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中生物必修 1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检测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届高中生物必修 1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检测卷(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8-26 23:3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6届高中生物必修 1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检测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 4 分,共 52 分)
1.(2025·云南玉溪期末)鉴别酵母菌细胞是否死亡可用台盼蓝染液,用它进行染色时,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这体现了活细胞膜的功能是( )
A.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天津和平区2025高一上期中)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受精作用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
B.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协助
C. 台盼蓝不能使活细胞着色,说明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 细胞膜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3.(2024江苏宿迁期中)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细胞膜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的出现让细胞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B.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其上的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多样性有关
C. 精子和卵细胞之间通过直接接触实现识别和结合,不需要信号分子
D.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实现信息交流
4.(2025·江苏盐城期末)用丙酮从猪的成熟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设细胞膜表面积为,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则与关系最恰当的是( )
A.
B.
C.
D.
5.(2024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段考)下列关于对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的探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欧文顿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和化学分析,提出细胞膜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等成分组成的
B. 根据“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实验,推断出细胞膜中磷脂分子排列为两层
C. 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证明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D. 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所有的细胞膜都是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结构构成的
6.(2025·四川绵阳期末)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含有多种酸性水解酶,它们能分解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脂质及多糖等物质。因此,液泡类似于动物细胞中的( )
A. 内质网
B. 溶酶体
C. 中心体
D. 高尔基体
7.(四川内江2025高一上期中改编)下列属于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共同具有的细胞器的一项是( )
A. 细胞膜、核糖体、内质网、中心体、高尔基体、线粒体、溶酶体
B. 叶绿体、核糖体、中心体、线粒体、溶酶体
C. 细胞壁、叶绿体、核糖体、液泡、内质网、高尔基体
D.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8.(2024江西赣州联考)研究人员从小鼠组织细胞中提取了多种细胞器,并对各种细胞器进行分析归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研究人员运用差速离心法提取的细胞器中不包含叶绿体
B. 若提取的细胞器为单层膜细胞器,则其中可能含有多种水解酶
C. 若提取的细胞器不具有膜结构,则该细胞器一定是核糖体
D. 若提取的细胞器含有DNA分子,则该细胞器为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9.(2024·安徽阜阳期末)高中生物实验课上经常选用黑藻叶片来制作临时装片进行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菠菜叶下表皮细胞中叶绿体排列疏松且体积较大,可代替黑藻叶片细胞进行实验
B. 为保持细胞的活性,临时装片上必须滴加生理盐水而不能只滴加清水
C. 不选用根尖细胞进行观察是因为根尖细胞无叶绿体,且细胞质不流动
D. 供观察的黑藻,应事先放在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
10(山东济南一中2025高一上月考)在进行“观察叶绿体”的活动中,先将黑藻放在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预处理培养,然后进行观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制作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不需要染色
B. 黑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制作临时装片时无需切片
C. 预处理可减少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便于观察
D. 叶绿体均匀分布于叶肉细胞中心
11.(2024江苏南京联考)下列关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叶绿体的形态和双层膜结构
B. 把叶绿体作为细胞质流动的标志物是因为细胞质基质不流动,只有叶绿体可以移动
C. 为能正常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应使临时装片上的叶片保持干燥状态
D. 选择黑藻作实验材料的优点是其叶片薄,细胞层数少,利于观察
12.(2024·四川南充期末)胰脏细胞能将被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掺入到蛋白质中,这样就给新合成的蛋白质带上了标记,使我们有可能追踪细胞中这些蛋白质的位置。若用此方法追踪某种分泌蛋白,下列途径,哪一条是这种蛋白质最可能的移动途径( )
A. 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
B. 细胞核→高尔基体→内质网
C. 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
D.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13.(2025·福建三明期末)科学家通过下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细胞核的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
B. 过程①中b部分细胞属于对照组,a部分属于实验组
C. 过程②中a部分与过程①中a部分形成对照
D. 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的寿命与细胞核有关
二、多选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 4 分,共 20 分)
14.(2025·湖南长沙期末改编)真核生物膜融合存在以下机制:不同生物膜上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螺旋状的复合蛋白,使磷脂分子失去稳定进而重排形成融合孔,最后实现生物膜的相互融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膜融合的基础是膜上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可运动
B. 研究包膜病毒与细胞膜融合的机制,能为抗包膜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一种新思路
C. 胰岛素可通过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进入细胞,从而传递信息
D. 重排后的磷脂分子仍排成连续的两层与其具有亲水性的头部和疏水性的尾部有关
15.(河南部分校2025高一上联考)在探究细胞膜结构的过程中,科学家进行了著名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所标记的膜蛋白相同
B. 若升高培养细胞的温度,则达到上述结果所用的时间可能短于40min
C. 若将去壁的植物细胞进行融合,则可能会出现与动物细胞融合相同的结果
D. 最终红色和绿色两种荧光均匀分布说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均有流动性
16.(2024福建泉州期中)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
B. 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
C. 有线粒体的细胞不一定是真核细胞
D. 有细胞壁的细胞一定不是动物细胞
17.(吉林通化2025高一上期中)将某植物细胞各部分结构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的有机物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细胞器 蛋白质 脂质 核酸
a 67 20 微量
b 59 40 0
c 61 0 39
A. 细胞器a一定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B. 细胞器b是蓝细菌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
C. 细胞器c中进行的生理过程产生水,产生的水中的氢来自羧基和氨基
D. 表中三种细胞器都参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过程
(三)细胞核与物质运输
18.(重庆七校2024高一上期末联考)游离的核糖体转移至粗面内质网继续合成分泌蛋白的决定性因素包括多肽链N端的信号肽、信号识别颗粒和内质网膜上的信号识别颗粒受体等。信号识别颗粒识别信号肽并与信号肽结合,再与内质网上的信号识别颗粒受体结合,从而将核糖体固定在内质网膜上。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信号识别颗粒既能与信号肽结合,也能与信号识别颗粒受体结合
B. 血红蛋白的合成过程不会发生信号识别颗粒与受体结合的过程
C. 信号肽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完成合成后立即转移至附着型核糖体上
D. 附着型核糖体合成的肽链通过通道蛋白转移至内质网腔中进行加工、折叠等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48 分)
19.(10分)(2025·山东青岛期末)如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结构E为______;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______(填图中标号)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说明细胞膜具有的结构特点是______。
(3)细胞膜主要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膜的基本支架是[ ]______。
(4)1895年,欧文顿发现能够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______;1972年,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基础上,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了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______模型。
20.(12分)(2025·北京清华附中月考)核孔复合体主要由核被膜、中央栓和核质侧的“核篮”结构组成,细胞质中的物质可通过甲、乙、丙三种方式进入细胞核,如图1所示。
(1)核膜由______层磷脂分子组成。
(2)亲核蛋白主要通过丙方式进入细胞核。进核之前,亲核蛋白首先需要与______结合,然后在______和能量(ATP)的参与下完成运输。
(3)亲核蛋白一般含有核定位序列(NLS)。为探究NLS位于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的头部还是尾部,某同学以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为材料进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2),得出NLS序列位于亲核蛋白尾部的结论。
①请评价该同学的结论并写出评价的依据:______。
②请完善实验设计: ;若实验结果为 ,则上述结论成立。
(4)由上述实验可知,大分子物质进出核孔也是具有______性的。
21.(14分)(2024四川成都期中)某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三位细胞生物学家:美国的克劳德、比利时的迪夫和罗马尼亚的帕拉德。如下是他们的主要成就,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深入了解细胞的奥秘,就必须将细胞内的组分分离出来。经过艰苦的努力,克劳德终于摸索出来采用不同的转速对破碎的细胞进行离心的方法,将细胞内的不同组分分开。这就是______法。如图1表示用该方法进行的实验过程,其中离心机转速最快的试管是______。
(2)1949年迪夫在研究胰岛素对大鼠肝组织的作用时,一个偶然的现象令他困惑不解:有一种酸性水解酶,从肝组织分离出来的时候活性并不高,但是保存5天后,活性出人意料地大大提高了。他想这种酶一定存在于细胞内的某个“容器”中。他继续做了许多实验,结果证实了他的推测,这种酶被包在完整的膜内。这个“容器”是______(细胞器),该细胞器的作用是______。
(3)帕拉德是克劳德的学生和助手,他改进了电子显微镜样品固定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动物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发现了核糖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后来他与同事设计了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实验,图2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过程,a、b、c分别表示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在抗体合成与分泌的过程中,某些膜结构的面积会发生短暂性的变化,其中膜面积最终表现为减小的结构是图2中的[ ]______(“[]”中填图中标号)。
(4)下面列举了图2和图3中部分结构和其对应的主要成分或特点,对应有误的是______(多选)
A. 结构①:磷脂、蛋白质、糖类
B. 结构⑤: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
C. 结构a:核糖核酸、蛋白质
D. 结构c:双层膜结构
(5)图3中,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各种膜的功能差别较大,原因是______。
(四)细胞器与细胞代谢
22.(6分)(2025·山东青岛期末)细胞内多种细胞器形成复杂的互作网络,人体细胞内线粒体细胞器互作网络部分关系如图所示。脂滴是细胞内贮存脂质的一种细胞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机理与肝细胞中线粒体功能障碍、脂滴异常增多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在生物膜上进行,线粒体的功能是______。
(2)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是细胞器互作的重要体现。细胞器A的名称是______,细胞器B的功能是______。
(3)根据题目信息推测,脂滴膜由______层磷脂分子组成。结合资料,提出一个研发治疗NAFLD药物的可能方向:______。
23.(6分)(2024重庆巴蜀中学阶段练习)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其过程如图甲所示。某研究小组取若干只成年小鼠均分为两组,其中运动组小鼠每天进行一定负荷的耐力运动训练。一段时间后,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组织切片中线粒体的自噬情况,结果如图乙所示(图中白色箭头指示自噬小泡,黑色箭头指示线粒体)。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甲中溶酶体的作用是______,其内部水解酶的合成场所是______。
(2)根据图乙结果,适量运动对心肌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是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
(3)溶酶体水解自噬体中的组分后,产物的去向是______。
(4)推测运动组心肌细胞能量供应更充足的原因是______。
一、单选题
1.B(解析:台盼蓝不能进入活细胞,体现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2.B(解析:细胞间信息交流并非都需细胞膜上的受体,如高等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交流)
3.C(解析:精子和卵细胞通过直接接触结合,依赖细胞膜表面的信号分子与受体的识别,需要信号分子)
4.C(解析:猪成熟红细胞细胞膜的脂质除磷脂外,还含少量胆固醇等,故提取的脂质铺成单分子层面积大于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
5.B(解析:欧文顿未提取膜成分,仅通过通透性推测膜含脂质;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证明细胞膜的流动性(结构特性);罗伯特森提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故B正确)
6.B(解析:液泡含多种酸性水解酶,可分解细胞内物质,功能类似动物细胞的溶酶体)
7.D(解析:A中细胞膜不是细胞器,中心体不是高等植物细胞的细胞器;B中叶绿体、中心体不是共有的;C中细胞壁、叶绿体、液泡不是动物细胞的细胞器,故D正确)
8.C(解析:无膜结构的细胞器除核糖体外,还有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的中心体)
9.D(解析:A中菠菜叶下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B中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滴加清水;C中根尖细胞细胞质也流动,只是无叶绿体无法作为标志物,故D正确)
10.B(解析:黑藻是多细胞藻类,制作临时装片需切片;预处理的目的是让细胞代谢活跃,便于观察细胞质流动,不会减少叶绿体数量;叶绿体在叶肉细胞中分布不均,故B错误)
11.D(解析:A中高倍镜无法观察到叶绿体双层膜;B中细胞质基质也能流动,叶绿体是因体积较大易观察而作为标志物;C中临时装片需保持叶片有水状态,避免细胞失水,故D正确)
12.D(解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路径为: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运输)→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包装)→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分泌))
13.D(解析:实验仅体现细胞核与细胞分裂、分化有关,未涉及细胞寿命的探究)
二、多选题
14.ABD(解析:C错误,胰岛素通过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分泌到细胞外,不进入细胞内传递信息)
15.AD(解析:A错误,实验标记的是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不同膜蛋白;D错误,荧光均匀分布说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流动性,但并非所有蛋白质都能自由流动)
16.D(解析:A错误,蓝细菌(原核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植物根细胞无叶绿体但属于植物细胞;C错误,线粒体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原核细胞无线粒体,故D正确)
17.ABD(解析:A错误,细胞器a含蛋白质、脂质和微量核酸,可能是叶绿体或线粒体;B错误,细胞器b含蛋白质和脂质(具膜),蓝细菌(原核生物)仅含核糖体(无膜),二者无共有具膜细胞器;D错误,细胞器c是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细胞器a若为线粒体(供能),细胞器b若为内质网或高尔基体(加工),但并非三者都参与分泌蛋白加工和分泌,故ABD错误)
18.C(解析:C错误,信号肽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后,被信号识别颗粒识别,引导核糖体附着到内质网膜上,并非“转移至附着型核糖体”)
三、非选择题
19.(1)糖被;蛋白质(或图中标号,如对应膜蛋白的标号)
(2)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脂质(或磷脂);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对应图中标号,如磷脂双分子层的标号)
(4)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流动镶嵌
20.
(1)4(解析:核膜为双层膜,每层膜含2层磷脂分子)
(2)受体;载体蛋白
(3)①结论不严谨,实验未排除亲核蛋白头部含NLS的可能(仅注射尾部,未检测头部是否能进入细胞核)
②补充实验:将放射性标记的亲核蛋白头部显微注射到爪蟾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检测细胞核内的放射性;细胞核内无放射性
(4)选择
21.
(1)差速离心;D(解析:核糖体体积最小,需最高转速离心才能沉降)
(2)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3)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内质网(对应图中标号,如内质网的标号)
(4)BD(解析:B中结构⑤若为染色质,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NA含脱氧核糖,而非脱氧核糖核酸;D中结构c若为高尔基体,是单层膜结构)
(5)生物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22.
(1)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或产生ATP)
(2)核糖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3)2;研发能促进线粒体功能修复(或减少脂滴异常形成、促进脂滴分解)的药物(合理即可)
23.
(1)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或水解自噬体中的组分);核糖体
(2)促进(或增强);运动组心肌组织切片中自噬小泡(白色箭头)数量多于对照组
(3)有用的物质被细胞再利用,代谢废物排出细胞外
(4)适量运动通过促进线粒体自噬,清除受损线粒体,保留功能正常的线粒体,从而提高能量供应效率(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