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英国宪章运动 课件 (2)【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英国宪章运动 课件 (2)【共4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6 13:0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 中国社科院2010年7月发表的《2010年城市蓝皮书》预
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率到2015年将超过50%,城
镇人口也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而早在1760年到1850年不到
100年的时间里,英国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已经基本完成了
城市化,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使英国率先步入富裕社会。但在
这一过程中,在这个以实行“议会民主”而闻名的国家里,
只有缴纳高额所得税的人才有选举权,广大工人被排斥在议会大门之外。工人们认为不取得选举权,就不能改善自己的
境遇,于是他们展开了要求新的选举改革的群众运动,当
时,工人的要求写在《人民宪章》上,这一运动遂以“宪章
运动”的名称载入史册。
请思考:
英国宪章运动是如何兴起的?三次高潮的经过怎样?最终结果如何?欧洲早期无产阶级民主思想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有什么本质
的不同?早期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民主进程有何关系?
提示:不同:资产阶级追求的是少数人的民主。而无产阶级
要争取最广大人民群众最广泛的民主权利,建立多数人的政
治统治。
关系:早期无产阶级因为在政治上提不出独立的纲领和目的,
所以就只好跟着工业资产阶级走,成为争取民主权利斗争中
的主要力量,在推进资产阶级民主进程中起了巨大作用。 1.《人民宪章》主要反映了无产阶级的什么政治要求?该文件有何意义?
提示:(1)反映了工人扩大民主权利的要求,包括选举权,取消财产资格限制,议会参与权等。
(2)意义:请愿书以法案的形式正式公布,它的公布标志着宪章运动的开始。三次请愿运动中哪次规模和水平最高?为什么?
提示:第二次。
原因:(1)组织更严密:成立全国宪章协会和地方宪章协会。
(2)人数更多:300多万(占英国成年男子的1/2)。
(3)要求更彻底:提出工人独立要求;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2.分析早期工人运动的特点及成因。
提示:特点:早期工人运动大都带有政治斗争、暴力斗争、自发分散的特点。
成因:19世纪三四十年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任务尚未完成 ,工业革命还在进行中,资本主义制度还不成熟,相对民主的政治、经济模式尚未建立起来,这使得工人阶级政治上无权,经济上遭受手段原始而残暴的绝对剩余价值的剥削,因而使早期工人运动带有政治斗争、暴力斗争、自发分散的特点。 一、早期工人运动的大致过程和基本要求 机器大工业代替了之前的手工劳动。资产阶级用失业来要挟工人,给工人很差的待遇。最初工人的目标是直接对准机器进行反抗,争取经济利益。后来,工人意识到仅仅争取经济方面的利益是不够的。所以他们开始在政治方面为自己谋求保障。早期工人运动的斗争实践,不仅使无产阶级加深了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认识,同时也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制定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后来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 二、宪章运动中三次运动的情况归纳 从表面上看,宪章运动经过20多年轰轰烈烈的斗争,却毫无成果,运动因此是失败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放在历史长河中看,英国政府惮于工人运动的力量,为缓和社会矛盾,陆续实行了一些让步政策。《人民宪章》六条要求中有五条后来逐一实现,而第六条,即每年举行一次议会选举,其实是不现实的。因此也永远不可能实现。可以说,宪章运动在原则上已经胜利了,尽管宪章运动自身并没有达到目标。 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渐进性
(2011·三明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法律规定,农村地区议员必须有年收入600英镑以上的地产,城市议员年收入必须在300英镑以上……
——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材料二 在城市中凡拥有单独住宅的房主(不论其价值多少)和每年缴纳房租10镑以上的房客,只要在选区内居住一年以上都有选举权;在各郡,每年交纳地租12镑以上租佃者和每年收入5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都有选举权。
——哈纳姆主编《19世纪宪法》材料三 1832年改革法案规定,取消人口不满2 000人的56个“衰败地区”的议席,另外32个人口在2 000至4 000之间的选区分别减少一个议席,空出的143个席位中,65个给了新兴大工业城市……1918年法案中,授予了年满3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1924年,又将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降为21岁,成年公民普选权终于真正得以实现。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1)归纳材料一的基本内容。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英国选举制度的变化。(不得照抄原文)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选举制度变化的原因。这种变化反映出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什么特点?
【解析】本题以英国不同时期关于选举权资格变化的有关史实为切入点,考查对英国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第(1)题考查归纳概括能力,注意不要照抄原文,可以从选举资格限制、选举人群等方面概括变化;第(2)题应从政治、经济、人民要求等角度归纳原因,从而得出英国民主政治具有渐进性的特点。答案:(1)内容:英国议员的当选有财产限制。变化:选举资格不断降低;新兴工业城市拥有越来越多的选举权;最终实现普选权(妇女享有选举权)。选举制度不断完善。
(2)原因:工业革命进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人民群众要求普选权的斗争日益高涨。特点:民主政治发展的渐进性。一、选择题
1.“支援我们来实现修正法案吧,我们一旦有了选举权,就会利用我们的权力来协助你们取得你们的权利。”这是1832年议会改革时的宣传标语,其中的“我们”是指( )
A.工人群众 B.大地主
C.金融资产阶级 D.工业资产阶级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结合英国宪章运动的背景可知,1832年改革为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权利,此题干中的材料是工业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承诺,“我们”指工业资产阶级,“你们”指工人阶级。 【类题拓展】工人阶级争取普选权的原因
(1)工人阶级在议会改革运动中支持了资产阶级,但是结果却一无所得,政治上依然处于无权的地位,经济上生活状况日益恶化。于是工人阶级决定掀起一场争取普选权的运动。
(2)英国工人阶级本身阶级意识的提高也是一个原因。他们已经意识到自己在大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意识到自己的劳动未能得到相应的报酬,意识到单靠个人的努力无法在大工业制度下争得应有的物质改善和社会地位。他们的思想中出现了诸如阶级斗争、大罢工、摆脱议会民主的新的因素。2.英国“宪章运动”前后持续十几年,出现三次斗争高潮,该运动得名于( )
A.1832年改革法案的通过 B.“伦敦工人协会”的成立
C.《人民宪章》的起草 D.“全国宪章协会”的成立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1837年《人民宪章》提出一系列争取普选权的要求,英国的宪章运动由此开始并得名。3.宪章运动以《人民宪章》征集签名的形式,举行全国范围的集会和示威游行。制定《人民宪章》的英国工人组织是
( )
A.“全国宪章协会” B.“伦敦工人协会”
C.“全国职工联合会” D.“全国改革联盟”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准确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根据教材知识可知B项为正确答案。4.英国“全国宪章协会”实际上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的雏形,该组织成立时,中国社会面临的形势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1840年7月全国宪章协会成立,并成为英国宪章运动的领导机构,显然,当时中国正处于鸦片战争时期。5.(2011·佛山高二检测)研究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普选权历史的学者发现,英国宪章运动中提到的普选权有一定限制,你认为应该是( )
A.所有人
B.所有的成年人
C.所有21岁以上的男性
D.守法、精神健全、年满21岁的英籍男性公民【解析】选D。本题考查英国宪章运动中《人民宪章》条款中关于普选权规定的有关内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准确再认再现《人民宪章》的内容,然后依据史实进行分析判断。《人民宪章》指出“年满21岁的男子享有普选权”,这里对普选权的规定显然除了年龄外,还有性别、国籍等限制,故A、B两项错误;如果是年满21岁的男性,但没有英国国籍显然也不享有普选权,故C项错误。6.标志着宪章派与资产阶级激进派划清界限,宪章运动已发展成独立的工人阶级政治运动的事件是( )
A.《人民宪章》的提出
B.全国宪章协会的成立
C.1842年提交的新请愿书
D.1848年提交的新请愿书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1842年的请愿书抨击了社会贫富不均现象,这表明宪章派与资产阶级激进派划清了界限。7.“女王陛下每天收入和个人用款164英镑17先令10便士,而成千上万的工人家庭的收入则不到4便士。”这表明宪章运动中的请愿书提出了哪一要求( )
A.提高消费水平 B.限制工时
C.改善劳动条件 D.反对贫富不均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信息表明请愿书将矛头指向了高收入、高消费的女王陛下,而成千上万的工人家庭的收入则非常低,这显然是反对贫富差距过大,反对贫富不均。8.下列表述不符合英国宪章运动的是( )
A.是世界历史上工人阶级第一次独立争取普选权的全国性政治运动
B.是无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权的尝试
C.对19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议会改革法案的内容产生明显影响
D.推动了欧洲其他国家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解析】选B。本题着重考查对宪章运动历史地位的理解。解答本题需要对宪章运动及其贡献、历史地位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宪章运动是争取普选权的斗争,还没有涉及到建立民主政权。9.在宪章运动的推动下,于19世纪末基本完成代议制民主政治建设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荷兰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宪章运动影响的认识能力。这场运动对欧洲许多国家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但英国是到了20世纪初才逐渐完善起来的,德国20世纪初还是帝制,只有法国在19世纪末基本上完成了代议制民主政治建设。10.宪章运动是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下面对宪章运动的评价错误的是( )
A.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发展和深入
B.第二阶段高涨的原因是1825年英国经济危机和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
C.是世界历史上工人阶级第一次独立争取普选权的全国性政治运动
D.集中反映了欧洲早期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宪章运动的分析评价能力。1842年的经济危机促使第二次宪章运动高潮的到来,并非是1825年英国的经济危机,法国七月革命发生在1830年,而宪章运动的第二次高潮发生在1842年,因此,B项所述均不符合史实。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文件)包括六点政治要求:第一,凡年满21岁,身体健康而未被处过徒刑的男子均有选举权。第二,全国应划分为居民人数相等的300个选区,每个选区选出人数相等的议员。第三,取消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及其他任何限制。第四,国会一年改选一次。第五,实行秘密投票。第六,每个议员都领取薪金,数目为500镑。请回答:
(1)以上材料出自于哪个文件?参加起草的是什么人?
(2)归纳材料信息,它主要反映了无产阶级的什么政治要求?该文件有何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第(1)题可以结合宪章运动爆发的背景和标志进行判断;第(2)题可以依据宪章运动的意义进行回答。答案:(1)《人民宪章》。“伦敦工人协会”的领导人和议会中的激进议员。
(2)政治要求:获得普选权。意义:宪章运动由此开始。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受1825年经济危机和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19世纪30年代英国议会改革运动进入高潮。因改革法案于1832年通过,故被称为1832年改革法案。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整选区,取消一部分贵族操纵的“衰败选区”,增加或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以议员席位……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材料二 自本条例获得通过时始,本国境内的每一男性在下列条件下享有选举议会议员之权:
(1)在英国境内出生的公民,或在英国居住两年以上并已取得英国国籍的外国人;
(2)年满二十一岁者;
(3)选民册修订时经证明精神健全者;
(4)经要求行使选举权时不因犯罪而正在服刑者;
(5)倘选民在行使选举权时犯有行贿、冒名顶替或伪装选民证等项情事,应根据本条例处罚条款的规定,停止其选举权。
……
——《人民宪章》请回答:
(1)在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法案中没有获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是哪些阶级?
(2)材料二中对选举权作了怎样的条件要求?除此之外,《人民宪章》还有哪些主要内容?
(3)你认为两段材料之间的关系怎样?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准确理解和分析材料的能力;第(2)题主要考查提炼材料有效信息和准确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第(3)题则主要考查对两段材料因果关系的分析能力。答案:(1)工人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2)条件要求:凡年满21岁,精神健全的男性英国公民(因犯罪而坐牢者及弄虚作假者除外),都有选举权。
内容:秘密投票、废除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议员支薪、设立平等的选区和议会每年改选一次等。
(3)在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中,曾起过巨大作用的工人阶级没有获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因此,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不断壮大,英国工人阶级开展了争取普选权的斗争。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