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小学科学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各种形式的能量》是“能量”单元的起始课,聚焦能量的多样性与表现形式。教材通过“聚焦生活能量现象(汽车、日常物品 ) 探索能量形式(汽车运动能量来源、身边能量寻找 ) 研讨能量作用”的流程,引导学生识别声、光、电、热、磁等能量形式,理解能量对物体变化的影响,为后续探究能量转化奠定基础,是构建“能量观念”的核心课例。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能量”有感性认知(如电让灯亮、热能让水热 ),但对“能量的具体形式(声、光、电、热、磁 )”“能量如何使物体变化”理解模糊。已具备观察、记录生活现象的能力,不过在“系统分类识别能量形式归纳能量作用”上需指导。学生对“生活中的能量现象”兴趣浓厚,可通过“观察探索研讨”突破“经验感知→ 科学理解”的转化难点,构建能量的科学观念。
核心素养分析
(一)科学观念 识别生活中声、光、电、热、磁等能量形式,理解能量能使物体发生变化(如电能让风扇转 );构建“能量以多种形式存在,且与物体变化关联”的观念,深化对世界运动本质(能量驱动 )的认知。 (二)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汽车运动、日常物品能量现象”,分类识别能量形式,分析能量使物体变化的规律,锻炼观察、分类与归纳思维;从能量现象推理“能量驱动物体运动/变化”的逻辑,提升科学推理能力。 (三)探究实践 经历“探索汽车能量来源(汽油、电等 ) 寻找身边能量形式(记录现象 )”的实践,提升观察记录、实践探究与问题解决素养;学会用“能量形式物体变化”的框架分析现象,养成科学探究习惯。 (四)态度责任 感受能量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与重要性,激发对能量现象的探究兴趣;理解能量是世界运动的基础,增强“关注能量利用与保护”的责任意识,树立科学、可持续的能量观。
教学重点
1. 识别生活中声、光、电、热、磁等能量形式,明确能量使物体发生的变化(如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让风扇转动 )。 2. 理解能量与物体变化的关联,归纳“能量驱动物体运动/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1. 深度理解能量形式与物体变化的内在关联(如磁能使铁钉运动,本质是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突破“现象观察→ 本质理解”的思维跨越。 2. 系统分类识别生活中的能量形式,准确归纳不同能量使物体变化的特点,实现“零散感知→ 科学归纳”的认知升级。
教具准备
生活能量现象图片/视频(汽车加油、太阳能板、磁悬浮列车 ) 能量探索记录单(身边能量形式:现象能量形式物体变化 ) 简单实验材料(电池、小风扇、磁铁、铁钉、小电珠 )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汽车行驶(汽油 )、太阳能板发电、磁悬浮列车运行”的视频,提问:“是什么让汽车、列车动起来?太阳光照、磁铁吸引背后有啥共同秘密?” 引发学生对“能量驱动物体”的探究兴趣。 学生活动:观察视频,联系生活(电让灯亮 ),猜想“能量让物体动起来”,聚焦探究任务(能量形式与物体变化 )。 设计意图:以动态能量现象导入,制造认知悬念(不同场景的共同驱动因素 ),聚焦“能量形式与作用”的探究,唤醒前认知(能量的生活经验 )。
二、讲授新课 (1)聚焦(5分钟) 教师活动:呈现教材“汽车加油、电动车充电”的图片,提问:“能量有哪些表现形式?如何让物体变化?” 引导明确“通过观察生活现象探索能量形式,理解能量作用”的核心。 学生活动:观察图示,分享已知能量形式(如电能、热能 ),初步梳理探究方向(识别能量形式+分析物体变化 )。 设计意图:依托教材素材,引发对能量形式与物体变化的思考,聚焦“观察探索归纳”关键环节。 (2)探索(20分钟) 教师活动: 分组发放“能量探索记录单”,分步指导探究流程: ① 汽车能量来源探索: 展示“汽油车、电动车、太阳能车”的图片,提问:“汽车运动的能量来自哪?汽油、电、太阳能属于啥能量形式?” 引导识别“化学能(汽油 )、电能(电池 )、太阳能(光 )”,理解能量驱动汽车运动。 ② 身边能量形式寻找: 任务1(观察记录 ):观察教室/生活场景(风扇转动、电灯发光、磁铁吸铁钉 ),记录“现象能量形式物体变化”(如“风扇转→ 电能→ 叶片动” )。 任务2(实验验证 ):用电池驱动小风扇(电能→ 机械能 )、磁铁吸引铁钉(磁能→ 机械能 ),直观感受能量使物体变化的过程,补充记录单。 巡视指导,纠正“能量形式识别错误(如把‘电灯发光’的能量形式误判为‘光能’,实际是‘电能转化为光能’ )”;引导关注“能量形式与物体变化的直接关联(如磁能直接使铁钉运动 )”。 学生活动: 观察实践:识别汽车能量形式(汽油化学能、电电能 ),记录生活能量现象(风扇、电灯、磁铁 );通过实验直观感受“能量驱动物体变化”,完善记录单。 设计意图:通过“汽车案例生活观察实验验证”的分层探索,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识别能量形式,理解能量使物体变化的作用,突破“单一案例→ 多样场景”的认知局限,为研讨积累实证素材。 (3)研讨(12分钟) 教师活动: 组织小组展示“能量探索记录单”,围绕以下问题深化研讨: ① 能量形式识别:“生活中识别出哪些能量形式(声、光、电、热、磁 )?对应的物体变化是啥(如电能让风扇转 )?” ② 能量作用规律:“这些能量形式有啥共同作用?是否都能使物体运动/变化?”(归纳:能量驱动物体发生变化,如磁能使铁钉运动、电能使灯泡发光 ) ③ 深度关联探究:“能量形式与物体变化的关联咋体现?比如‘磁能吸引铁钉’,能量咋让物体动起来?”(引导理解:能量转化为机械能,驱动物体运动 ) 补充“能量形式分类(物理能:光、电、磁;化学能:汽油 )”与“能量转化本质(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驱动物体 )”的知识,强化科学观念。 学生活动: 小组分享:“识别出电能(风扇 )、磁能(磁铁 )、光能(电灯 );能量都让物体动起来或发光发热,磁能直接吸动物体,电能转化后让风扇转”;理解能量驱动物体变化的本质是“能量转化与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研讨,梳理探索记录,归纳能量形式与物体变化的规律,从现象观察上升到本质理解(能量转化驱动变化 ),突破“能量作用”的难点,落实科学思维与科学观念的培养。 (4)拓展(5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能量拓展案例(超声波清洗眼镜声能、地热发电热能 )”,提问:“这些特殊能量形式咋使物体变化?能量还有哪些未知形式?” 鼓励课后查阅“新能源(氢能、核能 )”资料,制作“能量形式与应用”手抄报。 学生活动:观察案例,思考特殊能量的作用(如声能使污垢振动脱落 ),规划课后探究(查阅新能源资料 ),延伸对能量多样性的认知。 设计意图:拓展环节延伸能量认知的广度(特殊能量形式+新能源 ),强化“能量形式多样且不断被发现”的观念,激发持续探究兴趣,为后续能量转化学习做铺垫。
三、课堂练习 选择题 1. 下列属于电能使物体变化的是( ) A. 汽油燃烧让汽车动(化学能→ 机械能 ) B. 电灯发光(电能→ 光能 ) C. 磁铁吸引铁钉(磁能→ 机械能 ) 答案:B 解析:A是化学能作用,C是磁能作用,B是电能转化为光能使灯泡发光,选B。 2. 能量形式的共同作用是( ) A. 让物体发生变化(运动、发光等 ) B. 让物体保持静止(与能量作用相反 ) C. 只改变物体形状(不全面,能量还能改变运动状态 ) 答案:A 解析:能量的核心作用是驱动物体发生变化(运动、发光、发热等 ),选A。 3. 太阳能汽车运动的能量来源是( ) A. 太阳能(光能转化为机械能 ) B. 汽油(化学能 ) C. 电能(与太阳能汽车直接能源不符 ) 答案:A 解析:太阳能汽车将光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运动,选A。 判断题 1. 只有电能、热能是能量形式,声能、光能不算。(× ) 解析:声、光、电、热、磁都是能量形式,故错误。 2. 能量形式不同,但都能使物体发生变化(运动、发光等 )。(√ ) 解析:能量的本质是驱动物体变化,不同形式能量作用形式不同(如磁能吸、电能转 ),但都能使物体变化,故正确。 3. “磁铁吸引铁钉”中,磁能直接让铁钉运动,不需要转化。(× ) 解析:磁能使铁钉运动的本质是“磁能转化为机械能”,故错误(需理解转化本质,六年级可简化为“能量驱动”,但判断题侧重概念,磁能作用需能量转化 )。
四、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今天探究了能量形式,谁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能量形式,它们咋让物体变化?” 学生总结:“生活有电能、磁能、光能等,电能让风扇转,磁能吸铁钉,能量能驱动物体运动、发光,让世界变化!” 设计意图:简洁回顾能量的核心知识(形式、作用 ),强化系统理解,呼应“能量驱动物体变化”的单元主题。
板书设计
各种形式的能量 能量形式:声、光、电、热、磁、化学能(汽油 ) 作用:使物体发生变化(运动、发光、发热等 ) 本质:能量驱动物体变化,常伴随形式转化(如电能→ 机械能 )
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通过“汽车案例生活观察实验验证”的分层探索,让学生在多样情境中识别能量形式,理解能量作用;研讨环节深化规律归纳与本质理解,落实核心素养。 实验与生活现象结合,直观感受能量使物体变化的过程,突破“抽象能量→ 具体现象”的认知难点,课堂参与度高。 (2)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对“能量转化本质(如磁能转化为机械能 )”理解困难,需简化表述(侧重“能量驱动变化” );研讨中对“化学能(汽油 )”的深度分析不足(如汽油化学能如何转化为汽车动能 )。 生活能量形式识别的多样性不足(如忽略“声能使物体振动” ),需拓展观察场景(如音响发声 )。 (3)教学建议 下次教学简化“能量转化本质”的表述(聚焦“能量驱动变化” ),增加“汽油化学能→ 汽车动能”的动画演示,帮助理解;拓展生活观察任务(如记录“音响发声声能空气振动” ),丰富能量形式识别。 补充“能量形式分类小游戏(卡片分类:物理能、化学能 )”,强化分类思维,提升科学观念培养的精准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0张PPT)
4.1 《能量——各种形式的能量》
(教科版)六年级
上
4.1 《能量——各种形式的能量》
是什么让汽车、列车动起来?太阳光照、磁铁吸引背后有啥共同秘密?
新知导入
聚集
在我们的身边, 能量有哪些表现形式 这些能量让身边的物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探究新知
电能:让灯泡发光、冰箱制冷,使电器运转,改变物体的发光、温度状态;
化学能:食物中的化学能被人体吸收,让人有力气活动,转化为机械能;
机械能:风吹动风车转动、汽车行驶,使物体的位置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车的行驶需要能量, 汽油为大多数汽车提供了能量。有哪些方法可以让车动起来 车运动的能量来自哪里
2.寻找身边的能量形式。能量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声、光、电、热、磁等。找一找我们身边都有哪些能量形式, 它们最终使物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2.寻找身边的能量形式。能量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声、光、电、热、磁等。找一找我们身边都有哪些能量形式, 它们最终使物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观察到的现象 能量的表现形式(能量的来源) 物体发生的变化
转动的电风扇 电 叶片的转动
发光的灯泡 电 灯丝发热、发光
燃烧的蜡烛 化学能(蜡烛) 蜡烛熔化、发光发热
行驶的汽车 化学能(汽油等) 汽车移动、轮胎转动
哪些是能量存在的证据
你发现了哪些能量形式
1.哪些能量形式可以让车动起来
2.公园里有许多能量的表现形式 , 我们能找出几种 这些能量引起了什么改变
调查家里使用最多的10种用电器, 如电冰箱、 电视机、洗衣机、 电暖气、空调、 电热水器、微波炉、 电水壶等, 查看并记录用电器说明书或铭牌上标注的功率、 容量等信息。 若某些电器的信息不明, 可上网查询。 和家人一起估算一下这些用电器每天使用的时长, 并了解家里的用电状况。
课堂练习
1. 下列属于电能使物体变化的是( )
A. 汽油燃烧让汽车动(化学能→ 机械能 )
B. 电灯发光(电能→ 光能 )
C. 磁铁吸引铁钉(磁能→ 机械能 )
2. 能量形式的共同作用是( )
A. 让物体发生变化(运动、发光等 )
B. 让物体保持静止(与能量作用相反 )
C. 只改变物体形状(不全面,能量还能改变运动状态 )
3. 太阳能汽车运动的能量来源是( )
A. 太阳能(光能转化为机械能 )
B. 汽油(化学能 )
C. 电能(与太阳能汽车直接能源不符 )
A
A
B
(二)判断题
1.只有电能、热能是能量形式,声能、光能不算。( )
2.能量形式不同,但都能使物体发生变化(运动、发光等 )。( )
3.“磁铁吸引铁钉”中,磁能直接让铁钉运动,不需要转化。( )
×
√
×
课堂总结
今天探究了能量形式,谁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能量形式,它们咋让物体变化?“生活有电能、磁能、光能等,电能让风扇转,磁能吸铁钉,能量能驱动物体运动、发光,让世界变化!
板书设计
4.1 各种形式的能量
能量形式:声、光、电、热、磁、化学能(汽油 )
作用:使物体发生变化(运动、发光、发热等 )
本质:能量驱动物体变化,常伴随形式转化(如电能→ 机械能 )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