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第三单元——第2课 法国《人权宣言》课标要求
概述《人权宣言》中有关“自然权利”和“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的基本思想,理解它对法国和世界民主化进程的意义。栏目索引
CONTENTS PAGE 1.波旁王朝统治
(1) 统治时期:大力强化中央集权,巩固 。
(2) 统治时期:国王更加荒淫无度,统治更加腐败。
(3) 统治时期:封建统治显现危机。预习导学 梳理·知识·点拨一、波旁王朝统治与大革命爆发路易十四专制统治路易十五路易十六2.大革命爆发
(1)原因
①专制王权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
②法国的 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启蒙思想家的学说和
为法国大革命做了重要的 。
③导火线:1789年 召开,企图向第三等级加税。
(2)爆发:路易十六准备动用武力解散 ,激起人民起义。启蒙理论舆论准备三级会议制宪议会概念阐释 三级会议
法国中世纪由国王召集,有僧侣(第一等级)、贵族(第二等级)和市民、资产阶级等(第三等级)三个等级的代表参加的等级代表会议。通常是在国家财政遇到重大困难时,国王为了增税和筹集资金而召集。第一次三级会议的召开,是在1302年,后来法国国王不定期召集三级会议。二、《人权宣言》的发布1.《人权宣言》的制定:1789年8月
(1)制定机关: 。
(2)主导阶级: 和 贵族。
(3)思想基础:洛克和卢梭等启蒙学者的“ ”和“
”。制宪议会大资产阶级自由派自然法社会契约思想2.主要内容
(1)人人生而自由平等,都享有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的权利。
(2) 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公民均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人人都有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的权利。
(4) 神圣不可侵犯。
(5) ,任何团体、个人不得滥用权力。法律私有财产主权在民3.历史意义
(1)是对旧贵族和 滥用权力的批判
①揭示了 、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
②成为资产阶级 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
③宣告了旧封建王权的灭亡和 的诞生。专制王权天赋人权夺取政权资产阶级政治制度(2)成为法国 的前言
①表明法国资产阶级用以法律为基础的 取代了以君主个人意志为标志的 。
②发扬光大了 ,用 的形式加以巩固。
(3)推动世界资产阶级 进程
①对欧美资产阶级 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②推动许多国家 的发展,对亚洲和中国革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1791年宪法资产阶级权利封建特权启蒙思想法律民主化革命或改革民主思想名师点拨 《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反映了英、美、法三国人民反对封建专制、追求自由民主的精神,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课堂讲义 理解·深化·探究主题一 《人权宣言》与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对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和特权等级制度进行了深刻揭露和批判,激发了第三等级的反抗意识,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同时,启蒙思想家倡导的自由、平等和天赋人权的观念及他们为未来“理性王国”设计的蓝图,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方向。探问题材料《独立宣言》文书攻占巴士底狱结合两幅图及所学知识说明《人权宣言》颁布的背景和目标。
答案 (1)背景:①美国独立战争和《独立宣言》的影响。②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等民主启蒙思想的传播。③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政权从封建王室转移到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占统治地位的制宪议会。
(2)目标:以法律的形式将启蒙思想家宣传的人权、民主和法治等原则确立起来。教方法
《人权宣言》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思想
(1)体现了启蒙思想家主张的“主权在民”思想。
(2)“天赋人权”的理念,即自由、平等、安全和反抗压迫都是不可动摇的人权。(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法律是公众意志的表现。
(4)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念。主题二 《独立宣言》与《人权宣言》的斗争对象美国《独立宣言》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被称为“旧制度的死亡证明和新制度的出生证明”,两部文献都受到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前者是对英国资本主义殖民统治的挑战,后者是对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抗议。探问题材料一 “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当追逐同一目标的一连串弊政和侵夺证明这个政府企图把人民置于专制统治之下时,人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推翻这个政府,并为他们未来的安全建立新的保障……”
——引自《独立宣言》材料二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益上面才显示出社会上的差别。”……第六条:“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十条:“意见的发表只要不干扰法律所规定的公共秩序,任何人都不得因其意见、甚至信教的意见而遭到干涉。”……第十二条:“人权的保障需要有武装的力量;因此,这种力量是为了全体的利益……而设立的”。……第十七条规定:“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引自《人权宣言》(1)据材料一归纳宣言所宣扬的“主权在民”思想的基本内涵及有关理论。答案 内涵:强调人民是主权所有者,政府一切权力来自人民;理论:人民为保障自己的权利有权革命、起义。(2)试对材料二所提供的内容逐条简析《人权宣言》的重大意义。答案 第一条:从原则上肯定了人们之间权利是平等的,意味着反对封建特权与封建等级制。第六条:既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口号,又体现了资产阶级“主权在民”的思想。第十条:肯定了资产阶级的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和人身不可侵犯的权利。第十二条:否定了君权的神圣和肯定了人民有决定国家命运的权利。第十七条:奠定了《人权宣言》的阶级基础,从而使每一条都打上了资产阶级的烙印。教方法美国《独立宣言》与法国《人权宣言》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反对专制的代表性文件,二者在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律文件,但具体来讲,又有很多异同点,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当堂检测 巩固·应用·反馈1.“朕即国家”这句话据说是路易十四发明的。这典型体现了路易十四( )
A.以国为家 B.穷奢极欲
C.笃行专制 D.好大喜功解析 题干中“朕即国家”即国王代表了国家的一切,体现了其君主专制的思想。C2.观察下图,参加这次会议的第三等级提出的要求不包括( )1789年5月法国召开三级会议A.制定宪法 B.实行改革
C.限制王权 D.实行共和
解析 三级会议是在国王的主持下召开的,第三等级的代表不可能提出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度。
答案 D3.2009年,法国举行了隆重的220周年国庆纪念活动,7月14日,他们用飞机洒下了法国人引以为豪的“献给人类文明的礼物”。这一礼物应该是( )
A.印象派名画 B.《人权宣言》
C.电影拷贝 D.《拿破仑法典》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220周年”,这一礼物应是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之际的法律文献,故应选《人权宣言》。
答案 B4.下列有关《人权宣言》确立的基本政治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法律是公众意志的表现
B.国家最高权力来自于人民
C.国家权力分立并互相制约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解析 《人权宣言》主要是以“自然法”和“社会契约思想”的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人民主权为基础阐述了新社会的一些基本政治原则,而国家权力分立并相互制约是国家政体的具体组织形式,是1791年宪法规定的。
答案 C5.《人权宣言》的公布带来了政治和法律领域的根本性变化,主要是因为法国资产阶级( )
A.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
B.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
C.用以法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权利取代了以君主个人意志为标志的封建特权
D.对旧贵族和专制王权滥用权力进行了彻底的揭露和批判解析 以法治代替人治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化的突出特征。
答案 C6.1789年的法国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历史学家称之为“大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革命爆发前,西哀耶斯发表了被誉为《圣经》般的小册子《什么是第三等级?》。在书中,他呐喊道:“第三等级是什么?是一切。”材料二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当路易十六的臣下向他报告这一事件时,国王吃惊地问道:“这不是造反吗?”臣下回答道:“不,陛下,这是一场革命。”
材料三 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1)西哀耶斯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呐喊?(2)为什么说“这是一场革命”?(3)为什么说“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解析 结合法国的等级制度、大革命的目标和意义、启蒙思想的影响等相关史实回答问题。答案 (1)第三等级深受压迫,没有社会地位;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政治权利,改变现状,发展资本主义。(2)攻占了象征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或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3)他们是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他们反对教会和封建专制,要求自由民主;他们的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到来。学思之窗(教材第31页)
思考一下,这些法令反映了革命前法国社会怎样的社会状况?
提示 反映了革命前法国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十分腐败,统治阶级穷奢极欲,恣意游乐,社会矛盾尖锐。教材问题解答 答疑·释惑·应用探究学习总结(教材第32页)
一、本课测评
《人权宣言》宣布了哪些资产阶级基本的政治原则?
提示 宣布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主权在民等基本的政治原则。二、学习延伸
阅读与思考:分析这段话,并请谈谈你的感想。
提示 政治自由包括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的权利,这是人权中最重要的权利之一。因此,思想自由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应受到法律的保护。但自由的实现又受到法律的制约,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正如《人权宣言》指出的,“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个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之”。这说明,意见的发表应以不扰乱法律所规定的公共秩序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