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课件 (3)【共5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课件 (3)【共5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6 12:48:5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54张PPT。 民主斗士李公朴曾说过:“我两只脚跨出门,就不准备再跨回来!”1946年7月11日晚,李公朴被国民党特务杀害。逝世时大骂“无耻”,并高呼“我为民主而死!”李公朴牺牲后,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朱德联名发表唁电:“先生尽瘁救国事业与进步文化事业,威武不屈,富贵不淫。今为和平民主而遭反动派毒手,实为全国人民之损失,抑亦为先生不朽之光荣。”请思考:
抗战胜利后中共和李公朴等民主人士是如何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争取民主的?最终结果如何? 1.国民党政府“假和平,真内战”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假和平”:(1)国内舆论的压力,全社会“要求和平,反对内战”。(2)国际舆论的压力——苏美英不赞成中国内战。(3)内战准备尚未完成。“真内战”:是由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阶级本质决定的。 2.为什么说1946年11月的国民党“制宪国大”是非法的“国民大会”?
提示:按照政协决议,真正的国民大会,应当是在全国停止战争的和平环境中,由改组后的民主联合政府召开。 1946年“国大”是蒋介石一手包办的,通过了伪“宪法”,确认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是伪“国大”。 3.什么是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它的出现有何意义?
提示: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广大爱国学生、工人、市民及其他阶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起反对美军暴行,反对蒋介石政权的内战、独裁、卖国政策的爱国民主运动,相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反对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斗争战线而言,称第二条战线。
意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军事战场的斗争,对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解放全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4.怎样认识《共同纲领》的性质?
提示:规定了新中国的名称、性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纲领》还规定了政权机关、军事、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外交政策的总原则。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P108“学思之窗”:中共中央为什么敢于决定派党的主要领导人去重庆谈判?
提示:抗战胜利后,广大人民强烈渴望和平、民主,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意愿和利益,要尽一切努力来谋取和平与民主;苏美英等大国不希望中国发生内战,蒋介石又一时难以完成发动内战的全部准备工作,党和全国人民是有可能争取国内和平局面的;希望通过和平谈判,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真实面目,团结和教育广大人民;利用谈判做积极的应变准备;共产党人敢于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 P112“学思之窗”: 结合历史事实,谈谈为什么在中
国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行不通?
提示:(1)史实: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辛亥革命建
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被北洋军阀扼杀;抗战胜利
前后各民主党派期望通过议会道路在中国建立一个资产阶级
共和国的方案遭国民党反动派扼杀;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
党提出的建立一个包括国民党在内的由各党派参加的民主联
合政府的主张遭到国民党的拒绝。(2)原因:帝国主义国家要
维持中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地位,不允许中国建立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支持中国共产党,希望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与生俱来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向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妥协,不能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革命斗争,不能实行彻底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国民党统治集团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企图建立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和法西斯统治,不允许在中国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的支持与拥护,它所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胜利发展;共产党影响的扩大和国民党对民主党派的迫害,促使民主党派放弃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 抗战胜利后初期国共斗争的焦点及其表现
1.焦点:独裁内战与和平民主的斗争。
2.表现
国民党:(1)积极抢占全国各大城市和重要港口,加紧内战准备,并攻击八路军和新四军。
(2)违背《双十协定》原则,制造暴行。
(3)破坏政协协议,最终发动内战。
共产党:(1)参加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2)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积极维护和平民主。
(3)内战爆发后,领导人民民主运动,在国统区打击国民党专制独裁。 抗战后能否实现和平建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当时中国面临两种前途和命运:民主与专制、和平与内战、联合政府与国民党一党独裁。中共争取和平民主,赢得了民心,国民党专制独裁,发动内战,民心尽失。 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斗争的大事 抗战胜利后,大资产阶级主张建立国民党一党独裁统治,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共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民主共和国,最终走向社会主义。实践结果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人民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走上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他们的历史选择,具有历史必然性。 中国民主党派主张的变化及其原因
(2011·厦门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6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张:“建设一种新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而其斗争方法和态度又是和平的、渐进的,在本质上面是改良的”“走向改良进步的道路,坚决反对保守反动的道路,也不愿走向暴力革命的道路”。这一主张得到了多数党派的赞成。
——摘编自《中国现代史资料简编》材料二 1947年底到1948年初,中国民主同盟指出:“在民主运动胜利高潮快要到来的现阶段,中国已经分成了两个营垒,一方面是反动的营垒,另一方面是革命的营垒;一方面是民主的人民的营垒,另一方面是独裁的反人民的营垒。不属于这个营垒,就是属于那个营垒。中间的地位是已经不再存在了。”
——摘编自《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了哪些变化?
(2)说明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变化的原因。 【解析】本题通过民主党派主张的有关史料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民主党派政治主张的变化可从材料中概括得出,材料一主张走中间道路,而材料二放弃了中间道路,然后用历史语言归纳概括出这种变化即可;第(2)题可从国内政治环境、国共双方形势等方面归纳原因。答案:(1)从主张走中间道路,到承认中间道路失败;
从主张和平改良,到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
(2)民主党派没有实现其主张的条件;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独裁内战,对民主党派实行政治迫害;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受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的思想影响和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一、选择题
1. 国民党《中央日报》总编陶希圣,对他的编辑们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他们要“制造的空气”是( )
①国民政府热爱和平 ②共产党没有和平诚意
③内战迟早会爆发 ④国民党早已把共产党当作敌人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制造空气”是指营造对国民党有利的环境,即营造国民党爱和平、中共破坏和平的假象,把责任转嫁给共产党,因此①②正确。2.(2011·天津模拟)毛泽东在一次出行前,指示党内:“绝对不要依靠谈判,绝对不要希望国民党发善心,它是不会发善心的。”你知道毛泽东这次出行的目的是( )
A实现合作抗日 B.实现和平建国
C.实现军队国家化 D.实现政治民主化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首先判断这次出行是指重庆谈判,发生在抗战胜利后,排除A项;C、D两项都是政协会议的内容,应排除。 【类题拓展】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不同时期提出的关于政权建设的主张
(1)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工农民主专政;(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等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3)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4)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主张。3.下列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同一时期发生的两个历史场景,解读这两大场景,不正确的是( )A.国民政府假和平,真内战
B.国共双方都没有和谈的诚意
C.反映了重庆谈判期间的历史
D.当时内战还未全面爆发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中共参加重庆谈判体现了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故B项表述错误。4.1945年,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最重要原因是
( )
A.国内舆论盼望国共两党继续合作
B.中国人民饱受战乱,渴望和平建设
C.国民党准备通过谈判争取人民信任
D.国民党对用武力剿灭共产党尚无把握
【解析】选D。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的内战部署工作尚需要一段时间。因此才制定了“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进行谈判。5.出席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共三十八人,其中国民党八人,共产党七人、民主同盟九人、青年党五人、无党派社会贤达九人。该会议通过的政协协议的本质意义在于
( )
A.再次确立了和平建国的方针
B.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和平民主协议
C.决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
D.否定了国民党专制独裁的政治制度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注意题干中“本质意义”这一限定词,政协协议打破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反映了全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愿望。A、B、C三项无法体现其本质意义。6.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
①冲破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②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
③使中间党派提出的《和平建国纲领》得以通过
④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历史事件了解的程度,解答这类问题关键是要熟悉教材。因为政协的召开打破了国民党长期实行的一党专政局面,所以①④符合题意。②因为政协是包括国民党反动派在内的,不可能成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排除。③较难,只有对教材相关内容熟悉才能作出准确判断。故正确答案应为A。7.某同学在探究学习“国统区的人民民主运动”这一主题时,搜集到以下国民党镇压民主运动的暴行,其中属于全面内战爆发后发生的是( )
①“校场口血案” ②“一二·一血案”
③“下关惨案” ④“李闻血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校场口血案”:1946年2月;“一二·一血案”:1945年12月;“下关惨案”:1946年6月;“李闻血案”:1946年7月。8.观察下列图片,我们可以从中得出的信息有( )A.国统区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
B.民族经济受到破坏
C.中共坚持和平民主
D.国民党专制独裁镇压民主人士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图片反映的是闻一多被刺杀和悼念李闻两位先生的情景,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国民党专制独裁,对民主人士血腥镇压。9.1947年5月,北京、上海、南京等
地开展反内战、反饥饿运动。该运动
属于( )
A.中共领导的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
B.知识分子的反蒋爱国运动
C.国统区人民自发的争取民主的运动
D.民主党派发动的第二条战线的斗争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1947年的反内战、反饥饿运动是中共在国统区领导的反对国民党统治的人民民主运动。10.被国民党以所谓“勾结共匪,参加叛乱”的罪名,宣布为“非法团体”而强令解散的民主党派是( )
A.民主同盟 B.民主建国会
C.民主促进会 D.九三学社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1947年,国民党中央社污蔑民主同盟已成为“暴乱工具”。接着,国民政府以所谓“勾结共匪,参加叛乱”的罪名,宣布民主同盟为“非法团体”,强令解散。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再次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电报:“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来渝,共定大计……”材料二材料三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都拒绝出席蒋记国大,按规定国大代表是2 010人,出席者只有1 600多人,其中85%是国民党,其余是附属于国民党的青年党、民社党以及胡适这类“社会贤达”。其中“知名人士”有大汉奸……有经人检举的贪污犯……这群代表在大会上争权夺利……甚至发生扭殴。41天的大会,每天所演的闹剧,各有特点,当时舆论说:“这幕独角把戏将是国民党最丑恶的一幕历史。”参加国大的人,被人民叫做“落水”,叫做“堕入妓院的火坑”。
——荣孟源《蒋家王朝》请回答:
(1)材料一中蒋介石提出谈判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图片中召开的会议是什么?在这次会议上主要通过了哪些决议?结果怎样?
(3)为什么当时的舆论将材料三中的大会看作“独角把戏”?我们把这次大会称为伪国大,是非法的,为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从邀请中共谈判到召开伪国大,你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有何评价?【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及审读材料的能力。第(1)题依据重庆谈判的背景回答即可;第(2)题依据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有关史实回答;第(3)题要依据材料三中会议的承办者及参加人员进行概括;第(4)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争取准备内战的时间,欺骗国内外舆论。
(2)会议: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决议: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等。结果:被国民党政府撕毁。
(3)“独角把戏”:这次大会由国民党一党包办,参加者也主要是国民党。
“非法”:因为根据1946年的政协协议规定,应先改组国民政府,再由改组后的各党派组成的联合政府召集国民大会。
(4)反共反人民,内部派系互相倾轧,政治腐败。12.(2011·新课标全国文综·T4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材料二 1928年10月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会议通过《训政纲领》,内容包括:“依照总理建国大纲所定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应训练国民逐渐行使,以立宪政之基础。……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以立宪政时期民选政府之基础。”
——摘编自《中华民国法规辑要》等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
【解析】第(1)题,根据所学和材料不难找出其相同点,如“民国之主人翁”。不同之处如“五权分立”、“直接民权”等。第(2)题,要分析出孙中山训政思想的实质和目的、南京国民政府训政的实质。答案:(1)同:反对专制;主权在民;权力制衡。
异:英美为三权分立,孙中山主张“五权分立”(五权宪法);孙中山强调直接民权,分阶段实现宪政。
(2)孙中山训政思想的实质是主权在民,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状况,其目标是实现直接民权;国民党长期实行“训政”,其实质是独裁统治,违背了孙中山的训政思想。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