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学案 (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学案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5 21:4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知识拓展】
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1)必要性:①农奴制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迫使改革。②农奴制使工业发展步履维艰——需要改革。
③新思潮的涌动——要求改革。④克里米亚战争使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激化国内矛盾——加速改革。
(2)可能性: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前的准备。
2.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面临的问题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就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归纳时应该从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四个方面考虑,简单地说,就是农奴制的危机、资本主义发展的缓慢、新思潮的涌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具体说,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与西欧国家差距拉大;革命民主主义者积极发动武装起义,准备推翻俄国农奴制;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最主要的问题是政治方面的问题,即沙皇的专制统治受到威胁,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必须进行农奴制改革。
3.俄国农奴制和克里米亚战争
(1)俄国农奴制:是15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中叶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15世纪末16世纪初,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而开始形成;17世纪中叶正式确立;18世纪中后期,农奴制进一步推广并发展。?
(2)克里米亚战争:是西欧资本主义列强与沙皇俄国之间在土耳其问题上的矛盾尖锐而导致的局部的国际性战争。它既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战争(对俄国和英法来说),也是自卫性质的反侵略战争(对土耳其来说),同时也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与落后的农奴制度之间的一场较量。
4.比较俄国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激进派
相同点:都反对沙皇专制,都主张废除农奴制,都受西方社会进步思想的影响。不同点:十二月党人为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而发动武装起义;而知识分子激进派先与保守派展开激烈争论,又创办报刊宣传自己的主张,鼓吹农奴的解放,还筹划成立革命组织,进行革命活动。
【典题欣赏】
例1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在(

A.新思潮涌动
B.农奴起义不断
C.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
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D.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解析:生产力发展角度即经济角度,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缺乏必需的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国内市场。所以答案为
C项。
答案:C
点评:本题考
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2
下列关于俄国农奴制和农奴的表述,错误
的是(
)?
A.俄国农奴制于18世纪中期正式确立
B.18世纪中
后期,农奴制扩展
到新吞并的乌克兰、波兰等地
C.彼得一世允许私营企业
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D.地主占有土地和农奴是其不可侵犯的特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农奴制及农奴制下农奴的认识。俄国农奴制确立于17世纪中期,故选A项。
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例3
下列
各项属于俄国1861年改革背景的是(
)①农奴制出现了危机
②思想界出现了要求改革的知识分子,他们对农奴制进行揭露和抨击
③改革前遇到西方列强的侵略
④改革前俄国工业发展步履维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③表述
不正确。改革前俄国虽与西方列强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但这场战
争并不是西方列强侵略俄国的战
争,而是一场俄国与英法争夺控制奥斯曼帝国的非正义战争。
答案:C
点评: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例4
沙皇政府于1649
年通过的《法律大全
》明确宣布,领主有权无限期地追捕逃亡者,这一规定(

①反映了农奴被奴役的程度
②说明农奴是地主的私有财产
③从法律上确立了农奴制的地位
④标志着俄国农奴制度的最终确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沙皇政府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农奴主对农奴的权利,表明了农奴受奴役
、作为农奴主私有财产的地位得到法律的确认,这也标志着俄国农奴制度的最终确立。所以选D项。
答案: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再现历史知识及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第1课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建议用时
实际用时
满分
实际得分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十二月党人和激进派知识分子基本主张的相同点是(
)?
A.发动武装起义
B.主张废除农奴制度
C.主张自上而下的改革
D.主张通过农民和地主协商的办法废除农奴制
2.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武器的落后
B.政治、经济体制的落后
C.运输工具的落后
D.军需品的不足
3.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最大影响是(
)A.丧失了在土耳其以及巴尔干的殖民势力
B.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C.促使统治者加强军事力量
D.激化了社会矛盾,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4.19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判处它的死刑。”这段材料可能出自谁之口(
)A.十二月党人
B.地主阶级革命派
C.守旧派知识分子
D.激进派知识分子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各国人均收入比较(1861年)(卢布)
?
国别
俄国
英国
美国
德意志
法国
意大利
收入金额
71
232
450
175
150
183
材料二
当时英、法的大部分军队都已使用新式步枪——有线膛枪,俄国95%的士兵仍然使用射程只有300步的拿破仑时代的旧式火枪——滑膛燧发枪。英、法和土耳其共有作战用的蒸汽舰281艘,俄国黑海舰队多数为帆船,蒸汽舰只有24艘。英、法向前线运送物资,在海上使用的是蒸汽机驱动的轮船,俄国使用的是牛车和木制的帆船。俄国的铁路还未修到南部,俄国军队在国内调动的时间比英、法军队从本国调往战场所需的时间还要长。
?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0分)?
(2)材料一反映的问题在材料二中有哪些具体表现?(20分)?
?
?
答案与解析
1.B
本题主要考查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A项是十二月党人的主要活动;C、D两项是保守派知识分子的主张。
2.B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克里米亚战争是西欧资本主义列强与沙皇俄国之间在土耳其问题上矛盾尖锐化的结果,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的俄国同工业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英法之间的战争。从本质上看,战争失败是由俄国政治、经济体制的落后导致的。
3.D
本题主要考查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客观上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A、B、D三项都是战争的影响,C项是错误的表述,但影响最大的是D项,1861年沙皇为化解矛盾、巩固统治,废除了农奴制。克里米亚战争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导火线。所以答案为D项。
4.D
材料反映的思想主题是指出农奴制的弊端,要求废除农奴制度。激进派的观点:要求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代表人物有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故选D项。
5.(1)俄国社会经济落后,工业发展落后。(2)军事装备落后;交通运输落后;蒸汽动力机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1)问人均收入少反映出经济落后,从材料二中的“枪”“船”等可以看出是工业或军事落后。(2)问从军事装备、交通运输、动力等方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