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5 20:1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早期维新派笔下的孔子
解析:通过《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等著作,康有为把孔子尊为变法改制的祖师,以此证明维新改制的神圣性与合理性。
答案:C
2.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  )
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的影响 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 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④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联系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可判断①正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题干材料中的“推行……社会福利制度”和“使……受到……专门的技术训练”可知③④正确。②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而且这也不符合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康有为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而不是建立民主共和国。
答案:B
3.“一般说来,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难,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是(  )
A.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B.甲午战争后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C.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
D.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知识分子
答案:B
4.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演讲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体现了他主张(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共和主义
解析:“现在的政治”是满洲贵族实行的封建君主专制,如果是汉人实行封建君主专制,革命派也要进行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这体现了民权主义思想。
答案:B
5.“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据此,孙中山强调通过一次革命完成(  )
A.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
B.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
C.民族革命和社会革命
B.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
解析:从材料可知孙中山领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革命既要解决独立和民主的问题,又要解决“民困”问题,而解决“民困”问题需要进行广泛的社会改革,而不仅仅是经济改革,故B项正确。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6.鸦片战争以后,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方先进思想逐步传入中国,志士仁人求新求变,不断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点燃了民族振兴的希望之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康有为)说:“天道,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者胜于先起也;人道,后人逸于前人也。”他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不断向前进化发展的,由君主专制的“据乱世”进化到君主立宪的“生平世”,而后再进化发展到民主的“太平世”是历史的必然。根据这种进化历史观,他认为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已不合时宜,应当被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所代替。“世运既变,治道斯矣。”
材料二 梁启超指出,所谓立宪政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是“有限权之政体”。在这样的政体中,君有君之权,同时,这一权力是受限制的;官有官之权,权力也是有限的;民权也不例外。那么,谁来“限权”呢 在宪政国家中,宪法的权威超越一切。也就是说国家的最高裁量权在宪法,而不是君主。
材料三 孙中山曾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思想核心。
(2)根据材料二回答,梁启超主张实行怎样的政治体制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出梁启超认为实行宪政必须具备怎样的条件。
(3)材料三体现了孙中山的什么民主思想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中国民主政治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
(4)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解析:第(1)问,应根据康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为提出的“据乱世”“生平世”“太平世”之说及其“应当被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所代替”进行归纳与概括;第(2)问,材料二中,梁启超首先表明了观点“所谓立宪政体”即为君主立宪制;第(3)问,材料三中“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揭示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结合所学知识解答“重大成果”;第(4)问,解答时应结合上述三问进行综合概括。
答案:(1)提出“三世说”的历史进化论;主张君主立宪制代替君主专制制度。
(2)君主立宪政体。条件:制定宪法和培养合格国民,“广开民智”。
(3)三民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政治民主化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仁人志士的思想探索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数千年之腐败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祸及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而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者,正使人自知其本性,而不受钳制于他人。今日非施此药,万不能愈此病。
——《梁启超年谱长编》
材料二 国者何 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自治其事也。爱国者何 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为君相者而务压民之权,是之谓自弃其国;为民者而不务各伸其权,是之谓自弃其身。故爱国必自兴民权始。
——梁启超《爱国论》
材料三 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欲兴绅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宜以学会为之起点……自时务学堂、南学会既开后,湖南民智骤开,士气大昌,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其英俊沉毅之才,遍地皆是。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完成:
(1)材料一中的“病”与“药”分别指什么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梁启超思想的核心。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方式及其影响。
解析:据材料一“推其大原,皆必自奴
( http: / / www.21cnjy.com )隶性而来”“而自由云者,正使人自知其本性”的信息回答第(1)问;第(2)问据材料的作者是梁启超,再据两则材料共同反映的问题可知答案;第(3)问“方式”依据教材所学知识,“影响”主要谈对维新变法运动及对中国思想界产生的影响。
答案:(1)“病”是指奴隶性,“药”是指自由。
(2)兴民权,救亡图存。
(3)方式:办学会、建学堂、创报刊、发表文章等。影响:促进了思想启蒙;激发了爱国热情;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