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课件 (4)【共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课件 (4)【共5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6 15:27:2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51张PPT。 这枚邮票是73年前由美国邮政总署
发行,深浅蓝相间,长3厘米,宽2厘
米,面值为5美分。邮票以大陆和台湾
连成一体的中国版图为背景,左上方是美国总统林肯头像,头像下方以英文字印着林肯总统在葛底斯堡战场上的经典讲辞“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民有、民治、民享);右上方印有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头像,头像下方则以中文字印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请思考:
1.邮票的这种设计蕴含了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2.除了提出三民主义,孙中山对中国的民主革命还有哪些重要贡献? 1.一纸《临时约法》能起到约束袁世凯专权的作用吗?如何看待革命派的做法?
提示:不能,不过从中可以看出革命派对袁世凯专权还是有所防范的,同时也反映了革命派对宪法的重视。但是,革命党人的这种因人立法的做法,带有“人治”的色彩,有损于立宪的严肃性。 2.与《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相比,《临时约法》在内容上有什么新特点?
提示:(1)削弱了总统权力,将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
(2)扩大参议院的权力,增加了制衡力量,加强了对总统的监督。
(3)规定了极其严格的修改程序。
(4)增设了“人民”一章。 3.《临时约法》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对封建专制的否定?
提示:(1)以“主权在民”否定了“主权在君”。
(2)以“自由、平等”否定了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
(3)以“三权分立”否定了个人专权独裁。P35【学思之窗】:
(1)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所规定的国务员与临时大总统、参议院之间的关系,你能看出主要在哪些地方体现了责任制内阁的作用吗?
提示:主要在行政(辅佐、副署)、立法(出席参议院)以及国务员任免(国务员免职须交参议院覆议)三方面体现了实行责任内阁制,即议会内阁,总理负责,试图把袁世凯置于责任内阁的监督和约束之下。(2)回顾历史必修1《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的内容,能否说出责任制内阁是怎样监督和约束总统的。
提示: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对议会而非对总统负责;国务员受参议院弹劾后,临时总统应免其职,但得交参议院覆议一次;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项如不同意,可以驳回;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一、辛亥革命后的复杂局势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辛亥革命后的复杂局势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后,革命席卷全国,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但是,当时宣布独立的各省并非都是由革命党人掌权,各种反动势力仍十分强大,革命面临的局势非常严峻,具体表现在
(1)清帝尚未退位,封建专制势力仍伺机反扑以镇压革命。 (2)帝国主义仇视中国革命,它们在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向革命政权施压;同时,积极物色并扶植新的代理人。
(3)投机革命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势力在革命阵营内部向革命派施压,破坏革命。
(4)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扶植下,运用其权谋,采用软硬兼施的策略,一方面诱迫清帝退位;另一方面,迫使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妥协让步。 2.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1)原因
①帝国主义的支持扶植。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妥协。
③袁氏个人的实力和策略权谋。
(2)标志: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爆发后的形势复杂,加之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力量薄弱,在政治上表现出的软弱妥协,使得革命果实最终落入袁世凯之手。出于对民主共和的追求和维护,革命党人又试图通过颁布《临时约法》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其结果虽未达成,但革命党人追求民主,推崇法治的精神值得肯定。 二、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评价
1.积极意义
(1)它体现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施政原则,成为否定封建专制的重要法律成果。
(2)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还为后来的制宪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蓝本。
(3)在中国近代社会民主化的进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局限性
(1)机构不完善,对实现人民的基本权利缺乏切实的机构保障。
(2)现实需要的因人立法反映出很大的“人治”色彩,损害了立宪的严肃性。
(3)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仅仅凭一纸约法就想约束袁世凯的做法过于理想化。 与评价其他历史事物一样,对待《临时约法》,我们首先应充分肯定其在否定封建专制制度和实现民主政治方面的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应看到它的一些不足和局限性。 辛亥革命后民主与专制势力的反复较量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三章>第二十二条 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
第二十三条 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时理由,咨院复议;但参议院对于复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二以上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第四章>第三十三条 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二 盖责任内阁之要义,即总统不负责任,而内阁代总统对于议会负责是也。今吾国之现行制,责任内阁制也;然有责任内阁制之名,而无责任内阁制之实,故政治因之不举。
吾党主张将来宪法上仍采用责任内阁制,并主张正式政府由政党组织,内阁实行担负责任。不特须阁员副署,并须由内阁起草,使总统处于无责任之地位,以保其安全焉。
——宋教仁《代草国民党大政见》材料三 何况《临时约法》限制过苛,因而前参议员干涉太甚,即无内忧外患之交迫,必且穷年累月莫为功,……盖《约法》上行政首长之职任不完,则事实上总揽政务之统一无望。故本大总统之愚,以为《临时约法》第四章关于大总统职权各规定,适用于临时大总统已觉有种种困难,若再适用于正式大总统,则其困难将益甚。
——袁世凯《致众议院咨请增修约法案文》
(1913年10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临时约法》在政权建设上作出了哪些规定?有何积极意义?
(2)材料二与材料三都主张对《临时约法》进行修改,指出其各自的理由、目的。
【解析】本题以《临时约法》的制度和宋教仁、袁世凯的两次修改为背景,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民主与专制两种势力斗争的理解。第(1)题可结合材料一的内容来分析概括;第(2)题应通过分析材料信息来组织回答。答案:(1)主要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参议院、国务员监督大总统。积极意义:反对专制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2)材料二的理由:责任内阁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致使民主政治未能发展。目的:限制独裁专制。
材料三的理由:参议院与总统互相牵制,造成行政效率低下。目的:扩大总统权力,实行独裁统治。一、选择题
1.(2011·济宁高二检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为袁世凯所窃取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B.革命政府内部立宪派和旧官僚的拥护
C.袁世凯威逼利诱的权谋
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妥协
【解析】选D。本题是原因类问题,这类问题首先应看其设问的角度或条件。关于根本原因,通常应从内在的、深层次的经济、阶级等角度加以分析。本题所给A、B、C三项均属显性的或外在的因素,一般不能体现根本原因。2.与《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相比,《临时约法》在中华民国政体方面的规定有什么变化( )
A.实行三权分立
B.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
C.明确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D.规定内阁由议会产生
【解析】选B。本题考查比较认识能力。实行三权分立是两者共同点,故A排除,C虽是不同点,但不属于政体方面,D本身说法有误。3.“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下列对该条文的评述,错误的是( )
A.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共和制度
B.具有革命性和民主性
C.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D.直接目的在于加速清王朝的灭亡
【解析】选D。本题考查理解能力。由材料内容可知,该条文体现了资产阶级 “分权与制衡”的理论,其根本目的就是防止独裁专制,维护民主共和制度,所以A、B、C均与题意不符。4.有人说《临时约法》“打开了中国现代化的闸门,使反动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其主要理由是( )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沉重打击了反动统治的依靠力量
C.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
D.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解析】选A。本题考查理解能力。《临时约法》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在于观念层面,而不是在实践层面。它只是在观念上使民众逐渐摒弃君主专制并接受民主共和,但在实践层面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谈不上“沉重打击”或“动摇”旧势力或旧制度的效果。5.下列历史文献与制定机构搭配错误的是( )
A.《权利法案》——英国议会
B.《独立宣言》——美国参议院
C.《人权宣言》——法国制宪议会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
【解析】选B。本题属综合记忆性问题,可用直选法。B项明显有误,《独立宣言》发表前美国尚未独立,更没有成立参议院,美国参议院是依据1787年宪法成立的。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下列内容中,能够体现中华民国国家性质的是( )
①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③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④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选A。本题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作为组合型选择题,可用筛选法解答。国家性质即国体,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而本题的③属于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的范畴,可排除,故选A。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在于( )
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B.确立了民主共和的主张
C.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解析】选C。本题考查理解能力。题干所给的材料体现的是“主权在民”的原则,其提出的根本目的,即本质是以“主权在民”取代了君主专制宣扬的“主权在君”原则。8.在《临时约法》制定前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对中华民国的政体形式作出了重大改动,由最初预想的总统制转变为责任内阁制,其改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革命党人进行政权建设的经验不足
B.责任内阁制更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
C.纠正《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偏差
D.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解析】选D。本题考查综合理解能力。A项本身虽有一定道理,但不能算最主要原因,B项本身表述缺乏依据,C项说法存在问题,所以都应排除。9.(2011·安庆高二检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其主要原因在于( )
①由资产阶级革命派制定和颁布
②其规定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
③规定了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制度
④规定实行总统制的行政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出于限制袁世凯权力和巩固新政权的需要,革命派制定和颁布了约法,①正确;从约法内容上看②③正确,且与题干相符;④中的总统制表述有误,因为约法在公布时将最初草案中的总统制改成责任内阁制,可排除④,故选A。10.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历史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否定了封建专制
②限制了袁世凯的独裁
③促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④使资产阶级革命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判定①③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久就被袁世凯毁弃,并未限制住袁世凯独裁;约法又有着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是造成后来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的原因之一,②④可排除。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令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实行。用人之权操诸君主,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涉。
——《钦定宪法大纲》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材料三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由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以上均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统治权力依据的是什么思想?
(2)材料二、三体现了什么思想?
(3)材料二、三与材料一相比,所反映的本质有何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比较和概括问题的能力。第(1)、(2)题可直接通过阅读材料内容加以概括回答。第(3)题可通过比较分析,然后归纳说明,分析时应把握两者在根本目的上的差异。答案:(1)君权神授,神圣不可侵犯。
(2)主权在民、平等思想、三权分立。
(3)材料一本质上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维护清王朝统治。材料二、三是要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其根本目的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类题拓展】《临时约法》的反封建专制色彩
(1)“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皇帝的“君权神授”。
(2)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等自由,与封建君主专制“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有根本区别。
(3)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与封建专制主义“万世一系”的世袭制、终身制有本质区别。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
——《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营业、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居住、信仰等自由,有请愿、陈诉、诉讼、任官、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的权利;承担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人们对“民主”的认识存在什么问题?分析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里?有何重要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第(1)题依据材料一信息概括存在的问题,从经济、思想方面概括原因。第(2)题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和意义来回答。答案:(1)问题:当时人们没有真正理解“民主”的内涵。原因: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对西方国家了解不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2)进步性:明确提出主权在民。意义: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化的进程。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