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美国《独立宣言》 教案
【三维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独立宣言》的发表
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潘恩发表《常识》;独立战争爆发;杰斐逊等五人委员会草拟《独立宣言》
《独立宣言》是启蒙思想与北美独立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比较分析《独立宣言》的思想渊源以及所体现的民主思想和独具的历史价值。
资料研读
情景再现
历史比较
《独立宣言》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是“第一个人权宣言”。它体现的民主思想成为一代又一代美国人不断追求的理想。
《独立宣言》体现的民主思想
《独立宣言》的主要内容;《独立宣言》的民主思想;《独立宣言》的意义、作用和局限性。
《独立宣言》继承并发展了启蒙思想,体现出鲜明的民主思想
资料研读
历史比较
问题探究
?【重点难点】
重点:《独立宣言》体现的民主思想
难点:《独立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叙述了《独立宣言》这一伟大历史文献产生的时代背景、基本内容及深远影响。这一课在本单元具有奠基作用。
【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在初中教材和高中必修一和必修三已经初步掌握了独立战争、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启蒙运动等相关内容,因此,对其已有知识储备的调动将决定本课教学的纵深程度。
回顾高中必修三中欧洲启蒙思想运动的内容以实现新旧教材的衔接鉴于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存在一定的差异,建议重心放在洛克和孟德斯鸠的思想上,其次引导学生探究密切相关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独立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二是《独立宣言》体现了哪些民主思想?
?【课时安排】1课时
【新课探究】
一、《独立宣言》发表的背景
【问题探讨】《独立宣言》是在怎样的情景下颁布的?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1、欧洲启蒙思想的深刻影响(理论基础)
早在独立前的一百多年间,欧洲启蒙思想就开始在北美传播,为《独立宣言》的发表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为自由主义思想的奠基人,洛克的学说具有很强的兼容并包性。他发展论证了西方的“天赋人权”,指出“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这是人类与生俱有、不可剥夺的天赋权利。和其他启蒙思想家一样,洛克也用“社会契约”来解释国家的起源。他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彼此间的自由会发生碰撞,每个人都主张自己所有的自由,他人的自由就会受损害。为了趋利避害,人民决定通过社会契约的方式让渡自己的部分权利,由此产生了保护人们整体利益的国家和公共权利。
洛克强调,这种让渡并非全部权利的转让,一些极为重要的权利,如财产权、对政府的监督树敌反对权仍旧保留在人民手中。公得到部分委托权对社会进行管理的政府不可能拥有专断、绝对的权威,国家主权的真正是人民。因此,只有在人民自由表达意志的基础上、通过契约建立起来的政权才是合法政权;合法政权也必须按人民的意志来行使权力;如果政府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自由或滥用权力侵害人民的权利,人民就有权收回委托,并将它重新交给能够保障自己安全与权利的人,为此他们甚至有权使用武力推翻政府。这就是“人民主权论”的核心内容。
洛克认为,限制政府、防止权力滥用的另一个有效途径,是对主权进行分割、实行分权的原则。他主张将国家权力分成由议会行使的立法权和由君主行使的行政权及对外权,前者是最高权力,后两项受其控制。
2、北美产生了自己的启蒙思想家,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在欧洲启蒙思想的熏陶下,北美殖民地也产生了自己的启蒙思想家,代表人物是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和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他们反对奴隶制,主张人民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
3、英国的殖民压迫政策和暴虐统治,使北美人民的反抗最终演变为一场民族独立战争。
“没有代表权,就不得征税”(“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是独立战争期间北美殖民地人民喊出的最为响亮的口号。这句口号原本是英国政治的基本原则,在英国贵族与王室的斗争中使用过,但独立战争期间被殖民者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
英国议会对殖民地不断征税,但在议会中却没有殖民地的代表。英国议会分别颁布《糖税法》(1764年)、《印花税法》(1765年)、《汤森税法》(1767年),引发殖民人民的反抗。英军对殖民地人民的抗议活动血腥镇压,造成轰动一时的“波士顿惨案”。1773年,英国议会颁布《茶税法》,波士顿市民一怒之下,把价值近10万英镑的英国茶叶倒入查尔斯河。英国议会大怒,通过一系列被殖民地视为不可容忍的法令。英王对北美人民反抗的血腥镇压,使殖民地人民与英国王室和解的幻想彻底破灭,“要求独立”成为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呼声。
4、潘恩发表《常识》(激励人民为独立而战进一步推动北美人民走上公开独立、建立工和政府的道路)
1776年,潘恩的《常识》在北美发表。在这本不到50页的小册子中,潘恩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准确地回答了北美殖民地人民所关心的问题,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指出了北美殖民地独立的必要性。潘恩呼吁,殖民地人民必须与英国一刀两断,建立自己的共和国。他强调真正的权力必须而且只有来源于人民。潘恩的思想代表了美国革命中激进派的主张。他的理论激励了更多的北美殖民地人民,特别是中下阶层的人民,坚定地投身于独立战争。
思考2:富兰克林与杰斐逊等北美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富兰克林反对奴隶制,主张黑人和印第安人应享有与白人同等的权利,并主张实行普选制。
杰斐逊强调人民应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主张建立人民广泛参政的民主共和国,实行普选。
1)内容:大胆呼吁独立,痛陈英国的罪行,揭露了英国政府对殖民地的暴政,并在北美殖民地人民面前,提出两种不同的抉择:要么继续屈服于英国的暴政,要么为了自由与幸福,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独立共和国。
2)意义:激励北美人民丢掉幻想,为实现独立而奋斗。
5、 独立战争爆发后,争取独立成为整个殖民地人民的共同目标
6、 《独立宣言》的起草与发表。
杰斐逊等五人委员会草拟《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通过)
1776年6月7日,弗吉尼亚代表向第二届大陆会议提出北美殖民地独立的提议。会议决定在表决前先指定一个五人委员会起草一项公开声明,陈述宣布独立的理由。才华横溢、擅长写作又年富力强的杰斐逊成了最重要的执笔人。从11日到28日,他将自己关在下榻处,忘我地投入到宣言初稿的激情创作之中。7月2日,大陆会议做出支持独立的选择。7月4日,讨论修改后《独立宣言》获得一致通过,这一天也因此成为美国的独立纪念日.
①内容:认为人生下来就应该是自由平等的,是上帝所赋予的,不可剥夺或转让,这些权利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②作用:从理论上推翻了封建专制主义存在的基础,宣扬了新的、代表新生资产阶级思想的政治学说。
二、《独立宣言》体现的民主思想
1、 主要内容
(1)前言:阐述了宣言的目的。
(2)高度概括了资产阶级最激进的政治思想,即自然权利学说和主权在民的思想。
? (3) 历数英国压迫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条条罪状,说明殖民地人民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拿起武器的。
(4)庄严宣告独立
思考课本P27学思之窗
(1)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要求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获得民族独立,争取民主权利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呼声。
(2)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独立宣言》体现出的民主思想给中国人民极大鼓舞。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 ------《独立宣言》
材料二? 各州选举人应具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须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 ---《美利坚合国宪法(1787年)》
请回答:(1)材料一发表于何时?由何机构发布?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什么学说?
(2)针对材料一、材料二保守性表现在哪?
1)发表于1776年7月4日;由第二届大陆会议发表;体现了天赋人权学说,自由平等原则,人民主权学说。
(2)保守性表现在:材料一宣称一切人生来都是自由平等的,而材料二则以纳税的多少,把人区分炎公民或非公民,来限制选举权,也材料一的精神相悖。
2、《独立宣言》的民主思想
主要体现在平等、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和人民革命权利这四个方面。
第一,? 平等与天赋人权(natural rights)思想。
“天赋人权”又译为“自然权利”,其基本精神是强调人具有与生俱来的权利,这些权利绝不应该被剥夺。《独立宣言》继承并发展了洛克的天赋人权学说,认为人人生而平等,这些权利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不可剥夺,这些权利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第二,? 主权在民(popular sovereignty)学说。
“主权在民”又译为“人民主权”或“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天赋人权”在理论上的延伸,其理论要点是:政府合法性的基础来自广大人民的同意,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如果变成损害人民利益以保障自己权利的政府,人民就有权改变或废除它,建立新的政府。《独立宣言》提出,人民是主权者,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政府应服从人民意志,为人民幸福和保障人民权利而存在。
第三,? 人民革命权利的理论。
《独立宣言》以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理论为基础,指出:既然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目的是保障人民的自然权利,如果一旦政府不履行职责,侵犯人民的权利,人民就有权起来革命来改变或推翻它。
三、《独立宣言》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
1、意义:
1)它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2)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
3)宣布人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4)推动了欧洲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和亚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独立宣言》是一个伟大的政治文件。《独立宣言》虽然是北美殖民地上层讨论的结果,但却代表了广大殖民地人民的心声。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提出了如下原则:人人生而平等、人具有不可剥夺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以及政府必须经人民的同意而组成,应为人民幸福和保障人民权利而存在,人民有权起来革命以推翻不履行职责的政府。这些原则成为以后美国的意识形态,为美国此后200多年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它也直接影响了法国大革命,对亚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 局限性:
1)它提出的民权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的民权,穷苦人白人、妇女、契约奴工和黑人没有民权。
2)承认奴隶制
《独立宣言》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独立宣言》中所说的“人人生而平等”,“人人”在那时是指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不包括妇女、黑人、印第安人和贫苦白人。然而,“人人生而平等”的口号,最终成为黑人、妇女及其他少数族裔争取平等权利的最有力的思想武器。
学习探究:请同学们联系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思考为什么美国独立战争和《独立宣言》会在中国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
(1)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要求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获得民族独立,争取民主权利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呼声。
(2)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独立宣言》体现出的民主思想给中国人民极大鼓舞。
课堂检测: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
材料二?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材料三???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材料四??? (此年前满二十一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
(1)材料一确认了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明这一原则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的规定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3)概括材料二、三、四,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美国近两百年选举权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5)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对材料一所确认的原则作简要分析。
(1)天赋人权(或自由平等)。鼓舞了美国人民为争取独立而战争。
(2)美国独立后南北经济以不同方式发展;南北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内战中,林肯政府顺应民意,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北方取得内战胜利,废除了奴隶制度。
(3)取消了选举权在种族、肤色和奴隶身份上的限制;取消了选举权在性别上的限制;放宽了选举权在年龄上限制。
(4)(评分说明:依据材料,符合史实的看法,)如美国公民选举权在历史上长期受到限制,选举制度的改变是人民争取和斗争的结果等,(即可满分。)
(5)天赋人权的原则虽然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在哲学上是以抽象人性论为基础,马克思从“社会关系的总和”来论证人的本质,是对抽象人性论的深刻批判。
?
【学习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 ?------《独立宣言》
材料二? 各州选举人应具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须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美利坚合国宪法(1787年)》
请回答:(1)材料一发表于何时?由何机构发布?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什么学说?
(2)针对材料一、材料二保守性表现在哪?
答案提示:
⑴发表于1776年7月4日;由第二届大陆会议发表;体现了天赋人权学说,自由平等原则,人民主权学说。(2)保守性表现在:材料一宣称一切人生来都是自由平等的,而材料二则以纳税的多少,把人区分炎公民或非公民,来限制选举权,也材料一的精神相悖。
3、民主思想:平等与自然权利、主权在民、人民革命的权利。
4、发表的历史意义
?引导学生从对美国的影响和对世界的贡献两个层次来认识:
(1)对美国:《独立宣言》表达了北美殖民地追求独立自由的愿望,在动员革命力量、鼓舞人民斗志、赢得战争胜利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它不仅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这一崭新国家的诞生,而且深深地影响到的它的未来
⑵对世界: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告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彻底摧毁了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根基。推动了欧洲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直接影响了法国大革命,对亚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3、《独立宣言》的局限性:它提出的民权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的民权,穷苦人白人、妇女、契约奴工和黑人没有民权。
【探究延伸】请同学们联系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思考为什么美国独立战争和《独立宣言》会在中国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
答:(1)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要求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获得民族独立,争取民主权利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呼声。(2)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独立宣言》体现出的民主思想给中国人民极大鼓舞。
【巩固总结】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
材料二?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材料三?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
材料四? (此年前满二十一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971年)
(1)材料一确认了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明这一原则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的规定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3)概括材料二、三、四,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美国近两百年选举权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
(5)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对材料一所确认的原则作简要分析。
答:(1)天赋人权(或自由平等)。鼓舞了美国人民为争取独立而战争。
(2)美国独立后南北经济以不同方式发展;南北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内战中,林肯政府顺应民意,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北方取得内战胜利,废除了奴隶制度。(3)取消了选举权在种族、肤色和奴隶身份上的限制;取消了选举权在性别上的限制;放宽了选举权在年龄上限制。
(4)(评分说明:依据材料,符合史实的看法,)如美国公民选举权在历史上长期受到限制,选举制度的改变是人民争取和斗争的结果等,(即可满分。)(5)天赋人权的原则虽然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在哲学上是以抽象人性论为基础,马克思从“社会关系的总和”来论证人的本质,是对抽象人性论的深刻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