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分数除法达标测试卷(含解析)-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单元分数除法达标测试卷(含解析)-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0.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27 11:2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分数除法达标测试卷-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下面每组数中互为倒数的一组是( )。
A.和0.3 B.和 C.和12 D.3.2和
2.周长都是36厘米的正方形和长方形,长方形的宽是长的,长方形的面积是正方形的面积的( )。
A. B. C. D.
3.下面算式中,符合下图图意的算式是( )。
A. B. C. D.
4.如图,算式的商在下图的点( )位置上。
A.① B.② C.③ D.④
5.如果(、、均不等于0),那么( )。
A. B. C. D.
6.学校合唱队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又是书法组的。已知美术有54人,书法组有( )人。
A.45 B.60 C.72 D.105
二、填空题
7.( )的倒数是1.75,0.5与它的倒数相差( )。
8.“红花朵数的相当于黄花的朵数”是把( )的朵数看作单位“1”,等量关系式是( )。
9.比25千克少是( )千克,比( )米多是20米。
10.有16千克桂圆干,每袋装千克,能装满( )袋,还剩下( )千克。
11.扎染是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店里接到一份扎染订单,李荔单独完成需要6天,徐颖单独完成需要9天,两人合作( )天可以完成。
12.计算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
三、判断题
13.2.2和互为倒数。( )
14.÷13=13÷(A≠0)。( )
15.把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3段,每段长米,是全长的。( )
16.如果a÷b=6,那么b是a的。( )
17.两数相除,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得数。
= = = = =
= = = = =
19.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0.解方程。

五、解答题
21.六(1)班图书角共有文学类书和科技类书140本,其中文学类书的本数是科技类书的,文学类书和科技类书各有多少本?
22.学校种柳树54棵,杨树棵数是柳树的,同时又是槐树的,学校种有槐树多少棵?
23.建枫叶新希望智能测评app,现派A、B两组合做,从2021年10月1日开始动工,预计几月几日可以完工?
24.阳阳妈妈的体重是55千克,她的体重比阳阳爸爸的体重轻。阳阳的体重正好是妈妈的。爸爸和阳阳的体重各是多少千克?
25.南阳市卧龙小学六年级有180人,其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的多15人,卧龙小学六年级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26.亚运会纪念币是以亚运题材发行的纪念币。阳阳和新新都喜欢收藏亚运会纪念币,他们一共收藏纪念币136枚,阳阳收藏的数量是新新的。阳阳和新新各收藏多少枚亚运会纪念币?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B B B B B
1.C
【分析】
根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如果是小数或带分数化成分数再求倒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0.3=×=,他们的乘积不等于1,不互为倒数,不符合题意;
B.×=×=,他们的乘积不等于1,不互为倒数,不符合题意;
C.×12=1,他们的乘积是1,他们互为倒数,符合题意;
D.3.2===,3.2×=×=,他们的乘积不等于1,不互为倒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B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据此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据此求出正方形的面积;设长方形的长为x厘米,则宽为x厘米,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据此列方程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据此求出长方形的面积;最后用长方形的面积除以正方形的面积即可。
【详解】36÷4=9(厘米)
9×9=81(平方厘米)
解:设长方形的长为x厘米,则宽为x厘米。
(x+x)×2=36
x×2=36
x=36
x÷=36÷
x=36×
x=15
15×=3(厘米)
15×3=45(平方厘米)
45÷81=
则长方形的面积是正方形的面积的。
故答案为:B
3.B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科技书有120本,比故事书的本数少,求故事书有多少本;把故事书的本数看作单位“1”,则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1-),再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用120除以(1-)即可求出故事书的本数。
【详解】由分析可知:
符合图意的算式是。
故答案为:B
4.B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①的值在1~2之间且接近2;②和③的值在2~3之间且③的值接近3,②的值大约为2.5;④的值在3~4之间,大约为3.5。然后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求出的商再结合图意解答即可。
【详解】==2.5
则的商在下图的点②位置上。
故答案为:B
5.B
【分析】观察发现的得数相等,可以设它们的得数都等于1;
然后根据“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商×除数”,分别求出a、b、c的值,再比较大小,得出结论。
【详解】设;
因为,所以。
故答案为:B
6.B
【分析】美术组有54人,学校合唱组人数是美术组的,运用分数乘法得出学校合唱组人数;再运用合唱组人数除以,可得出书法组人数。据此可得出答案。
【详解】书法组人数为:
(人)
故答案为:B
7. 1.5//
【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将1.75化成假分数,交换假分数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即可得到它的倒数;直接用1÷0.5即可得到0.5的倒数,再与0.5求差即可。
【详解】1.75=,1÷0.5=2、2-0.5=1.5
的倒数是1.75,0.5与它的倒数相差1.5。
8. 红花 红花朵数×=黄花的朵数
【分析】本题具有一定的迷惑性,确定单位“1”,关键是看以谁为标准,谁是标准谁就是单位“1”,本题是以红花朵数为标准,因此红花的朵数是单位“1”,根据整体数量×部分对应分率=部分数量,部分数量÷对应分率=整体数量,即可写出等量关系式。
【详解】“红花朵数的相当于黄花的朵数”是把红花的朵数看作单位“1”,等量关系式是红花朵数×=黄花的朵数。
9. 20 16
【分析】求比25千克少是多少千克,把25千克看成单位“1”,用乘法求出它的(1-)即可求解;
由比未知的米数少是20米,可知单位“1”未知,20米对应分率是,同理,根据单位“1”=对应量÷对应的分率,即20除以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千克)
(米)
比25千克少是20千克,比16米多是20米。
10. 1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桂圆干的总重量除以每袋装桂圆干的重量,求得的商即为装袋数量,余数即为还剩下桂圆干的重量。
【详解】16÷
=16×
=10(袋)……(千克)
能装满10袋,还剩下千克。
11.3.6
【分析】把这批订单的数量看成单位“1”,李荔的工作效率就是,徐颖的工作效率是,再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据此解答。
【详解】1÷(+)
=1÷
=1×
=3.6(天)
两人合作3.6天可以完成。
12. 减 除 乘
【分析】四则运算分为两级:加法、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1)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法),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法)。
(2)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的。
根据以上运算法则,运算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
=÷×
=×12×
=×

应该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
13.√
【分析】两个数的乘积为1,我们就说这两个数互为倒数,据此解答。
【详解】2.2×=1
所以,2.2和互为倒数。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倒数的意义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4.×
【分析】令A等于某一个数,计算出等式的两边是否相等,即可判断。
【详解】令A=1,
÷13=,13÷=13,13≠。
所以,÷13≠13÷。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中存在未知的数,用赋值法解答此题简便易行。
15.√
【分析】用铁丝的长度除以段数即可求出每段的长度;把铁丝的长度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则每段占全长的。
【详解】÷3=(米)
1÷3=
则把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3段,每段长米,是全长的。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除法,明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6.√
【分析】由题意可知,因为a÷b=6,所以b=a÷6,再根据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因为a÷b=6,所以b=a÷6=a×,也就是说b是a的。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除法,明确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倒数是解题的关键。
17.×
【分析】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据此判断。
【详解】例如:2÷=10,10>2,商大于被除数,符合题意;
0÷=0,商等于被除数,不符合题意;
所以两数相除(0除外),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商与被除数之间大小关系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注意要强调“0除外”。
18.2;9;77;;
;36;;;
【解析】略
19.;;
;11
【分析】,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乘法;
,先把除法化为乘法,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乘法,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除法;
,先算乘法,再根据减法的性质,将算式变为进行计算。
【详解】
















20.x=;x=112;x=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先在方程两边同时×,再在方程两边同时+4,即可求解;
,先将左边合并成,根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同时÷,即可求解;
,根据等式的性质2,先在方程两边同时×,再在方程两边同时÷,即可求解。
【详解】(x-4)÷=
解:(x-4)÷×=×
x-4=
x-4+4=+4
x=
解:x-x=42
x=42
x÷=42÷
x=42×
x=112
解:x÷×=×
x=
x÷=÷
x=×
x=
21.60本;80本
【分析】把文学类书的本数看作单位“1”,则文学类书和科技类书的总本数是科技书的,所以用文学类书和科技类书的总本数除以,即可求出科技类书有多少本,再用总本数减去科技书的本数即可求出文学类书的本数。
【详解】
(本)
(本)
答:文学类书有60本,科技类书有80本。
【点睛】此题考查分数除法应用题,关键找准单位“1”,单位“1”是未知的,用除法计算,数量除以对应分率。
22.60棵
【分析】将柳树棵数看作单位“1”,柳树棵数×杨树对应分率=杨树棵数;再将槐树棵数看作单位“1”,杨树棵数÷对应分率=槐树棵数,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54×÷
=45×
=60(棵)
答:学校种有槐树60棵。
23.10月19日
【分析】将这项工程看成单位“1”。A组单独做需要33天,每7天一个循环,则A组做了4个循环多5天,也就是说A组工作了25天,即A组的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为。B组单独做需要48天,每7天一个循环,则B组做了6个循环多6天,也就是说B组工作了42天即B组的工作效率。则在7天里面A组工作了5天,B组工作了6天,总共做了这项工作的。因为做3次7天的时候已经超过了这项工作,只能做2次7天,就是做了这项工作的,剩下这项工作的。剩下的工作给A、B两组合作一起做需要天,需要第五天才能完成。最后总结:这项工作给A、B两组一起做,需要2个7天加5天一共需要19天,从10月1日开始,到10月19日恰好是19天。
【详解】
(天)
(天)
(天)
答:从2021年10月1日开始动工,预计10月19日可以完工。
【点睛】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将这个工程看成单位“1”更容易解决工程内的应用题。
24.爸爸:60千克;阳阳:33千克
【分析】把阳阳爸爸的体重看作单位“1”,阳阳妈妈的体重是阳阳爸爸体重的(1-),对应的是妈妈的体重55千克,求单位“1”,用妈妈的体重÷(1-),即可求出阳阳爸爸的体重;
把阳阳妈妈的体重看作单位“1”,阳阳的体重是妈妈的,用妈妈的体重×,即可求出阳阳的体重。
【详解】55÷(1-)
=55÷
=55×
=60(千克)
55×=33(千克)
答:爸爸的体重是60千克,阳阳的体重是33千克。
25.男生81人;女生99人
【分析】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总人数减去15人就相当于女生人数的与女生人数的和,根据用“量÷对应的分率”求出女生人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15人,据此解答。
【详解】(180-15)÷(1+)
=165÷
=165×
=99(人)
99×+15
=66+15
=81(人)
答:卧龙小学六年级男生有81人,女生有99人。
26.阳阳收藏51枚,新新收藏85枚。
【分析】以新新收藏的数量为单位“1”,则两人收藏占全部的,对应的数量是136,根据已知一个数量及这个数量对应有分率,求单位“1”的量,用除法计算可求得新新收藏的数量,用新新数量再乘,可求得阳阳收藏的数量。据此解答。
【详解】


=85(枚)
(枚)
答:阳阳收藏51枚,新新收藏85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