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2:第六单元
第2课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学案
[课标要求] 简述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比较其观点的异同。
INCLUDEPICTURE
"\\\\张红\\f\\2015幻灯片原文件\\同步\\高二下\\创新设计\\(历史)人教版
选修2\\预习导学.TIF"
\
MERGEFORMATINET
一、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
1.康有为的民主思想
(1)“托古改制”
①用“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来论证进行维新变革的必要。
②强调中国应实行君主立宪制。
③把孔子尊为变法改制的祖师,以此证明维新改制的神圣性与合理性。
(2)康有为的民主实践
①1895年领导“公车上书”后,又多次上书。
②百日维新期间,编译《俄彼得变政记》《日本变政考》等书,主张设“制度局”。
2.梁启超的民主思想
(1)把张扬民权和批判封建专制紧密结合起来。
(2)主张“伸民权”和“广民智”,并主张将二者联系起来。
[名师点拨]
我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物对民权思想的阐述和探索各有不同,学习时应注意联系不同人物的生活经历及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进行把握和理解。
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1.出现:在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形成了三民主义的思想体系。
2.核心:民权主义
(1)“创立合众政府”和“创立民国”都是这一理想的体现。
(2)主要内容是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
(3)在西方“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增加“考试权”和“监察权”,形成“五权分立”的方案。
3.内在联系
(1)民族、民权、民生三者紧密结合,不可分割。
(2)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
(3)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也要“毕其功于一役”。
(4)三种“革命”都是从不同方面反专制,为人民争取权利。
4.评价
(1)以建立民主共和制度为核心,大大超越了君主立宪制。
(2)孙中山的民主思想仍带有较大局限性。
[名师点拨]
学习孙中山的民主思想时,应注意联系必修1中有关辛亥革命的内容,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和分析。
INCLUDEPICTURE
"\\\\张红\\f\\2015幻灯片原文件\\同步\\高二下\\创新设计\\(历史)人教版
选修2\\课堂讲义.TIF"
\
MERGEFORMATINET
主题一 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
1.君主立宪制
(1)19世纪60年代,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主张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2)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兴起。康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大力主张在中国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资产阶级维新派变封建专制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的愿望失败。
2.康有为借助孔子的权威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一方面反映出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另一方面也符合当时思想领域的实际情况,减少了维新变法思想传播的阻力,是宣传维新变法的策略和需要。
INCLUDEPICTURE
"\\\\张红\\f\\2015幻灯片原文件\\同步\\高二下\\创新设计\\(历史)人教版
选修2\\探问题.TIF"
\
MERGEFORMATINET
材料一 “泰西近政论,皆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
——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
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6月)
材料三 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政者向?民自治其事也。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爱国必自兴民权始。
——摘自梁启超《爱国论》
材料四 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欲兴
( http: / / www.21cnjy.com )绅权,宜以学会为之起点……自时务学堂、南学会既开后,湖南民智骤开,士气大昌,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其英俊沉毅之才,遍地皆是。——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的基本主张及其理论根据。
(2)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方式和手段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梁启超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方式及其影响。
答案 (1)基本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理论根据:三权分立学说。(2)方式和手段:借助儒家外衣来宣传维新思想;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借助于孔子的权威可以减少变法的阻力。
(3)方式:办学会、建学堂、创报刊、著文章、进行论战等。(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影响:促进了思想启蒙,有利于培养新国民;激发了爱国热情;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INCLUDEPICTURE
"\\\\张红\\f\\2015幻灯片原文件\\同步\\高二下\\创新设计\\(历史)人教版
选修2\\教方法.TIF"
\
MERGEFORMATINET
图示康有为的民主思想
INCLUDEPICTURE
"\\\\张红\\f\\2015幻灯片原文件\\同步\\高二下\\创新设计\\(历史)人教版
选修2\\Y14.TIF"
\
MERGEFORMATINET
主题二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1.孙中山认为五权分立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基础,
( http: / / www.21cnjy.com )更进一步是要筹备一部完善的中华民国宪法,使中国成为民族的国家、国民的国家、社会的国家。反映了孙中山力图扩大人民参与和监察现行政治的权利的可贵意向。
2.为什么说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大大超越了君主立宪制?
(1)孙中山的民主思想是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为核心,即实现民权主义。
(2)在这种制度下,人民能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和参政可能。
(3)从实现政治目标的途径看,是以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与保皇和改良的方式不同。
INCLUDEPICTURE
"\\\\张红\\f\\2015幻灯片原文件\\同步\\高二下\\创新设计\\(历史)人教版
选修2\\探问题.TIF"
\
MERGEFORMATINET
材料
INCLUDEPICTURE
"\\\\张红\\f\\2015幻灯片原文件\\同步\\高二下\\创新设计\\(历史)人教版
选修2\\120.TIF"
\
MERGEFORMATINET
(1)上述著作中提出了什么思想?
(2)对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了什么作用?
(3)应如何评价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答案 (1)提出推翻满清贵族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定地价,平均地权。
(2)在该思想指导下,资产阶级举行了一系列革命活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3)①孙中山的民主思想是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为核心,大大超越了君主立宪制。
②从实现政治目标的途径看,康有为、梁启超是保皇和改良,孙中山则要以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局限性: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三民主义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等。
INCLUDEPICTURE
"\\\\张红\\f\\2015幻灯片原文件\\同步\\高二下\\创新设计\\(历史)人教版
选修2\\教方法.TIF"
\
MERGEFORMATINET
1.图示三民主义
INCLUDEPICTURE
"\\\\张红\\f\\2015幻灯片原文件\\同步\\高二下\\创新设计\\(历史)人教版
选修2\\Y15.TIF"
\
MERGEFORMATINET
2.比较康梁维新思想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
类别
康有为、梁启超
孙中山
不同点
政治目标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实现方式
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暴力革命
思想武器
把西方民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结合
利用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并加以改造借鉴
依靠力量
依靠清政府,代表资产阶级上层利益
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关注民生
相同点
产生根源
都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
思想来源
都是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根本目的
都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思想实质
都是用资产阶级政体取代封建君主专制
阶级局限
都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宣传的民主都有较大局限性
INCLUDEPICTURE
"\\\\张红\\f\\2015幻灯片原文件\\同步\\高二下\\创新设计\\(历史)人教版
选修2\\当堂检测.TIF"
\
MERGEFORMATINET
1.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 )
A.民主共和思想
B.三权分立思想
C.君主立宪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答案 C
解析 A项是以孙中山为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资产阶级革命派思想主张的核心;B项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得到实践;民主共和、三权分立、君主立宪等都是理性化的人文主义思想。
2.梁启超曾指出,“变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于学西方的( )
A.科学知识
B.选官制度
C.军事技术
D.教育与政治制度
答案 D
解析 明确材料强调的“变科举”、“变官制”即要求变革教育与政治制度。
3.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典基础上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毁版,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 )
A.学术观点不符合史实
B.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
C.损害了孔子的威信
D.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
答案 D
解析 《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变法提供了理论和历史依据,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的理论基础,因而被清政府毁版。
4.“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以上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出自( )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谭嗣同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接地考查学生对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掌握,材料中提出革命要吸取太平天国教训,不仅要进行民族革命,还要进行民主(或民权)革命,故应选C项。
5.之所以说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是孙中山民主思想的最主要体现,是因为它( )
A.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迫切需要解决的政权问题
B.指明了革命对象和革命手段
C.明确提出了暴力手段
D.充分表达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和政治要求
答案 A
解析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政治革命的根本,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材料二 谭嗣同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学说,认为“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
答案 (1)主要思想:民智未开,宜保
( http: / / www.21cnjy.com )君权,自上而下变法,强调开国会时机不成熟。背景: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影响,产生变法救国的思想。
(2)同:倡导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异:康有为主张渐进改革;谭嗣同提出废君权、倡民权的激进主张。
解析 第(1)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康有为主张提高君权,以此强力推进改革,这与19世纪末严重的民族危机和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有关。第(2)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康有为和谭嗣同都主张宪政改革,但在具体实施上存在分歧,一个主张渐进实施,一个主张激进实行。
INCLUDEPICTURE
"\\\\张红\\f\\2015幻灯片原文件\\同步\\高二下\\创新设计\\(历史)人教版
选修2\\分层训练.tif"
\
MERGEFORMATINET
基础巩固
1.康有为斥古文经为伪经,把孔子说成是主张变革的先师,其主要目的是( )
A.利用儒家学说进行变法
B.争取朝中大臣的支持
C.恢复儒学独尊的地位
D.动摇反对变法者的理论基础,加强变法思想的权威性
答案 D
解析 康有为为了推动维新变法运动,要先树立变法思想的权威。而欲达到此目的,又必须动摇乃至推翻顽固守旧、阻碍变法者的思想。
2.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说:“若诏旨一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
B.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
D.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答案 D
解析 题干材料只看到变法的表面现象,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对变法中存在的问题认识不足。
3.1903年,中国《大公报》:“……宪法不立,则虽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日之俄土是;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
小,已固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属于( )
A.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资产阶级激进派
答案 B
解析 题干材料体现的主张是要求立宪法,真正限制君主的权力。据此判断,作者应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
4.20世纪初,梁启超曾特意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作过比较:(中国旧思想)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制于法律,一切平等。(欧洲新思想)全国人皆受制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梁启超作此比较的目的是( )
A.批判欧洲模式为清朝统治辩护
B.借鉴欧洲先进制度维护君主专制
C.学习欧洲制度实现中国政治民主
D.借鉴欧洲制度实现中国民主共和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梁启超的阶级属性可知C项正确。
5.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对三民主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民族主义是要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
B.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民生主义是要变地主土地所有为农民土地所有
D.三民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
答案 C
解析 A、B、D三项说法正确,C项民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的做法是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不涉及要变地主土地所有为农民土地所有的情况。
6.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孙中山和张謇的选择是当时中国社会迫切的需要
B.康有为的选择是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背景下提出的
C.都对清政府感到失望
D.都想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
答案 D
解析 三人的选择都是围绕着救
( http: / / www.21cnjy.com )亡图存提出的,都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提出的。A、B两项表述不全面;C项错误,康有为当时对清政府还抱有希望。故正确答案为D项。
能力提升
7.“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机,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就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该是( )
A.鸦片战争中的新思想的代表
B.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
C.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
D.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知识分子代表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上看,作者主张国家的权力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自“千百万人民”,这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A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林则徐、魏源等没有涉及民权观念,A不正确。B、C、D三派都蕴含着民权观念,但本题问的是有这种思想的最早派别,维新派早于革命派和激进派,故选C。
8.孙中山曾说:“有了这种以养民为目的的好主义,从前不好的资本制度便可以打破。但是……不能够马上推翻。”该段材料表明孙中山( )
A.揭示了资本主义不公平的根源
B.放弃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信念
C.主张用民生主义改良资本主义
D.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引文“以养民为目的的好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知这种思想为民生主义,“不好的……可以打破。但是……不能够马上推翻”体现了孙中山主张对资本主义制度实行改良,因此选C。
9.鸦片战争以后,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西方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思想逐步传入中国,志士仁人求新求变,不断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点燃了民族振兴的希望之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康有为)说:“天道,后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胜于先起也;人道,后人逸于前人也。”他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不断向前进化发展的,有君主专制的“据乱世”进到君主立宪的“升平世”,而后再进化发展到民主的“太平世”是历史的必然。根据这种进化历史观,他认为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已不合时宜,应当被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所代替。“世运既变,治道斯矣。”
材料二 梁启超指出,所谓立宪政体,就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限权之政体”。在这样的政体中,君有君之权,同时,这一权力是受限制的;官有官之权,权力也是有限的;民权也不例外。那么,谁来“限权”呢?在宪政国家中,宪法的权威超越一切。也就是说国家的最高裁量权在宪法,而不是君主。
材料三 孙中山曾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看出梁启超主张实行怎样的政治体制?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出梁启超认为实行宪政必须具备怎样的条件?
(3)材料三体现了孙中山的什么民主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中国民主政治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
(4)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答案 (1)提出“三世说”的历史进化论观点;主张君主立宪制代替君主专制制度。
(2)君主立宪政体。条件:制定宪法和培养合格国民,“广开民智”。
(3)三民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政治民主化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仁人志士的思想探索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INCLUDEPICTURE
"\\\\张红\\f\\2015幻灯片原文件\\同步\\高二下\\创新设计\\(历史)人教版
选修2\\教材解答.TIF"
\
MERGEFORMATINET
【学思之窗】
1.想一想,康有为当时为什么要这样来制造维新舆论?你怎样看待它的利弊?(教材第78页)
提示 (1)当时古文经学是儒家的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是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是变法的最大障碍。他敢于予以否定,宣布是“伪经”,这是对恪守祖训不可变的封建传统理论的尖锐批判。他又把孔子说成是主张变革的先师,打着孔子这个保护神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理论依据。反映了其思想中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的特点。
(2)康有为的这一做法,既反映了他敢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的精神,向西方学习,主张变法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也暴露了他在封建传统势力面前的软弱。康有为是在“跪着造反”,而且他的思想还包含着浓厚的封建色彩。
2.在教师指导下理解这段话的意思,想想孙中山是怎样认识和借鉴西方的社会政治制度的。(教材第80页)
提示 (1)孙中山认为在数十年之后,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弊端已经越来越明显了,尤其是没有很好地解决好革命后广大人民的生存问题
,而且一时也很难解决。
(2)他认为中国要想避免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弊端不会出现,就应当考虑到革命后的老百姓生存问题,最好是让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同时进行,一起完成。
3.请思考:两人的思想各源于何处?有何异同?(教材第81页)
提示 (1)康有为的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而孙中山的思想则主要来自于西方的启蒙思想。
(2)他们都主张改变封建君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专制制度,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但康有为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保留君主,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而孙中山则主张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探究学习总结】(教材第81页)
一、本课测评
1.简要评述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
提示 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基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治主张都是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它相对于封建君主专制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因此他们的思想对于推动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作用。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君主立宪制思想与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相比,它主张改良和保留皇帝的思想,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提示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内涵本身包括三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面,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而且还要注意防止帝制的复辟。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兴中会建立时提出的“创立合众政府”和同盟会纲领中的“创立民国”。
二、学习延伸
把康有为、梁启超的民主思想与孙中山的民主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它们的异同。
提示 (1)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基本政治主张都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它相对于封建君主专制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因此他们的思想对于推动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梁启超的思想比康有为的思想显得更加的激进,特别是民权思想更加的突出,他把张扬民权和批判封建专制紧密地结合起来。后来,他还进一步接受了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学说。
(2)康有为和孙中山都主张改变封建君主专制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但康有为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保留君主,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而孙中山则主张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梁启超和孙中山都吸收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方的启蒙思想家的学说,在民权思想方面都显得比较突出。但梁启超的思想最终仍没有突破君主立宪的思想,而孙中山则明确提出了民主共和的主张,在这方面要比梁启超进步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