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课件 (2)【共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课件 (2)【共5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5 19:58:1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51张PPT。 第16届亚洲运动会于2010年
11月12日在广州开幕,这一天也是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
先生诞辰144周年。在中国近代史
上,广东还出现了康有为、梁启超
等一大批风云人物,孙中山中西文
化兼通,具有革命意识,康、梁中学、西学深有造诣,为学术宗师,他们处于共同的时代,同为中国的振兴奋斗不已,但救国道路不同,方法各异,最终结局也不尽相同。
请思考:
1.作为中国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有哪些?
2.他们的观点有何异同? 1.康有为为什么要用传统文化来包装西学呢?
提示:(1)儒学传统思想对中国影响深刻,是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2)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保守性,不可能打出鲜明的旗帜,他把孔子说成是主张变革的先师,利用孔子这个“保护神”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理论依据。(3)由康有为出身经历、文化底蕴决定,特别由其所处时代决定。 2.比较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你能发现什么相似之处吗?
提示:相似:都宣扬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在现实政治中都主张温和的改良主义(君主立宪)。1.P78【学思之窗】想一想,康有为当时为什么要这样来制造维新舆论?你怎样看待它的利弊?
提示:当时古文经学是儒家的正统,是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是变法的最大障碍。康有为敢于否定它,宣布是“伪经”,这是对恪守祖训不可变的封建传统理论的尖锐批判。他又把孔子说成是主张变革的先师,利用孔子这个“保护神”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理论依据。反映了其思想中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的特点。康有为的这一做法,既反映了他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的精神,向西方学习,主张变法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也暴露了他在封建传统势力面前的软弱。康有为是在“跪着造反”,而且他的思想还蕴含着浓厚的封建色彩。2.P80【学思之窗】在教师指导下理解这段话的意思,想想孙中山是怎样认识和借鉴西方的社会政治制度的。
提示:孙中山认为在数十年之后,西方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弊端已经越来越明显了,尤其是没有很好地解决好革命后广大人民的生存问题,而且一时也很难解决。
他认为中国要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弊端不会出现,就应当考虑到革命后老百姓的生存问题,最好是让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同时进行,一起完成。孙中山的这一思想,是对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借鉴。3.P81【学思之窗】请思考:两人的思想各源于何处?有何异同?
提示:康有为的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而孙中山的思想则主要来自于西方的启蒙思想。
他们都主张改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但康有为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保留君主,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而孙中山则主张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一、对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评价和认识
1.进步:挽救民族危亡,促进社会进步,启蒙了中国人民的思想,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
2.局限
(1)对中国的国情认识不清,例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其斗争矛头主要指向皇帝和贵族,没有把地主阶级作为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来反对;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目的认识不清,因此没有明确提出反侵略反封建的目标。 (2)对实现民主思想所依靠的力量认识不清。只是少数思想家们活跃在当时中国的思想舞台上,而他们的背后却少有支持者。作为资产阶级,他们都具有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这也决定了他们的救国实践最终不能成功。 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宣扬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只是实现的方式不同:维新派在现实政治中主张温和的改良主义(君主立宪),而革命派主张暴力革命(民主共和制)。 二、维新思想与革命思想的异同
1.相同点:都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用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专制;都侧重介绍、宣传政治主张,对封建思想没有进行彻底批判。
2.不同点
(1)维新思想
①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②维护清朝的统治,改变的只是专制主义。③用改良的方式建立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2)民主革命思想
①革命派直接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为思想武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②不仅要改变封建主义,而且要推翻清王朝统治。③用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人对民主的认识也不断进步,其中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根本动力。维新派和革命派的目的都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都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结果都失败了。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观点及认识
(2010·福建文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然则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夫吾国言新法数十年,而效不睹者何也?则于新民之道未有留意焉者也。……若以今日之民德、民智、民力,吾知虽有贤君相,而亦无以善其后也。
——摘自梁启超《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材料二 许多人以为中国不适用民主政府,因为人民知识程度太低。我不信有这话,……人民是民国的主人。他只要能指定出一个目标来,象(像)坐汽车的一般。至于如何做去,自有有技能的各种专门人才在。所以,人民知识程度虽低,只要说得出“要到那里”一句话来,就无害于民主政治。
——摘自《孙中山文集·关于民主政治》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梁启超、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的主张。
(2)梁启超与孙中山的上述观点本质上对立吗?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解析】本题考查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关于民主政治的不同观点和认识。首先根据材料的出处和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梁启超的观点,材料二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的观点。第(1)题要结合材料信息进行归纳概括,注意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的角度回答;第(2)题要从梁启超和孙中山的阶级本质方面进行分析,二者都是资产阶级的代表,只是救国主张和实践不同而已。答案:(1)梁启超认为提高国民素质是当务之急,先培养“新民”,再建立民主政治;孙中山认为国民素质低下无碍实行民主政治,可以先建立民主政治,保障民权。
(2)不对立。
理由:两者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都是为了实现民主政治,推动社会变革,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一、选择题
1.康有为斥古文经为伪经,把孔子说成是主张变革的先师,其目的是( )
A.利用儒家学说进行变法
B.争取朝中大臣的支持
C.恢复儒学独尊的地位
D.动摇反对变法者的理论基础,加强变法思想的权威性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康有为为了推动维新变法运动,要先树立变法思想的权威。而欲达到此目的,又必须动摇乃至推翻顽固守旧、阻碍变法的旧思想。2.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 )
A.民主共和思想 B.三权分立思想
C.君主立宪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能力。 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核心主张就是实行君主立宪。3.(2011·南昌高二检测)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 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 )
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
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
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④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据题干“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这一信息,可知①正确;②培养“民主共和意识”这一说法不符合维新派的观点,应排除;③④直接与题干材料信息相符。4.梁启超在其《新民说》中提出了“新民”思想,他认为,要建设一个“新”的中国,必须先养成“新”的国民。“新民”是指有爱国思想、尚武精神、社会公德、独立人格的新国民。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梁启超发表《新民说》意在说明
( )
A.维新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
B.中国政治改革不宜操之过急,反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C.要革命,不要改良
D.兴民权是变法的根本,是强国的保证【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断的能力。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社会改良,反对革命,希望通过提高民众素质,进行渐进的社会改良。5.关于下图所示著作说法正确的是( )A.该书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B.该书作者与《新学伪经考》的作者是同一个人
C.书中把孔子说成是变革改制的先师
D.该书表现了反封建的激进思想,对资产阶级革命派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仁学》是谭嗣同的著作,而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的应是康有为的著作,故A项错误;《新学伪经考》的作者是康有为,故B项错误;《孔子改制考》把孔子说成是变革改制的先师,C项错误;D项符合谭嗣同所著《仁学》的观点。 【类题拓展】怎样解答图片型选择题
图片型选择题一般是在题干中呈现历史图片、历史地图、历史题材的漫画等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备选项。解答此类试题,一是要注意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仔细观察图片,特别是图片中的说明性文字,明确图片的探究主题,二是仔细审读题干的限定词如时间、空间、人物等,三是以所学史实为依托,逐个分析备选项,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6.(2011·扬州高二检测)“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不昌者也。有之,请从嗣同始。”谭嗣同以身殉难前的这段自白表明了他的( )
A.烈士精神 B.种族成见
C.浪漫性格 D.厌世心态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谭嗣同的话表明了他想以个人的牺牲来唤醒民众进行变法的决心,体现了谭嗣同视死如归的烈士精神。7.下列观点中,倾向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
A.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法制、器械、工艺也
B.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易就,二者行斯强也
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则亡
D.当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上在人心不在技艺【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能力。A项是洋务派的观点;B项是维新派的观点;C项是革命派的观点;D项是顽固派的观点。8.(2011· 温州高二检测)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是( )
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
D.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A项是洋务派的思想,B项是维新派的思想,C项是进化论思想,D项是革命派的思想。9.(2011·上海单科·T31)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
A.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
B.康有为性格对维新运动的重要影响
C.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
D.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解析】选B。从关键句“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
样”,说明作者认为谨慎是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是导致改
革拖后十三年并失去最佳时机的关键,否则“他也许能在十
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所以作者
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
幸。”总之,作者批判康有为过于谨慎的性格是导致改革失
败的原因,最佳时机应该在中法战争胜利后就进行,而不应该放到1898年中国在经历甲午战争和瓜分狂潮时再改革,这时候中国国力进一步削弱,不是改革的最佳时期,也是导致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故选B项。A、C两项未能体现作者的意图,排除;D项理解错误,作者批判康有为谨慎的性格,排除。10.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念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以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
A.民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应当是其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体现。二、非选择题
11.(2011·枣庄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极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而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者,正使人自如其本性,而不受钳制于他人。今日非施此药。万不能愈此病。
——摘自梁启超《年谱长编》材料二 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欲兴绅权,宜以学会为主起点……自时务学堂、南学会既开后,湖南民智骤开,士气大昌,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其英俊沉毅之才遍地皆是。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材料一中的“病”与“药”分别指什么?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其核心思想。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梁启超宣传其政治主张的影响。【解析】本题以资产阶级维新派梁启超的有关言论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史料信息的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
答案:(1)“病”:奴隶性;“药”:自由。核心:兴民权,救亡图存。
(2)影响:促进了思想启蒙;激发了爱国热情;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12.(2011·福建文综·T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材料二 谭嗣同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学说,认为“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
——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解析】第(1)题,第一问,从关键词“风气未开”、“操之自上,则两得之”、“开国会,尚非其时”等进行总结。第二问,背景与当时的社会存在和个人思想是密切相关的,如19世纪末的民族危机及西学的传播等。第(2)题,相同点可从二者的阶级立场出发,同为资产阶级维新派,都倡导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不同点,从材料二的信息“上权太重,民权尽失”、“废君统”来看,谭嗣同更为激进,并主张学习法国的启蒙思想,而康有为则主张渐进的改革,两者的思想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答案:(1)主要思想:民智未开,宣保君权,自上而下变法,强调开国会时机不成熟。
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影响,产生变法救国的思想。
(2)同:倡导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
异:康有为主张渐进改革;谭嗣同提出废君权、倡民权的激进主张。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