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古文复习课件(共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古文复习课件(共5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8-03 16:4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1张PPT。第七单元古文复习
强项令范晔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
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
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
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
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
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
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特例征召等到因为用名词作状语,用鞭子击打接着列举倒装句,欲言何名作动,鞭打倒装句,以何;理,治理平民,百姓同“披”,盖,覆盖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地人。……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因为藏匿在公主家,差吏抓不住他。等到公主出门,而用这个家奴陪乘。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他们,拦住马车,用刀圈地,大声数说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公主立即回到宫里,向光武帝告状。光武帝极为愤怒,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叩了个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话?”董宣说:“皇帝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臣下我不等鞭子打,请求能够自杀。”当即用头去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译文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
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
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
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平民,百姓按,撑认错死刑犯同“藏”,隐藏把全,全部于是,就从此逃亡犯光武帝命令小太监扶着他,让他向公主叩头谢罪,董宣不答应,(光武帝命令小太监)强迫他叩头,董宣两手撑地,一直不肯低头。公主说:“过去弟弟做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死刑犯,官吏不敢到家门。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光武帝笑着说:“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当即命令:“硬脖子县令出去!”赏赐三十万钱。董宣把它全部分给手下众官吏。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京师称之为“卧虎”。歌颂他说:“没人击鼓鸣冤的董宣。”译文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
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
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
礼。妻子和儿子为…感到悲伤才倒装句,
以大夫礼葬死被子破旧曾经
(董宣)当了五年洛阳县令。七十四岁时,死在任上。光武帝召令派遣使者探望,只看见用布做的被子覆盖着尸体,妻子儿女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光武帝很伤心,说:“董宣廉洁,到他死才知道。”因为董宣曾经做过二千石的官,便赏赐绿色丝带,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译文测标:一、字词总结1、通假字:①流血被面
②臧亡匿死被通“披”,盖,覆盖臧通“藏”,隐藏2、古今异义词:①特征
古:特例征召
今:作为事物特点的标志②妻子
古:妻子和儿子
今:男子的配偶④白衣
③谢
2、古今异义词:古:平民,百姓
今:白色的衣服古:认错
今:感谢3、词类活用:①欲箠杀之:
②臣不须箠
箠,名词作状语,用鞭子箠,名词作动词,鞭打4、文言句式:①判断句: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②倒装句:
欲何言?将何以理天下乎?葬以大夫礼.5、一词多义:①因
②叩
③被
①因匿主家
②因格杀之
③因敕①乃驻车叩马
②使宣叩头谢主①流血被面
②唯见布被覆尸因为接着于是,就拉住,勒住磕盖,覆盖被子5、一词多义:④数
⑤令
⑥以
①大言数主之失
②有大麦数斛①帝令小黄门持之
②威不能行一令乎①而以奴骖乘
②将何以理天下乎?
③以刀画地
④宣悉以班诸吏
⑤以宣尝为二千石
⑥葬以大夫礼列举几命令县令让凭用把因为按照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
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求二
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
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靠近岸边 倒塌 于此,在那里经历竟然划船,名词作动词拖着 认为参考译文: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在这条河里。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然没找到。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驾着几只小船,拖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
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听说这件事你们这些人推究事物的道理被这不是松散轻浮埋没不是颠倒了吗?指洪水是,就是参考译文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设立了学馆讲学,听了这件事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使突然涨起来的河水带它们离开?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于沙中,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也是颠倒是非?”大家都很佩服,认为是精当确切的言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
当求之于上游。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
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
石必倒掷坎穴中。讲学家的话凡是原因是冲走 摔倒代指石兽冲激参考译文:一个年老的河兵听说了这个观点,又嘲笑说:“凡是丢失在河里的石头,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冲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陷坑。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 不已,
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 其言,果
得于数里外。然则 天下之事,但知其
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 欤?
这样停止于是逆流而上固然按照他的,指老河兵的既然这样,那么只,仅仅主观武断吗参考译文像这样再次,石头又再次翻转。不停地翻转,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人们)依照他的话(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外寻到了(石兽)。那么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根据某个方面的道理就主观判断呢?古今异义古今干岸不潮湿阅经过,过了看物理事物的道理一门学科是这表判断的动词已停止已经一词多义之闻之笑曰代词,代顺流而下寻找石兽这件事沿河求之代词,代石兽.一老河兵闻之代词,代讲学家的话.当求之于上流代词,代石头.其反激之力的至石之半的求之下流求之地中代词,代石兽然则天下之事的 一词多义:为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众服为确论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
( 被 )( 认为 )(成为) 岳 飞 飞事亲 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
侍奉父母 最,极 平素,向来
愿与交欢,饰名姝 遗之。飞回:“主上 宵旰,
赠送 勤于政事
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
难道 推脱,推辞 佩服 有人
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
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吝惜,舍不得 岳飞伺候父母极为孝顺,家里没有侍妾。吴玠素来佩服岳飞,希望与他交好,把著名的美女打扮起来送给他。岳飞说:“皇上整天勤于政事,天没亮就穿衣起床,天很晚才吃饭,难道现在是大将安心享受的时候吗?”推辞不接受。吴玠大为叹服。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能太平?”岳飞说:“文臣不贪恋钱财,武官不贪恋生命,天下就太平了!” 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
军队 休息 督促 穿铠甲,名词作动词
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 刍者,立斩以
来 捆 喂牲口的草
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
示众 接纳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军队每次休整,(岳飞)督促将士跑下山坡、跃过壕沟,都(让将士)穿着沉重的铠甲来训练。士兵假若拿老百姓一缕麻来捆束牲口草料,立即斩首示众。士兵晚上宿营,老百姓开门希望接纳,没有人敢进去。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
病 替 慰问犒劳
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
死于国事,文中指战死 全都
军吏,秋毫无犯。 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
丝毫不侵占百姓的财务 发动战争
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
计谋 所指向的地方 获胜
遇敌不动。

军队的号令是“冻死也不拆(百姓的)房屋,饿死也不抢劫掠夺。”士兵生病,(岳飞)亲自为他们调药。将领们到远方戍守,岳飞的妻子便慰问犒劳他们的家人;为国而死的将领,为之痛哭,并抚育他们的遗孤。(皇上)有赏赐犒劳,都分给军中官吏,丝毫不侵占百姓的财物。善于以少打多。凡是有军事行动,都要召集所有的统制,计策定了然后才开战,因此攻打哪儿都能获胜,即使突然遭遇敌人也不惊慌。 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
动摇
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
智,勇,严,阙一不可。”每调军食,必蹙额
皱眉,愁苦的样子
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
读书人,书生 尊敬读书人
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
谦和的样子 辞谢升官
何功之有!”
有什么功劳 敌人因此说:“撼动大山容易,撼动岳家军难。”张俊曾经问作战术,岳飞说:“仁爱、诚信、智慧、勇敢、严厉,缺少一个都不可以。”每次调集军粮,岳飞一定皱着眉头说:“东南百姓的财力用尽了!”(他)尊敬贤士,唱雅诗,做投壶游戏,谦和得就像一介书生。(他)每次推辞升官,一定说:“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四、文言知识积累1、通假字
①阙一不可   
②飞事亲至孝
2、古今异义词
①却不受   
②或问    
③课将士注坡跳壕 
④张俊尝问用兵之术 (通“缺”,缺少)(通“侍”,侍奉)古义:推脱,推辞古义:有的人古义:督促古义:曾经⑤饰名姝遗之
⑥飞事亲至孝
⑦飞事亲至孝
⑧师每休舍
⑨军号“冻死不拆屋” 古义:赠送古义:侍奉古义:父母古义:休息,停留古义:军队的号令3、一词多义
调 ①亲为调药(动词,调配。读tiáo。)     
②每调军食事(动词,调集。读diào。)
事 ①飞事亲至孝   (动词,侍奉。)
②死事者    (名词,国事) 3、一词多义
之 ①饰名姝遗之(代岳飞)     ②尝问用兵之术(助词,的)   ③皆重铠以习之 (代训练内容)  ④飞何功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以 ①善以少击众(介词,拿,用。) ②立斩以徇(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4 .??词类活用   
①皆重铠以习之(名词用作动词,穿沉重的铠甲)
②东南民力竭矣(竭,形容词作动词,原意是尽,这里译为“用尽”)
③卒夜宿(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④好贤礼士 (名词用作动词,以礼相待)
 29.古文二则郢 人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
“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
伤,郢人立不失容。回头看经过涂抹听信、听任比喻技术极为熟练高超苍蝇翅膀表转接改变神色砍、削 庄子在送葬的路上,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随从的人说:“楚国有个人用白色的泥点涂抹在自己的鼻头上,那块泥巴有苍蝇的翅膀那么薄,让一位名叫石的匠人来砍掉它。石匠人挥舞锛子像风一般掠过,(楚国人)听任(石匠人)砍削,白色的泥点完全削尽,但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楚国人站在那里面不改色。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
人为之。’匠石曰:‘臣尝能斫之。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
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召见试验曾经即使如此 搭档没有用来 宋元公听说了这件事,把石匠人叫来说:‘试着为我这么做一遍。’石匠人说:‘我曾经能砍削鼻头上的白泥点。即便如此,我的搭档却死了很长时间了。’自从施惠先生死后,没有人给我当搭档了,我无法与人论辩了。”
29.古文二则伯牙善鼓琴 ①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②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③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④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⑤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擅长,善于聆听意念,心情山高好盛大的样子想领会,听得出山的北面通“猝”,突然停留拿,拿过来琴曲名创作穷尽旨趣,意旨停止弹琴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到隐藏自己的声音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译文: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山高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盛大的样子像江河!”2.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译文: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边停下,心里悲伤,于是拿过琴来弹奏。游于泰山之阴
止于岩下
吾于何逃声哉1、解释下列一词多义字。伯牙善鼓琴(1)善善哉,洋洋兮若江河。(2)于 善于、擅长好介词,在介词,在介词,到(3)之1、解释下列一词多义字。钟子期必得之
乃援琴而鼓之
游于泰山之阴
初为霖雨之操
更造崩山之音
子之听夫志2、解释下列通假字的意思。 卒逢暴雨 (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结构助词,
“的”。代词,代伯牙的心意。代词,代琴。通“猝”,突然3、翻译下列句子。(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3)钟子期辄穷其趣。
(4)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钟子期就能点明他的情趣。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心意,想象到的就如同我弹琴时心里所想到的一样。心里悲伤,于是拿过琴来弹奏。伯牙所想的,钟子期都能领会。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