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4.2《能量——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
(教科版)六年级
上
4.2 《能量——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
家里每天用的能量从哪来?这些能量对环境有啥影响?
新知导入
聚集
家庭能量从哪来?有哪些形式?经济和环境成本咋计算?
探究新知
家庭能量主要来源有电力(发电站供电 )、天然气(气田开采输送 )、太阳能(太阳能板转化 )等。形式有电能、化学能、热能等。经济成本算购买能源的费用,环境成本则考量能源生产到使用过程中,对空气、水等环境造成污染的治理成本。
我们的生活中, 每天都会补充和消耗能量。家里经常使用的能量形式都有哪些 这些能量是如何获得的 每一种能量形式所付出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又是怎样的
1.分析我们用于出行和使用的物品。
说一说出行时我们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分析这些交通工具的能量形式和来源, 以及需要付出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
整理家庭主要物品的能量形式。
使用的物品 能源 可否再生 可否替代或节能办法
电灯 火力发电厂提供的电 不可再生 使用节能灯
平板电脑 电池 不可再生 不使用时关机
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 可再生 -
燃气灶 天然气 不可再生 用节能灶头
洗衣机 电 不可再生 选节能模式
分析班级记录表, 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减少对某些物品的依赖
现在大多数的小汽车、 卡车、船舶、 飞机的燃料都来源于石油这种不可再生的能源。一辆汽车大约只有20%的燃料用于驱动车辆 , 剩下的燃料主要转换成了 热能和声能,散发到环境中去了。燃油汽车发动机排出的气体对植物、 动物、建筑物危害很大, 对地球的环境造成污染。你知道我们国 家有哪些减少汽车排放的法律法规吗
统计家里电能的消耗。
设计一张表格, 统计家里主要用电器的耗电情况, 表格中需要包含如下信息。 用电器铭牌上标明的容量、 功率等信息 (如某些电器的信息不清楚, 可上网查询 ) 。 根据用电器的功率等信息,估算你家每天的耗电量大约是多少。 估算你家一个月的电费支出大约是多少 (可询问家长1度电需要多少钱 ) 。 家用的各种电器都会在说明书或铭牌上标有 "功率"一项, 它指的是工作时单位时间内耗电量的大小。
功率为1000瓦的电器,1小时的耗电量就是1度。功率的单位是瓦特, 符号是W。
名称 信息 每天的耗电量
冰箱 功率 150W,24 小时运行 150×24÷1000 = 3.6 度(估算)
空调 功率 1000W,每天开 5 小时 1000×5÷1000 = 5 度(估算)
台灯 功率 10W,每天开 3 小时 10×3÷1000 = 0.03 度(估算)
电视 功率 120W,每天开 4 小时 120×4÷1000 = 0.48 度(估算)
洗衣机 功率 300W,每天用 1 小时 300×1÷1000 = 0.3 度(估算)
热水器 功率 2000W,每天用 1.5 小时 2000×1.5÷1000 = 3 度(估算)
1.日常生活中, 我们的家里都使用了哪些能源 想一想,能量之间发生了哪些形式的转换
2.你能提出哪些节能建议
课堂练习
1. 家庭中“汽车加油”的能量形式是( )
A. 电能(与加油无关 )
B. 化石能源化学能(汽油属于化石燃料 )
C. 太阳能(与加油无关 )
2. 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用于家庭的是( )
A. 电网火电(依赖化石能源,不可再生 )
B.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 )
C. 汽车汽油(化石能源,不可再生 )
3. 估算家用电器耗电量的依据是( )
A. 功率(瓦 )× 时间(小时 )÷ 1000(换算为度 )
B. 功率(瓦 )× 时间(分钟 )÷ 1000
C. 直接估算(不科学 )
A
B
B
(二)判断题
1. 家庭能量使用只需要考虑电费,不用关注环境成本。( )
2. 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家庭安装太阳能板可减少对电网火电的依赖。( )
3. 所有家用电器的耗电量都相同,不需要调查统计。( )
×
√
×
课堂总结
今天调查了家庭能量使用,谁能说说家里的能量形式、来源,以及节能建议?家里能量有电能(电网 )、太阳能,交通用汽油(化石能源 );要少开汽油车,换节能电器,用太阳能!
板书设计
4.2 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
能量形式:电、化石能源(汽油 )、太阳能等
来源与成本:
电网电→ 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火电/水电 )
汽油→ 化石能源(环境成本高 )
太阳能→ 可再生(环境友好 )
节能行动:减少化石能源依赖,推广可再生能源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小学科学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是“能量”单元的实践探究课,聚焦家庭场景的能量使用。教材通过“聚焦家庭能量消耗(来源、形式、成本 ) 探索(交通、物品、用电调查 ) 研讨(能源类型、转化、节能 )”的流程,引导学生识别家庭能量形式(电、化石能源等 ),理解能量来源与转化,培养节能意识,是落实“能量实践应用社会责任感”的核心课例。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家庭用电、交通耗能”有生活感知(如电灯用电、汽车加油 ),但对“家庭能量的全面形式(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 )”“能量消耗的环境成本”理解浅显。已具备调查、统计能力,不过在“系统梳理家庭能量使用分析环境成本提出节能方案”上需指导。对“家庭能源调查”兴趣浓厚,可通过实践任务驱动,构建“能量生活环境”的关联认知。
核心素养分析
(一)科学观念 识别家庭能量形式(电、化石能源、太阳能等 ),理解能量来源(电网、化石燃料、可再生能源 )与转化(如电能→ 光能 );构建“家庭能量使用与社会能源、环境关联”的观念,明确能量消耗的经济与环境成本。 (二)科学思维 通过“家庭能量调查(交通、物品、用电 )”,统计分析能量形式、来源与消耗数据,锻炼观察、统计与归纳思维;从能耗数据推理“能源类型与环境影响”的关系,提升实践理论的逻辑思维。 (三)探究实践 经历“家庭能量调查(设计表格统计记录分析总结 )”的完整流程,提升调查实践、数据处理与问题解决素养;学会用“科学调查数据分析”的方法研究家庭能量使用,培养科学探究习惯。 (四)态度责任 感受家庭能量消耗的多样性与环境成本,理解节能的重要性;激发“关注家庭能耗践行节能行动”的责任意识,树立科学、可持续的能源观,培养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 调查家庭能量使用情况,识别能量形式(电、化石能源等 )、来源(电网、化石燃料 )与消耗特点(交通、用电 )。 2. 分析家庭能量消耗的经济与环境成本,提出节能建议。
教学难点
1. 深度理解家庭能量消耗的环境成本(如化石能源消耗的碳排放 ),突破“生活感知→ 环境影响”的思维跨越。 2. 系统设计家庭能量调查方案(表格科学、数据全面 ),从调查数据中归纳“能源类型消耗环境成本”的规律,实现“实践调查→ 科学结论”的转化。
教具准备
家庭能量调查工具包(调查表格模板、统计示例 ) 能源类型与环境影响资料(化石能源碳排放数据、可再生能源优势 ) 多媒体课件(家庭能耗流程图、节能案例 )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家庭用电、汽车加油、太阳能热水器”的图片,提问:“家里每天用的能量从哪来?这些能量对环境有啥影响?” 引发学生对“家庭能量使用环境关联”的探究兴趣。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联系生活(电费、汽车加油 ),猜想“家庭能量有多种形式,消耗会影响环境”,聚焦探究任务(家庭能量调查 )。 设计意图:以家庭常见能量场景导入,制造认知冲突(生活便利与环境成本 ),聚焦“家庭能量调查环境分析”的核心,唤醒前认知(家庭能耗的生活经验 )。
二、讲授新课 (1)聚焦(5分钟) 教师活动:呈现教材“家庭屋顶太阳能板”的图片,提问:“家庭能量从哪来?有哪些形式?经济和环境成本咋计算?” 引导明确“通过家庭调查(交通、物品、用电 ),分析能量使用与成本”的核心。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思考家庭能量形式(电、太阳能 ),初步梳理探究方向(设计调查统计分析节能建议 )。 设计意图:依托教材素材,引发对家庭能量“来源形式成本”的思考,聚焦“实践调查与系统分析”关键环节。 (2)探索(20分钟) 教师活动: 分组发放“家庭能量调查工具包”(含交通、物品、用电调查表格模板 ),分步指导探究流程: ① 交通能量调查: 任务1(交通耗能 ):调查家庭出行工具(汽车、自行车等 ),识别能量形式(汽油化学能、人力机械能 ),填写“交通能量记录表”(能源类型、环境成本:如汽油车碳排放 )。 ② 物品能量调查: 任务2(物品耗能 ):统计家庭主要物品(电灯、电视 )的能量形式(电、电池化学能 ),记录“物品能量来源表”(电网、电池 ),标注“可再生/不可再生”。 ③ 用电能量调查: 任务3(用电统计 ):设计“家用电器耗电表格”,统计功率、日耗电量(如1000瓦电器1小时1度电 ),估算月电费,分析“高耗能电器”(如空调、电热水器 )。 巡视指导,纠正“能源类型识别错误(如误将‘电’归为‘不可再生’,实际电是二次能源,需看来源 )”;引导关注“环境成本分析(如汽油车碳排放公式:耗油量×碳排放系数 )”。 学生活动: 实践调查:分组完成“交通物品用电”能量调查,统计数据(如汽车月耗油量、电器功率 ),初步分析“家庭能量以电能为主,交通依赖化石能源”。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调查任务,让学生系统梳理家庭能量使用的“形式来源消耗”,从生活场景到数据统计,落实“实践调查数据实证”的探究,为研讨积累素材。 (3)研讨(12分钟) 教师活动: 组织小组展示“家庭能量调查成果”,围绕以下问题深化研讨: ① 能源类型与转化:“家里使用了哪些能源(电、化石能源、太阳能 )?能量发生了哪些转化(如电能→ 光能 )?” ② 环境成本分析:“化石能源(汽油、火电 )消耗对环境有啥影响(碳排放、污染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 )的优势是啥?” ③ 节能建议提出:“从调查数据看,哪些能耗可优化?如何减少不可再生能源依赖(如换节能灯、选新能源汽车 )?” 补充“能源类型分类(可再生/不可再生 )”与“节能政策(如新能源车补贴 )”的资料,强化科学观念与社会关联。 学生活动: 小组分享:“家里能源有电网电(火电为主,不可再生 )、太阳能(可再生 );汽车用汽油(化石能源,碳排放高 );建议换LED灯、选电车”;理解家庭能耗与社会能源、环境的深度关联。 设计意图:通过研讨,将调查数据上升到“能源类型环境影响节能行动”的系统分析,突破“单一数据→ 综合结论”的思维跨越,落实核心素养培养。 (4)拓展(5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家庭节能案例(太阳能屋顶、智能电表 )”和“国家节能政策(阶梯电价、新能源车推广 )”的资料,提问:“家庭节能还能有啥创新做法?如何借助政策推动家庭节能?” 鼓励课后制定“家庭节能计划”,实践并记录效果。 学生活动:观察案例,思考家庭节能创新(如光伏储能、行为节能 ),规划课后“节能计划”(如每周少开一次车、换节能灯泡 ),延伸探究与实践。 设计意图:拓展环节衔接课堂调查与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关注“家庭节能社会政策创新行动”的关联,强化节能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培养持续行动能力。
三、课堂练习 选择题 1. 家庭中“汽车加油”的能量形式是( ) A. 电能(与加油无关 ) B. 化石能源化学能(汽油属于化石燃料 ) C. 太阳能(与加油无关 ) 答案:B 解析:汽车加油的能量来自汽油,属于化石能源的化学能,选B。 2. 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用于家庭的是( ) A. 电网火电(依赖化石能源,不可再生 ) B.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 ) C. 汽车汽油(化石能源,不可再生 ) 答案:B 解析: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用于热水器;A、C依赖不可再生能源,选B。 3. 估算家用电器耗电量的依据是( ) A. 功率(瓦 )× 时间(小时 )÷ 1000(换算为度 ) B. 功率(瓦 )× 时间(分钟 )÷ 1000 C. 直接估算(不科学 ) 答案:A 解析:耗电量(度 )= 功率(瓦 )× 时间(小时 )÷ 1000,选A。 判断题 1. 家庭能量使用只需要考虑电费,不用关注环境成本。(× ) 解析:家庭能量消耗的化石能源会产生碳排放等环境成本,需关注,故错误。 2. 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家庭安装太阳能板可减少对电网火电的依赖。(√ ) 解析: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可替代部分火电(多为化石能源 ),故正确。 3. 所有家用电器的耗电量都相同,不需要调查统计。(× ) 解析:不同电器功率不同,耗电量差异大(如空调比LED灯耗电 ),需调查统计,故错误。
四、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今天调查了家庭能量使用,谁能说说家里的能量形式、来源,以及节能建议?” 学生总结:“家里能量有电能(电网 )、太阳能,交通用汽油(化石能源 );要少开汽油车,换节能电器,用太阳能!” 设计意图:简洁回顾家庭能量调查的核心发现(形式、来源 )与节能行动,强化“能量生活环境”的关联认知,呼应单元主题。
板书设计
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 能量形式:电、化石能源(汽油 )、太阳能等 来源与成本: 电网电→ 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火电/水电 ) 汽油→ 化石能源(环境成本高 ) 太阳能→ 可再生(环境友好 ) 节能行动:减少化石能源依赖,推广可再生能源
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通过“家庭能量调查”的实践任务,让学生系统梳理家庭能量使用的“形式来源成本”,多数小组清晰识别能源类型与环境关联;研讨环节深化节能建议,落实核心素养。 实践任务驱动课堂,学生参与度高,实现“生活经验→ 科学调查→ 社会责任感”的转化,课堂逻辑完整。 (2)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对“能源类型分类(可再生/不可再生 )”理解混淆(如误将“电”归为不可再生 ),需强化“二次能源(电 )的来源属性”讲解;调查中“环境成本量化(如碳排放计算 )”指导不足,数据科学性待提升。 对“家庭能量与社会能源系统的关联(如电网结构、国家能源政策 )”挖掘不深,学生对能量问题的社会维度理解片面。 (3)教学建议 下次教学增加“能源类型分类”微活动(卡片分类: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可再生/不可再生 ),强化概念理解;补充“碳排放计算器”工具,指导学生量化环境成本,提升调查科学性。 引入“国家能源政策(如双碳目标 )”与家庭节能的关联讨论,拓展社会维度认知,培养全局视野与社会责任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