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2课时课件 (共21张PPT+内嵌视频1个)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2课时课件 (共21张PPT+内嵌视频1个)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8-27 10:4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2课时 耳和听觉
1.能描述耳的结构及功能
2.能概述听觉的形成过程,说出用耳卫生及预防措施
3.能说出人体其他感觉器官
假如人失去听觉,图中这四个场面会出现什么情况?
请列举几个说明耳和听觉重要性的其他实例。
外耳道
耳郭
外耳
听小骨
鼓膜
中耳
咽鼓管
耳蜗
半规管
听觉神经
前庭


鼓室
耳的结构及功能
耳的结构
两个人在说悄悄话时,接听者往往会做出下面的动作,这是为什么,有什么科学依据?
耳郭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外耳道能传递声波,防止外物入侵
耳的各部分功能
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
鼓膜
鼓室
听小骨
:把声波转换为振动
:内有空气
:将振动放大并传导到内耳
咽鼓管
由鼓室通向咽,连通鼻咽部和中耳。
使中耳内的空气跟外界空气相通,使鼓膜内、外的气压维持平衡,这样鼓膜才能很好地振动。
咽鼓管平时封闭,吞咽和打呵欠时张开。
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把振动转变成相关的神经冲动。
内耳
耳蜗
前庭
半规管
内有位觉感受器,可以感受头部位置和速度的变化。
与晕车、晕船有关
耳蜗
前庭
半规管
内耳的功能:
具有听觉和感受位置变动的双重功能。
耳朵的结构
外耳
中耳
内耳
耳郭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鼓室
半规管
前庭
耳蜗
传递声波
收集声波
传递并放大振动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有听觉感受器
有位觉感受器,与身体平衡有关
有咽鼓管,维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你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观看视频内容,并根据耳各个结构的功能,总结听觉形成的过程
听觉的形成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外界声波
耳郭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觉感受器)
听觉神经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形成听觉)
听觉形成的过程:
  在听自己说话或唱歌的录音时,会觉得那声音不像是自己的;但是别人听起来,能确认这就是我们本人的声音。这是因为我们在说话时,所发出的声波有一部分通过头骨直接传递到耳,所以我们平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是混合的,跟完全通过空气传播而听到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试一试:把自己说话或唱歌的声音录下来,再回放给自己听,对比一下平时听自己说话的声音,是否相同?为什么?
外界环境中的声音并非都是和谐悦耳的。那些影响人们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叫做噪声。
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人的听觉会受到影响:
暂时性听力下降
永久性听力损失(不可逆)
鼓膜损伤
耳和听觉的保护
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
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或闭嘴 、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的大气压力平衡。
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
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人体除了眼和耳外,还有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
人体其他感觉器官
鼻:鼻腔上端的黏膜内有许多对气味十分敏感的细胞,与人的嗅觉有关,可以感知外界空气中的各种气味。
舌:舌的上面和两侧有许多对味道十分敏感的突起,与人的味觉有关,能够辨别酸、甜、苦、咸。
皮肤:人体的皮肤中具有许多感受外界刺激的感觉神经末梢,可以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
你的感觉都是对的吗?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其他感觉
耳的结构和功能
听觉的形成
耳和听觉的保护
耳和听觉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1. 声波形成到听觉形成需经过( )
①听小骨 ②鼓膜 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④外耳道
⑤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A. 声波→①→②→③→④→⑤
B. 声波→④→①→②→③→⑤
C. 声波→④→②→①→③→⑤
D. 声波→④→③→①→②→⑤
2.飞机降落时乘务员要求旅客咀嚼食物,目的是( )
A.防止听觉中枢受损 B.保护听小骨
C.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D.使咽鼓管张开,保护鼓膜
D
3.当你听到上课铃声响时,就赶紧跑进教室做好上课准备。接受铃声刺激并产生听觉的部位( )
A.鼓膜、耳蜗 B.耳蜗、大脑
C.听小骨、大脑 D.鼓膜、大脑
B
4. 某人失聪后,经检查,医生认为耳的结构没有受到损伤,那么可能发病的部位是( )
A. 听神经和听觉中枢
B. 鼓膜
C. 中耳
D. 内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