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第4课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历史回声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又叫汤圆,历史上还有许多别称:“面茧”“粉果”“元宝”“汤饼”“圆不落角”等,直至明永乐年间才被正式定名为“元宵”.那你知道汤圆的来历吗?传说,1912年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成果,做了临时大总统,后来他一心想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一天到晚提心吊胆.因为“元”和“袁”“宵”与“消”是同音的,“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袁世凯就下令把元宵改为汤圆.这便是传说中汤圆名称的来历.●课程标准说出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的史实,认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历史进步性和艰巨性.●学习目标1.了解袁世凯掌权,制造“宋案”和“善后大借款”,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军阀割据与“府院之争”,护法运动.2.掌握辛亥革命后两次复辟帝制活动发生与迅速失败的原因.3.理解二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府院之争的实质是美日之争.4.分析护法运动的失败原因及教训.一、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1.袁世凯统治的确立(1)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也迁到北京.(2)借拥护共和,加快___________的道路.复辟帝制2.二次革命(1)背景①1913年,刺杀________于上海.②对外“善后大借款”,用于镇压革命,讨好列强.③革命党人抵制,江西、安徽、广东通电反对. 宋教仁④袁世凯派兵南下镇压.(2)战况①战事主要在______和江苏的南京进行.②1913年夏秋之际历时一个多月.(3)结果:革命党人失败.江西特别提醒:二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保卫民主共和制度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二、“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1.“洪宪帝制”(1)使帝制程序合法化①1913年10月,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民党,取消国会.②1914年,炮制出新的《______________》,将责任内阁制改为总统制.③炮制出新的《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连选连任.中华民国约法(2)寻求帝国主义支持:1915年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__________”.(3)大造帝制舆论①成立“筹安会”,公开进行复辟帝制活动.②组织“请愿团”,请求变更国体,制造“民意”借口.③帝国主义代言人也大造复辟舆论.(4)操纵国会投票,获“全票拥护”君主制的结果.二十一条(5)“洪宪帝制”确立①1916年,袁世凯下令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②标志着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逆流达到高潮.2.护国运动(1)经过①孙中山发表《__________》,号召人民起来维护共和制度.中华帝国洪宪元年讨袁宣言②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称帝.③蔡锷等人策划领导___________.(2)结果①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宣布取消帝制,最后在忧惧中死去.②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局面.护国运动思考探究
(1)“猿”是指什么?
(2)漫画反映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1)袁世凯.(2)袁世凯的独裁专制.三、张勋复辟和护法运动1.张勋复辟(1)原因:“__________”,政局混乱.(2)经过:张勋以“调停”为名,拥戴溥仪复辟.(3)反复辟斗争①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②段祺瑞组织“讨逆军”进攻北京.(4)结果:段祺瑞重新执政,对内独裁、对外卖国.府院之争2.护法运动(1)原因:段祺瑞拒绝恢复国会和《________》.(2)经过①孙中山举起“护法”旗帜,在广州组织_________________.②宣布段祺瑞为民国叛逆,举兵北伐.(3)结果:护法运动失败.临时约法中华民国军政府(4)评价①显示了孙中山坚持为民主共和而斗争的决心和勇气.②共和制并没有真正恢复起来,中国仍处于列强支持下的___________局面.军阀纷争特别提醒:资产阶级经过多次斗争,虽然保留了民国的虚名,但未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这充分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归纳整合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久,加紧走上复辟帝制的道路.中国资产阶级又领导了捍卫共和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运动很快失败,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真正恢复,中国依然处于列强支持下的军阀纷争的局面之下.要点 辛亥革命后,民主与专制斗争的表现及认识1.表现
2.认识(1)进步性①这些革命斗争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革命党人在革命斗争中表现出了不屈不
挠、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继续奋斗.③反对独裁专制、追求民主共和的斗争符合中国时代发展的需要,顺应了世界历史潮流.(2)艰巨性①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中国的封建专制势力异常顽固,特别强大,他们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②帝国主义列强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积极充当中国反动势力的帮凶,更使中国的民主之路充满艰辛. 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因而,中国民主革命任重而道远,决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典型例题
考查专制独裁与维护共和的斗争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文适被举为一时公仆,军书旁午,万端草创,文所靖献于国民者,固甚恨不能罄其悃忱.然国号改建,纪元维新,且本之真正民意,以颁布我民国约法,其基础不可谓不已大定……何期袁氏逆谋终不自掩,残杀善良,弁髦法律,坏社会之道德,夺人民之生计.文故主兴讨贼之师,所以维国法而伸正义,成败利钝所不计也. ——《讨袁宣言》材料2:故本大总统之愚,以为《临时约法》第四章关于大总统职权各规定,适用于临时大总统已觉有种种困难,若再适用于正式大总统,则其困难将益甚.——袁世凯《致众议院咨请增修约法案文》请回答:(1)根据上述两则材料,说明孙中山、袁世凯对《临时约法》的看法有何不同?其根本原因是什么?(2)据材料1和有关知识,说明孙中山“故主兴讨贼之师”的原因.(3)材料2表明袁世凯的政治目的是什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辨析历史观点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孙中山、袁世凯各自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因而对《临时约法》产生不同的评价.【答案】 (1)不同:孙中山把《临时约法》看作是立国的基础,是体现民意的依据;袁世凯则把《临时约法》看作束缚.根本原因:他们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2)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残酷压迫人民.(3)废除《临时约法》,扩大总统职权,实行独裁统治.图文探究
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
材料1:盖责任内阁之要义,即总统不负责任,而内阁代总统对于议会负责任是也. ——宋教仁《国民党欢迎会演说词》材料2:我现在不怕国民党以暴力夺取政权,就怕他们以合法手段取得政权,把我摆在无权无勇的位置上. ——袁世凯材料3:【探究问题】(1)材料1宋教仁主张的责任内阁的实质是什么?对袁世凯的权力有何威胁?是否能把袁世凯“摆在无权无勇的位置上”?为什么?(2)根据材料2以及材料3的图片分析,袁世凯用什么手段解决了他的“就怕”?袁世凯下一步干了些什么?(3)孙中山先生曾写一副挽联:“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这副挽联是为谁而作?【探究思路】首先阅读理解材料,获取其中的有效信息;然后紧扣试题设问准确再现史实,逐一说明和分析问题.第(1)问应注意资产阶级试图用政党政治限制袁世凯.第(2)问旨在考查袁世凯的专权活动.第(3)问“公真第一人”说明是宋教仁.【尝试答题】(1)实质:主张资产阶级政党政治.运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选举,袁世凯最后落选无疑.不能.原因:袁世凯代表着北洋军阀的利益,中国的封建势力仍然很强大;议会政治不可能把袁世凯赶下台. (2)用政治流氓的暗杀手段刺杀了宋教仁.解散国民党,取消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实现了洪宪帝制复辟.(3)宋教仁.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