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改革的后果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图是穆罕默德·阿里对外扩张形势图,从地图上看,穆罕默德·阿里占领的地区不包括( )
A.阿拉伯半岛
B.苏丹
C.希腊
D.科尔多凡
2.从1811年开始,穆罕默德·阿里进行了持续近三十年的对外扩张战争,关于战争结果及危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埃及在事实上获得了独立
B.建立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C.巩固了穆罕默德·阿里政权的统治基础
D.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3.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其改革成果却毁于一旦,主要是由于( )
A.穷兵黩武、连年战争
B.外敌入侵、内部混乱
C.众叛亲离、日益孤立
D.经济凋敝、兵源枯竭
4.(2015·涟水高二检测)奥马尔·麦克莱姆曾领导开罗人民起义,反抗法国殖民者,但在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时却扬言“穆罕默德·阿里是我扶上台的,我保证也能把他赶下台”。这表明( )
①改革遇到了阻力
②麦克莱姆成为改革的障碍
③改革触犯了宗教长老阶层的利益
④改革不符合埃及的国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1827年,英、法、俄三国舰队同埃及和土耳其的舰队展开了激战,主要是因为( )
A.埃及对苏丹的侵略侵犯了三国的利益
B.埃及对希腊的侵略威胁三国在地中海的利益
C.埃及的对外扩张引起国际社会的不满
D.遏制埃及的对外扩张以维护正义和社会稳定
6.(2015·常州高二检测)虽然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使埃及获得事实上的独立,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但最终结果是失败的,其决定性的原因是( )
A.
穆罕默德·阿里只进行了局部性的变革,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的结构变革
B.
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缺乏群众基础,没得到社会成员的有力支持
C.
穆罕默德·阿里政权的封建专制性对现代化的改革起着明显的阻碍作用
D.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7.(2015·临沂高二检测)在向近代过渡的埃及与中国分别出现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洋务运动。两者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其不同点是( )
A.都创办了军事工业
B.都创办了民用工业
C.都改革了政治体制
D.都建立了新式海军
8.“穆罕默德·阿里是唯一的能在已崩溃的奥斯曼帝国土地上建立起有生命力的国家的一个人。”对上述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奥斯曼帝国已经腐朽没落
B.
穆罕默德·阿里开创了埃及革故鼎新、国力大增的崭新局面
C.
穆罕默德·阿里对外抗击宗主国和西方列强,成为帝国内充满生机活力的一部分
D.
穆罕默德·阿里政权的统治时间长
9.马克思说:(穆罕默德·阿里统治下的)埃及是“当时奥斯曼帝国唯一有生命力的部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埃及遏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
②民族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③埃及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④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史学界对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下列有关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评价,与史实明显相悖的是( )
A.
穆罕默德·阿里通过改革巩固了封建的中央集权统治
B.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解除了地主对广大农民的封建剥削
C.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使埃及主权在较长时间里得以维护
D.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客观上推动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穆罕默德·阿里带领埃及人民抵御了英、法的殖民主义侵略,但是他也经受了西方工业文明的洗礼。他审时度势,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御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材料二 穆罕默德·阿里“致力于把埃及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国。他坚信埃及人民要富起来,必须在国内生产自己所需的一切,而尽可能地减少进口”。
——1837年俄国驻埃及领事杜哈梅尔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穆罕默德·阿里怎样的改革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动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对埃及的积极影响。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所引梭伦诗句
材料二 史学家对穆罕默德·阿里纷纷各抒己见,有人认为他是“当之无愧的现代埃及之父”,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十足的暴君”。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梭伦的什么改革思想?哪些政策体现了这一思想?
(2)材料二中史学家对穆罕默德·阿里各抒己见,你是怎样评价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请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梭伦、穆罕默德·阿里的身上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穆罕默德·阿里对希腊的战争没有取得胜利,并没有占领过希腊。
2.【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穆罕默德·阿里的对外战争持续了近三十年,长年的穷兵黩武最终动摇了其政权的根基,故C说法错误。
3.【解析】选A。穆罕默德·阿里为了实现建立强大帝国的梦想,穷兵黩武,连年对外战争,最终使埃及的改革毁于一旦。
4.【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奥马尔·麦克莱姆是宗教长老阶层的代表,由他对改革的态度可以看出,改革遇到了阻力,触犯了宗教长老阶层的利益,所以①②③正确。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在埃及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进行的,所以符合埃及的国情,④不正确。
5.【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认识。1824年,埃及军队入侵希腊,埃及的侵略威胁了英、法、俄三国在地中海的利益。1827年,三国海军联合起来一举歼灭了埃及和土耳其的舰队。
6.【解析】选A。上述表述都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但是最根本的、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并没有触动腐朽的封建统治基础,而是对封建统治加以修缮和维护,继续加强封建统治,这在资本主义发展已经是世界潮流的形势下,是违背潮流的。
7.【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中国的洋务运动只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没有触及政治体制方面。
8.【解析】选D。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题干材料中“在已崩溃的奥斯曼帝国……”表明当时帝国已走向衰落,故A正确;埃及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且经过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埃及国力增强,故B、C符合史实;而D与题干无关。
9.【解析】选A。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殖民主义的侵略,促进埃及民族工业的发展,使其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强国,但并没有引导埃及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属于封建性质的改革。
10.【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穆罕默德·阿里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他的改革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因此,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不会解除地主对广大农民的封建剥削。
【规律方法】分析评价型选择题的一般解法
本题属于分析评价型选择题,这类试题有如下特点:此题型加强对历史概念、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等的分析。判断和评价不着眼于“是什么”,而着眼于“为什么”,而且题干所展现的内容多是所学中未出现的结论,往往以全新的结论(或表述)出现,而选项则多是所学中所涉及的内容。回答这类选择题时,主要不是凭借历史知识,而是依靠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较高的史学理论水平。此类题的解题思路是主要搞清结论和史实的关系,要根据题干的结论,分析与史实的内在联系,进行综合辨析,同时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进行判断。
1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目的、内容和影响的识记与理解能力。第(1)题的“改革思想”要从材料“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御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中概括得出;措施应抓住政治、工业(经济)、军事三个方面,并结合所学内容来回答。第(2)题的“动机”要注意“富”字,也就是要使埃及独立富强;“积极影响”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1)思想:学习西方,发展军事。措施:工业方面:从西欧国家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政治方面:仿效欧美国家,在中央设立国务会议,下设若干政府部门,还建立了咨议会;军事方面:从国外聘请教官,培养军官等。
(2)动机:增强埃及的经济、军事实力,实现真正的独立富强。
积极影响:埃及的民族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整顿了社会秩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局面;国家军事实力强大,逐渐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殖民统治;遏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
12.【解析】本题属于比较类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评价、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依据材料中“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进行阐释即可;第(2)题一是要定位评价性的结论,二是要史论结合,恰当地进行论述;第(3)题改革的精神可灵活概括,但要言之有理。
答案:(1)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不偏不倚的改革思想(或折中、制衡的思想)。例如:颁布“解负令”,但允许贵族保留祖传的地产;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等。
(2)如果持肯定态度,理由如下:结束了埃及长期混乱的局面,确立了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促进了农业、商业的发展,建立了近代工业,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增强了埃及的经济军事实力,推迟了被列强侵略的进程等。
如果持否定态度,理由如下:对外扩张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对其他国家进行奴役和掠夺;实行权力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垄断国家政权等。
(3)创新、坚强不屈的改革精神等。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