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2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课后提升训练
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025-2026学年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数轴上,已知的中点为,则( )
A. B.1 C.2 D.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的周长为( )
A.12 B.14 C.16 D.20
3.已知两平行直线分别过点和,并且各自绕点A,B旋转,但始终保持平行,则平行直线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4.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5.直线和直线分别过定点和,则( )
A. B. C. D.
6.已知点在轴上,点在轴上,线段的中点的坐标是,则( )
A.10 B.5 C.8 D.6
7.已知的顶点为,,,则BC边上的中线长为( )
A.4 B.5 C. D.
8.若点在直线上运动,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13 D.
二、多项选择题
9.在直角坐标系中,,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为直角三角形
B.,,,依次连起来是一个四边形
C.
D.
10.已知,且,则a的取值可能为( )
A. B. C. D.
11.某同学在研究函数的最值时,联想到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从而将函数变形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函数的最小值为 B.函数的最小值为
C.函数没有最大值 D.函数有最大值
三、填空题.
12.已知的三个顶点,,,则的形状为 .
13.已知函数,则的最小值为 .
14.已知点,点在轴上,则的最小值为 .
四、解答题
15.设直线,,其中实数,满足.
(1)证明直线与相交;
(2)证明直线与的交点到原点的距离为定值.
16.已知直线:(a为实数),与相交于点M.
(1)若过点M,求a的值;
(2)设直线过定点N,求.
17.已知点,,点C在x轴上,且是直角三角形,.
(1)求点C的坐标;
(2)求的面积;
(3)求斜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18.已知△的三个顶点为,,.
(1)求证:△为直角三角形;
(2)求边上的中线长及中线所在的直线方程.
19.已知直线的方程为,直线经过点和.
(1)若,求的值;
(2)若当变化时,总过定点,求.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B
4.D
5.A
6.A
7.B
8.C
二、多项选择题
9.ACD
10.CD
11.BC
三、填空题
12.等腰直角
13.5
14.
四、解答题
15.【解】(1)假设直线与不相交,则直线与平行或重合,有,
又,得,此时无实数解,从而,即直线与相交;
(2)设直线与的交点为点,
解方程组,得,则点,
设原点为,
则,
即直线与的交点到原点的距离为定值1.
16.【解】(1)由,得,即,
因为过点,所以,即.
(2)因为,所以直线过定点,
所以.
17.【解】(1)设.因为,所以,
显然,则.
因为,,
所以,解得,则.
(2),,
的面积为.
(3)记AC的中点为E,则.
直线BE的斜率为,
直线BE的方程为,即,
所以斜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18.【解】(1)由已知条件得,
,,
则,
所以△为直角三角形;
(2)设的中点坐标为,则边上的中线,
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即的坐标为,
直线的斜率为,
所以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方程为,即.
19.【解】(1)直线经过点和,所以,
所以直线的斜率为,因为直线的斜率为,,
所以,解得或.
(2)直线的方程为可以改写为,
由,解得,
所以总过定点,
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