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教案 (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教案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5 21:4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教案
【学习要求】
了解俄国农奴制概况
列举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
阐明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国的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俄国农奴制
难点:俄国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新课导言】
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19世纪中期世界资本主义潮流加速滚滚向前。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不久法国和美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1861年美国南北双方围绕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展开了一场战争,以林肯总统为代表的北方获胜,奴隶制被废除,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就连清政府也不能无视这股潮流,18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与此同时俄国、日本开始了更为深刻的变革,揭开了他们近代化的序幕。
小结:19世纪中期世界潮流是近代化,资本主义化。
一、俄国的农奴制
【推进新课】
(一)农奴制形成的过程:
1、开始形成:15C末16C初,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
2、正式确立:17C中期(《法律大全》颁布)
3、发展:18C以后历代沙皇强化农奴制
(1)彼得一世: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2)18C中后期的沙皇:把一百多万自由农民连同土地赏赐给贵族宠臣、并扩展到新吞并的乌克兰、波兰。
(3)19世纪中叶:俄国农村一半以上的人口是农奴
(二)农奴的悲惨生活
农奴每周被迫在领主的庄园内无偿劳动三四天,然后才能利用其他时间耕种自己的份地,还要承担很重的赋税。
——选自课本
请思考:上述图片、材料,它们共同反映了俄国农奴制下农奴的什么处境?
政治:受压迫,没有人身自由;
经济:受剥削,生活贫困不堪。
农奴的这种处境会带来什么影响?
激化了阶级矛盾,农奴反抗不断。
小结一:政治上农奴制度激化了阶级矛盾,激起了农奴的反抗,沉重打击了沙皇专制制度。
【拓展阅读】:
俄国农奴制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以奴役制为主要形式的地主或国家剥削农民的主要经济和法律制度。俄国农奴制下的农民分为地主农民、国有农民(自由农民)和宫廷农民。地主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他们占农奴的绝大部分,受压迫最深,处于社会最底层。国有农民不直接依附于封建主,人身是自由的,但担负国家繁重的贡税和无偿的劳役。宫廷农民专门供给沙皇必需品,从属于宫廷。
二、步履维艰的俄国工业发展
【课前预习】
(一)俄国工业发展的表现
19世纪40年代,俄国的棉纺织业中出现了机器工厂,不久,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之间的铁路也在一片反对声中开工。
(二)俄国工业落后的表现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英国的轮船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英国)经济比较:
国别
人均收入(卢布)
铁产量(万吨)
铁路长度(千米)
俄国
71
26
1606
英国
323
385
14603
俄国已经出现机器工厂,但是仍然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思考:发展资本主义需要哪些条件?俄国缺少哪些条件?
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资金、技术、自由劳动力、市场、丰富的资源和原料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
(1)农奴遭受严重剥削,生活困苦,无力购买商品因而国内市场狭小。
(2)农奴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且缺乏人身自由,造成俄国工场手工业缺少自由劳动力。
(3)农奴制的实行,加强了贵族地主的势力,贵族地主将钱财用于买田置地,资本主义发展缺少必要的资本。
(4)俄国还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技术落后。
(5)俄国还是沙皇专制制度,社会环境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小结二: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学思之窗:
……
他为什么这样评价农奴制?你对农奴制有何看法?
原因:他已认识到落后的农奴制已成为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被历史所淘汰。
看法:只有废除农奴制,尽快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俄国才有出路。
【自主研习】
三、新思潮的涌动
(一)背景:
1、19世纪初,俄国的一些青年军官感受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受到了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2、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试图推翻沙皇封建专制制度,废除农奴制。
(二)概况
守旧派:主张平缓改革(自上而下,自愿协调);
改革派:解放农民,由农民向地主赎取份地;
激进派:无条件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
材料一: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农民革命是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也就是要推翻农奴制和沙皇专制;赫尔岑号召俄国一切进步力量为农民解放和实现民主而斗争
材料二:“我憎恨你和你的皇座,专制的暴君和魔王,我带着残忍的高兴看着你的覆灭,你子孙的死亡。”
——普希金
结合已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新思潮的主要主张?
反对沙皇专制,废除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
小结三: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四、克里米亚战争
1、原因:
(1)扩大在地中海和西亚等地的势力,攫取更多的土地
(2)转移国内矛盾
(3)俄国入侵奥斯曼帝国,侵犯了英法在奥斯曼帝国的利益
2、战争双方:
俄国——英国、法国、奥斯曼帝国
3、失败原因:
装备陈旧、交通运输落后、指挥系统腐败无能、后勤不足、出生农奴的士兵营养不良。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的深层根源是什么?
腐败的农奴制。
4、影响:
(1)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
(2)沉重打击俄国人的士气。
(3)充分暴露了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腐朽,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导火线)。
阅读材料回答:
“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D.M华莱士
(1)材料中“我们与文明的斗争”指的是什么?什么历史事件验证了材料的预测?
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的俄国将与工业高度发达的西欧国家发生冲突。
克里米亚战争。
(2)材料二中“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政治目的?
只有废除农奴制度,尽快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才是俄国的出路。
小结4:克里米亚战争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腐败,成为农奴制改革的导火线。
【本课小结】
农奴的主要膳食为卷心菜汤、黑麦面包、小麦或小米制成的粥。他们的住房狭小,常常只有一间同牲口挤在一起的小屋。
    
——当时俄国官方的一份调查报告
农民连同妻子儿女及其财产都属于领主所有;农民永远不能随意离开主人,如果逃亡,领主有权无限期追捕…… 
——《法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