治方面的名著,以西方民主的思想为武器,掀起鼓吹反清革命的热潮。其中以邹容和宋教仁最为著名。
(2)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对西方民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治学说的利用主要有: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加以改造和借鉴。如孙中山提出在中国同时进行“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
学习延伸
比较分析洋务派、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学说的态度。
答案 (1)洋务派与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
不同:洋务派不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学说持反对态度;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学习和借鉴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2)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
相同:都主张学习和借鉴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反对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
不同:维新派所宣传和主张的是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而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比维新派进步,他们所推崇和要学习的是民主共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