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第二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徐州市第二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7 10:5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21分)
1.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 ,胡为乎泥中?(《式微》)
(2)挑兮达兮, 。(《子衿》)
(3)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渔人刚刚发现桃花源,虽然走得并不远,但是眼前却一下子开阔起来。
(4)《蒹葭》中描写露浓霜重的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在幻想中得到心上人,想象和她结婚时的热闹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关雎》)
(6)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桃花源在暮春时节草美花纷的桃林美景。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yǒng( ▲ )跃 登( ▲ )时 震 hàn( ▲ ) páng ( ▲ ) bó( ▲ )
3.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3分)
在教育部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诗经》 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雅”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颂”是祭祀乐歌。
B.《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社戏是中国农村举行迎神赛会或岁时节庆时所演的戏。
C.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D.天启壬戌,即公元1622年。天启,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壬戌是天干地支纪年法。
二、阅读(46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乙】
安国寺记①
苏 轼
元丰二年十二月,余自吴兴守得罪,上不忍诛,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其明年二月至黄。舍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招魂魄②,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以得罪者也。于是喟然叹曰:“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
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③亭榭。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④所以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⑤自落,表里翛然⑥,无所附丽⑦,私窃乐之。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
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又七年,当赐号,欲谢去,其徒与父老相率留之。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余是以愧其人。
(选自《苏东坡集》卷三十七,有删改)
【注】①本文是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湖北黄州时所写的一篇抒情表意的文章。②魂魄:心思。③陂(bēi)池:池塘。④罪垢:指罪孽。⑤染污:烦恼。⑥翛(xiāo)然:自由超脱的样子。⑦附丽:依附。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凄神寒骨 凄:使……凄凉
B.性不足以胜习 胜:美好
C.间一、二日辄往 间:间隔
D.卒谢去 卒:最终,终于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
A.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
B.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
C.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
D.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乙两文的作者都遭到朝廷贬谪,但甲文抒发了作者内心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乙文作者保持了豁达从容的心态。
B.甲文用移步换景、特写、变焦等手法,有形、有声、有色地刻画出小石潭的动态美。
C.乙文用简练的笔墨描写了安国寺周边的景观,表现了自己去寺中读经思过的感慨。
D.乙文第一段交代了来安国寺的原因:因为得罪了皇帝,皇帝贬他到安国寺自省反思。
8.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分)
(2)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3分)
(二)、现代文阅读(21分)
枣树记
①我对枣树寓意的理解,缘于小舅的婚礼。那天,母亲塞给我三角钱,交代道,去供销合作社买半斤红枣。我将三角钱攥在掌心,狂奔如小马驹,“嘚嘚”的脚步声回响在老街的石板路上。站在高高铺搭前,怯生生地说,半斤红枣。店主一只眼睛坏了,眨着云翳,翻了翻白眼,从玻璃瓶里抓红枣装进牛皮纸袋,称好,递给我。我双手抱着半斤红枣往小舅家跑去,枣香溢满古街。气喘吁吁地交给母亲,只见母亲将红枣拿了出来,装进将封口的红被子,剩余撒在婚床褥子上,喃喃念道,早(枣)生贵子!满脸悦色。
②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大枣还有如此美好的祝祷。那弥散在故乡老街的枣香,像迷了魂一样,使我对红枣树有一种天然的敏感与亲近。
③那个夏日晌午,车入稷山县万亩唐枣树林,那掩埋了半个世纪的枣香记忆,突然被激活、唤醒了。喊枣魂者归来。一园汉枣树、魏晋枣树,最多的是唐枣树。放眼望去,树干黢黑,布满皱纹,树心炸裂,被雷劈火烧过后,仍青枝绿叶,青枣缀满枝头,硕果累累。每一株犹如天阙玉树,古树盘根,遮天蔽日一片阴凉。不由得惊叹一声,好大一园古枣林。
④在我的老家云南,也鲜见枣树。很多年后,我在河南灵宝、甘肃酒泉,见过不少野枣树,多为荆棘丛,并不像山西稷山县这一片古枣树林,老树枯枝新芽,盘虬野地,躯干枯槁,天火闪电击过后,寒霜侵身,雪野覆盖,却活到了今日,千年不死。
⑤想想我家柴门前,邻居家院落里也种了一株枣树,将近十年了,仅小碗口粗。邻家数年未住人,无人打理,靠天雨而活。枝头照样结满了枣,秋天红成半树,金风一吹,坠落一地,拾起来,咬着香甜嘎巴脆。去年春夏之季雨少,见叶子发黄,我以为会干涸而死,谁知一场春雨袭来,葳蕤如昨。千载如斯,稷山的千年唐枣树祖,也是这番活法吗?下车,近枣树祖情亦怯,我们向一株株古枣树走去,溯岁月田埂而上。
⑥摩挲着那一株株老枣树祖的皮肤,我的手陡生粗糙感,这种锉痛由皮肤传入神经,直抵心脉。无边的痛后,却是血一般的奔突,红枣酱色如血,如火,是炼狱过后的浴火重生啊。一颗、两颗、三颗、四颗板枣,水煎、煮沸,枣香四溢,水雾冉冉,万千中药的苦,皆伴枣性而聚变,而新生。那是痛楚过后的沸腾。谁会想到,一枚枚河东板枣,竟然还是救命之丹。
⑦十年前,至亲遽然染疾,幸有名医悬壶济世,妙手还春。治疗后,处于恢复期,亦无药可开。医嘱说,只需调理即可,到中医院开几剂中药吧。后用了一个红枣的妙方,兑水三四百毫升,陶锅里煮两个小时,趁热喝下,再将所有药渣嚼服。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一喝就是三载,抵抗力大增,恶疾已远。那一刻,我对红枣,对河东板枣,有了一种膜拜感,它的功力远远超出早生贵子的民间祝福。
⑧发现板枣有药补之效的郎中,远及汉代。首推南阳张仲景,但影响最大的是神医华佗。相传曹操患头疯病,寒风一吹就发作,心乱目眩。华佗巡诊,望闻问切后,知道实乃心病——既生瑜,何生亮,既有卧龙岗,何必铜雀台啊。遂为曹公针灸,瞬间脑清目明。曹丞相高兴,欲重赏华佗。华大夫摇头,说针灸之疗,只管一时,不管一世。安邑御枣和烈药,可除丞相脑疾。
⑨五谷之根,家化万物,有粟、有麦、有谷、有稗,亦有千年枣树。江山社稷百姓安,有粮则命安,有枣则福来。梦断大河水不尽,何处枣生三晋地。我往热闹处走,甘棠井亭前,观枣农们穿汉服唐装,老翁、老妪摇辘轳,耕夫和歌。我倚在树前照相,仿佛是依偎在老祖母的怀里,东风掠过。一阵清凉,一股枣香,是老奶奶树祖之味,是摇篮之中母亲的奶香、枣香。
⑩千年枣树活着,活在大河之滨。母亲河,枣祖树,老且弥坚,仿佛在喻言华夏子孙繁衍,万家兴旺,江山永固。一河血脉,与千万株枣树相连。秋风起兮明月夜,文心如初,元气依然。
莫道枣树老,一枣一树皆成林。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9.通读全文,梳理文章围绕“我和枣树”写了哪些故事?(4分)
① →夏日晌午,“我”的枣香记忆被激活,敬佩枣树的生命力→②
10.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6分)
(1)结合语境,赏析第①段中加点词语。(3分)
我将三角钱攥在掌心,狂奔如小马驹,“嘚嘚”的脚步声回响在老街的石板路上。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3分)
放眼望去,树干黢黑,布满皱纹,树心炸裂,被雷劈火烧过后,仍青枝绿叶,青枣缀满枝头,硕果累累。
11.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⑩段中画线句“千年枣树活着,活在大河之滨。母亲河,枣祖树,老且弥坚,仿佛在喻言华夏子孙繁衍,万家兴旺,江山永固。”的理解。(5分)
12.结合全文,分析第⑥段在文章结构和内容方面的作用。(6分) (三)、名著阅读(10分)
请你结合下面选自《四书第七》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论语》是孔子弟子们记的。这部书不但显示一个伟大的人格——孔子,并且让读者学习许多做学问做人的节目:如“君子”“仁”“忠恕”,如“时习”“阙疑①”“好古”“隅反”“择善”“困学”等,都是可以终身应用的。《孟子》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书中说“仁”兼说“义”,分辨“义”“利”甚严;而辩“性善”,教人求“放心”,影响更大。又说到“养浩然之气”,那“至大至刚”“配义与道”的“浩然之气”,这是修养的最高境界,所谓天人相通的哲理。
【注释】①阙疑:对疑惑不解的东西不妄加评论。
13.(4分)小语发现材料中的内容可以与之前所学诗文相联系,于是她将二者对照以增进理解,请你帮她补充完整。①“时习”: ,不亦说乎?②“义利”: ,于我如浮云。③“择善”:择其善者而从之, 。④“仁”:得道者多助, 。
14.请你根据上面材料,说一说儒家学说对现在的我们有哪些教育意义。(6分) 三、作文(53分)
主角,不只是影视作品中的主要角色,不只是纵横赛场的体育明星,不只是改革大潮里的风云人物。一张过去的照片、一段温馨的视频、一个难忘的生日、一次有趣的活动、一场激烈的比赛……你都可能是当中的“主角”。
请以 “这一次,我是主角”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3)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
八年级语文答题纸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1.古诗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
(2)
(3) ,
(4) ,
(5)
(6)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yǒng( )跃 登( )时 震 hàn( ) páng ( ) bó( )
3.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3分)
选择题 (每题3分,共12分)
题号 4 5 6 7
选项
二 、阅读(46分)
8.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2)
9.(4分) ① →夏日晌午,“我”的枣香记忆被激活,敬佩枣树的生命力→②
(1)
(3分)
(3分)
11.(5分)
12.(6分)
(4分)
①“时习”: ,不亦说乎?
②“义利”: ,于我如浮云。
③“择善”:择其善者而从之, 。
④“仁”:得道者多助, 。
14.(6分)
(
座位号:
)
三、作文(53分,含书写3分)
600
800
(
座位号: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