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教案 (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教案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6 15:1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第3课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线索梳理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府几乎在顷刻间土崩瓦解。为筹建南京临时政府,各省代表通过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为日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提供了法理上的依据。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的议题被迅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其时,革命形势扑朔迷离,一方面,力量不足的革命党人试图通过“南北议和”的形式拉拢袁世凯,另一方面,对于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革命党人也是充满了戒心。在这样的背景下,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终于在参议院获得通过。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中华民国建立以后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颁布的最重要的法律文献,它不仅直接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伟大成果,而且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进步方向;它不仅直接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且推动了中国宪政运动及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此外,对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基础梳理
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背景:
《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为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了法理依据。
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1912年3月11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目的:
终极目标:通过宪法的形式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基本的民主原则和理念固化为全社会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刚性规定,这是反对旧制度、巩固新政权的需要,而且是民主政治诉求的终极目标。
直接目标:以法律手段约束即将出任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维护民主革命成果。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要内容:
国家性质和主权:明确宣布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人民权利和义务:人民享有基本之人权,同时承担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国家的政治体制:依照西方资产阶级的责任内阁制和三权分立原则。
性质:“宪法未施行以前,本约法之效力与宪法等”,赋予约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
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地位和影响: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促使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为后来的制宪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蓝本。
在中国近代民主化的进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名词解释
[重要人物]
1.孙中山: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
( http: / / www.21cnjy.com )逸仙,化名中山。他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他是一位在海峡两岸都受到敬重的革命家,中华民国尊其为国父、中国国民党尊其为总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称其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钟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2.袁世凯:字慰亭,号容庵,汉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南项城人,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政治、军事人物,北洋军阀的首脑。早年在朝鲜发迹,归国后在天津小站督练新军。清末新政期间,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退位,并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当选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他下令解散国会,修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并修改《大总统选举法》,1915年12月,竟公然称帝,建立中华帝国,后来在护国运动的压力下,不得不取消皇帝尊号。他是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争议的最多的当属戊戌告密、二十一条、洪宪帝制等事件。
[重要事件]
1.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端。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失败
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
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通过革命
党人的努力,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10日,终于成功地发动了具
有划时代意义的武昌起义。武昌起义军事总指挥为蒋翊武,参谋长为
孙武,总理为刘公。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
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辛亥
革命。起义的胜利,不仅加速了清朝的灭亡,同时也是亚洲和中国走
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辛亥革命:从广义上说,指孙中山领导的以推
( http: / / www.21cnjy.com )翻清朝封建统治为目标的革命运动,最早可上溯到1894年孙中山创立兴中会。从狭义上说,仅指1911年10月10日从武昌起义到民国成立之初的革命高潮阶段,正好处于农历辛亥年,所以称为辛亥革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的辛亥革命,是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它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
[重要名词]
1.“南北议和”:这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北议和”是指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胜利之后,革命党人(“南”方)和以袁世凯为领导核心的北洋集团(“北”方)的谈判。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非常复杂,加上革命党人的军事力量处于弱势,虽然各省纷纷表示独立,但其中不少是投机分子,因此,革命党人对于袁世凯抱有很大的幻想。1911年12月初,南北双方基本确定了议和意向,分别派出伍廷芳和唐绍仪为议和代表,议和地点原拟在汉口,实际改在上海,从12月18日起双方正式开始谈判。谈判中革命党人作出让步,作出了只要袁世凯赞成共和,清帝退位后即推举袁为大总统,孙中山辞去该职的原则性承诺。见时机成熟,袁世凯便逼迫清帝退位。1912年2月15日,南方革命政权的参议院召开临时总统选举会,袁世凯全票当选。至此,孙中山让位已成定局,南北议和遂告结束。
2.南京临时政府:辛亥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命时期,孙中山在南京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府,它成立于民国元年,即1912年1月1日,结束于同年3月12日。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到11月﹐已有十五个省区宣告独立﹐相继建立了地方起义政权。为了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央政府﹐各起义省区代表集会武昌﹐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提出在召集国民会议﹑颁布宪法之前﹐先行组织临时政府。12月29日﹐各省代表又在南京开会﹐选举刚刚回国的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的诞生﹐它不仅结束了二百多年的清朝统治﹐也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重点解析
重点一:“责任内阁制”与“总统制”的区别
责任内阁制
总统制
政府的组织方式不同
政府一般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来组织。
政府成员由当选的总统任命并且领导。
议会的职权不同
议会不仅具有立法、监督政府和决定财政预算等权力,还具有组织政府的权力。
议会仅具有一般议会所拥有的立法、监督政府和决定财政预算等权力,而没有组织政府的权力。
政府与议会的关系不同
政府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对政府的政策不满而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时,政府就得辞职,或者呈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总统领导下的政府只对选民负责,而不对议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负责;总统行使权力时对议会不负政策上的责任,议会不能因为政策问题对总统和政府提出不信任案,只有在总统有违宪行为时,可以对总统提出弹劾。总统应向议会报告工作,无权解散议会,但是对议会通过的法律可以行使否决权。
国家元首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只拥有虚位没有实权。
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实权。
执政党的产生方式不同
执政党一般是在议会大选中获胜的那个政党或政党联盟。
执政党是在总统大选中获胜的那个政党或政党联盟。
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不同
大部分由议会选举产生,只有少数国家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
由全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
重点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比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主要内容
(1)关于国家性质,确定中华民国为资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阶级民主共和国。(2)关于政治制度,依据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了国家政治制度。参议院是立法机关,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国务院是行使政权的机关,法院是司法机关。(3)关于人民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人民的五项权利和当兵纳税的义务。《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人民有言论、著作、游行、集会结社、书信秘密、居住迁徙、信教之自由。人民有请愿于议会、陈诉于行政官署、诉讼于法院之权。人民对于官吏违法损害权利之行为,有陈诉权。人民有任官考试、选举和被选举之权。人民有当兵、纳税的义务。(4)关于对私有财产的保护。规定“人民有享有财产及营业的自由”,反映了资产阶级保护私有财产制度,宣布了自由经营资本主义企业的权利。(5)规定了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规定了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和青海,以列举方式明确了中国领土范围。
(1)临时政府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政各部、参议院和临时中央审判所组成。(2)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行政各部是行政机关。(3)临时大总统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有统治全国,统率海陆军之权。(4)参议院,由各省的都督府委派三名参议员组成,是行使立法权的机关。(5)《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还规定,临时中央审判所为行使司法权的机关。
特点
(1)削弱了总统权力,将总统制改为责任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阁制。(2)扩大参议院的权力(增加了制衡力量,加强了对总统的监督)。(3)(为了防止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规定了极其严格的修改程序。(4)《临时约法》较之于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还增设了“人民”一章。
(1)中央行政机关实行总统制。(2)它是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政府组织法。
意义
(1)《临时约法》是中国资产阶级政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颁布的临时宪法。它在全国民众心中建立起来了明确而牢固的民主共和信念,使任何独裁、复辟的企图都会受到民众的反对而无法实现。(2)《临时约法》首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首次明确划定了中国的领土疆域,这些内容大都直接或间接被以后的宪法所继承。从这一意义上说,《临时约法》在中国宪法史上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公布,为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提供了法律依据,对后来制订法规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史料汇编
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节录
【史料原文】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
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家宅、财产、营业、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居住、迁徙、信仰等自由,有请愿、陈诉、诉讼、任官、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的权利;承担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第三章“参议院”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以国会成立之日解散,其职权由国会行之;参议员其选派方法由各地方自定之”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规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审判之”。
第五章“国务员”规定:“国务总理及各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内阁总理由国会多数党产生,对议会而非对总统负责;大总统提出的法律案、公布法律、发布命令时,国务员须副署之”;
第六章“法院”规定:“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第七章“附则”
第五十四条:“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宪法未施行以前,本约法之效力与宪法等。”
──引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下册
【史料解读】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1912年3月1
( http: / / www.21cnjy.com )1日,即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的第二天。它是辛亥革命胜利的重要成果,是一个具有历史性的进步,这种进步性一方面体现在对于政治民主制度的追求上,另外一方面体现在对于民权的尊重上。这里引用的文字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节选,对于其中的思想精髓解读如次:
其一,约法在总纲中开宗明义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出了“主权在民”的民主思想。对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下生活的中国人而言,彻底否定了传统的家天下以及君国一体的观念,树立主权在民的思想,不啻为自洪荒时代以来的第一次。
其二,“人民”一章,明确地提出了人民的“权利”与“义务”,确立了人权平等的原则,对于国人公民意识的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三,约法在三、四、五、六章中强调法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出“三权分立”的政治权力运作模式,对于中国皇权至上的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和否定。其中,第五章的主要内容是确立了资产阶级的责任内阁制,旨在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其四,约法的“附则”一章则是强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就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史料原文】
《东方杂志》记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孙文君既当选为临时大总统,南京各省代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团即发电敦促就任。孙总统遂于阳历一月一号即旧历十一月十三日携同顾问员由沪专车赴宁,下午十时行就任礼,宣读誓词。
十七省代表复议决临时政府,应添设临时副总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于初三日特开正式会投票选举,黎元洪君得十七票当选为临时副总统。孙总统既就任,即着手于组织内阁,初三日正式宣布。政府成立,应设参议院以为立法机关。照代表团所议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参议院应由各省都督府所派参议员组织,业经通电选派,惟以道路睽隔未能克日到宁,而会议事件不容延搁,乃先由各省代表员暂行代理。除星期停议暨特别开议外,每日会议两小时,其后各省所派参议员陆续抵宁。乃于正月二十八日正式成立开会。选举林森为正会长,陈陶怡为副会长。
至政治上之设施,军政则颁布临时军律,限制各省
( http: / / www.21cnjy.com )招兵。内务则整顿全国警察,保护人民财产,财政则取缔各省元,改借款,发行全国公债。以及教育之颁行办法。外交之保护外人。凡此卓荦诸大端,已渐收整齐画一之效。而作战方略则议定以鄂湘为第一军,由汉京铁道前进。宁皖为第二军,向河南前进。淮扬为第三军,烟台为第四军向山东前进。秦皇岛合关外之军为第五军,山陕为第六军,向北京前进。联各省之劲旅,听指令于中央,整饬戎行,师行有日矣,适和议已将告成,遂不出发。
──平佚:《临时政府成立记》,载《东方杂志》,第8卷第11期
【史料解读】
这里引用的文字是时人记述南京临时政府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立经过和相关情况文献中的一段话,主要涉及临时政府的成立以及参议院设立的事情。参议院作为立法机构,是民主共和制政权的重要构件,为当时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所十分重视。在临时政府成立前即出台的《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中,其第二章即是关于参议院的内容。临时政府成立后组建参议院,即基本上是依照了有关规定。只是为现实条件所限,因事制宜地做了某些具体变通。这从上录材料中即可看出。主要是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有的省份依章所派的参议员不能按预定日期到达南京,而又急需开会议事,故缺席者由在南京的有关人员以“代表员”的身份代理。该材料中,对1月28日参议院正式开会时,到会正式参议员和“代表员”的人数及所属省份等情况,都有详细具体的记载。
三、孙文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史料原文】
大总统宣言书
中华民国缔造之始,而文以不德,膺临时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统之任。夙夜戒惧,虑无以副国民之望。夫中国专制政治之毒,至二百余年来而滋甚。一旦以国民之力踣而去之,起事不过数旬,光复已十余行省,自有历史以来,成功未有如此之速也。国民以为于内无统一之机关,于外无对待之主体,建设之事,更不容缓。于是以组织政府之责相属。自推功让能之观念以言,文所不敢任也;自服务尽责之观念以言,则文所不敢辞也。是用黾勉从国民之后,能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以达革命宗旨,完国民之志愿,端在今日。敢披肝沥胆,为国民告: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曰领土之统一。
血钟一鸣,义旗四起,拥甲带戈之士遍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十余行省。虽编制或不一,号令或不齐,而目的所在则无不同。由共同之目的,以为共同之行动,整齐划一,夫岂其难?——是曰军政之统一。
国家幅员辽阔,各省自有其风气所宜。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此清廷强以中央集权之法行之,遂其伪立宪之术;今者各省联合,互谋自治,此后行政,期于中央政府与各省之关系调剂得宜。大纲既挈,条目自举。——是曰内治之统一。
满清时代,借立宪之名,行敛财之实,杂捐
( http: / / www.21cnjy.com )苛细,民不聊生。此后国家经费,取给于民,必期合于理财学理,而尤在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知有生之乐。——是曰财政之统一。
以上数者,为政务之方针,持此进行,庶无大过。
若夫革命主义,为吾侪所昌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万国所同喻,前此虽屡起屡踬,外人无不鉴其用心。八月以来,义旗飚发,诸友邦对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循序以进,不为幸获。对外方针,实在于是。
夫民国新建,外交内政百绪繁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文自顾何人,而克胜此?然而临时之政府,革命时代之政府也。十余年来从事于革命者,皆以诚挚纯洁之精神战胜所遇之艰难。即使后此之艰难远逾于前日,而吾人惟保此革命之精神,一往而莫之能阻,必使中华民国之基础确定于大地,然后临时政府之职务始尽,而吾人始可告无罪于国民也。今以与我国民初相见之日,披布腹心,惟我四万万之同胞共鉴之。
大中华民国元年元旦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文:《大总统宣言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
【史料解读】
这里引用的文字是孙中山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统时所发布宣言中的一段话。中华民国成立,是历时多年的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辛亥革命的历程可谓艰苦卓绝,一大批志士仁人为之不惜牺牲一切地奋斗。孙中山作为革命领袖,所经历的战斗历程自更是刻骨铭心。值此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际,他自然会感慨万端。而于此宣言当中,向国民剖白心迹,分析时局,庄严地作出履职承诺。
从中可以体察到:①孙中山受国民重托,就此要职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知责任之重,心存戒惧,抱以诚心为国为民的志愿。②对起义胜利,革命成功,竟有“如此之速”,自有庆幸、欣喜之感,但同时也清楚地知道有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并不盲目乐观。③道明了所谓“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以达革命宗旨,完国民之志愿”的施政方针。
年表
1905年8月20日
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为总理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
清帝宣布退位
1912年3月10日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团临时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