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26 21:4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学习目标
1、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
2、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重点)
3、掌握世袭制和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难点)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自主检测:阅读书本,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1、找出夏、商、周的基本概况。(包括建立者、都城、建立时间、亡国之君)
2、夏朝的建立有何意义?夏启继承大禹的王位标志着什么?夏朝的重要遗址是什么遗址?该遗址的遗存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
3、西周在地方管理的制度是什么制度?该制度的目的、依据、分封对象、形成等级分别是什么?
4、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的权利与义务分别是什么?分封制有何作用?
一:夏朝的建立与灭亡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统治中心:
国家要素:
约公元前2070年

阳城(今河南登封)
(一)夏朝的建立
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历法,称为“夏历”。
国家的构成要素:包括军队、刑法、监狱、宫殿等。
奴隶制国家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奴隶的工具。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二)夏朝建立的意义:
①夏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 家的产生,中国开始进入奴隶社会。
②启继承王位,标志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家天下
帝王把天下当作自己一家的私有财产,进行统治,世代相传。
世袭制
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
公天下
指原始社会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贫富分化,人人平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被后来的儒家视为“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经》
(三)重要遗址:
二里头遗址
偃师二里头夏朝宫殿遗址复原图
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铜爵
铜鼎
镶嵌绿松石的铜牌
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乐器,成套的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等,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四)夏朝的灭亡
夏王桀不修德行,用武力伤害人民,引起民众的反抗。
亡国之君:
夏王桀(jié)
灭亡原因:
(一)商朝的建立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约公元前1600年

亳(bó)(商王盘庚时迁到殷)
二:商朝的建立与灭亡
商朝的强盛原因:
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二)亡国之君:
商纣王
衰落原因:商纣王实行残暴统治。
对外征伐,耗费国力;修建豪华宫殿,尽情享受;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施用酷刑(如:炮烙酷刑),残害人民。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战役: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镐京(今陕西西安)
三、西周的建立与灭亡
(一)西周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牧野之战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
(三)西周的灭亡
公元前771年,犬戎(rónɡ)攻入镐京,周幽王被杀
(二)西周的衰落:
问题思考:
通过了解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你认为这三个王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从这一历史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原因:末代统治者(夏桀、商纣王、周幽王)实行暴政或昏庸的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
启示:①统治者要实行仁政,爱护百姓;
②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四:西周的分封制
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和《周初分封诸侯示意图》,找到分封制的目的、依据、对象、诸侯义务以及作用。
项目 内容
目的
依据
对象
封国
依据教材和《周初分封诸侯示意图》,完成下列表格
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宗亲、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等
燕、齐、鲁、吴、晋、宋等
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篇》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周王
(封者)
诸侯
(受封者)
①授予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建立诸侯国
②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
作用(影响、意义):
内容:
③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贵族等级序列
①积极: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②消极作用:后期诸侯势力崛起,大国争霸
课堂小结
一、夏、商、周的建立与灭亡
朝代 存续时间 都城 建立者 亡国者 事件/制度


西周
王位世袭制
盘庚迁殷
分封制
二、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
对象
主要内容
作用
约公元前2070—前1600年
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
公元前1046—前771年
阳城
亳、殷
镐京


周武王

商纣王
周幽王
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主要是宗亲、功臣等
①周王:授予诸侯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②诸侯:服从周王调兵,进献贡物、朝觐、拱卫王室。
③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贵族等级序列
积极作用: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推动了边远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消极作用:后期诸侯势力崛起,大国争霸
课堂检测
1.分封制与西周王朝的兴衰关系密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周初分封略表(见下表)
主要封国 受封对象 分封目的
晋 姬姓贵族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卫 姬姓贵族 鲁 姬姓贵族 燕 姬姓贵族 齐 功臣 宋 先代贵族 武王灭商之后,分封了对周人比较温顺并在商朝人中有影响的微子启,以此来统治商的遗民
(1)结合材料一,说明西周分封制的受封对象有哪些?周天子为什么要分封这些人为诸侯?(4分)(历史解释)
对象:周王室宗亲、功臣、先代贵族的后裔。(2分)
原因: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加强西周的统治;②安抚前朝遗民,赢得民众支持。(一点1分,共2分)
材料二 “封建亲戚”的主要国家,大体就在黄河中下游的农耕文明区;其中鲁、卫、晋、燕这些姬姓封国势力最为强大,地处要冲,足以决定大局。
——[日]伊藤道治《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
材料三 西周分封制地图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信息,说明诸侯国对西周统治的巩固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作用:①将同姓贵族分封在地理位置重要的地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②巩固西周对边远地区的统治,抵御周边少数民族的进攻。(一点1分,共2分)
材料四 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译文:周幽王设置了烽火狼烟和大鼓,有敌人来侵犯就点燃烽火,诸侯见到烽火,全都带兵赶来了。)
——摘自《史记·周本纪》
(3)“烽火戏诸侯”与周幽王有关,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诸侯会被周幽王“戏”的原因以及“戏诸侯”后的最大恶果。(4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原因:这是受分封制影响的结果。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有服从周王调兵的义务。(2分)
恶果: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