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测
七年级 语文试卷
说明:
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它位置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打开语文书,我们穿越广阔沙漠,认识了A.至死不懈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我们奔赴朝鲜战场,感受了志愿军战士顽强坚韧的精神品质;我们遨游浩瀚的太空,见证了“时代楷模”杨利伟B.胆战心惊的归途……中华儿女身上那对祖国 ① 古不变的热爱,让我们感动。如果把世界看作一个舞台,能站在舞台中央,C.妇孺皆知的人毕竟不多,更多的是处在舞台边缘而D.鲜为人知的小角色。只有我们在自己的位置发挥好自己的职责,就能够点亮整个舞台,收获五彩斑斓的人生。
1. 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mó 亘 B. mú 亘 C. mó 恒 D. mú 恒
2. 文段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至死不懈 B. 胆战心惊 C. 妇孺皆知 D. 鲜人知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要我们在自己位置发挥好自己的职责,就能够点亮整个舞台,收获五彩斑斓的人生。
B. 如果我们在自己的位置发挥好自己的职责,才能够点亮整个舞台,收获五彩斑斓的人生。
C. 如果我们在自己的位置发挥好自己的职责,就能够点亮整个舞台,收获五彩斑斓的人生。
D. 我们只有在自己的位置发挥好自己的职责,才能够点亮整个舞台,收获五彩斑斓的人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_________。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 )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 )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4. 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 , B. , 、 C. ; 、 D. , ;
5. 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A. 那时候,他已经研究志趣正浓而诗兴不作
B. 那时候,他已经研究志趣正浓并诗兴不作
C.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并研究志趣正浓
D.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每小题2分,共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6. 对这首诗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 “散入春风满洛城”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
C. 本诗中的“折柳”指汉代名曲《折杨柳》,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D. 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
7. 细读本诗,结合岑参的《逢入京使》,思考两首诗中“故园”的意思是什么?并分析两诗中这一意象蕴含的情感是否相同,并据此谈谈你阅读古代诗歌发现的方法。
【链接材料】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二)(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输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③,岂汝先人④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伎:同“技”。④先人:指死去父亲。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8.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善( ) (2)及( ) (3)罔( )
9.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尧咨每以弓矢为乐。
(2)岂汝先人志邪?
10. 本文和《卖油翁》都涉及“技艺高超”这一内容,但是表达的主旨却各有侧重,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1. 古诗文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歌以咏志,诗以传情。”我们感动于那些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
(1)王维独坐竹林,与天地精神往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晚春写景,尽展百花生命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边塞军营苦寒,烘托木兰的英勇无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诗句早就根植于我们的内心,这些诗意也已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邢伯伯的茶
①父亲的大学同学邢伯伯,第一次到我家做客时,带着一个麻绳扎的纸包。打开纸包,里面竟是一斤他自己炒制的龙井茶。
②扁平的茶叶像无数条一模一样的浅黄小鱼儿,抛入茶杯里发出清亮的声响,沸水冲入,小鱼儿们飞速蹿游,三升三降,最后像芭蕾演员一样在杯底踮脚立住,释放出醉人的清香。不满十岁的我,被邢伯伯邀请,坐上高凳,在八仙桌上喝茶。尝到人生的第一口茶,我就被茶汤的清香和回甘惊住了。
③此后的时光里,我总被邢伯伯隔年带来的新茶打动着,却总疏于深究这背后的故事。直到最近一次欢聚,他跟我说起饮茶的好处,顺带说起他人生轨迹的变迁。
④在大学学习期间,他经常骑车周游西湖周边的群山。那时候,山里人还远没有经营农家乐的意识,大部分农家只是种茶、种菜、种稻。农民很纯朴,只要你在爬山路上感觉口渴,见到农家院落,推门进去讨一碗水喝,农民都会拿出自己手工炒制的茶叶来,在院落的石桌上,给你沏上一杯。
⑤杭州梅家坞到处种满了百岁桂花树,那可是郁达夫为之再三咏叹的桂花。一到秋天,缤纷的落花像金色的雪一样,铺满院落和石桌,一阵风来,这些黄色的精灵甚至落在邢伯伯的茶杯里。他第一次发现,浙江的山水孕育了如此美妙的茶叶,但可惜的是农民的技术不过关,高品质龙井茶的产量很少。对茶的热爱使得邢伯伯在工作三年后,放弃了原专业,去考了安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专门研究如何改良茶园土壤,如何保持茶园水土,如何采用天然的方式来防治茶树的病害虫。
⑥邢伯伯毕业后回到浙江,成为一名茶叶栽培技术员,挨家挨户辅导农户如何养育茶园,采摘品质更高的茶叶。大雪天,他要翻山越岭,指导农户用竹枝扫帚及时为茶树掸去积雪,防止冻害;大热天,他要指导农户修剪茶树的徒长枝,为茶树减少营养消耗。他经常背着近一米高的粗帆布背包翻山越岭,背包里放着毯子、换洗衣服和技术资料,背包上面捆着一条褡裢口袋,口袋里卷放着一个山东男人须臾不可离的杂粮煎饼。到了农民家里,解下干粮口袋,他经常发现后脖颈儿的汗水,已经透过帆布口袋,把杂粮煎饼都浸软了。
①这一走就是三十年,邢伯伯的一双铁脚板,将浙江适宜种茶的上百个乡都走遍了。每隔一年,他就来看望我父亲,每次来,必要带一两斤在农家大铁锅里亲自炒制的茶。有的茶装在饼干桶里,有的茶装在洗净晾干的月饼盒子里,有的茶装在小陶罐里……包装如此不讲究,但是他带来的茶叶,每一次都有惊喜,不是品种上有创新,就是品质上有迭代升华,这些无疑给山区农民创业创收奔小康创造了条件。
⑧近两年,邢伯伯也开始辅导农民做网络直播、拍宣传片。他辅导年轻男女从制作古风长袍开始一步步地拍摄家乡云雾缭绕的美。他教会他们如何将茶叶入馔,邀朋友共享;如何捕捉桂花如金色的雪一样飘坠,落在姑娘的长发上,落在茶杯里,落在轻抚古琴的指尖上的动人一刻。此外,他还与年轻人一同设计“茶叶盲盒”,盲盒的名字从《枕草子》与《红楼梦》中遴选,里面盛装不同品种的中档茶。所有这些努力,是希望激发“90后”和“00后”的好奇心,让他们与当年的我一样,迅速地爱上充满高山云雾气息的原叶茶。
⑨17岁站在填报高考志愿的人生岔路口时,邢伯伯还只是一个懵懂少年,直到24岁改变专业,才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志趣所在。邢伯伯的勇气,让他敢于回到原来的岔路口,找到那险些错过的方向,并一辈子如痴如醉地沉浸其中。他很幸运,他的梦想就此倾注在每一片形状优美的茶叶中,每当它们被投入茶盏,便会发出那细微而又动人的声响……
12. 文中邢伯伯的生活轨迹离不开茶,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补充下面横线上的内容。
时间 事件
工作三年后
研究生毕业
近两年
13. 本文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赏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
扁平的茶叶像无数条一模一样的浅黄小鱼儿,抛入茶杯里发出清亮的声响,沸水冲入,小鱼儿们飞速蹿游,三升三降,最后像芭蕾演员一样在杯底踮脚立住,释放出醉人的清香。
1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 )
A. 对茶的热爱使得邢伯伯学习茶叶栽培的相关技术,并回到浙江成为一名茶叶栽培技术员。
B. 邢伯伯每次带来的茶叶,包装不讲究,品质也不是上好的,体现了他的勤俭节约。
C. 邢伯伯辅导农民做网络直播、拍宣传片,设计“茶叶盲盒”,是为了使年轻人爱上茶文化。
D. 第⑨段的画线句启示我们,发现自己的真正志趣所在后,要有勇气去追求它。
15. 文章第⑤段开头划线的句子写了梅家坞桂花飘落的美好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二)(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滚烫的冰雕
王筠
①在部队当兵的小儿子又快半年没有消息了。这天晚上,母亲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有一片白雪的山坡,她的小儿子和战友们在山坡上睡着了,怎么也喊不醒。山上山下一片冰雪的世界,而他们所躺的这一片山坡却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这个白雪的山坡在地图上被标定为高地,位于朝鲜半岛长津湖地区的最南端。
②这一天正是农历大雪。受到重创的美陆战1师终于等到了南撤命令,高地成为陆战1师南撤的最后一道屏障。
③志愿军只能向高地派出一个营的阻击部队,而这个营留给教导员欧阳云逸的队伍满打满算也只有百十号人。命令下来后,欧阳云逸立即带领队伍向目标高地穿插前进。
④寒风吹拂着大地上的积雪,道路上雪深及膝、崎岖不平,走起来非常费劲。军、师首长的命令非常明确,尽全力以最快速度抢占目标高地,绝不放敌人逃过去。此时食物极度匮乏,饿了的时候,战士们就从怀里掏出几个土豆。这些土豆都是煮熟了的,可在眼下早已冻成了冰疙瘩。整整一个白天过去了,不多的食物也已全部吃光。暮霭渐起的时候,欧阳云逸带领部队占领了阵地。
⑤刀剑般的寒风刺穿了战士们单薄的衣裤,使他们饥寒交迫的身体变得麻木,变得僵硬。部队都蹲在堑壕里,没有一个人要去躲避冰雪寒风,他们都在等待着敌人的到来。
⑥“都找……找吃的东……西,看看还……有没……有”欧阳云逸僵硬的喊声在凄厉的风雪中回荡着,一瞬间就飘散而去,消失得无影无踪。战士们抓起身边的积雪往嘴里送,吞咽积雪能让他们饥饿的神经得到暂时的满足。
⑦雪下得好像小了些,但是刺骨的寒风却更加猛烈。欧阳云逸害怕部队睡着了,他知道在这样严寒的夜晚,一旦睡着就再也起不来了。他喊叫着:“坚持……同志们,我们要像钢钉一样钉在这个阵地上。”他声嘶力竭的声音响在每一个战士的耳边,伴随着一阵阵猛烈的寒风传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⑧一个战士挤在欧阳云逸的身旁,暗夜中他的脸上是一片神往的表情:“还是我们江南好,没有这么……冷。”他的目光极力望向前方的黑暗,透过寒风呼啸、雪花飞舞的黑漆漆的夜幕,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江南,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黄得耀眼,沉甸甸的稻谷压弯了枝头,桂花的芬芳漫天弥漫着飘到了他们的身旁。他张大了鼻孔和嘴巴,贪婪地呼吸着……
⑨没有枪声,没有喊声,也没有黄蜂般飞舞的手榴弹弹雨,这种安静过于反常,让美军师长史密斯有点莫名其妙。当史密斯的部队终于小心翼翼地爬上了山头,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⑩积雪覆盖的堑壕之中是一具具中国军人僵硬的身体,百十号人一个挨着一个趴在自己的战斗位置上,枪口全都指向下面的道路,那是陆战1师将要经过的地方。这些中国人的衣着都非常单薄,没有大衣,多数人还戴着单帽,穿着单鞋。冰雪在他们的脸上凝结成了寒霜,每个人的眉毛胡子上都挂着密集的细小的冰凌,微风拂过,铮铮有声。他们就那样趴卧着,每个人的武器都已冻结在自己的手中,而每个人脸上又是那样的神态安详。
史密斯也被这一幕景象震撼了。这就是一直与他们战的中国军队?就是层层包围着他们、一波又一波不断向他们进攻的中国人?他们为什么如此顽强,为什么具备着如此非同寻常的意志力?他们的身体虽然被冻成了冰雕,可他们的战斗意志却像连续击发后的枪管,炽热、滚烫。
让他们待在这里吧,不要打扰他们。史密斯师长对着静静趴卧在阵地上的中国人行了个庄重的军礼。
(选自《海外文摘》(文学版)有删改)
16. 志愿军战士在完成阻击任务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请简要概括。
1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写母亲的梦境,营造了悲凉庄重的氛围,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思念。
B. 第⑥段的省略号表现了饥寒交迫下主人公的身体状况和寒风肆虐的程度。
C. 第⑩段细致地描写了史密斯部队眼中的中国军人作战时的衣着和神态,在描写中直接抒发了对志愿军战士的敬佩之意。
D. 文章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既准确捕捉人物细节,又展示了志愿军的精神品质。
18. 文章题为“滚烫的冰雕”,请试着分析此标题的妙处。
19. 第⑩段对志愿军战士成为冰雕进行了刻画,其用意何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
四、名著阅读(10分)
20. 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骆驼祥子》以祥子买车又卖车的三起三落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了一系列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B. 《骆驼祥子》通过描写正直好强的青年车夫祥子由希望、受挫、挣扎到绝望,最终堕落成城市垃圾的悲惨遭遇,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
C. 《骆驼祥子》中,虎妞大胆泼辣,敢于追求幸福却又好逸恶劳,控制欲极强,她难产而死是祥子走向堕落的根本原因。
D. 《骆驼祥子》中,小福子是一个善良、可悲的人物,母亲被父亲打死,父亲又酗酒成性,家里没有经济来源,为了养活弟弟,她不得不出卖自己。
21.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A.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
B.祥子的车卖了!……祥子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楞楞磕磕的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作的是什么……想哭也哭不出。
A段中祥子“几乎要哭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段中祥子“想哭也哭不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班级开展了《骆驼祥子》读书分享会,同学们展开了讨论,望望说:“祥子是被他周围的人推到悲惨的境地中去的。”城城说:“祥子是自己把自己驱赶到悲惨的境地中去的。”你怎么看?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五、写作(30分)
23. 幸福,是人们心底的向往,却常被定义得高深模糊。其实,它藏于平凡瞬间。
木兰百战归乡,重着旧裳与家人欢聚,是幸福;阿长为迅哥儿买来《山海经》,收获惊喜感激,是幸福;邓稼先扎根大漠,见蘑菇云起为强国出力,是幸福;父亲筑成台阶,看新屋落成家人安稳,是幸福。幸福并不遥远,就在身边等我们捕捉、感悟。
请以“幸福就在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测
七年级 语文试卷
说明:
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它位置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3题答案】
1. A 2. B 3. D
【4~5题答案】
4. C 5. D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每小题2分,共4分)
【6~7题答案】
6. D 7. 相同,两首诗中的“故园”都是故乡、家乡的意思,都蕴含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学习诗歌时,可以通过关注意象或有特殊意义的关键词来理解诗歌的情感。
(二)(10分)
【8~10题答案】
8. ①. 擅长,善于 ②. 等到 ③. 没有
9. ①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②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意愿吗?
10. 本文通过陈尧咨母亲的话,批评他只炫耀射箭而不注重为政之道,强调德行比技艺更重要。而《卖油翁》一文通过卖油翁的“无他,但手熟尔”和陈尧咨的最终反应,强调熟能生巧,戒骄戒躁的道理。
【11题答案】
①. 独坐幽篁里 ②. 弹琴复长啸 ③. 草树知春不久归 ④. 百般红紫斗芳菲 ⑤. 朔气传金柝 ⑥. 寒光照铁衣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2~15题答案】
12. ①放弃原专业,考了安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研究种茶技术②成为一名茶叶栽培技术员,不辞辛苦地辅导农户养茶、采茶③充满热情地辅导农民做网络直播、拍宣传片,想方设法让年轻人爱上原叶茶
13. 先将茶叶比作“小鱼儿”,描绘出了沸水冲入时茶叶在水中上下游动的样子,赋予茶叶一种灵动感。接着又将茶叶比作“芭蕾演员”,描绘出茶叶最后鉴着停驻在杯底的样子,赋予茶叶一种优雅感。这两个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冲茶时茶叶的姿态美,表现出“我”初见泡茶景象时的惊奇与愉悦。 14. B
15. ①富有文采,增加文章的文化韵味;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落花的美;③承上启下,承接上文邢伯伯给“我”家带茶,开启下文邢伯伯和茶的故事。为他指导当地青年男女拍宣传片的创意做铺垫。
(二)(15分)
【16~19题答案】
16. ①阻击部队人数少;②道路积雪深且崎岖,行走难;③时间紧,任务重;④食物极度匮乏;⑤天气严寒,战士们衣着单薄。 17. C
18. ①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对象;②滚烫与冰雕形成对比,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揭示了文章主旨,赞扬了志愿军战士不畏严寒的牺牲精神,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19. ①对志愿军战士成为冰雕,至死保持战斗姿态的景象刻画,高度赞扬了志愿军战士为了战斗胜利的坚毅隐忍与牺牲精神。②推动情节发展,战士们的冰雕形象令敌人十分震惊,难以想象,让敌人忍不住脱帽致敬,赢得了对手的尊重,揭示志愿军是不可战胜的军队。③对战士们在雪地一动不动地潜伏,冻成冰雕的群像的静态描绘,与战争的激烈形成对比,让观众有了热火战场之外的震撼,从而表达出对志愿军大无畏牺牲精神的景仰之情。(答到两点即可)
四、名著阅读(10分)
【20题答案】
C
【21题答案】
①. 祥子因买上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高兴得要哭 ②. 祥子因为给虎妞办丧事而卖车,难受得哭不出来
【22题答案】
示例一:我认同望望的看法。大兵抢走祥子的车,孙侦探骗走祥子的钱,刘四爷怕祥子继承自己的家产而把祥子赶走,虎妞骗婚以及小福子的死等等,都加速了祥子的沉沦和堕落。所以,祥子是被他周围的人推到悲惨的境地中去的。
示例二:我认同城城的看法。祥子自身也有很大的问题,具有小市民的封闭思维。例如从军营逃出来的时候,顺手牵走了几匹骆驼,反映出祥子的自私。祥子思想上的局限性和心理性格上的弱点,使他在各种打击面前,滋生出自暴自弃。小福子死后,祥子逐渐走向堕落,甚至不惜出卖他人,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所以,祥子是自己把自己驱赶到悲惨的境地中去的。
五、写作(30分)
【23题答案】
例文:
幸福就在身边
晨雾漫进厨房时,我总看见母亲佝偻着背,在灶台前翻动煎蛋。油星溅在她袖口的补丁上,像撒了把碎金。“醒啦?”她转头时,鬓角的白发沾着水汽,“今天煎了你爱吃的溏心蛋。”
这样的清晨重复了十五年。直到某个雨天,我站在教室走廊看见母亲的身影。她举着把褪色的蓝伞,裤脚沾满泥点,怀里紧紧抱着我的保温桶。“怕你午饭没胃口,带了酸汤面。”她说话时呵出白气,睫毛上挂着雨珠。我接过桶时触到她冰凉的指尖,忽然想起每个清晨的溏心蛋——原来那些被我匆匆咽下的温热,都是她提前半小时站在灶台前的等待。那天的酸汤面里,我吃出了花椒的麻、陈醋的酸,还有藏在汤底里,比胡椒更暖的东西。
祖父的藤椅总放在老槐树下。夏夜里,他摇着蒲扇给我讲过去的事,蚊子在昏黄的路灯下跳着圆舞。“你爸小时候偷摘邻居的枇杷,被追得绕着树跑三圈。”他笑得皱纹挤成一团,月光漏过叶隙落在他银白的胡须上。那时我总嫌他故事重复,直到去年秋天,藤椅空了,槐树叶落满青苔。整理遗物时发现个铁盒,里面是我小时候掉的乳牙,用红绳系着,旁边压着张泛黄的纸条:“囡囡七岁掉的第一颗牙,哭了半宿。”
上周去医院复查视力,走廊长椅上坐着对老夫妻。老太太攥着检查单,手指在“散光度数”那栏反复摩挲。老头从布包里掏出个梨,颤巍巍地削皮。果皮连成条不断的弧线,像年轻时给她编的麻花辫。“医生说多吃梨好。”他把梨递过去,阳光透过玻璃窗,在两人交握的手上镀了层金边。老太太咬了一口,梨汁顺着嘴角流到下巴,老头掏出皱巴巴的手帕,笨拙地替她擦着,像在擦拭一件稀世珍宝。
原来幸福从不是惊天动地的奇迹,而是藏在煎蛋的油香里,藏在乳牙的红绳上,藏在梨皮的弧线中。它像空气般寻常,却在我们呼吸的每一瞬间,温柔地包裹着生命。就像此刻,钢笔在稿纸上划过的沙沙声,也是幸福在轻轻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