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分数除法易错精选题练习卷-2025-2026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A. B. C.
2.下列不需要用“转化”思想的是( )。
A.B. C.
3.下面各情境中的问题,不能用算式12×解决的是( )。
A.一堆沙子12吨,运走了,运走了多少吨沙子?
B.花圃里有玫瑰花12盆,百合花比玫瑰花多,百合花比玫瑰花多多少盆?
C.一袋大米剩,重12千克,这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4.乙数是48,甲数的与乙数的相等,甲数是( )。
A.72 B.32 C.12
5.最小合数的倒数除以最小质数的倒数,商是( )。
A.0.5 B.1 C.2
6.明明步行km用了小时,照这样计算,他2小时能步行( )km。
A. B. C.
二、填空题
7.( )与1互为倒数,0.4的倒数是( ),(a不等于0)的倒数是( )。
8.把m长的铁丝平均分成10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m。
9.在( )里填上“>”“<”或“=”。
( ) ( )
( ) ( )
10.明明分钟行了米,他每分钟行( )米,每米需要( )分钟。
11.有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8天完成,乙单独做要12天完成,两人合作( )天可以完成全部工程。
12.中国古代《九章算术》中有一道数学名题“持米过关”,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持米几何?(“斗”是中国古代的容量单位)意思是有一个人背了一袋大米过三关,在外关时用全部米的纳税,经过中关时用所剩米的纳税,经过内关时再用所剩米的纳税,最后还剩5斗米。请问:这个人原来带了( )斗米。
三、判断题
13.因为,所以是倒数,也是倒数。( )
14.小林小时走千米,平均每千米需走多少小时?算式是÷。( )
15.A×=B÷(A,B都不等于0),则A<B。( )
16.如果a×=b÷=c×,并且a,b,c都不为零,那么这三个数中a最大。( )
17.一个数(不为0)除以,相当于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20倍。(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得数。
3.14×5= 3.14×8= 3.14×20=
0.85÷100= 1.25×8= 30×60= 28×25=
19.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0.解方程。
五、解答题
21.一只蜗牛从米深的井底往上爬,白天爬米,晚上下滑米,它从某日早晨往上爬,第几天爬到井口?
22.一本故事书,小华从第一页开始看起,第一天看了总页数的多3页,第二天看了余下的少4页,还剩122页没有看。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23.乐乐参观博物馆一、二层两个展厅一共用了120分钟,其中参观一层展厅的时间是参观二层展厅的,参观二层展厅用了多少分钟?
24.一件工程甲单独做要12天完成,乙单独做要16天完成,甲乙先合作了4天,乙因有事退出,甲再接着做几天能完成任务的?
25.昭通和昆明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是340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2.5小时两车相遇。已知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分别求出货车和客车的速度。(画线段图分析,列方程解答。)
《第3单元分数除法易错精选题练习卷-2025-2026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C C A A A
1.C
【分析】计算出每个选项的结果并进行大小比较,据此解答。
【详解】A.=
B.
C.
因为>>,所以>>,因此得数最大的是。
故答案为:C
2.C
【分析】A.根据求多边形内角和的方法,通过“转化”把多边形分成若干个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求出多边形的内角和。
B.将分数除法转化为分数乘法,即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C.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问题。
【详解】
由分析可得:不需要用“转化”思想的是。
故答案为:C
3.C
【分析】算式12×的乘法意义是,求12的是多少。
A.已知一堆沙子12吨,运走了,求运走的吨数,就是求12的是多少。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所以运走的沙子吨数为12×,该选项可以用此算式解决。
B.已知玫瑰花12盆,百合花比玫瑰花多,求百合花比玫瑰花多的盆数,就是求12的是多少。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12×来计算多的盆数,该选项可以用此算式解决。
C.已知一袋大米剩,重12千克,是已知一个数的是12千克,求这个数。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应该用12÷来计算,而不是12×,该选项不能用此算式解决。
【详解】由分析可知:
选项C应该是用12÷来计算解决,而不是12×。所以选项C不能用12×来解决。
故答案为:C
4.A
【分析】用48乘,求出甲数的是多少,再用甲数的除以,即可求出甲数是多少。
【详解】48×÷
=12÷
=12×6
=72
甲数是72。
故答案为:A
5.A
【分析】最小的合数是4,其倒数是,最小的质数是2,其倒数是,据此计算商是多少,解答即可。
【详解】
最小合数的倒数除以最小质数的倒数,商是0.5。
故答案为:A
6.A
【分析】已知明明步行km用了小时,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明明的速度;求他2小时能步行多少km,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即可求解。
【详解】÷×2
=×6×2
=
=(km)
他2小时能步行km。
列式正确的是÷×2。
故答案为:A
7. /0.625 /2.5/
【分析】带分数求倒数需先化为假分数,再把分子、分母互换位置,据此解答第一空;
求小数的倒数,先把小数化成分数,再把分子、分母互换位置,据此解答第二空;
先计算出=,再把分子、分母互换位置,据此解答第三空。
【详解】=,的倒数是,所以与1互为倒数;
0.4=,的倒数是,所以0.4的倒数是;
=,的倒数是,所以的倒数是。
8.
【分析】已知把m长的铁丝平均分成10段,把铁丝的全长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10份,用1除以10,即是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用铁丝的全长除以总段数,求出每段的长度。
【详解】1÷10=
÷10
=×
=(m)
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m。
9. < > = >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这个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这个数。在进行除法运算时,除以一个数就相当于乘它的倒数,据此解答。
【详解】因为<1,所以的积小于,即。
因为<1,所以的商大于,即。
5的倒数是,因此相当于乘,即。
因为<1,所以的商大于,的积小于,即。
因此;;;。
10. //17.5
【分析】已知明明分钟行了米,根据“路程÷时间=速度”,求出明明的速度;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明明行走1米需要的时间。
【详解】÷
=×
=(米)
1÷
=1×
=(分钟)
他每分钟行米,每米需要分钟。
11.//4.8
【分析】将这项工程看作单位“1”,时间分之一可以看作效率,工作总量÷两人效率和=合作时间,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1÷(+)
=1÷
=1×
=(天)
两人合作天可以完成全部工程。
12./
【分析】本题用倒推法从后向前推算,先把经过内关时米的总数量看作单位“1”,纳税所缴的米占总数量的,则剩下的米占总数量的(1-),剩下5斗米,经过内关时米的总数量=剩下米的数量÷(1-),再把经过中关时米的总数量看作单位“1”,纳税所缴的米占总数量的,则剩下的米占总数量的(1-),经过中关时米的总数量=经过内关时米的总数量÷(1-),最后把经过外关时米的总数量看作单位“1”,纳税所缴的米占总数量的,则剩下的米占总数量的(1-),经过外关时米的总数量=经过中关时米的总数量÷(1-),据此解答。
【详解】5÷(1-)÷(1-)÷(1-)
=5÷÷÷
=5×××
=(斗)
这个人原来带了斗米。
13.×
【分析】根据倒数的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倒数描述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能单独说某个数是倒数。
【详解】因为,所以和互为倒数。题目中将它们单独称为“倒数”,未体现“互为”关系,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4.×
【分析】速度=路程时间,用求出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用求出走1千米需多少小时,再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小林小时走千米,平均每千米需走多少小时?算式是=÷,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5.×
【分析】本题可先将等式A×=B÷进行变形,再比较A和B的大小。对等式进行变形,根据除法运算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它的倒数,B÷=B×6,那么原等式A×=B÷可转化为A×=B×6。比较A和B的大小,在等式A×=B×6中,因为<6,当两个乘法算式的积相等时(A、B都不为0),一个因数越小,另一个因数就越大。
所以A>B,而题目中说A<B,该说法错误。
【详解】A×=B÷
即A×=B×6
因为<6,所以A>B。
故答案为:×
16.×
【分析】分析题目,先根据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把给出的算式全部转化成乘法算式,再比较每个算式中的分数大小,最后根据乘法算式积相等时,一个乘数越大,另一个乘数越小判断即可。
【详解】b÷=b×
因为=,=,>>,所以>>;
因为最小,所以a,b,c这三位数中最大的是c。
如果a×=b÷=c×,并且a,b,c都不为零,那么这三个数中c最大。
故答案为:×
17.√
【分析】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据此判断。
【详解】如:÷=×20
一个数(不为0)除以,相当于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20倍。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8.
15.7;25.12;62.8;;16
16;0.0085;10;1800;700
【解析】略
19.;
;7
【分析】,先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即,观察发现,可以把转化成,即原式变为,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逆运算计算。
,先算括号内的减法,再算除法。
,先算括号内的加减法,然后算括号外的除法。
,先算括号内的乘法,再算括号内的减法,最后算除法。
【详解】
=
=
=
=
=
=
=
=
=
=
=
=
=
=
=
=
=
=
=
=
=7
20.;;
【分析】,将小数0.5化成分数,根据等式的性质1,两边同时减即可;
,根据减法的性质1,两边同时加即可;
,根据等式的性质1和2,两边先同时减,再同时除以2即可。
【详解】
解:
解:
解:
21.13天
【分析】蜗牛白天往上爬米,晚上下滑米,相当于每天只往上爬 米,因为最后一天向上爬米后到达井口,不会再下滑,所以最后一天之前蜗牛向上爬了米,用最后一天之前爬的距离除以每天爬的距离,再加最后1天即可得解。
【详解】(米)
(米)
(天)
12+1=13(天)
答:第13天爬到井口。
22.240页
【分析】本题可进行倒推,从题意可知,第二天看了余下的少4页,说明剩下没有看的比余下的多4页,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用除法求出第一天看后余下的页数,同理第一天看了后余下的比总页数的少3页,用除法可求出这本故事书的总页数。
【详解】
=
=
=177(页)
=
=
=240(页)
答:这本故事书一共有240页。
23.75分钟
【分析】将参观二层展厅的时间看作单位“1”,总时间占参观二层时间的(1+),总时间÷对应分率=参观二层展厅的时间,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120÷(1+)
=120÷
=120×
=75(分钟)
答:参观二层展厅用了75分钟。
24.1天
【分析】把这项工程的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分别求出甲、乙各自的工作效率,两队的工作效率相加即是工作效率和;
甲乙先合作了4天,根据“合作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求出两队合作完成的工作量;
求乙因有事退出,甲再接着做几天能完成任务的,用减去两队合作完成的工作量,即是甲还需完成的工作量,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求出甲需要的天数。
【详解】1÷12=
1÷16=
(+)×4
=(+)×4
=×4
=
(-)÷
=(-)÷
=÷
=1(天)
答:甲再接着做1天能完成任务的。
25.客车:80千米/时;货车:56千米/时
【分析】画一条线段表示昭通和昆明之间的340千米路程,从两端分别画出客车、货车行驶的路程段,相遇时两段路程和为340千米,且货车路程段长度是客车的。
相遇问题中,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时间。设客车速度为x千米/小时,货车速度是x千米/小时,总路程是340千米,据此列出方程,然后解方程即可。
【详解】解:设客车速度为x千米/小时。
即客车速度是80千米/小时。
80×=56(千米/小时)
答:客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货车的速度是56千米/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