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课件(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6 13:3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P93第七单元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 争取民主的斗争民主革命的分期:18401949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鸦片战争新中国成立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领导复习回顾第3课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1927-1945年无产阶级
农民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对象?
形式:
武装斗争
和平斗争→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日本侵略者→大地主大资产阶级P103课标要求(3)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争取民主斗争的史实,认识其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意义。第3课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第3课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一、背景(1927-1945)
1、“宁汉合流” (“东北易帜”)
——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思考: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是什么?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成为帝国主义在华统治的代表。
2、日本侵华(1931-1945)
——民族危机深重P103第3课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二、国民党的独裁统治(1927-1945)
表现:
①中央全会——“以党治国”
②建立特务组织(中统、军统、保甲制度)
③制定反动法令——1936年宪法
④确定“溶共、防共、限共、反共”方针(1939)
⑤发动“皖南事变”(1941)
⑥发表《中国之命运》
⑦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在关中等地进行试探性挑衅
⑧国民党“六大”(1945)P103(表现、特征?)第3课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二、国民党的独裁统治(1927-1945)
特征: “以党治国”
保甲制度、一党专政、特务统治相结合、渗透
P103(表现、特征?)第3课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三、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1927-1945)
1、民主人士(民族资产阶级)
表现:①抗议运动
②要求与共产党合作
③成立民主党派——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1,重庆;1944年改称中国民主同盟)
影响:民主力量发展壮大P103第3课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三、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1927-1945)
2、共产党(无产阶级、农民等)
武装斗争:1927-1936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建立革命根据地;土地改革;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反围剿;长征等)P103(表现?)第3课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三、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1927-1945)
2、共产党(无产阶级、农民等)
和平斗争:1937-1945
①延安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民主选举;人民监督;宪政促进会成立;
“三三制”政权;
②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政会——“豆选法”
③重建新四军,公布事实真相揭
④回击国民党反共高潮:《解放日报》发表文章
⑤严正抗议国民党武装挑衅
⑥中共“七大”
⑦毛泽东发表《论联合政府》P103(表现?)第3课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四、影响:壮大民主力量
1、促进民主人士思想的转变
2、提高共产党的声望
3、推动民主党派与共产党的合作P103练习:基础题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的特征不包括( )
A. 一党专政
  B. 特务统治
C. 保甲制度
  D.消极抗日练习:基础题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召开后,蒋介石一再强调:“制裁共产党活动,应尽量用民众力量,党政机关要避免直接出面,尤其避免党派斗争之痕迹。”它表明国民政府对共产党政策的特点是( )
A.用阴谋手段打击共产党
  B.既要反共又不敢彻底决裂
C.借民众力量限制共产党
  D.既要反共又要避免舆论练习:基础题中国共产党为回击国民党的反共高潮而采取的措施中不包括( )
A.组织撰写批判文章回击
  B.严正抗议国民党顽固派的武装挑衅
C.皖南事变后宣布重建新四军军部
  D.在延安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练习:基础题下列对抗战时期根据地建立的“三三制”政权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政权
B.几个革命阶级联合对汉奸、反动派专政的政权
C.中共巩固统一战线,反击国民党反共浪潮的重大举措
D.抗战时期中共坚持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练习:基础题中共七大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的具体方案是( )
  A.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B.解放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打倒日本侵略者,推翻蒋介石反动统治
  D.确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抗日战争的指导中心、革命圣地延安一九四一年晋西北解放区
群众参加政权选举在抗日根据地政权中实行“三三制”原则。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委员中,增加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就是一例。  第一,缓解了根据地内紧张的阶级关系,加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调动了各方面的抗日积极性,有利于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第二,体现了相当的民主精神,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建政的一种成功尝试。
第三,造就了一批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对战时及战后中国的政治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抗日根据地—三三制政权【分析评价】  思考P105[学思之窗]:毛泽东为什么说“边区是实施三民主义最彻底的地方”?抗日根据地—三三制政权【分析评价】18401919侵略史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日甲午战争184218561860189418951901抗争史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18511864191119121900旧民主主义革命义和团
运动18981901侵略史抗争史列强扶持袁世凯(辛亥革命失败)建党初期国民革命191919241927土地革命1937抗日战争时期1945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列强扶持
吴、孙、张30年代日本侵华美国扶持蒋介石打内战1949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斗争的胜利列强侵华:扶持代理人列强扶蒋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一次
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
国内革命战争第三次
国内革命战争1941年1月6日,新四军在皖南泾县茂林地区遭到国民党军队的突然袭击。除2000余人突围外,新四军部分被俘,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谈判时被扣压。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1941年1月18日,《新华日报》登载的周恩来的题诗新四军军长叶挺叶挺在狱中写的《囚歌》手迹重建后的新四军军部组成人员代理军长:陈 毅副 军 长:张云逸政治委员:刘少奇参 谋 长: 赖传珠政治部主任:邓子恢民族资产阶级19世纪60-70年代,中国的部分地主或商人开始引入大机器生产方式,以契约工人作为劳动力,投资与近代企业。这样的企业具有基本的资本主义生产特征,分散于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有别于洋务派开办的民用企业,这便是最早的民族资产阶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经济发展与外国资本主义没有太多联系,资本相较于官僚资产阶级或买办资产阶级势力较弱的一类资产阶级团体。 官僚资产阶级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里,勾结帝国主义和地主阶级势力,掌握国家政权,垄断全国经济命脉的买办性的资产阶级。 买办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一般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依附于帝国主义势力并直接为其服务的大资产阶级。
买办资产阶级适应帝国主义侵略掠夺的需要,为帝国主义所豢养,是帝国主义剥削和压迫本国人民的工具和奴才,帝国主义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重要社会支柱。它不仅依附于帝国主义,同时又与本国封建官绅相勾结,损害民族利益,残酷压榨本国劳动人民,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最反动生产关系的代表,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民族民主革命中是极端的反革命派,是革命的主要对象之一。
中国的大资产阶级必然是买办资产阶级,而买办资产阶级必然是卖国的。在中国历史上是如此,如蒋宋孔陈,现实也是如此。 小资产阶级占有一定的生产资料或少量资金的个体劳动者阶级,包括中农、小手工业者、小商人、小业主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中农、手工业者、小商人、自由职业者以及知识分子,都属于小资产阶级。他们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压迫,日益走向破产和没落的境地。因此,政治上倾向于无产阶级,能够成为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之一。
小资产阶级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为生,一般不剥削别人,或对别人只有轻微的剥削。小资产阶级既是劳动者,又是小私有者。作为劳动者,他们受地主、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作为私有者,他们希望保持自己小私有者的地位和利益,不喜欢社会化大生产,容易接受资产阶级的影响。 大资产阶级顾名思义,就是富可敌国能够操纵国计民生的资产阶级,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的阶级,他们不是按照正当竞争手段而是垄断和政治性的手段来获取大量财富,其财富来源与封建制度和军阀割据、帝国主义的支持等有关系,典型的代表是孔祥熙等4大家族,操纵国民经济,滥发纸币就是其所为。三座大山中的官僚资本主义就是指的他们,他们是蒋介石时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是必须被消灭的对象。 国民政府1936年宪法根据孙中山的“革命程序论”,一个国家由乱到治,要经过军政、训政、宪政三个阶段。北伐战争的结束是军政时期的结束,训政时期的开始。但何时结束“训政”,开始“宪政”,国民党一拖再拖。
1936年5月5日,国民政府公布了这份宪草,所以又称《五五宪草》。 《五五宪草》本应交 “国民大会”决议, 但抗战爆发后,“国民大会”一直延期到抗战胜利才召开,这也就是开始了所谓的“宪政时期”。
实施宪政,表面看是孙中山革命程序论的一个环节,但从实际结果看,其并未实现孙中山对民主追求的理想,而是用宪法的形式确立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目的是维持国民党一党专政和个人独裁统治。 比较:中共“七大”与国民党“六大”中国“七大”
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国民党“六大”
①一党专政 ②拒绝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③准备发动内战把中国引向黑暗的前途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命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