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第3课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这枚邮票是73年前由美国邮政总署发行
的,深浅蓝相间,长3厘米,宽2厘米,面值
为5美分。邮票以大陆和台湾连成一体的中国版图为背景,左上方是美国总统林肯头像,头像下方以英文字印着林肯总统在葛底斯堡战场上的经典讲辞“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民有、民治、民享);右上方印有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头像,头像下方则以中文字印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请思考:
1.邮票的这种设计蕴含了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2.除了提出三民主义,孙中山对中国的民主革命还有哪些重要贡献?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
1.背景:
(1)武昌起义成功后,各省纷纷响应。
(2)各省代表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以法律形式体现
废除_________,建立_________制度。
(3)1912年元旦,_________诞生,南京临时政府建立。
(4)1912年3月,袁世凯在_____就任临时大总统,窃取了辛亥
革命果实。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封建帝制民主共和中华民国北京2.目的:
(1)根本目的:巩固新生政权。
(2)限制_______,保护革命胜利果实。
3.颁布:1912年3月11日,颁布了由_______通过的《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袁世凯参议院【合作探究】
1.一纸《临时约法》能起到约束袁世凯专权的作用吗?如何看待革命派的做法?
提示:不能,不过从中可以看出革命派对袁世凯专权还是有所防范的,同时也反映了革命派对宪法的重视。但是,革命党人的这种因人立法的做法,带有“人治”的色彩,有损于立宪的严肃性。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其地位
1.内容:
(1)国家性质:明确体现了“_________”原则,还表达了维护
领土完整的国家意志。
(2)关于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①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②国民依法享有_____、财产等自由。
③国民有“请愿于议会”“陈诉于行政官署”“诉讼于法院”
的权利和_____、被选举权。
④有_____、服兵役等义务。主权在民人身选举纳税(3)国家政体:
①立法权:由各地选派的_______组成的参议院行使。
②行政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
③司法权:由___________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的法官组成的法
院行使。参议员临时大总统【合作探究】
2.与《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相比,《临时约法》在内容上有什么新特点?
提示:(1)削弱了总统权力,将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
(2)扩大参议院的权力,增加了制衡力量,加强了对总统的监督。
(3)规定了极其严格的修改程序。
(4)增设了“人民”一章。2.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_______________宪法。
3.历史意义:
(1)体现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施政原则,成为否定_______
___的重要法律成果。
【合作探究】
3.《临时约法》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对封建专制的否定?
提示:(1)以“主权在民”否定了“主权在君”。
(2)以“自由、平等”否定了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
(3)以“三权分立”否定了个人专权独裁。资产阶级共和国封建专制(2)说明以孙中山为首的新生革命政权具有较强的_____和_____
意识,并努力贯彻实践。
(3)促使_________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为后来的制宪提供了有参
考价值的蓝本。
(4)在中国近代社会民主化的进程中,起到了一定作用。法治宪政民主共和【合作探究】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提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确定的“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思想原则,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政治热情,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华民国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出现了兴办实业的热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近代思想教育和社会风气的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关于政治体制的规定分析:(1)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所规定的国务员与临时大总统、参议院之间的关系,你能看出主要在哪些地方体现了责任制内阁的作用吗?
提示:主要在行政(辅佐、副署)、立法(出席参议院)以及国务员任免(国务员免职须交参议院复议)三方面体现了实行责任制内阁,即议会内阁,总理负责,试图把袁世凯置于责任制内阁的监督和约束之下。 (2)另外,回顾历史必修1《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的内容,能否说出责任制内阁是怎样监督和约束总统的。
提示: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对议会而非对总统负责;国务员受参议院弹劾后,临时总统应免其职,但得交参议院复议一次;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项如不同意,可以驳回;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一、辛亥革命后的局势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辛亥革命后的复杂局势: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后,革命席卷全国,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但是,当时宣布独立的各省并非都是由革命党人掌权,各种反动势力仍十分强大,革命面临的局势非常严峻,具体表现在:
(1)清帝尚未退位,封建专制势力仍伺机反扑以镇压革命。 (2)帝国主义仇视中国革命,它们在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向革命政权施压;同时,积极物色并扶植新的代理人。
(3)投机革命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势力在革命阵营内部向革命派施压,破坏革命。
(4)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扶植下,运用其权谋,采用软硬兼施的策略,一方面诱迫清帝退位,另一方面,迫使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妥协让步。 2.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1)原因:
①帝国主义的支持扶植。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及孙中山的软弱妥协。
③袁世凯个人的实力和策略权谋。
(2)标志: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名师指津】辛亥革命爆发后的形势复杂,加之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力量薄弱,在政治上表现出的软弱妥协,使得革命果实最终落入袁世凯之手。出于对民主共和的追求和维护,革命党人又试图通过颁布《临时约法》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其结果虽未达成,但革命党人追求民主、推崇法治的精神值得肯定。 二、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评价
1.积极意义:
(1)它体现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施政原则,成为否定封建专制的重要法律成果。
(2)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还为后来的制宪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蓝本。
(3)在中国近代社会民主化的进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局限性:
(1)机构不完善,对实现人民的基本权利缺乏切实的机构保障。
(2)现实需要的因人立法反映出很大的“人治”色彩,损害了立宪的严肃性。
(3)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仅仅凭一纸约法就想约束袁世凯的做法过于理想化。【名师指津】与评价其他历史事物一样,对待《临时约法》,我们首先应充分肯定其在否定封建专制制度和实现民主政治方面的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应看到它的一些不足和局限性。 民主与专制的较量
(2012·济南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久尊戴。君主神圣不可侵犯。
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令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实行。
用人之权操诸君主,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涉。
——《钦定宪法大纲》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差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本约法实施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统治权力依据什么思想?
(2)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什么原则?统治权力的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3)材料中“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差别”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理解分析的能力。第(1)题从材料中不难得出。第(2)题与材料一相比体现了“主权在民”思想,而从材料中的“统治权”“立法权”等可看出这种统治权力的分工体现了三权分立思想。第(3)题要注意从资产阶级的阶级属性去分析。
答案:(1)“君权神授”,神圣不可侵犯。
(2)“主权在民”的原则。思想: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思想。
(3)确立了资产阶级的人权平等的法则,否定封建等级制度,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