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新版科学三年级上册《8.测试“过山车”》教案
【教学目标】
1.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路线、快慢等来描述。
2.利用自制的“过山车”和小球,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和物体的运动路线,能正确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3.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及时记录、乐于交流。
4.继续体验工程项目的建成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融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重点】
1.描述小球的位置、运动路线,测量小球的运动快慢
2.测量和比较小球运动的快慢,改进过山车。
【教学准备】
1.定好各组的测验场地、多媒体课件、黑板大表格。
2.各组制作好的“过山车”、秒表、软尺、细绳、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课前任务:测试小球在过山车上的运动情况
1.材料准备:各组自制的过山车、小球。
2.明确任务要求:用一个小球从过山车的起点出发,观察小球能否顺利到达终点,同时观察小球的运动情况。
3.提问:你们组的过山车能否让小球顺利到达终点?如果不能 该怎么改进?
4.谈话:请还存在问题的组再花几分钟时间调整一下,成功的小组再多尝试几次。
二、聚焦
谈话:经过测试和调整,大家的过山车都能顺利的通过小球,那么小球的在过山车上是怎样运动的呢?下面让我们用前面学过的知识,分别从小球的位置、运动路线和快慢三个方面来描述?
三、探索我们的过山车
(一)任务一、描述小球的位置
1.材料准备:方位盘、小软尺、细绳、小标签纸、小组记录表。
2.提问:小球的位置要从那几个方面来描述?(方向、距离)
3.明确任务要求:将方位盘平铺在“过山车”的下面,并将过山车的起点与方位盘中心对齐,然后用标签纸在过山车上取几个位置。请每位小组成员向其他同学描述自己选的小球位置。
建议:描述小球的方向借助方位盘;测量小球的距离用细绳沿过山车轨道量取,并软尺测量。
4.请1组同学向其他组同学描述小球在自己组过山车的位置,教师用希沃教学助手展示。
(二)任务二、描述小球的运动路线
1.讨论: 怎样描述的运动路线?(先画运动路线,然后分段描述)
2.建议:在记录表上画出小球运动的路线;分段标注直线运动(A)和曲线运动(B)。
画出运动路线 (直线运动用“A”表示,曲线运动用“B”表示)
3.汇报交流:将各组的画出的运动路线通过希沃教学助手收集起来,并向全班同学展示,并选取存在问题的几组进行分析和讨论。
(三)任务三、比较小球在不同过山车上的运动快慢
1.材料准备:软尺、细绳、小标签纸、秒表、小组记录表、全班汇总表。
2.讨论:怎样比较小球在不同过山车上的运动快慢?(预设:运动相同距离比运动时间的方法,或者采用运动相同时间比运动距离。)
3.建议:用软尺轨道量出距离起点2米的位置,并用标签纸做好记号,作为终点;用秒表测出小球从起点到达终点的时间,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小球运动快慢小组记录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取值(中位数)
运动的时间
小球运动快慢全班汇总表
组号 时间 快慢排序
4.汇报交流:那一组的过山车小球运动的最快?为什么?
把最快小组的过山车展示出来,让其他组同学进行观察,并和自己组的过山车进行比较分析原因。(预设原因:过山车的坡度大小、运动路线、轨道表面的光滑程度等等。)
四、拓展延伸
(一)改进我们的过山车
讨论:如果要让小球运动得更快,可以怎样改进过山车?为什么?
(预设改进方法:①增加起点的高度或降低终点的高度;②用更加光滑的轨道;③运动路线曲线运动部分减少,直线运动部分增加……)
(二)改进后二次测试
1.材料准备:学生自带材料、木块等。
2.测试操作小提示:
(1)改进时可用自己带来的材料,也可以到材料超市领取。
(2)同样需要及时测量和记录下小球运动2米所需要的时间。
(3)边改进边完善你们的设计图,并及时补充加快速度的方法。
(4)时间有限,改进加测试的时间一共10分钟。
(三)展示改进后的过山车
1.材料准备:各组改进后的过山车和设计图,以照片的形式通过希沃教学助手上传电脑供小组展示时投放。
2.交流:根据再次测试的运动时间对比介绍过山车改进前、后的设计及改进的效果。
(四)欣赏各种各样的过山车,寻找更多改进策略
1.展示各种各样的真实过山车。
2.提问:在保证安全通过的前提下,怎样让我们的过山车运动速度更快,更加刺激?请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课后继续改进完善设计。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