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语文园地一
(部编)三年级
上
第一课时
梳理与交流
有新鲜感的语句往往能带给我们新奇的体验和感受。你读到过哪些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一起交流吧!
大青树下的小学跟我们的学校有很大的不同,那是一所边疆小学。
花儿也有学校,花孩子也像我们一样,在学校里学习。
还有古代的私塾,那时的学习方式跟现在有很大的不同。
遇到有新鲜感的语句时,你该怎么做呢?
我读到了很多有新鲜感的词句,有的是第一次读觉得陌生的词语,有的是想象奇特的句子,如“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我把有新鲜感的词句及时摘录到了积累本中。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出自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出自泰戈尔《职业》
这两个句子跟平时的句子有点不一样,第一句把树枝、鸟儿和蝴蝶想象成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样的写法特别新鲜。拟人
第二句中“我”的想法很奇特,想做一名更夫去追逐影子。
“更夫”是个有新鲜感的词,是指每天夜里敲竹梆子或锣的人,是一种职业。
“提了灯去追逐影子”把更夫打更枯燥的工作写得令人向往。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出自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出自泰戈尔的《新月集》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墙上摇晃……
交流课内有新鲜感的句子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风笛。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交流课外有新鲜感的句子
我从敞开的窗口看见更夫走来走去。小巷漆黑冷清,路灯就像一个脸上长着一只红眼睛的巨人立在那里。
词句段运用
下面的成语有什么特点?说说你的发现。
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手疾眼快 口干舌燥
都含有身体部位名称,都和人有关。
这些成语都含有身体部位名称,都和人有关:有的描写人的动作,有的描写人的外貌、状态,有的描写人的心理。每个成语都含有一组近义词。
说特点
演练台
从上面的成语中选择合适的填空。
上课时,同学们捧着书本,( )地读课文,读得十分认真。课间休息时,状状和才才讨论起一道数学题,他俩争得( )、( )的,周围的同学也忍不住加入进来。直到上课铃响,大家才( )地回到座位上。
摇头晃脑
面红耳赤
口干舌燥
手忙脚乱
垂头丧气 愁眉苦脸 交头接耳 举手投足 眉开眼笑 眉清目秀 心灵手巧
素材库
怎样朗读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想一想,练一练,再和同学交流。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根据强调的内容读重音:如果想强调“我”的真实想法,可以在“真的”上读重音。如果想强调花朵上学的地点,可以在“地下的”一词上读重音。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
.
.
.
.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根据强调的内容读重音:想强调他不懂的程度,可以重读“一点儿”。
.
.
.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根据强调的内容读重音:想强调孙中山敢于提问、不怕责罚的态度,表明他问老师问题的原因,就重读“不懂就要问”。
.
.
.
.
.
朗读时,要强调重音。重音有不同的读法:可以重读,如第二句中的“一点儿”;可以轻读,如第一句中的“真的”;也可以慢读,如第三句中的“不懂就要问”,慢读更能表达句子的语义。
篮球侠
巧手剪纸组
鲲鹏航模队
探索者小队
黑白棋社
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吧!试着给每个兴趣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吸引有相同爱好的同学一起开展活动。
第2课时
活动内容
显得有个性
这些兴趣小组的名字既包括该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如“篮球”“剪纸”,又具有个性,如“侠”“巧手”,让人一看就能记住。同时,小组名字前的图标让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该兴趣小组的特点。
唱歌学校准备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现在面向全校征集兴趣小组名称,请你给取个名字吧!
演练台
轮滑小组——_____________
滑溜溜俱乐部
悦读书社
七彩画廊
金鸡小剧团
巧手剪纸社
飞燕舞蹈社
小百灵合唱团
飞毛腿田径队
星星足球队
素材库
中国诗词大会
日积月累
请接出诗句的后两句。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请根据画作线索猜出一联诗。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代表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及《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
所 见
[清] 袁 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
所 见
[清] 袁 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振林樾
鸣
欲
立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牧童:放牛的儿童。
2.振:振荡,回荡。
3.林樾:道旁成荫的树。
4.欲:想要。
5.鸣:鸣叫。
6.立:站立。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说一说古诗大意。
牧童骑黄牛
牧童唱歌
牧童听到蝉鸣
牧童想要捕蝉
想象画面,了解古诗。
你看到了什么?
悠闲自在
机智聪明
活泼可爱
借助插图,想象画面来背诵。
所 见
[清] 袁 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