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学案 (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学案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6 12:4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2:第七单元
第3课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学案
[课标要求] 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争取民主斗争的史实,认识其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意义。
INCLUDEPICTURE
"\\\\张红\\f\\2015幻灯片原文件\\同步\\高二下\\创新设计\\(历史)人教版
选修2\\预习导学.TIF"
\
MERGEFORMATINET
一、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1.建立
(1)1927年秋,宁汉合流后的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2)1928年8月,蒋介石打出“以党治国”的旗号,实行国民党独裁统治。
(3)1936年,国民政府用宪法的形式确立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2.独裁统治的表现
(1)蒋介石建立了特务组织“中统”“军统”,实行恐怖统治。
(2)1939年,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
(3)强化保甲制度。
(4)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名师点拨]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打着“以党治国”的旗号,实行独裁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民主化的进程。
二、延安的民主政治建设
1.措施
(1)陕甘宁边区政府实行民主选举制度。
(2)1939年,中共中央在延安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宪政运动,并成立延安各界宪政促进会。
(3)1940年3月,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三三制”原则。
2.意义
(1)充分保障了各抗日阶级、阶层的广泛民主权利。
(2)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名师点拨]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广泛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普选制度,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民主选举并参加各级政权的行政管理,为以后的人民民主政权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抉择
1.国民党
(1)1943年春,发表《中国之命运》,鼓吹法西斯主义。
(2)国民党军队企图掀起新的反共高潮。
(3)1945年5月,国民党“六大”召开,继续维护国民党独裁,拒绝建立联合政府。
2.共产党
(1)发表《根绝国内的法西斯宣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等文章。
(2)1945年4月,中共七大召开,提出必须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名师点拨]
国共两党的阶级利益不同,决定了两党的选择也必然是不同的。
INCLUDEPICTURE
"\\\\张红\\f\\2015幻灯片原文件\\同步\\高二下\\创新设计\\(历史)人教版
选修2\\课堂讲义.TIF"
\
MERGEFORMATINET
主题 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与延安的民主政治
1.抗战期间,蒋介石集团为何呈现两面性
(1)从外因看,日本的诱降政策,使国民党抗战决心发生动摇。但由于日本灭亡中国的方针没有改变,国民党又不能放弃抗日政策。
(2)从内因看,蒋介石集团代表大地主、大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阶级的利益,反共反人民是其对内政策的一贯立场。由于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的壮大和发展,大大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军事压力,国民党又不敢与中共彻底决裂,放弃国共合作。
2.“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的含义及意义
(1)含义:抗日战争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中普遍采用了“三三制”,即在政权人员构成比例上实行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分子和中间派人士各占三分之一的制度。
(2)意义:“三三制”及“三三制”政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具体运用,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条件下推进民主政治的一个创举。“三三制”的实行,使党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INCLUDEPICTURE
"\\\\张红\\f\\2015幻灯片原文件\\同步\\高二下\\创新设计\\(历史)人教版
选修2\\探问题.TIF"
\
MERGEFORMATINET
材料一 新四军为抗日部队,北移乃遵
( http: / / www.21cnjy.com )令行动,乃竟遭围击聚歼之惨变,军纪何在?国法何在?盖违令者即下令者,毁法者即造法者……——中共中央发言人对皖南事变发表的谈话
材料二 陕甘宁边区的“豆选诗”
金豆豆,银豆豆,
豆豆不能随便投,
选好人,办好事,
投在好人碗里头。
材料三 1941年,陕甘宁边区进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三制”政权的普选。这次选举全边区有80%的人参加了投票。按“三三制”比例,选出了乡、县、边区三级参议会,各级参议会又选出了政府委员会。
(1)材料一,“惨变”的发生是偶然的吗?为什么?
(2)材料一,“惨变”的发生暴露了蒋介石集团的什么本质?
(3)据材料二、三,指出陕甘宁边区进行选举的特点。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5)你认为由此选出的参议员和政府官员,应该怎样行使自己的职权?
答案 (1)不是偶然的。因为:随着抗战相持阶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的到来,国民党反共投降倾向日益滋长;1939年国民党的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蒋介石集团把政策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执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路线;国民党顽固派不断掀起反共高潮。
(2)皖南事变的发生,暴露出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代表的国民政府,始终坚持反共反人民的反动立场。
(3)适合普通群众;层层普选;贯彻“三三制”原则。
(4)充分保障了各抗日阶级、阶层的广泛民主权利,加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以民族和人民利益为重,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原则;依靠群众,实行集体领导和民主作风;严格自律,接受群众监督。(言之有理即可)
INCLUDEPICTURE
"\\\\张红\\f\\2015幻灯片原文件\\同步\\高二下\\创新设计\\(历史)人教版
选修2\\教方法.TIF"
\
MERGEFORMATINET
国民党的独裁统治VS延安的民主政治
INCLUDEPICTURE
"\\\\张红\\f\\2015幻灯片原文件\\同步\\高二下\\创新设计\\(历史)人教版
选修2\\Y8.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红\\f\\2015幻灯片原文件\\同步\\高二下\\创新设计\\(历史)人教版
选修2\\当堂检测.TIF"
\
MERGEFORMATINET
1.孙中山先生曾设计了从“军政”“训政”再到“宪政”的建国方略。国民党“训政”时期开始的标志是(  )
A.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
B.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
C.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
D.国民党二届六中全会
答案 C
解析 1928年8月,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训政”时期的开始。
2.1939年,蒋介石一再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调:“制裁共产党活动,应尽量用民众力量,党政机关要避免直接出面,尤其避免党派斗争之痕迹。”这表明国民政府对共产党政策的特点是(  )
A.用阴谋手段打击共产党
B.既要反共又不敢彻底决裂
C.借民众力量限制共产党
D.既要反共又要避免舆论
答案 B
解析 A、C、D三项是直接表象不是特点;只有B项符合题干材料的特点,故选B。
3.研究国民党在1928年召开的中央全会留下的史料,发现有一处不符合史实(  )
A.打出了“以党治国”的旗号,实行国民党独裁统治
B.此后为巩固独裁统治,建立了特务组织
C.制定了名目繁多的反动法令
D.1928年国民政府用宪法的形式确立了独裁统治
答案 D
解析 1928年国民党召开中央全会,A、B、C项所述史实教材有明确表述,均与之相符,但D项发生在1936年。
4.抗战胜利前夕,国共两党关于抗战胜利后中国命运和前途的主张不同,矛盾尖锐起来,其根本原因是(  )
A.抗战胜利,外来的威胁没有了
B.两党纲领不一样
C.两党代表着不同阶级的利益
D.国民党不再代表中华民族和人民大众的利益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国共两党矛盾的根源。应从两党的阶级本质、代表不同阶级利益出发考虑。
5.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明绅士李鼎铭表示:“我身为党外人士,与共产党合作两年,并没有感觉到共产党的任何歧视与排斥。……共产党对于民选来的党外人士开诚相见,崇尚友谊,表现了最高的信任与尊重。”这表明“三三制”的实施(  )
①赢得了广大党外人士的尊重 ②加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 ③巩固了国共两党的合作 ④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李鼎铭先生的话表明,党外人士欢迎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支持“三三制”。“三三制”政权只是在共产党领导的边区建立,并不直接涉及国共两党的合作和树立国际形象。因此,③④不正确。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INCLUDEPICTURE
"\\\\张红\\f\\2015幻灯片原文件\\同步\\高二下\\创新设计\\(历史)人教版
选修2\\164.TIF"
\
MERGEFORMATINET
边区广大人民参与基层民主选举
材料二 1939年边区参议会成立,这既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民意机关,又是一个最高权力机关。人民通过参议会行使选举权,参议会的选举以直接的无记名投票方式:凡赞成民主抗日的不分民族、阶级、党派、性别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议会对政府官员行使监督权、罢免权。边区政府还设置审计处行使行政监督和经济监督的职权。边区政府对违法乱纪者依法严惩,边区高等法院曾处死了逼婚不遂而杀人的黄克功和利用职权侵吞公款三千零伍拾元的肖玉壁等。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参议会的性质如何?它对谁负责?
(2)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共同问题?这一举措有什么意义?
答案 (1)既是民意机关,又是最高权力机关。对人民负责。
(2)中国共产党在边区实行广泛的普
( http: / / www.21cnjy.com )选制。充分动员了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民主选举,使地方政权成为真正的人民民主政权,为新中国人民民主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解析 材料一、二
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边区的民主选举制度。参议会由人民选举产生,自然是对人民负责。民主选举制度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权建设提供了经验。
INCLUDEPICTURE
"\\\\张红\\f\\2015幻灯片原文件\\同步\\高二下\\创新设计\\(历史)人教版
选修2\\分层训练.tif"
\
MERGEFORMATINET
基础巩固
1.1941年2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代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居里来华,路过香港时对宋庆龄说,他将警告蒋介石,如继续同共产党对立、玩弄手段,是不成的。居里到重庆后,会见周恩来并表示:美国赞成中国统一,反对日本。分析当时的历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居里上述言论其实是假反蒋
B.当时美国赞同国共一致抗日
C.在对华政策上,美国把国共两党同等看待
D.居里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蒋介石集团的利益
答案 B
解析 日本的侵略扩张危及美国的在华利益,因此美国赞同国共一致抗日。
2.1941年1月9日刘少奇收到了陷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重围中的新四军军部发来的告急电报:“我江南部队遵令北移受阻,战况激烈……”这里所说的阻力来源于(  )
A.日军
B.国民党军队
C.项英的错误指挥
D.中国共产党战略的失误
答案 B
解析 根据时间和电报内容可知,当时发生了皖南事变,这是国民党一手制造的,故选B项。
3.1938年,国民党声明:“此次抗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国家民族存亡所系,人人皆应献出生命,以争取国家民族之生存……然抗战之胜利唯望一个信仰、一个领袖、一个政府。”以上材料表明国民党(  )
A.愿意加强国共合作力度,团结抗日
B.决定发动全民族的抗战
C.总结以前战事,以利再战
D.仍坚持其独裁统治
答案 D
解析 解题的突破口在材料的后半部分,“一个信仰、一个领袖、一个政府”表明国民党仍坚持其独裁专制统治的立场。
4.《豆选》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著名的木版画,它反映了(  )
A.五四时期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行动
B.国民革命时期各阶层要求推翻军阀统治的热情
C.根据地人民平均分配土地的场景
D.抗日战争时期边区人民对创建民主政府的拥护
答案 D
解析 由人民参加选举,建立民主政府,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的重要举措。
5.有一位在抗战时期生活在陕甘宁边区的老人,讲述了当时他的一些所见所闻,其中真实可靠的情况包括(  )
①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村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②在1939年曾积极参与宪政运动 ③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 ④1941年亲眼看到新四军遭到国民党的血腥屠杀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早在1937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的规定中就有实行“无记名投票选举制”,故①正确;1939年,中共中央在延安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地参与宪政运动,故②也是可能的;1940年毛泽东正式提出著名的“三三制”原则,故③也正确;新四军是南方八省的抗日红军改编成的,1941年的皖南事变发生在安徽省,远在陕甘宁边区的老人不可能亲眼目睹,故④错误。
6.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不禁止地主、富农、国民党员参选议员”。这说明陕甘宁边区(  )
A.实行民主选举制度
B.接受国民政府的直接领导
C.实现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
D.组建了多党联合政府
答案 A
解析 在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允许“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主、富农、国民党员参选议员”,这是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团结各阶层抗日的重要举措。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合作是党外合作,有各自的军队和政府,因此,B、C、D三项的叙述不恰当。
能力提升
7.抗战胜利前夕,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抉择。为实现和平、民主的这一光明前途,中共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设想。其设想的政治前提是(  )
A.打败日本侵略者
B.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C.废除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D.解放全国人民
答案 C
解析 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指出必须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国民党一党专政不废除,民主联合政府就无从谈起。
8.抗战胜利前夕,为了争取光明前途,中共有哪些主要活动(  )
①《解放日报》连续发表文章,揭露《中国之命运》的反动实质 ②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 ③回击国民党的军事挑衅 ④发表《论联合政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做题时应注意“抗战胜利前夕”、“争取光明前途”这两个限定词。《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报告。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
——摘自《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材料二 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任何政党的政策如果不顾到这些阶级的利益,如果这些阶级的人们不得其所,如果这些阶级的人们没有说话的权利,要想把国事弄好是不可能的……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因此,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
——摘自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
1941年11月6日
请回答: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如何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 (1)在政权建设方面,实行“三三制”,共产党员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
(2)日本侵略,大敌当前,必须团结各阶层人士共同抗日;中国社会中间阶级力量强大,且有参政要求;国事是公事,不能为一党一派包办。
解析 注意从材料中读取信息,找准关键词,还要留意材料的出处,抓住重要的提示。
INCLUDEPICTURE
"\\\\张红\\f\\2015幻灯片原文件\\同步\\高二下\\创新设计\\(历史)人教版
选修2\\教材解答.TIF"
\
MERGEFORMATINET
【学思之窗】
1.思考:“六面碰壁”意指什么?“居士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态?在叶挺将军的心中,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活棺材”又意喻着什么?(教材第104页)
提示 “六面碰壁”意指关押犯人的牢房。“
( http: / / www.21cnjy.com )居士”表现了作者在恶劣环境下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叶挺将军的心中,真正的自由是国家摆脱专制独裁的统治,人民在自由民主的社会中生活。“活棺材”意喻着蒋介石的独裁统治。
2.请回顾所学过的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及抗日根据地的内容,思考一下,毛泽东为什么这么说?(教材第105页)
提示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地,开展了民主政治建设,尤以中共中央所在地的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政治建设成绩斐然。毛泽东再三强调:边区“是第一个根据地,统一战线的策源地,全国有名的、政治的文化的中心”,“要做得比全国都好,不但成为抗战的堡垒,而且要成为模范的抗日堡垒”,“使边区成为民主的模范,推动整个国家的民主化。”1940年毛泽东系统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后,他就把陕甘宁边区作为一个“试验区”,明确指出:“边区的方向,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方向。现在全国要办新民主主义,有没有一个样子呢?我讲已经有了,陕甘宁边区就是模范。”
3.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教材第107页)
提示 (1)国民党“六大”上装扮出“还政于民”的姿态,宣布要召开国民大会并通过一部宪法。
(2)但国民大会的“代表”、讨论的“宪法”,都由国民党一手包办。
(3)在国统区实行专制、独裁;对外则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探究学习总结】(教材第107页)
一、本课测评
1.国民党独裁统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提示 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阶级利益的政权,为实行独裁统治,蒋介石建立特务组织,打击民主力量,实行恐怖统治,并于1936年用宪法的形式确立了其独裁统治。保甲制度、一党专政、特务统治的互相结合和渗透,成为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的特征。
2.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政权建设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 中共是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抗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战争爆发后,陕甘宁边区政府开始实行民主选举,之后扩大到各敌后抗日根据地;1939年,延安各界宪政会成立;1940年3月,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方面,实行“三三制”原则;1943年,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政会以“豆选法”进行边区领导机构的选举,已初见民主选举的雏形。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就国民党独裁专制统治的危害写篇小论文。
提示 略。
2.阅读与思考:结合所学史学知识,谈谈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对于中国革命和民主政治建设有何积极的促进作用?
提示 (1)巩固和发展了边区各阶级的抗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团结。(2)培养和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3)促进了全国民主运动的发展。(4)为其他根据地做出了表率。(5)为全国人民民主政权奠定了基础。陕甘宁边区和其他解放区的“三三制”政权,都是地方性的新民主主义政权,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局部执政的基础上取得了新民主主义政权建设的经验,为建立全国的新民主主义政权奠定了基础。从这样的角度看,陕甘宁边区政权是新中国政权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