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2.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2.2 直线的方程
湘教版2019高一数学(选修一) 第二章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学习目标
1.根据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并掌握直线的两点式方程.(重点)
2.了解直线的截距式方程的形式特征及适用范围.
情景导入
我们知道已知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给定一个点P0(x0,y0)和斜率k,可得出直线方程.
如图,若给定直线上两点P1(x1,y1),P2(x2,y2)(x1≠x2,y1≠y2),你能否得出直线的方程呢?
1.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新知探究
课本例 3 已知直线l上的两点A(2,1)和B(5,2),求直线l的方程.
例3的实质是求过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不相同的两点的直线方程.
那么这种方法可以推广到任意两点吗?
设P1(x1,y1),P2(x2,y2)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两点
当x1≠x2时,直线 l 的斜率
取直线上一点P1(x1,y1),由点斜式方程,得
当x1=x2时,由于P1,P2是不同的点,必然y1≠y2.此时直线垂直于x轴,
方程为x = x1. 也满足方程(y2-y1)(x-x1)-(x2-x1)(y-y1)=0.
也可以去分母,化成(y2-y1)(x-x1)-(x2-x1)(y-y1)=0的形式.
我们把过任意两个不同的点P1(x1,y1),P2(x2,y2)的直线方程
(y2-y1)(x-x1)-(x2-x1)(y-y1)=0
称为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简称两点式.
如果直线既不平行于x轴也不平行于y轴,则x1≠x2且y1≠y2,
两点式方程可以写成
思考:将方程(4)做一个变形,得到 它的左右两边各具有怎样的几何意义 该方程代表完整的一条直线吗
当x≠x1且x1≠x2时,因为P(x,y),P1(x1,y1),P2(x2,y2)都在直线 l 上,所以式子的左右两边均表示的直线 l 的斜率.
当x=x1时上述方程不成立,故方程不表示整条直线,表示的是一条直线但不包含点P1(x1,y1).
例5 如图,三角形的顶点分别为A(-3,2),B(5,-4),C(0,-2).
(1)求BC边所在直线的方程;
整理得2x+5y+10=0.
这就是BC边所在直线的方程.
课本例题
(2)求BC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整理得10x+11y+8=0.
这就是BC边上的中线AM所在直线的方程.
注:两点式方程不必记忆,可先用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算出斜率,再用点斜式写成方程.
典例剖析
例 1 已知三角形的顶点是A(1,3),B(-2,-1),C(1,-1),求这个三角形三边所在直线的方程.
直线AC垂直于x轴,故边AC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1.
直线BC平行于x轴,故边BC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1.
归纳总结
利用两点式求直线的方程
(1)首先要判断是否满足两点式方程的适用条件,若满足即可考虑用两点式求方程.
(2)在斜率存在的情况下,也可以先应用斜率公式求出斜率,再用点斜式写出方程.
1.(1)过点(-2,1),(3,-3)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
因为直线过点(-2,1)和(3,-3),
4x+5y+3=0
化简得4x+5y+3=0.
练一练
(2)已知直线经过点A(1,0),B(m,1),求这条直线的方程.
由直线经过点A(1,0),B(m,1),因此该直线斜率不可能为零,但有可能不存在.
当直线斜率不存在,即m=1时,直线方程为x=1;
即x-(m-1)y-1=0.
综上可得,当m=1时,直线方程为x=1;
当m≠1时,直线方程为x-(m-1)y-1=0.
练一练
课本例 4 已知两点A(a,0),B(0,b),其中ab≠0,求直线 l 的方程.
解:过A(a,0),B(0,b)的两点式方程为 ,
即 . (5)
直线l与x轴的交点(a,0)的横坐标称为直线l在x轴上的截距(横截距),此时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是b.方程(5)由直线 l 在两个坐标轴上的截距 a 和 b 确定,称为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注:垂直于坐标轴和经过原点的直线不能用截距式表示.
2.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新知探究
典例剖析
例 2 求过点(3,4),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互为相反数的直线 l 的方程.
(2)当直线l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互为相反数且为0时,即直线l过原点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
综上,直线l的方程为x-y+1=0或4x-3y=0.
典例剖析
例 3 求过点(3,4),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 l 的方程.
(1)当截距不为0时,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x+y-7=0.
(2)当截距为0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
综上,直线l的方程为x+y-7=0或4x-3y=0.
归纳总结
截距式方程应用的注意事项
(1)如果问题中涉及直线与坐标轴相交,则可考虑选用截距式方程,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其系数即可.
(2)选用截距式方程时,必须首先考虑直线能否过原点以及能否与两坐标轴垂直.
(3)要注意截距式方程的逆向应用.
练一练
2.求过点A(5,2)且在x轴上的截距是在y轴上截距的2倍的直线l的方程.
3.截距式方程的应用
新知探究
例4.直线l过点P ,且与x轴的正半轴、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B
两点,O为坐标原点.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AOB的面积为6;
(2)△AOB的周长为12.
若存在,求出直线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所以存在这样的直线同时满足(1),(2),
即3x+4y-12=0.
归纳总结
例5.已知直线l经过点(1,6)和点(8,-8).
(1)求直线l的两点式方程,并化为截距式方程;
典例剖析
(2)求直线l与两坐标轴围成的图形面积.
如图所示,直线l与两坐标轴围成的图形是Rt△AOB,且|OA|=4,|OB|=8,
故直线l与两坐标轴围成的图形面积为16.
总结归纳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过任意两个不同的点P1(x1,y1),P2(x2,y2)的直线方程为
(y2-y1)(x-x1)-(x2-x1)(y-y1)=0.
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在两个坐标轴上的截距分别为 a 和 b 的直线方程为 .
注:两点式方程不必记忆,可先用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算出斜率,再用点斜式写成方程.
随堂练
1.过点(1,2),(5,3)的直线方程是( )
B
2.在x轴、y轴上的截距分别是-3,4的直线方程是( )
A
3.过点P(1,2)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的和为0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x-y=0或
随堂练
x-y+1=0
4.已知点A(3,2),B(-1,4),则经过点C(2,5)且经过线段AB的中点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
2x-y+1=0
错因分析
易错辨析 忽视截距为零引发的错误
例6 求过点M(3,2),且在x、y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
出错原因:
纠错心得:
“截距相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截距不为零时相等,
二是截距为零时相等,而后者常被忽视,造成漏解,
因此对于此类题目,也要分类讨论.
错因分析
分层练习-基础
1.过两点(-2,1)和(1,4)的直线方程为( )
A.y=x+3 B.y=-x+1
C.y=x+2 D.y=-x-2
A
2.已知直线l:ax+y-2=0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相等,则实数a的值是( )
A.1 B.-1
C.-2或-1 D.-2或1
A
3.若直线 过第一、二、三象限,则( )
A.a>0,b>0 B.a>0,b<0
C.a<0,b>0 D.a<0,b<0
分层练习-基础
C
4.经过点A(2,5),B(-3,6)的直线在x轴上的截距为( )
A.2 B.-3
C.-27 D.27
D
分层练习-基础
5.(多选)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经过点P0(x0,y0)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y0=k(x-x0)表示
B.经过定点A(0,b)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kx+b表示
C.经过任意两个不同的点P1(x1,y1),P2(x2,y2)的直线都可用方程
(x2-x1)(y-y1)=(y2-y1)(x-x1)表示
D.不经过原点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 表示
ABD
分层练习-基础
6.已知△ABC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2),B(3,6),C(5,2),M为AB的中点,N为AC的中点,则中位线MN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
A.2x+y-8=0 B.2x-y+8=0
C.2x+y-12=0 D.2x-y-12=0
A
7.已知点P(x,2)在过M(-2,1)和N(3,-4)两点的直线上,则x的值是_____.
-3
8.若直线l与直线y=1,x=7分别交于点P,Q,且线段PQ的中点坐标为(1,-1),则直线l的方程为____________.
x+3y+2=0
分层练习-基础
9.已知直线l过点P(4,1).
(1)若直线l过点Q(-1,6),求直线l的方程;
∵直线l过点P(4,1),Q(-1,6),
(2)若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是在x轴上的截距的2倍,求直线l的方程.
由题意知,若直线l过原点,则得直线l的方程为x-4y=0;
综上,直线l的方程为x-4y=0或2x+y-9=0.
分层练习-基础
10.如图,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0,4),B(-2,6),C(-8,0).
(1)求边AC和AB所在直线的方程;
即x-2y+8=0.
即x+y-4=0.
分层练习-基础
(2)求AC边上的中线BD所在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分层练习-基础
由题意,得点D的坐标为(-4,2),由两点式,
即2x-y+10=0.
分层练习-巩固
11.(多选)求过点(4,-3)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的绝对值相等的直线l的方程为( )
A.x+y-1=0 B.x-y-7=0
C.3x+4y=0 D.4x+3y=0
ABC
12.直线l经过点A(1,2),在x轴上的截距的取值范围是(-3,3),则其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B
分层练习-巩固
13.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2,8),B(-4,0),C(6,0),则过点B将△ABC的面积平分的直线的方程为( )
A.2x-y+4=0 B.x+2y+4=0
C.2x+y-4=0 D.x-2y+4=0
D
B
15.已知A(3,0),B(0,4),直线AB上一动点P(x,y),则xy的最大值是_____.
3
分层练习-巩固
分层练习-拓展
16.若直线l与两坐标轴围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且此三角形的面积为18,求直线l的方程.
∵直线l与两坐标轴围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直线l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或互为相反数且不为0.
若l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且设为a(a≠0),
∴a=±6,∴直线l的方程为x+y±6=0.
若l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互为相反数,不妨设在x轴上的截距为a,则在y轴上的截距为-a(a≠0),
∴a=±6,
∴直线l的方程为x-y±6=0.
综上所述,直线l的方程为x+y±6=0或x-y±6=0.
分层练习-拓展
课堂小结
1.知识清单:
(1)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2)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3)直线的截距式方程的应用.
2.方法归纳:
分类讨论法、数形结合法.
3.常见误区:
利用截距式方程求直线方程时忽略过原点的情况导致漏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