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
要点梳理
一、时空分布不均
1.广义上来说,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所有______、______和______天然水。
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便于人类利用的______。#1
气态
液态
固态
淡水
2.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时间分配特点:______多、______少,年际变化____。
空间分布特点:水资源地区分布________,____多____少,____多____
少。
黄河、海河、淮河流域______面积大,人口______,工业______,需水
量____,而水资源少,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________。
中国径流带分为:______带、少水带、平水带、______带、丰水带。其
中,华北平原在______带,福建省在______带。#2.4
夏秋
冬春
大
不均衡
东
西
南
北
耕地
稠密
发达
大
不协调
缺水
多水
平水
丰水
二、兴建水利工程
1.我国各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有必要兴建跨______的______工程,
把水资源较______流域的水调至水资源______的流域,以弥补缺水地区
的用水不足。
引江济汉:将______水引入汉江,确保______的航运需求。
引大入秦:把______支流大通河的水调入干旱缺水的兰州市秦王川盆地。
南水北调:把长江流域富余的水调入缺水的______、______地区。
2.兴建水库,解决水资源______分配不均衡,年际变化大的问题。如
______干流上的小浪底水利枢纽、______干流上的三峡水利枢纽等。
流域
调水
丰富
紧缺
长江
汉江
黄河
华北
西北
季节
黄河
长江
三、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合理用水,______水资源,防治________,提高水资源的
__________,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保护
水污染
利用效率
同步练习
基础过关
1.下列关于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①水资源包括气态、液态和固态的天然水
②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便于人类利用的咸水
③狭义上的水资源是指便于人类利用的淡水
④水资源仅仅指液态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水资源丰缺与径流量大小密切
相关。下图示意我国长江某河段流
量的年变化曲线,读图完成2~4题。
2.由图可知该河段( )。
A. 径流量年内季节分配均匀
B. 径流量年际变化明显
C. 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
D. 空间分布不均
C
3.该河段径流量这一变化特点容易造成( )。
B
A. 干旱 B. 旱涝灾害 C. 洪涝 D. 缺水
4.针对该河段径流量的这一变化特点,可以采取的工程措施是( )。
A
A. 兴建水库 B. 节约用水 C. 南水北调 D. 合理用水
下图示意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比,读图完成5~
7题。#1
5.下列省级行政区水资源比重大于20%的是( )。
C
A. 冀 B. 鲁 C. 粤 D. 闽
6.根据图中信息可推断( )。
D
A. 南方地区农业用水紧张 B. 北方地区工业用水紧张
C. 福建省水土资源配合最不协调 D. 北方地区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
7.农业用水紧张的省级行政区可以( )。
A
A. 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B. 培植耗水量大的农作物
C.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D. 大量开采地下水
8.下图示意中国径流带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中国径流带与分布地区进行连线。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其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是兴建____________工程,我国目前最
大规模的跨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是__________工程。
东多西少、南
多北少
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
(3)北京地处我国的______带内,为缓解首都地区的缺水问题,有效
的途径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水
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循环利用水资源;修建水利工程;保护水
资源,防治水污染;等等。
素养提升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地区,由于地
表水严重不足,不得不依靠超采地下水维持经济社会发展。年超采水量
36亿立方米,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引发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生
态与环境问题。
〔材料二〕 甲图示意中国径流带分布,乙图示意南水北调线路,丙图
示意“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
甲
乙
丙
(1)我国各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主要原因是我国降水______分布
不均衡,写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水资源总量和美国相差不多,但人均水资源量却不及美国的
五分之一,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空间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我国人口众多
(3)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设需要逾越的地形障碍是( )。
D
A. 横断山脉 B. 祁连山脉
C. 阿尔金山脉 D. 巴颜喀拉山脉
(4)我国东部某地区的“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吸水、蓄水功能最活
跃的季节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绵城市”规划将降落到绿地、路面等的雨水引入雨水利用系统,其目
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季
我国东部为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最大
减少城市内涝,用雨水补充地下水
(5)试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在生产和生活中应如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华北地区位于半湿润地区,降水较少,蒸发量较大;河流流量不
大,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较大;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生产、生活需水
量大;水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浪费现象严重,水资源十分紧张。
工业:增强工业污水和废水的净化能力,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农业:农业灌溉要改漫灌为喷灌和滴灌。生活:加强城市用水管理,提
高人们节约用水的意识,提倡节约用水和一水多用。
真题演练
【2024·福建中考】我国四个直辖市的水资源存在差异。下表示意某年
四个直辖市的水资源与人口状况,读表完成1~3题。
北京市 上海市 天津市 重庆市
29.8 34.0 13.0 656.1
人口数量/万人 2 171.85 2 418.90 1 559.50 3 061.71
137.21 140.56 83.36 2 142.92
1.人均水资源量最少的直辖市是( )。
C
A. 北京市 B. 上海市 C. 天津市 D. 重庆市
2.以下景观图反映四个直辖市的水资源利用或空间分布差异,与重庆市
相符的是( )。
A
A. 山区梯田(水田)
B. 平原旱地
C. 南水北调终点
D. 长江入海口
3.上海市水资源较多,存在水污染现象。为减轻水污染,上海市可采取
的合理措施有( )。
C
①农业生产采用大水漫灌②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③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④减少农业化肥使用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共26张PPT)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二节
中国的矿产资源
要点梳理
一、矿产和矿产资源
1.矿产,泛指一切埋藏在______(或分布于______),可供人类利用的
__________或______等。
2.矿产资源,是具有______________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
3.矿产资源大多属于__________资源,储量有限。按其特点和用途,可
分为______矿产、非金属矿产、______矿产等。
地下
地表
天然矿物
岩石
开发利用价值
非可再生
金属
能源
二、种类齐全,总量丰富
中国的矿产资源总量______,矿种较为______。
较大
齐全
三、地区分布不均
中国已发 现矿产资 源分布的 主要特点 是_______ _________ 能源矿产主要分布 在______、______ 和______地区 煤炭:集中分布于______、陕西、内
蒙古等地
______:多出产于黑龙江、山东、陕
西、甘肃、新疆等地。__________现
为我国第一大油气田,也是我国最大
的________生产基地
地区分
布不均衡
西北
华北
东北
山西
石油
长庆油田
天然气
中国已发 现矿产资 源分布的 主要特点 是_______ _________ 天然气主要集中在______、陕西、四
川等地
金属矿产分布相对 ______ ______:主要分布在辽宁、四川、内
蒙古、河北和山西等地
铝土矿:主要分布在______、贵州、
河南、山西等地
钨矿:主要分布在______、湖南等地
______: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湖
南等地
地区分
布不均衡
新疆
集中
铁矿
广西
江西
锡矿
中国已发 现矿产资 源分布的 主要特点 是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矿产分布 呈现______多、北 方少的特点 磷矿:主要产地有云南、湖北、四
川、贵州等
硫铁矿:以广东、安徽、贵州、内蒙
古相对集中
石墨:多产于黑龙江、内蒙古、湖南
等地
地区分
布不均衡
非金属
南方
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国家安全
1.中国矿产资源开发__________,但传统的粗放式开采导致__________
较大,易引发山体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等______灾害,并造成不同程
度的__________。
2.我国坚持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基本国策,推进矿产资源全面节
约和高效利用,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3.未来,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更加注重安全、高效、节约和集约,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路。
历史悠久
资源浪费
地质
环境污染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综合利用
循环利用
绿色
低碳
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基础过关
1.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①石油用途广泛,是“工业的血液”
②石油的开发利用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③中国石油储量总量较丰富,但人均量不足
④石油是不可或缺的矿产资源,消费需求量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矿产资源是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据此完
成2~3题。
2.下列选项中,属于矿产资源的是( )。
C
①草地 ②地下水 ③铁矿 ④钾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按照矿产资源的特点和用途来划分,地热属于( )。
A
A. 能源矿产 B. 金属矿产 C. 非金属矿产 D. 水气矿产
下图示意中国部分矿产资源分布,读图完成4~6题。
4.中国的矿产资源( )。
A. 时空分布不均衡
B. 地区分布不均衡
C. 矿种类型少
D. 金属矿产分布较为分散
B
5.图中河北省的能源矿产主要有( )。
A. 煤矿和石油 B. 石油和天然气
C. 铁矿和铜矿 D. 铁矿和石油
A
6.铁矿主要分布在( )。
C
A. 福建、云南等地 B. 四川、台湾等地
C. 辽宁、四川等地 D. 广东、海南等地
泾河流域是西北地区的重要能源工业基地之一,资源开发过程加剧
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下图示意我国泾河流域的矿产资源分布,读图
完成7~8题。#1
7.该流域成为重要能源工业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D
A. 交通运输发达 B. 本地市场庞大
C. 科学技术先进 D. 矿产资源丰富
8.为实现该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B
①调整矿业规模,优化矿业产品结构
②全面封山育林,实施土地复垦
③实施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打造循环经济工程
④对富矿、易利用的资源进行高强度开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下列关于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A. 矿产资源与农业生产资料无关
B. 工业原材料全部来自矿产资源
C. 人类社会的全部能源都来自矿产资源
D. 矿产资源关系着国家经济安全与国防安全
10.列入我国战略性矿产目录的24种矿产不包括( )。
D
A. 能源矿产 B. 金属矿产 C. 非金属矿产 D. 水气矿产
素养提升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能源矿产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石油和天然气作为战略资源,
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下图示意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分布。
(1)中国油气资源分布______(均匀/不均),广泛
存在于陆地和海洋的含油气沉积盆地中。______油田
现为我国第一大油气田。
不均
长庆
(2)我国大量开采天然气,其积极影响有_______。(双项选择)
A. 缓解能源紧张 B. 实现能源完全自给
C. 减少环境污染 D. 带动汽车工业发展
A、C
〔材料二〕 能源消费是指生产和生活所消耗的能源。某些能源消
费(如煤、石油等)会污染大气,也会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我国
立足能源现状,稳妥推进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
全球治理。下图示意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和原煤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统
计。#1.2
(3)说出我国能源消费的变化,并说明该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源消费总量增加,水电、核电、风电等能源消费总量稳步上升;原煤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下降,利于实现“双碳”目标。
(4)新能源产品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请举一例新能源产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灯、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机等。
真题演练
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
【2024·福建中考】地热能是地球内部
不断自然生成的热量转化而成的能源。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创新等是中
国和冰岛两国的重要合作领域。读图完
成1~3题。
1.地热资源( )。
A. 分布均衡 B. 污染大
C. 可再生 D. 受天气影响大
C
2.中国和冰岛两国的地热资源多集中分布于( )。
A
A. 板块的交界地带 B. 海洋裂谷分布带
C. 板块的内部 D. 陆地高大山脉分布带
3.冰岛地热能源比重大,中国以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为主。推进中国和
冰岛两国地热能源合作可以( )。
C
①优化中国能源结构 ②加快全球海平面上升
③形成优势互补局面 ④促进中国绿色转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共19张PPT)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要点梳理
一、人多地少
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__________”。
人多地少
二、类型齐全
中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______、______ 、______等多种土地利用
类型。其中______、______较多,而______和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较少。
耕地
林地
草地
林地
草地
耕地
三、区域差异明显
1.区域差异明显。
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季风区的______、______以及低缓丘陵地区,西
部耕地较____,而且分布零散。
______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的边远山区,东南部山区的林地
多为______林和次生林。
草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地区。
东部
平原
盆地
少
天然
东北
西南
人工
北部
西部内陆
2.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
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______,生产力____,集中了全国约92%的
______和______。
南方:多丘陵、山地;气候暖湿,耕地以______为主。
北方:平原广阔,耕地较多;降水偏少,耕地以______为主。
西北内陆区______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________明显不
足,______和荒漠所占比重较大。
青藏高原区光照时间长,但海拔高,气温____,土地生产力较低。
肥沃
高
耕地
林地
水田
旱地
光照
水资源
草地
低
四、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中国______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______
_____占用了一部分耕地,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我国的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____亿亩——
这既是我国耕地面积的底线,也是不能突破的政策______。
为了践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念,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
资源,加快国土绿化,保障森林生态安全,应当建立______资源长效保
护机制。#3
人均
城镇
建设
18
红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森林
由于长期以来靠天养畜、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牧区存在________
___现象,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在牧区要确定合理的________,或
__________,或建设人工草场,努力提高草地的________利用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基本国策。#5
草场退化
载畜量
划区轮牧
可持续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同步练习
基础过关
1.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 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
B. 总量大,人均占有量也大
C. 总量小,人均占有量小
D. 土地类型单一,有利于因地制宜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读图完成2~5题。
2.下列关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说
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现有林地面积小
B. 我国耕地资源数量有限
C. 我国现有草地面积较小
D. 我国建设用地所占比重最大
B
3.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
A. 东部季风区 B. 西部非季风区
C. 青藏高原 D. 塔里木盆地
4.我国的耕地现状是( )。
B
A. 比重较小,后备资源充足 B. 比重较小,后备资源不足
C. 比重较大,后备资源充足 D. 比重较大,后备资源不足
5.我国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 )。
C
A. 东南部和西南部 B. 西北部和华北部
C. 东北部和西南部 D. 东北部和东南部
6.我国耕地保护的政策红线是( )。
A
A. 我国的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18亿亩
B. 我国的耕地保有量不得高于18亿亩
C. 我国的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19亿亩
D. 我国的耕地保有量不得高于19亿亩
7.为了有效遏制草场退化现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C
A. 为了经济效益,进行超载放牧
B. 加快国土绿化,保障森林生态安全
C. 划区轮牧,提高草地的可持续利用率
D. 保护优先,建立森林资源长效保护机制
8.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
C
A. 坚持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土地
B.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C.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D.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素养提升
9.下图示意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土地利
用类型:A__________________ ,
B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
D______ 。
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林地
草地
(2)A、B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______、______(地形)
及低缓丘陵地区,D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______内陆地区。
(3)A与B两类土地资源大致以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平原
盆地
西部
800
(4)将下列地区与其相应的土地利用类型连线。
真题演练
【2024·黑龙江中考】近几年来,许多中小学对部分教材的课本推行循
环使用政策,每年可少订课本10万多册。据此完成1~2题。
1.课本的循环使用,对下列资源具有直接保护作用的是( )。
B
A. 煤炭资源 B. 森林资源 C. 土地资源 D. 石油资源
2.这种资源主要分布在图中的
( )。
B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①②⑤(共25张PPT)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四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要点梳理
一、世界海洋大国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天然物产宝库,可为人类提供______、能源、
______、水源、化工原料乃至广阔的__________。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
对于解决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
1.海洋资源是人类________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目前,我国开发利用
的海洋资源,主要有海洋空间资源、______________、海洋矿产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食物
矿物
活动空间
人口
资源
环境
发展
可持续
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化学资源
海洋能资源
2.我国海洋空间资源广阔,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主要有__________、
填海造地、海岛开发、港口建设、__________等。
3.__________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
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对鱼、虾、贝、藻等__________进行有
计划和有目的的__________。我国的海洋牧场建设顺利推进,海面上涌
现出一座座“蓝色粮仓”。
4.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著名的渔场有黄渤海渔场、__________、南
海渔场、____________等。
耕海牧渔
海洋运输
海洋牧场
海洋资源
海上放养
舟山渔场
北部湾渔场
5.我国______________丰富,在我国近海大陆架,埋藏着丰富的石油、
天然气资源。
6.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人们可利用__________,提取镁、
溴、碘等化学元素。我国最为著名的盐场有__________、苏北盐场、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在滨海的砂层中,常蕴藏着金刚石、砂金等稀有矿物,它们在滨海地
带富集成矿,被称为“__________”。
8.我国海洋能资源较为丰富,可开发利用率高,在________、潮流能、
波浪能等开发利用方面,相继取得了丰硕成果。#1.8
海洋矿产资源
海水晒盐
长芦盐场
布袋盐场
莺歌海盐场
滨海砂矿
潮汐能
二、保护海洋生态,建设海洋强国
1.我国海洋资源保护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近岸海域污染排放总量大,
__________强度大,沿海滩涂和海湾面积持续减少,__________加剧、
__________退化、生物资源衰竭、__________频发等。
2.赤潮一般发生在近岸海域暮春至初秋季节。__________是引发赤潮的
主要因素。
3.海洋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财富。为了守护这片“蓝色国土”,坚持______
和______并重,__________和__________并举,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保
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__________。
近海捕捞
海水污染
生态系统
赤潮灾害
海洋污染
开发
保护
污染防治
生态修复
海洋强国
同步练习
基础过关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湛江考察时指出,中国是一个有
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
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
“蓝色粮仓”。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中国海洋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①有漫长的海岸线②海洋文化源远流长
③可为人类提供活动空间④可为人类提供食物、能源、矿物等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中国建设海上牧场的优势条件有( )。
B
①东部濒临北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
②海水温度适中,适合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③海域自北向南跨寒带、温带和热带,光照条件好
④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为鱼类的生活和繁殖提供了有利空间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3.为建设海洋强国,实现海洋生态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列
做法合理的有( )。
C
①大规模填海造陆,增加陆地面积②完善我国的海洋保护法律法规
③实施休渔制度,修复渔业资源④禁止海洋资源开采,减少海洋污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4.舟山渔场、长芦盐场、莺歌海盐场所处的海区分别是( )。
D
①渤海②黄海③东海④南海
A. ④②① B. ③②④ C. ②①③ D. ③①④
5.下列现象属于海水污染的是( )。
B
A. 沙尘暴 B. 赤潮 C. 酸雨 D. 寒潮
我国地域辽阔,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福建省连
江县东侧海域将建设全国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项目建成后预
计年发电量可达33亿千瓦时。下图示意福建省位置,读图完成6~8题。#1
6.海上风电项目主要开发的资源是( )。
C
A. 金属矿产 B. 盐矿资源 C. 风力资源 D. 鱼类资源
7.福建省连江县濒临( )。
A
A. 东海 B. 黄海 C. 渤海 D. 南海
8.福建省连江县发展海上风电项目的积极影响有( )。
D
①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②扩大我国土地面积
③加强海峡两岸沟通 ④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素养提升
9.右下图示意中国近海海洋资源,读图完成下
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海域名称。
A______ ,B______ ,C______,D______。
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2)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盐场名称。
①______盐场,②________盐场。
长芦
莺歌海
(3)用字母E标出舟山渔场。
E
(4)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黄鱼
小黄鱼
带鱼
乌贼
(5)谈谈要如何保护海洋生态,建设海洋强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开发总布局中,坚持开发和保护并
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实行休渔制度,捕养结合,提高公众意
识,避免破坏环境,损害渔业资源,深化执法监管,健全预警监测,加
强保护修复,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
国。
真题演练
【2024·贵州贵阳中考】中国“国信一号”是全球第一艘大型深海养殖工
船,主要养殖大黄鱼,大黄鱼最佳生存水温为22~26 ,根据其养殖特
性和养殖海域水温变化,“国信一号”不同季节在我国东海、南海间自航
转场。据此完成1~3题。
1.大黄鱼属于海洋( )。
C
A. 矿产资源 B. 化学资源 C. 生物资源 D. 能源资源
2.二月份“国信一号”最可能在的海域是( )。
D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
3.“国信一号”能自主规避的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
A
A. 台风 B. 寒潮 C. 干旱 D. 洪涝
【2024·山东聊城中考】每年的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2024年的主题是
“新深度唤醒”,旨在让我们唤醒对海洋的理解、同情、合作和承诺的新
深度。读图完成4~5题。
4.我国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应采取的措施
是( )。
A. 禁止海盐生产,保护海洋生态
B. 大力发展海洋捕捞,增加渔民收入
C. 合理实行休渔制度,努力做到捕养结合
D. 禁止海上石油开采,以免产生石油污染
C
5.目前,我国已建成多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我国发展海洋牧场的
主要优势是( )。
D
A. 草原面积广,畜牧业发展基础好
B. 陆地面积辽阔,东西跨度大
C. 地形复杂多样,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D. 海域辽阔,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