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1章数列1.2.1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课件(共6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1章数列1.2.1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课件(共6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28 11:4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3张PPT)
湘教版2019高一数学(选修一) 第一章 数列
1.2.1 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
1.2 等差数列
学习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
(2)能在具体问题情景中,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
(3)会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等差数列问题.
情景导入
同学们,在过去300多年里,人们记下了哈雷彗星出现的年份:
1682, 1758,1834,1910,1986.
通过这一组数据呈现的规律,你能预测哈雷彗星下一次出现的年份吗?这就需要用到一种特殊的数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此类数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下面的特殊数列:
(1)全国统一鞋号中,成年女鞋的各种尺码(单位: cm)由大至小可组成数列
25,24.5,24,23.5,23,22.5,22,21.5,21. ①
(2)某住宅小区 2013—2017 年的绿化建设有如下数据:
2013—2017 年各年的绿化覆盖率组成数列
15.8%,17.8%,19.8%,21.8%,23.8%. ②
年份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绿化覆盖率/% 15.8 17.8 19.8 21.8 23.8
1.等差数列的概念
新知探究
(3)黄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按如图1.2-1的规律拼成一系列图案.图案中白色正六边形的个数依次构成数列
6,10,14,……. ③
这些数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研究这些数列的特征及变化规律,我们可以发现
对于数列①25,24.5,24,23.5,23,22.5,22,21.5,21.
从第 2 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 -0.5;
对于数列②15.8%,17.8%,19.8%,21.8%,23.8%.
从第 2 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2%;
对于数列③ 6,10,14,…….
从第 2 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4
也就是说,这些数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从第 2 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显然,若数列{an}为等差数列,那么它的递推关系为:
an-an-1=d,n≥2 ;
an+1-an = an-an-1,n≥2.
数列①、②、③均为等差数列,它们的公差分别为-0.5,2%,4.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称为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作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概念归纳
若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公差为d ,那么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可得:
a2-a1=d ;a3-a2=d ;a4-a3=d ……
进而移项可得:
a2=a1+d ;
a3=a2+d= a1+2d;
a4=a3+d= a1+3d ;
……
猜想: an=a1+(n-1)d .
数列的通项公式决定了数列的每一项,也就决定了数列的全部性质,那么我们能否找到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呢?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新知探究
若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公差为d ,那么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可得:
a2-a1=d ;
a3-a2=d ;
a4-a3=d ;
……
an-an-1=d,n≥2 .
把这n-1个式子相加可得:
an-a1=(n-1)d .
由此得到
an=a1+(n-1)d .
当n=1时,等式两边均为a1,这表明该等式对任意n∈N+都成立,因此等差数列{an}通项公式为:
an=a1+(n-1)d(n∈N+)
叠加法是求数列通项公式的一种常用方法.
概念归纳
一般地,如果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公差为d ,那么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 .
an=25+(n-1)×(-0.5)=-0.5+25.5
an=15.8%+(n-1)×2%=2n%+13.8%
an=6+(n-1)×4=4n+2
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我们可以得到下列数列的通项公式.
①25,24.5,24,23.5,23,22.5,22,21.5,21.
a1=25,d=-0.5,
②15.8%,17.8%,19.8%,21.8%,23.8%
a1=15.8%,d=2%,
③ 6,10,14,…….
a1=6,d=4
例1 已知数列{an}是等差数列.
(1)如果a1=5,a2=2,求公差 d 和 a3;
(2)如果a3=5,a2=2,求公差 d 和a1 .
解:由等差数列的定义,可知
(1)公差d = a2-a1=-3,a3 = a2+d =-1.
(2)公差d = a3-a2=3,a1 = a2-d =-1.
课本例题
例2 证明:a,b,c三数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 2b=a+c .
证明:如果a,b,c成等差数列,由等差数列的定义得b-a=c-b,
那么2b=a+c .
反过来, 如果2b=a+c, 那么b-a=c-b,
由等差数列的定义知,a,b,c成等差数列.
因此,a,b,c三数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 2b=a+c .
在两个数a,b之间插入数M,使a,M,b成等差数列,则M 称为a与b的等差中项.
M 为a与b的等差中项 2M =a+b.
课本例题
例3 已知等差数列 8,5,2,…….
(1)求该数列的第20项.
(2)试问-121 是不是该等差数列的项
如果是,指明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试说明理由.
(3)该数列共有多少项位于区间[-200,0]内
解 记该等差数列为{an},公差为d,
由a1=8,a2=5,得d=a2-a1=5-8= -3,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an=8+(n-1)×(-3)=-3n+11 .
(1)该数列的第20项 a20=-3×20+11=-49 .
课本例题
解 记该等差数列为{an},通项公式是 an=-3n+11 .
(2)如果-121是这个数列的项,则方程-3n+11 = -121有正整数解.
解这个方程,得n = 44,
故-121是该等差数列的第 44 项.
例3 已知等差数列 8,5,2,…….
(1)求该数列的第20项.
(2)试问-121 是不是该等差数列的项
如果是,指明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试说明理由.
(3)该数列共有多少项位于区间[-200,0]内
课本例题
例3 已知等差数列 8,5,2,…….
(1)求该数列的第20项.
(2)试问-121 是不是该等差数列的项
如果是,指明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试说明理由.
(3)该数列共有多少项位于区间[-200,0]内
课本例题
解 记该等差数列为{an},通项公式是 an=-3n+11 .
(3)解不等式-200 ≤ -3n+11 ≤0,
因此,该数列位于区间[-200,0]内的项从第 4项起直至第 70 项,共有 67 项.
已知等差数列{an}中,a6=-24,a30=-48,求{an}的通项公式an.
解:记该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则
a6=a1+(6-1)d=a1+5d=-24,
a30=a1+(30-1)d=a1+29d=-48,
两式相减,得
a30-a6 = 24d= -24,
解得d =-1,a1=-19,
所以 an=-19+(n-1)×(-1)=-n-18 .
a30-a6 = (30-6)d
an-am = (n-m)d,(n,m∈N+) 成立吗?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性质
新知探究
性质 如果数列{an}为等差数列,那么
an= am + (n-m)d,(n,m∈N+) .
证明:记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则
an=a1+(n-1)d,
am=a1+(m-1)d,
两式相减,得
an-am= (n-m)d,
即 an=am+(n-m)d .
概念证明
概念证明
性质 如果an,am,ap,aq为等差数列{an}的项,且n+m=p+q,
(n,m,p,q∈N+)那么
an+ am = ap+ aq.
特别地,若n+m=2p,那么 an+ am = 2ap.
证明:记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则
an=a1+(n-1)d, am=a1+(m-1)d,
ap=a1+(p-1)d,aq=a1+(q-1)d,
所以 an+am =2a1+(n+m-2)d, ap+aq=2a1+(p+q-2)d,
又 n+m=p+q,所以 an+am = ap+aq .
1.已知等差数列{an}中,a2+a6=14,a3=8,求a5.
解:因为等差数列{an}中有a2+a6=a3+a5,
又a2+a6=14,a3=8,
所以14=8+a5,
所以 a5=6.
练一练
概念归纳
等差数列: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称为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作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一般地,如果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 ,公差为d,那么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a1+(n-1)d
概念归纳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性质:
如果数列{an}为等差数列,那么 an= am + (n-m)d,(n,m∈N+) .
如果数列{an}为等差数列,那么an+ am = ap+ aq(n,m,p,q∈N+)
特别地,若n+m=2p,那么 an+ am = 2ap.
例1 已知数列{an}是等差数列,且a5=10,a12=31.
(1)求{an}的通项公式;
(2)若an=13,求n的值.
典例剖析
题型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角度1 基本量的运算
(1)从方程的观点看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中包含了四个量,已知其中的三个量,可以求得另一个量,即“知三求一”.
(2)已知数列的其中两项求公差d,或已知一项、公差和其中一项的序号,求序号的对应项时,通常应用变形公式an=am+(n-m)d.
归纳总结
2.[2022·湖南益阳高二期末]已知{an}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且a3=3,则a6=(   )
A.3 B.9
C.18 D.24
解析:因为{an}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a3=3,
所以a6=a3+3×2=9.
练一练
B
练一练
例2 100是不是等差数列2,9,16,…的项?
如果是,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解析:∵an=2+(n-1)×7=7n-5,
由7n-5=100,得n=15,
∴100是这个数列的第15项.
典例剖析
题型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角度2 判断数列中的项
判断数列中的项的步骤
归纳总结
4.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10,a12=31.
(1)求a20;
(2)85是不是该数列中的项?若不是,说明原因;若是,是第几项?
练一练
例3 (1)在-1与7之间顺次插入三个数a,b,c使这五个数成等差数列,求此数列;
典例剖析
题型2 等差中项及其应用
(2)若m和2n的等差中项为4,2m和n的等差中项为5,求m和n的等差中项.
归纳总结
5.设x是a与b的等差中项,x2是a2与-b2的等差中项,则有(  )
A.a=-b B.a=3b
C.a=3b或a=-b D.a=b=0
C
练一练
题型3 等差数列的判定与证明
典例剖析
(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归纳总结
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2种常用方法
(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解析:由(1)知bn=1+(n-1)×1=n,
所以an=2n-1bn=n·2n-1,经检验,n=1时a1=1也满足上式.
练一练
例5 (1)在等差数列{an}中,a5-a3=2,a3+a5+2a10=24,则a9等于(  )
A.14   B.12 C.10   D.8
解析:因为2d=a5-a3=2,所以公差d=1,
又因为a3+a5+2a10=2a4+2a10=4a7=24,所以a7=6,
所以a9=a7+2d=8.
典例剖析
题型4 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应用
D
D
方法归纳
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若k+l=m+n,且k,l,m,n∈N+,则ak+al=am+an”来求等差数列的某一项,可以简化解题过程,减少计算量.
7.[2022·湖南长郡中学高二期中]数列{an}为等差数列,若a2+a4=4,
则a3=(  )
A.1    B.2 C.3   D.4
解析:因为{an}为等差数列,则a2+a4=2a3=4,所以a3=2.
练一练
D
8.已知数列{an}是等差数列,若a4+a7+a10=17,a4+a5+a6+…+a12+a13+a14=77且ak=13,则k=_____.
18
1.已知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3-2n(n∈N+),则它的公差d为( )
A.2     B.3     C.-2     D.-3
随堂练
2.已知等差数列-5,-2,1,…,则该数列的第20项为( )
A.52     B.62     C.-62     D.-52
C
A
3.在等差数列{an}中,如果a4=3,a7=9,an=17.那么n=_____.
11
4.已知 的等差中项为a,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
a2n+1(n∈N+),公差为d,则a+d=________.
随堂练
错因分析
例6 两个等差数列5,8,11,…和3,7,11,…都有100项,那么它们共有多少相同的项?
易错辨析 混淆等差数列的公共项问题中n的取值致错
出错原因:混淆了两个等差数列中n的取值,误认为3n+2=4n-1,
解得n=3,致错.
【易错警示】
纠错心得:解题时一定要理解好两个通项公式的n值的含义,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错因分析
1.(多选)下列数列中,是等差数列的是( )
A.1,4,7,10 B.lg 2,lg 4,lg 8,lg 16
C.25,24,23,22 D.10,8,6,4,2
ABD
分层练习-基础
2.已知在等差数列{an}中,a1=1,d=3,则当an=298时,n等于( )
A.90     B.96     C.98     D.100
D
3.已知数列{an}满足a1=2,an+1-an+1=0,则数列的通项公式an等于( )
A.n2+1 B.n+1
C.1-n D.3-n
4.已知等差数列1,-1,-3,-5,…,-89,则它的项数是( )
A.92     B.47     C.46     D.45
D
C
分层练习-基础
6.用火柴棒按如图的方法搭三角形,按图示的规律搭下去,则第100个图形所用火柴棒数为( )
A.199     B.201     C.203     D.205
分层练习-基础
C
B
7.在等差数列{an}中,a5=9,且2a3=a2+6,则a1=_____.
-3
8.设a>0,b>0,若ln 3是ln 9a与ln 3b的等差中项,则2a+b=_____.
2
分层练习-基础
9.(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由a1=8,a2=5,
得d=a2-a1=5-8=-3,
由n=20,得a20=8+(20-1)×(-3)=-49.
分层练习-基础
(2)判断-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由a1=-5,a2=-9,得d=-9-(-5)=-4,
则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5+(n-1)×(-4)=-4n-1.
由题意,令-401=-4n-1,得n=100,
即-401是这个数列的第100项.
分层练习-基础
10.在等差数列{an}中,a1+a5=8,a4=7.
(1)求数列的第10项;
设数列{an}的公差为d,
a10=a1+9d=-2+27=25.
分层练习-基础
(2)112是数列{an}的第几项?
an=-2+(n-1)×3=3n-5,
由112=3n-5,解得n=39.
所以112是数列{an}的第39项.
分层练习-基础
由80<3n-5<110,
(3)80到110之间有多少项?
所以n的取值为29,30,…,38,共10项.
分层练习-基础
分层练习-巩固
A.an=2(n+1)2 B.an=4(n+1)
C.an=8n2 D.an=4n(n+1)
A
C
分层练习-巩固
13.若等差数列{an}的公差d≠0且a1,a2是关于x的方程x2-a3x+a4=0的两根,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________.
an=2n
14.已知△ABC的三边a,b,c成等差数列, 也成等差数列,
则△ABC的形状为____________.
等边三角形
分层练习-巩固
分层练习-巩固
分层练习-巩固
16.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除以3余2),五五数之剩三(除以5余3),问物几何?”现将1到
2 023共2 023个整数中,同时满足“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an},则该数列共有( )
A.132项     B.133项     C.134项     D.135项
D
17.已知{an}是等差数列,且a1+a2+a3=12,a8=16.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
∴an=a1+(n-1)d=2+2(n-1)=2n.
分层练习-拓展
(2)若从数列{an}中依次取出第2项,第4项,第6项,…,第2n项,按原来的顺序组成一个新数列{bn},试求出数列{bn}的通项公式.
a2=4,a4=8,a6=12,a8=16,…,
a2n=2×2n=4n.
当n>1时,a2n-a2(n-1)=4n-4(n-1)=4.
∴{bn}是以4为首项,4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bn=4+4(n-1)=4n.
分层练习-拓展
分层练习-拓展
分层练习-拓展
课堂小结
1.知识清单:
(1)等差数列的概念.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3)等差中项.
2.方法归纳:方程组法(基本量法).
3.常见误区:定义忽略“从第2项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