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2:第七单元
4
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
学案
[课标要求] 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争取民主斗争的史实,认识其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意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
1.背景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
(2)人民“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舆论压力。
(3)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4)中共中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
2.斗争
(1)重庆谈判
①目的:尽力争取和平建国,揭露美蒋反对派假和平的阴谋。
②成果:国民党当局表示同意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签订《双十协定》。
③意义:共产党在政治上处于主动;《双十协定》的签订,是人民民主力量的胜利。
[教材互补]
重庆谈判
在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呼声下,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确定了坚决避免内战、建设民主国家的原则。(岳麓版)
[名师指津]
重庆谈判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主动,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和各民主党派中扩大了影响;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它再要发动内战,就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地位。
(2)政协会议
①原因:人民的压力和共产党的努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斗争。
②成果: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包括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等内容。
③影响:打破了蒋介石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反映了全国人民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的愿望。
[概念阐释]
政治协商会议
又称“旧政协”。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召开,31日结束。这是国民党、共产党、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协商政治问题的会议。国民党在发动全国内战还没有准备好和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压力下,在中国共产党的提议下才被迫同意召开。会议通过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和平建国纲领、关于国民大会问题的协议、关于宪法草案问题的协议、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五项议案。这些协议在不同程度上是有利于人民的。
3.结果
(1)国民党政府撕毁政协协议,挑起内战。
(2)中国共产党争取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努力化为泡影。
[名师指津]
抗战后能否实现和平建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时中国面临两种前途和命运:民主与专制、和平与内战、联合政府与国民党一党独裁。中共争取和平民主,赢得了民心,国民党专制独裁,发动内战,民心尽失。
深化探究
材料一 右图是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先生1945年的作品《炮弹作花瓶》,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经过多年战乱后中国人民的愿望。
思考
这幅漫画表达了当时中国人民怎样的愿望?
答案 表达了人们追求和平的渴望,表达了人们希望从战后的废墟中站起来的美好愿望。
材料二 1945年8月20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蒋介石再次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电报:“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来渝,共定大计……”
思考
(1)材料中蒋介石提出谈判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当时是在什么样的形势下促成了上述事件?结果如何?
答案 (1)争取准备内战的时间,欺骗国内外舆论。
(2)抗战胜利后,实现和平、民主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经过谈判,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但未能避免内战。
二、国民党的“制宪”和人民民主运动
1.国民党的“制宪”
(1)背景
①1946年夏,在美国的支持下,全面内战爆发。
②同年秋,占领张家口后,召开国民党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
(2)内容:制定了《中华民国宪法》,确认了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
(3)结果
①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拒绝参加。
②蒋介石政府在政治上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
2.国民党镇压民主运动的暴行
(1)“一二·一血案”:1945年12月1日,在昆明西南联大等校,炸死爱国师生四人。
(2)“下关惨案”:1946年6月,在南京殴打马叙伦等人。
(3)“李闻血案”:1946年6月,在昆明杀害李公朴和闻一多。
(4)“五二〇血案”:1947年5月20日,在南京殴打并逮捕学生。
3.人民民主运动
(1)表现
①学生: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学生进行反饥饿、反内战的活动。
②在农村:抗征、抗捐、抗租运动迭起。
③在城市:工人的斗争发展迅速。
(2)作用: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蒋独裁统治斗争的胜利,推动着人民革命的胜利发展。
[教材互补]
各阶层人民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全面内战爆发后,共产党在国统区领导了以学生运动为中坚、各阶层爱国人士广泛参与的人民民主运动,形成了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岳麓版)
国统区人民的爱国民主运动有力地配合了解放区军民的革命斗争,从而形成了中国革命的新高潮。(人民版)
[重点精讲]
什么是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它的出现有何意义?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广大爱国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人、市民及其他阶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起反对美军暴行,反对蒋介石政权的内战、独裁、卖国政策的爱国民主运动,相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反对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斗争战线而言,称第二条战线。
意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军事战场的斗争,对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解放全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深化探究
材料一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及无党派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人士都拒绝出席蒋记国大,按规定国大代表是2
010人,出席者只有1
600多人,其中85%是国民党,其余是附属于国民党的青年党、民社党以及胡适这类“社会贤达”。其中“知名人士”有大汉奸……有经人检举的贪污犯……这群代表在大会上争权夺利……甚至发生扭殴。41天的大会,每天所演的闹剧,各有特点,当时舆论说:“这幕独角把戏将是国民党最丑恶的一幕历史。”参加国大的人,被人民叫做“落水”,叫做“堕入妓院的火坑”。——荣孟源《蒋家王朝》
思考
(1)为什么当时的舆论将材料中的大会看作“独角把戏”?我们把这次大会称为伪国大,是非法的,为什么?
(2)从材料对参加“国大”代表的介绍及场面的描述,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答案 (1)①“独角把戏”:这次大会由国民党一党包办,参加者也主要是国民党。
②因为根据1946年的政协协议规定,应先改组国民政府,再由改组后的各党派组成的联合政府召集国民大会。
(2)参加大会的代表大部分是蒋介石的御用走狗、贪官污吏,甚至还有汉奸、打手;从大会中可以看出国民党的派系倾轧及国民党的腐败。
材料二 见右图
思考
(1)关于上图内容说法正确的有( )
①运动斗争矛头指向国民党反动统治 ②运动的中坚力量是学生 ③是国统区民主运动的重要体现 ④运动发生时内战尚未爆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反饥饿、反内战、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反迫害大游行
(2)材料反映的事件有什么影响?
答案 (1)A
(2)学生运动的高潮,促进了整个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运动的高涨。在农村,贫苦农民的抗征、抗捐、抗租运动迭起;在城市,工人的斗争发展迅速。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蒋独裁统治斗争的胜利,推动着人民革命的胜利发展。
三、民主党派同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1.背景
(1)民主党派政治主张转变
①转变:放弃通过议会道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幻想,认识到合法斗争的不可能。
②影响:进一步壮大了民主力量。
(2)国民党迫害民主党派
①污蔑民主党派是中共的“暴乱工具”。
②强令解散“民主同盟”。
2.斗争
(1)各民主党派开展地下斗争。
(2)民盟改组,制定新纲领,与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决裂。
[教材互补]
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发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正式提出打倒国民党独裁政府,建立民主联合政权,指明了民主斗争的目标。(岳麓版)
3.意义
(1)加快了国民政府覆灭的步伐。
(2)有力地推进了近代中国的民主进程。
深化探究
材料一 查民盟勾结共匪,参加叛乱,早为国人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注意……公然叛乱宣传掩护共匪之间谍活动,皆罪证确凿,政府对此不承认国家宪法企图颠覆政府之非法团体,不能坐视不理……兹政府已将该“民主同盟”宣布为非法团体……——1947年国民党内部发言人讲话
材料二 余迫不得已,忍痛宣
( http: / / www.21cnjy.com )布民盟总部解散,但我个人对国家之和平、民主、统一、团结之信念及为此而努力之决心绝不变更,并呼吁全体盟员,继续为国家之和平、民主、统一、团结而努力。——民盟主席张澜以个人名义发表声明
思考
(1)据材料一,国民政府宣布民盟为“非法”的“罪名”有哪些?
(2)据材料二,张澜表达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3)国民政府解散民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1)“勾结共匪”,参加“叛乱”,不承认国家“宪法”,企图颠覆政府。
(2)坚持和平、民主、统一、团结。
(3)导致民盟与国民党彻底决裂,与共产党并肩战斗,使国民党在政治上进一步孤立。
四、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
1.南京政府的垮台
(1)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2)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在北平。
(2)内容
①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或《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的性质等。
(3)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之路。
[关键点拨]
新政协会议与新中国成立之间的关系
新政协会议是新中国成立的准备会议,它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
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介绍了抗日战争胜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为实现政治民主和和平建国而与国民党独裁统治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最终赢得人民民主革命胜利的史实。这些史实表明人民群众是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重要力量,也充分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意愿,尽一切努力争取和平与民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毛泽东在1945年8月说:“中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局面,联合政府的几种形式,现在是独裁加若干民主,并将占相当长的时期,我们还要钻进去给蒋介石洗脸(即改造),而不是砍头。”这段话表明中国共产党当时的政治主张是( )
A.进行国共谈判,和平解决两党的分歧
B.揭露美蒋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C.改组国民政府,争取实现和平与民主
D.对国民党妥协退让以维护国共合作
答案 C
解析 “钻进去给蒋介石洗脸”,就是要改组国民政府;“不是砍头”,就是要维护和平。因此,C项正确。
2.在重庆政协会议上,有人提出:“全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任何党派的军队都要整编,不是只要一个党交出军队,也不应把其他军队都看成就是国家的军队。”从其观点上看,该人应属于( )
A.共产党的代表
B.国民党的代表
C.民主党派的代表
D.美国列席会议的代表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的观点要求忽略党派利益,实质上是进行调和,这是当时民主党派的基本观点。故选C。
3.观察右图,通过对报纸内容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 )
A.国统区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压制
C.中共在国统区领导反蒋斗争
D.国民党为遏制民主而制造暴行
答案 D
登载李公朴、闻一多先后被刺杀消息的报纸
解析 李公朴与闻一多都是著名的民主人士,刺杀李闻二人是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反民主的暴行之一。
4.被国民党以所谓“勾结共匪,参加叛乱”的罪名,宣布为“非法团体”而强令解散的民主党派是( )
A.民主同盟
B.民主建国会
C.民主促进会
D.九三学社
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民主党派是指民主同盟。
5.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 )
①实行耕者有其田 ②规定实行减租减息 ③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④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实质考查中共在抗日战争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政策的不同。由于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中共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故排除含②的选项即可。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蒋介石的主观愿望是要坚持独裁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消灭共产党,但是要实现他的愿望,客观上有很多困难。这样,使他不能不讲现实主义。……人家讲现实主义来邀请,我们讲现实主义去谈判。……这一次我们去的好……”——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
材料二 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其要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目的,以拖延时间,缓和国际视线,俾国军抓紧时机,迅速收复沦陷区中心城市。待国军控制所有战略据点、交通线,将寇军完全受降后,再以有利之优越军事形势与奸党作妥协谈判。如彼不能在军令、政令统一原则下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1945年9月20日蒋介石给国民党各战区
司令长官的绝密电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蒋介石的困难”具体有哪些?
(2)毛泽东所说的“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好”在哪里?
(3)根据材料二说明蒋介石谈判的目的。
(4)蒋介石所谓的“军令、政令统一原则”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 (1)国内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舆论压力;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
(2)重庆谈判签署的《双十协定》是人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量的胜利;中共通过谈判,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国民党再发动内战就会在政治上陷于被动。
(3)借谈判拖延时间,为发动全面内战做准备,同时借谈判之机,诱使中共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
(4)实质:是国民党一党专政和独裁统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抗战胜利后重庆谈判的原因和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意图的理解。学生只要读懂材料,熟悉教材,进行有针对性的回答即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学思之窗
(1)史实:孙中山通过辛亥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被北洋军阀扼杀;抗战胜利前后各民主党派期望通过议会道路在中国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遭国民党反动派扼杀;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一个包括国民党在内的由各党派参加的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遭到国民党的拒绝。(2)原因:帝国主义国家要维持中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地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支持中国共产党,希望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与生俱来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国民党统治集团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企图建立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和法西斯统治;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它所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胜利发展;共产党影响的扩大和国民党对民主党派的迫害,促使民主党派放弃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
学习延伸
1.列举出中共、各民主党派、广大人民群众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出的努力。
2.(1)1840年至1949年,在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历史上被称为民主革命时期。(2)这个时期又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3)相同点:两次革命的性质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相同,都是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对象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4)由于领导阶级、指导思想、结果、前途不同,两次革命有“旧”、“新”之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基础达标]
1.抗战胜利后,中国出现了一个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 )
A.进行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
B.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
C.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面内战
D.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答案 D
解析 抗战胜利后,1945~1946年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国共两党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2.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
①冲破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②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 ③使《和平建国纲领》得以通过 ④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3.中共“七大”提出的中国人民用全力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是指( )
A.团结全国人民,巩固和扩大民主力量
B.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C.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
D.维护国家统一,交出政权和军队
答案 B
解析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指出必须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实现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这一光明的前途,故选B项。
4.全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掀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了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潮。下图中的照片记录了1947年5月20日,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区的学生联合游行并同国民党军警英勇斗争的场景。这一场景发生在(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上海
B.北平
C.南京
D.杭州
答案 C
解析 1947年5月20日,各地学生在南京举行联合游行,并向国民政府请愿,要求停止内战,遭到了反动军警的殴打和逮捕。
5.1948年冬,陈毅在一首诗中写道:“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转运逐西东,前线争立功。”出现这种情景的重要原因是( )
A.淮海战役取得了最后胜利
B.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南京
C.工作重心已转移到了城市
D.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
答案 D
解析 材料描述了农民踊跃为人民解放军送粮的情景,出现这种现象首先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有土地种粮,由此可与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联系起来。
6.民主人士张澜在一次发言中讲道:“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它有了革命到底的大方针,它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张澜在发言中所讲的“它”是指(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 A
解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临时宪法,是新中国政权建设的法律依据。故答案为A。
[能力提升]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后领导国人,挽回大局,仍不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指望执政之国民党。……请以武力属之国家,而勿分操于党;彼此互以理性相见,而视大众趋向为依归。国家统一,夫岂难定。申言之,即必须军队国家化,政治民主化是也。——《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宣言》
材料二 (一)召集各党派会议,产生战时举国一致之政府。
(二)保障人民言论、出版、集会、职业、身体之自由,废除现行一切妨害上列自由权利之法令与条例。
(三)开放党禁,承认各党派公开合法地位。……
(七)废除特务及劳动营等类组织;——《中国民主同盟对抗战最后阶段的政治主张》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为民主事业而奋斗的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寇投降以来,他们为实现国内和平的努力,是值得每个爱国的中国人赞佩的,本盟今后要与他们携手合作。……彻底消灭独裁卖国的国民党反动集团!——《中国民主同盟一届三中全会宣言》
(1)根据材料一指出民盟对国民党的态度及其基本的政治倾向。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盟对国民党的态度及其基本的政治要求。
(3)根据材料三指出民盟对国共两党的态度。
(4)综合三则材料,可否认定民盟的政治立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说明理由。
答案 (1)态度:寄希望于国民党。政治倾向:中间。
(2)态度: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反对法西斯统治。政治要求:要求民主、自由。
(3)拥护共产党,打倒国民党。
(4)可以。理由:民主党派经过事实的教育,放弃了中间道路的幻想,转而拥护共产党,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
解析 本题以民盟对国共两党态度的变化为主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查学生解读史料信息和归纳概括的能力。第(1)、(2)、(3)题紧扣试题设问,获取材料有效信息概括归纳说明问题。第(4)题在前面答题的基础上对民盟政治立场作出正确判断,并阐明其“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