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学案 (5)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学案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5 21:2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2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学案
教材整理
一、改革土地制度
1.取消免税地,歼灭马木路克
(1)取消免税地:穆罕默德·阿里陆续颁布一系列法令,没收了一些不向政府纳税的包税人土地,取消包税人的免税地。
(2)歼灭马木路克:马木路克不服,发动叛乱,穆罕默德·阿里趁机歼灭了残余的马木路克,没收了他们的土地。
2.没收宗教地产,打击宗教势力
(1)宗教长老阶层对政权的威胁:宗教长老阶层是埃及的特权阶层,
他们在反对英法殖民侵略、推翻马木路克统治和穆罕默德·阿里上台过程中,都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势力也日益膨胀,引起人民的不满,也对穆罕默德·阿里的政权构成了威胁。
(2)1809年颁布的法令
(3)措施的影响和结果:打击了宗教势力,削弱了宗教对政治的影响。
3.废除包税制,改革赋税制度,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1)废除包税制:1814年,穆罕默德·阿里下令正式废除包税制,将全部包税地收归国有。
(2)改革赋税制度:将各种捐税折合为单一的土地税,并按土地等级制定了不同的征税标准。
(3)确立土地私有制度:承认了土地占有者有转让和抵押土地的权利,确立了土地的私有制。
二、促进经济发展
1.农业
(1)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的发展。
(2)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的农作物品种。
(3)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管理,还向一些贫苦农民提供种子、牲畜、农具、贷款。
2.工业
(1)大力发展官办工厂,初步建立了埃及的民族工业。
(2)从西欧国家引进工业生产的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3)一些民用工业也围绕着军事需要发展起来,同时对手工业生产进行严格管理,政府供给原料并规定产品的生产规格,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打上官印,由政府直接调配使用。
3.商业
工农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商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也有所改善,全国人口出现较快增长。
三、政治、文化和军事改革
1.政治
(1)目的: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巩固自己的统治。
(2)内容:仿效欧美国家,在中央设立国务会议;还设立咨议会,由自己的儿子担任议长;同时把埃及划分为7个省,建立了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
(3)影响: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穆罕默德·阿里的统治。同时在客观上又有其进步性,它结束了埃及长期分裂和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2.文化
(1)措施:实行开放政策,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创办学校,培养人才;聘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和传授技术,选派大批埃及青年去欧洲留学;出版了许多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的学术著作和普通读物,翻译大量欧美国家的著作,创办了阿拉伯文的报纸。
(2)影响:大大推动了埃及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埃及培养了自己的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等各类人才,从而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3.军事
(1)措施:改造旧军队,建立新式军队。废除雇佣兵制度,实行征兵制;按照西欧国家特别是法国军队的模式,组织和训练军队;建立军事学校;用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军队。
(2)成就:新式陆军人数已经超过20万人,还建立了一支海军。
深化升华
设立中央机构国务
会议和咨议会,国务会议、咨议会在形式上看有仿效欧美国家的一面,但却由自己的儿子担任议长,仍是维护其专制集权的实质。
问题探究
问题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开展了洋务运动。而在此之前,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也进行了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中国的洋务运动有何相似点?
探究思路:可以从性质、内容和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如性质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内容方面从建立近代企业等方面进行比较。
探究结论:①改革性质的一致性,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②两者创办近代企业、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和创建军队等方面相似;③原因和目的方面相似:地处亚非的中国和埃及同样面临着共同的使命,即富国强兵,都希望通过改革“师夷长技以自强”;④两国都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后又发展民用企业:基于两国都面临欧美国家侵略的威胁和国内各种矛盾激化的背景,必须首先壮大军事力量,才能巩固统治。而在军事工业发展过程中又遇到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发展民用工业才会有出路;⑤两国在改革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阻力,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由最高统治者推行,而中国的洋务运动更主要的是由地方实力派的推动,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洋务运动遇到的阻力更大,改革也更不彻底。
经典例题
例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特点是(  )
①目的为了富国强兵 ②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③由最高统治者推行 ④封建性质的改革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属于封建性质的改革,目的为了富国强兵,巩固阿里在埃及的封建统治。
答案:A
例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土地制度的首要措施是(  )
A.废除包税制
B.没收违规的宗教地产
C.实施单一的土地税
D.歼灭残余的马木路克
解析:马木路克通过包税权控制了土地和农民,也从经济和政治上严重威胁了中央,因此,改革首先从改革包税制开始。
答案:A
例3穆罕默德·阿里在农业方面改革的措施反映了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基本性要素不包括(  )
A.水利
B.农具、种子
C.工业化水平
D.政策
解析:本题的关键在于哪些是基本性要素,结合教材内容可知C项错误。
答案:C
方法归纳在农业方面的措施可从兴修水利、推广农具、引进良种和强化管理等方面来概括。从而得出农业生产发展基本性的要素有:水利、农具、种子和政策等,有助于对同类问题的分析。
互动课堂
重难突破
1.阿里是如何巩固政权的?
①通过改革包税制,趁机设计用武力铲除了马木路克反动势力,又联合人民,颁布法令,没收违规的宗教地产,打击宗教长老势力,这样消除了两大势力的威胁。②后正式废除包税制,将土地收归国有,并将部分土地分配给王公贵族等,培植新的封建地主,构成了阿里政权的阶级基础。③此外,改革赋税制度,确立土地私有制,奠定了阿里政权的经济基础。
2.关于穆罕默德·阿里对违规宗教地产的处置?
(1)原因:长老阶层原来就有许多宗教地产,在反对英法殖民侵略、推翻马木路克统治的过程中,又夺得了许多原属马木路克的土地,其势力日益膨胀,逐渐成为骄奢淫逸的封建主,引起人民的不满,也对穆罕默德·阿里的政权构成了威胁。?
(2)目的:打击长老阶层,巩固统治。?
(3)影响:打击了宗教势力,削弱了宗教对政治的影响,消除了长老阶层对政权的威胁,巩固了统治基础,为进一步改革创造了条件。
3.关于穆罕默德·阿里对马木路克的打击?
(1)目的:解除马木路克对其政权的威胁,巩固统治。?
(2)措施?
①颁布法令,没收了一些不向政府纳税的包税人的土地,取消了包税人的免税地,规定包税人必须将包税余额的一半上缴政府。?
②镇压马木路克的叛乱,歼灭马木路克的残余势力,没收马木路克的土地。?
③废除包税制,将全部包税地收归国有,将其中一半土地分配给王公贵族、政府官吏和地方豪绅,另一半土地作为官田租给农民耕种。?
(3)结果:消除了马木路克的势力,巩固了统治基础,为进一步改革创造了条件。
4.如何认识穆罕默德·阿里政治改革的实质及影响?
阿里在中央设立国务会议和咨议会,这从形式上看有仿效欧美国家的一面,但却由自己的儿子担任议长,中央设立的各部部长及各省省长都由阿里亲自任免,这些都说明其实质是维护专制集权。其影响应从目的和客观效果方面认识: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穆罕默德·阿里的统治;在客观上又有其进步性:结束了埃及长期分裂和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活学巧用
1.穆罕默德·阿里将没收的包税地的一半分配给王公贵族、政府官吏和地方豪绅,这种做法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消除了割据势力
C.扩大了统治基础
D.增加了赋税收入
解析:分配到土地的人成为新的封建主,构成了穆罕默德·阿里政权的统治基础。
答案:C
2.打击宗教长老势力的措施有(  )
①取消包税人的免税地 ②宗教地产不再享有免税权 ③没收违规宗教地产 ④对宗教地产的证件一律封存
A.①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解析:注意紧扣“打击宗教长老势力”分析,①是针对马木路克势力,④不符合史实。
答案:B
3.穆罕默德·阿里为消除马木路克和宗教长老势力的威胁而采取的最基本手段是(  )
A.改革土地制度
B.武力
C.谈判
D.拉拢
解析:紧扣题干中的关键词“最基本”分析,即从经济入手改革。
答案:A
4.穆罕默德·阿里政治改革的影响有(  )
①结束了分裂割据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④推动了民主制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阿里政治改革是加强了封建专制,而不是推动了民主制的发展。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