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学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学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6 09:1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
改革迫在眉睫
学案
巧建结构
自主探究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1.北魏的崛起
(1)北魏是源于我国东北的鲜卑族___________部建立的政权。
拓跋珪
(2)东晋时,拓跋部首领建立___________国,开始置百官,建立政权,但不久被___________吞并。
(3)386年,拓跋部首领___________重建代国,不久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拓跋珪在位期间,对内改革,对外进击强敌,逐渐将势力扩张到___________流域。
(4)398年,拓跋珪迁都___________,次年,正式称帝,北魏历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答案:(1)拓跋
(2)代 前秦
(3)拓跋珪 黄河
(4)平城
2.统一黄河流域
统一原因
标志
影响
政治:吸取汉族传统的统治经验和政治制度经济:按___________分配土地,鼓励农业发展,由游牧生活转向定居生活思想文化:倡导儒学、兴办___________
__________年统一黄河流域
初步结束了___________灭亡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___________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创造了有利条件
答案:统一原因:人口 太学 
标志:439 
影响:西晋 社会生产 交流和融合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1.阶级矛盾尖锐:各种制度的建设有许多不完善和欠缺之处,基层统治实行___________制,赋税制度上“___________”,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
答案:宗主督护 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2.民族矛盾激化:由于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高压政策,致使___________矛盾尖锐,严重威胁着北魏的统治。
答案:民族
3.各地人民起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导致北魏社会动荡不安,各地不断发生起义,这些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北魏的统治。
三、冯太后和魏孝文帝
下列对孝文帝改革有利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北魏统一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 ②拓跋珪等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开始了封建化进程 ③冯太后的积极推动和支持 ④孝文帝本人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能力提升
议一议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几经曲折,最后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从中我们学到些什么?
答案:①学习他们不甘落后、勇于进取、学习先进、迎头赶上的精神。②学习他们面对困难时正视问题、找出办法、想出对策的意识。③认识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想一想
你从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影响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进步。
想一想
什么是宗主督护制?
答案:北魏初期在地方上实行,地主豪强把宗族、佃客组织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一方。坞堡主又称为宗主,与堡户结成牢固的依附关系。北魏统一后,政府任命这些堡主为地方行政官员,由他们代管征收赋税和徭役。
想一想
冯太后在孝文帝改革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冯太后执掌大权后,学习汉族先进制度,培养和教育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冯太后死后,孝文帝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孝文帝改革是在冯太后的影响和直接推动下进行的。
典例导析
【典例】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开始采用汉族的先进文化进行统治,其措施主要有(
)①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 ②推行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 ③重用汉族儒生 ④兴办太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点拨:北魏统一北方后,逐步采用汉族的先进文化措施进行统治,主要有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推行发展农业的经济政策、重用汉族儒生、兴办太学等。
答案:D
思维启示:1.北魏采用汉族文化进行统治,是北魏汉化的体现,要结合当时的背景去分析。
2.要把这一时期实行的措施与孝文帝改革区别开来。
思维发散
【发散点1】
孝文帝改革前主要社会矛盾出现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答案:(1)原因:
①北魏政权制度建设的欠缺造成阶级矛盾尖锐。一是在政权的基层统治方式上实行宗主督护制,二是在赋税制度上的混乱。
②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2)表现:国家和豪强地主的矛盾;国家、豪强地主和农民的矛盾;鲜卑族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矛盾。
(3)影响:使北魏社会动荡不安,出现严重的统治危机。
【发散点2】
阅读下列材料:
北魏经济是一种复杂的混合体,在大量役使奴隶劳动的同时,在中原封建经济的影响下,对广大被征服的人口,不得不采取封建方式组织生产。……道武帝入主中原以后,面对人口众多的汉族地区,一开始就采取了田租户调的封建剥削方式,中原的封建经济关系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拓跋部贵族面临封建经济的汪洋大海,他们圈占、抢夺大量的土地,逐渐转化为封建贵族,拥有的奴隶则变成了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
——张文喜、刘焕曾《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条件是(

①北魏统一北方 ②民族融合 ③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 ④民族矛盾尖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2)材料中所叙述的内容蕴含着哪几种社会矛盾?北魏统治者采用封建生产关系发展经济,对之后的孝文帝改革有何作用?
答案:(1)D (2)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等。为孝文帝改革提供了基础和良好的氛围。
相关链接
1.冯太后?
冯太后,北魏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孝文帝改革运动的发起人与主持者之一。由于她去世后谥称曰“文明太皇太后”,所以历史上又称她为“文明太后”。她的父家为汉族,史载其“性聪达”,早年以宫女身份“入宫掖”,在宫中“粗学书计”,后成为北魏文成帝的皇后,孝文帝的祖母。?
冯太后“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是位典型的“铁腕女人”。在波诡云谲的朝廷内部政治斗争中,冯太后沉着果断,坚忍精明,击败一个个政治对手,依靠李冲、李安世等大臣的辅佐,牢牢地掌控了北魏朝廷的军政大权,曾在献文帝、孝文帝时期两度“临朝听政”“省决万机”“生杀赏罚,决之俄顷……威福兼作,震动内外”(《魏书·文明皇后冯氏传》),成为北魏朝廷的实际统治者。由于她的汉族血缘背景和杰出的政治才干,她主政时已开始了以汉化为中心的社会改革,孝文帝第一阶段的改革实际上是在她的主持下展开的,“均田制”“三长制”“新租调制”的制定与颁行应属于冯太后的作为,换句话说,孝文帝改革的伟大历史功绩有一半应该归属这位了不起的巾帼人物。
2.汉文化对魏孝文帝的影响?
魏孝文帝四岁即位,掌权的是其祖母冯太后。冯太后出身于汉族,她对孝文帝寄予很大希望,对他实施系统的汉文化教育,亲自督促他自幼学习儒家经典,恪守儒家的纲常礼仪,同时指导他阅读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历史典籍。冯太后对孝文帝管得很严,她要求孝文帝身旁的内侍十天内要汇报一次孝文帝的表现,不汇报则加以责罚。正是在冯太后的精心培养下,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魏书·孝文帝本纪》载:“《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左》《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