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中国共产党诞生》课件(26张PPT 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中国共产党诞生》课件(26张PPT 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27 11:3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上的讲话
第12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素养目标
1
2
3
了解李大钊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知道中共一大、二大召开的内容;分析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原因、过程及影响的完整把握,培养学生在把握事物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理解历史事件发展的能力。(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工人运动是中国早期的共产党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不懈探索和奋斗的结果,其前赴后继的奋斗精神和开拓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1921年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由今而后,到处所见的,都是Bolshevism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Bolshevism的凯歌的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全集》(第二卷),26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
刊载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
李大钊
(1889—1927)
壹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思想基础
长沙的新民学会
1920年3月,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图为部分会员合影。
天津的觉悟社
到了1920年夏天,……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
壹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思想基础
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社会上各项人只有做工的是台柱子,因为有他们的力量才把社会撑住;若是没做工的人,我们便没有衣、食、住和交通,我们便不能生存。如此,人类社会岂不是要倒塌吗 我所以说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
——陈独秀:《劳动者底觉悟》载《新青年》
1920年5月1日第7卷第6号
知识分子帮助工人组织工会
知识分子开办工人识字班
知识分子开办劳动补习学校
知识分子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
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开始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工人阶级
队伍壮大
壹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阶级基础
①1920年夏,共产国际(外部条件)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新青年》编辑部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②1920年秋,李大钊在北京建立早期党组织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社会中坚分子,应该挺身而出,组织有政见的有良心的依赖国民为后援的政党……
——陈独秀:《每周评论》,1919年1月
组织基础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壹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组织基础
中国共产党成立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
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五四运动
思想 基础
阶级 基础
组织
基础
壹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21年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贰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共一大上海会址
中共一大南湖会址
召开时间
召开地点
与会代表
代表党员 全国50多名
1921年7月23日
上海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浙江嘉兴南湖
内容
①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
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②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③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④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
五四运动的领导者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
我有事
没来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贰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中共一大的概况
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②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③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贰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中共一大的意义
“新”在何处?
4.新的斗争途径——组织工人运动
中国革命的发展需要新的阶级力量和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近代中国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运动
辛亥革命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才能挽救中国。
贰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中共一大的意义
实践证明:他们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1)红船精神
①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②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③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2)建党精神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奋斗,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
贰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建党精神
名称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
1922年7月
上海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重申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实现共产主义
2、党的最低纲领:(民主革命阶段)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贰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4.中共二大的概况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召开时间 1921年7月
召开地点 上海(后转移到浙江)
代表党员 50多人 195人
纲领内容 奋斗目标: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实现共产主义。 最终奋斗目标(最高纲领)
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
实现共产主义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年7月
上海
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
进一步从思想上完成建党
合作探究
既仰望星空
又脚踏实地

1921年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概况
领导机构
成就
顶峰
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公开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
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
1922年1月12日,香港海员大罢工(起点)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叁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1.概况
时间
口号
意义
结果
1923年2月
为争自由而战,为争人权而战
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
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酿成“二七惨案”。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我们的头可断,工不可上的!
叁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2.顶峰
“二七惨案”
林祥谦英勇就义
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教训
叁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条件
中共
二大
概况
时间:1921年7月23日
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意义: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时间、地点:1922年7月,上海
意义: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时间:1922-1923年
顶峰: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课堂小结
1.(苏州中考) 1920年,中国思想界出现了新取向,否定“生存竞争,优胜劣汰”,趋向于互助进化、财产公有平民主义、大同主义。这一变化与李大钊一篇文章的影响有关,这篇文章是( )
A.《变法通议》
B.《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C.《敬告青年》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
中考再现
2.(攀枝花中考)1920年,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推动下,上海机器工会成立,并创办刊物《机器工人》,用通俗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这反映了( )
A.中国共产党斗争策略转变
B.全国工人运动进入第一次高潮
C.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
D.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D
中考再现
3.(牡丹江中考)“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了
C.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D.工人阶级成为了五四运动的主力
B
中考再现
4.(衡阳中考)《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规定,“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
A.认识到团结革命力量的重要性
B.借鉴创新苏俄革命道路
C.意识到革命任务的艰巨性
D.尚未充分认识中国国情
D
中考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