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教科版2024】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水 单元测试卷(提升)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教科版2024】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水 单元测试卷(提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8-27 11:08:14

文档简介

【教科版2024】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水 单元测试卷(提升)
一、填空题
1.(2024三上·沭阳月考)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   。
2.(2024三上·丰南月考)把出汗的衣服放到风大、温度高的地方,衣服干得   (“快”或“慢”),因为在这种环境下,水   得快。
3.(2025三上·嘉兴期末)冬天,妈妈开车送小科上学,小科发现车窗内有很多的“雾”。这些“雾”其实是   (填“气态”、 “液态”或“固态”)的水。妈妈开了一会热空调,车窗上的“雾”就不见了,这是因为它受热   了。
4.(2023三上·岑巩月考)一般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如果不再继续加热,水的沸腾会   。
5.沸腾时,水中会产生   ;上升到水面的气泡会   。
6.(2025三上·金东期末)一般情况下,水在   开始结冰,冬天我们要给自然水管“穿衣服”,这是因为   。
7.(2024三上·临湘期末)物体受热时会获胀,遇冷时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   。水遇冷结冰后体积会   (填“变大”或“变小”)。
8.(2025三上·河池期末)水在自然界有三种状态,分别是气态的   、液态的   、固态的   。
9.(2025三上·宝安期末)小安准备制作冰镇酸梅汤,酸梅粉倒入水中搅拌后消失了,这个过程称之为   。(选填“溶解”或“融化”)
10.(2025三上·平湖期末)将两份相同质量的食盐,同时倒入两个同样多水的烧杯中,一杯温度高,另一杯温度低,都不用玻璃棒搅拌,我会观察到   烧杯里的食盐溶解得快。
二、判断题
11.(2025三上·怀集期末)只要一直搅拌就可以使溶解不了的食盐完全溶解。(  )
12.(2025三上·黔东南期末)在完全相同的两杯水中,粗盐溶解得慢,细盐溶解得快。 (  )
13.(2025三上·深圳期末)食盐在相同多的热水和温水中溶解的快慢完全一样。(  )
14.(2025三上·仁化期末)相同的水,溶解的糖比盐多。 (  )
15.冰融化后体积会变大。 (  )
16.(2025三上·富阳期末)只要温度低于 水就一定会结冰。(  )
17.(2025三上·定西期末)水沸腾时,那些不断翻腾的气泡是从水面以外的空气来的。 (  )
18.(2022三上·长兴期末)水沸腾后,如果继续给这杯水加热,水温会持续升高。
19.(2025三上·泉山期末)围炉煮茶时,看到水壶中的水翻滚,上面冒出的“白雾”就是水蒸气。(  )
20.(2024三上·瑞安期末)把一杯食盐溶液放在窗台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会与水分一起蒸发。
三、单选题
21.(2025三上·嘉兴期末)超市里,总会看新鲜蔬菜用保鲜膜包起来,你推测保鲜膜的主要作用(  )。
A.保温 B.减少蔬菜水分蒸发 C.美观
22.(2025三上·平湖期末)煮饺子时,小科发现锅里的水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  )。
A.水被饺子吸收了 B.水漏到锅外去了 C.水变成水蒸气了
23.(2025三上·金东期末)冬天洗热水澡时,浴室里会出现大量的“白气”,这其实是(  )。
A.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B.水溅到空中形成的小水滴
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
24.(2025三上·自贡期末) 水加热至沸腾后,继续加热,水温会(  )。
A.不变 B.上升 C.下降
25.(2025三上·金东期末)用酒精灯给烧杯里的水加热,水沸腾时 (  )。
A.温度会持续上升
B.能看到大量的水蒸气
C.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26.(2025三上·宝安期末)如图所示,为了防止冰融化,爸爸将冰冻好的酸梅汤放到装满冰块的保温箱中,以下关于冰融化这一过程错误的是(  )。
A.当环境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B.冰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C.水结冰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27.(2025三上·嘉兴期末)在做“水结冰”实验时,我们会往碎冰中加入食盐。加入食盐的目的是(  )。
A.让食盐结冰 B.制造更低的温度 C.制造更高的温度
28.(2025三上·嘉兴期末)小科将一杯冰和一杯20℃的水混合,过了较长的时间,冰只融化了一半,此时杯中水的温度是(  )。
A.20℃ B.0℃ C.10℃
29.(2025三上·宝安期末)记录表如下,根据表格可知等量的水溶解白糖和酸梅粉时(  )。
A.白糖溶解的更多 B.酸梅粉溶解的更多 C.两者溶解的一样多
30.(2025三上·宝安期末)小文想往酸梅汁里加一些糖,以下方法不能让糖快速溶解的是(  )。
A.加热 B.用筷子搅拌 C.把砂糖换成冰糖块
四、连线题
31.(2025三上·自贡期末)把下列气象名词和形成条件用线连起来。
五、综合题
32.50毫升的水能溶解一样多的食盐和小苏打吗 下列是某小组的实验记录,请根据记录回答问题。
加入份数 1 份 2 份 3 份 4 份 5 份 6 份 7 份 8 份
食盐是否全部溶解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否
小苏打是否全部溶解 是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1)此次实验中,50毫升的水中可以溶解(    )份食盐,可以溶解(    )份小苏打。
A. 8 B. 7 C. 2
(2)50毫升的水中,食盐与小苏打的溶解能力相比,(  )。
A.都一样
B.食盐的溶解能力强
C.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强
(3)一份一份地加入食盐或小苏打,有利于(  )。
A.加快溶解的速度
B.提高实验的趣味性
C.比较准确地计算出食盐与小苏打的溶解能力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的分量一样多是为了保证实验的公平性
B.水的分量一样多是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
C.水的分量一样多是为了保证实验的娱乐性
33.搅拌与溶解快慢关系的对比实验:
(1)不同条件是   ,其他条件都相同。
(2)实验结论是食盐在搅拌时的溶解速度   在不搅拌时的溶解速度。
六、简答题
34.(2024三上·沭阳月考)生活中水蒸发的现象有哪些?(至少例举3条)
35.(2023三上·盘龙期末)用箭头标出水、水蒸气和冰的转化关系。
七、实验探究题
36.(2025三上·自贡期末)两位同学通过实验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差异。
(1)实验采用了    实验法进行探究(填“对比” “模拟”或“观察”)。
(2)分别取大约20克食盐和小苏打,把它们分别分为10份,每份的质量应当    (填“一样多” “不一样多”或“随机分配”)。
(3)在实验过程中使用玻璃棒搅拌,   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填“可以”或“不可以”)
(4)取一小份食盐,加入盛水的杯子中,然后(  ),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
A.连续加入2份再充分搅拌
B.充分搅拌后即可加入下一份
C.充分搅拌,观察确定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
(5)按同样的方法,将小苏打溶解,直到不能溶解为止。通过记录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份数,可以发现    (填“食盐”或“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更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蒸发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湿衣服晾干就是水分通过蒸发变成水蒸气扩散到空气中。
2.【答案】快;蒸发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升高温度可以加快蒸发。把出汗的衣服放到风大、温度高的地方,衣服干得快,因为在这种环境下,水蒸发得快。
3.【答案】液态;蒸发
【知识点】水的蒸发;凝结
【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车窗内的“雾”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妈妈开了一会热空调,车窗上的“雾”吸收热量后就蒸发不见了。
4.【答案】100℃;停止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水的沸腾需要热量,根据对水的沸腾的认识,一般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如果不再继续加热,水的沸腾会停止。
5.【答案】气泡;破裂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上升到水面的气泡会破裂。
6.【答案】0℃;防止水管内的水因为低温结冰而导致水管破裂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冻结点为0℃,此时开始结冰。冬天给自然水管“穿衣服”是为了保温,防止水管内的水因为低温结冰而导致水管破裂。
7.【答案】热胀冷缩;变大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水结冰后,冰的体积比水大。
8.【答案】水蒸气;水;冰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9.【答案】溶解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溶解的特征是物质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溶液)中看不到固体颗粒,且无法通过过滤(分离固体和液体)或沉降(让固体下沉)的方式将其与水分离。酸梅粉放入水中搅拌后 “消失”,正是因为它的颗粒均匀分散到了水分子之间,符合溶解的定义。生活中常见的盐、糖溶于水,也是同样的道理。
10.【答案】温度高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将两份相同质量的食盐,同时倒入两个同样多水的烧杯中, 一杯温度高,另一杯温度低,都不用玻璃棒搅拌, 这是一个对比实验,要探究物质溶解快慢与水的温度是否有关。生活中我们冲泡药剂时用温度高的水,药剂溶解得快,用温度低的水冲泡药剂,药剂难溶解,说明水的温度高低会影响物质溶解快慢。所以此题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温度高烧杯中实验溶解快。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搅拌只能加快食盐的溶解速率,无法改变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当食盐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后,即便持续搅拌,多余的食盐也不会继续溶解。溶解度由物质本身性质和温度等因素决定,搅拌不属于影响溶解度的条件,因此仅靠搅拌不能使溶解不了的食盐完全溶解。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食盐能溶解在水中,在相同条件下,细盐比粗盐溶解更快。题目说法正确。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温度是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对于食盐溶解在水中的过程,热水的温度比温水高,在热水中水分子的热运动比在温水中更剧烈,能够更快地与食盐颗粒接触并将其分散开来,使食盐溶解得更快。也就是说,食盐在相同多的热水中溶解的速度会比在温水中快,而不是溶解快慢完全一样。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在20℃时,100毫升的水能溶解:36克食盐,204克白砂糖,所以相同的水,溶解的糖比盐多。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 冰融化后体积会变小 。这是因为冰的密度比水小,当冰融化成水时,质量不变,但密度增大,因此体积会减小 。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虽然0℃是水的冰点,但在某些情况下,水即使温度低于0℃也可能不会立即结冰。比如在高压环境下,水的冰点会降低,因此即使温度低于0℃,水也可能不会结冰。
17.【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气泡是从水里的空气来的。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当水沸腾后,即使继续加热,热量会用于水的汽化(即液态水变成气态水蒸气),而水温保持在沸点不变。因此,“水温会持续升高” 的说法错误。
19.【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蒸发;凝结
【解析】【分析】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一部分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因此烧杯内水面会降低;水温会保持不变;产生的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杯口遇冷变成小水珠,形成“白气”。题目说法错误。
20.【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食盐溶液蒸发时,水会由液态变为气态蒸发到空气中,而食盐(氯化钠)属于可溶性固体,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当水分蒸发后,食盐会以晶体形式析出并留在容器中,不会随水分一同蒸发。这是蒸发结晶分离可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基本原理,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21.【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保鲜膜主要用于减少蔬菜水分的蒸发,从而保持蔬菜的新鲜度,并不是为了保温或美观。
22.【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煮饺子时,火不断给锅加热,水的温度升高,达到 100℃(标准大气压下)就会沸腾。这时水会从液态变成气态,成为看不见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所以锅里的水看起来越来越少。饺子虽然会吸水,但吸水量很少,不是水减少的主要原因(排除 A);如果锅没有破损,水不会漏到外面(排除 B)。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散发掉,才是水减少的真正原因。
23.【答案】C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冬天洗热水澡时,浴室里会出现大量的“白气”,这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
24.【答案】A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一直给水进行加热,水就会沸腾,水在沸腾过程当中会吸收热量,上方会产生大量的热气,杯底有气泡产生,水沸腾时温度会保持不变,保持在沸点,也就是100摄氏度,故选A。
25.【答案】C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水面上会冒“白气”;同时烧杯中的水在减少,但是温度保持不变。
26.【答案】C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A 选项:冰的熔点是 0℃,当环境温度高于 0℃时,冰会开始吸收热量并融化,该说法正确。B 选项:冰融化属于吸热过程,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以改变自身状态(从固态变为液态),该说法正确。
C 选项:水结冰是凝固过程,凝固需要向周围释放热量,而非吸收热量,该说法错误。
因此,关于冰融化过程错误的是 C。
27.【答案】B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在做“水结冰”实验时,我们会往碎冰中加入食盐,向冰块上撒上盐后,盐可以降低冰的熔点,能让冰快速融化。冰融化吸热,这样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或降低温度。
28.【答案】B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在冰水混合物中,冰和水共存的温度为0℃,直到冰完全融化为止,水的温度才会上升。所以当冰只融化了一半时,水的温度会保持在0℃。
29.【答案】A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在探究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时,当其他条件(如水量、温度等)相同时,溶解的份数越多,说明该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根据表格信息,等量水中白糖能溶解 5 份,酸梅粉能溶解 3 份,5 份>3 份,因此白糖溶解的更多,故答案为 A。
30.【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A 选项:加热能提高溶剂(酸梅汁)的温度,温度升高会加快分子的运动速度,使糖分子更容易扩散到溶剂中,从而加速溶解,该方法有效。B 选项:用筷子搅拌可以加快溶剂的流动,使糖周围的溶剂不断更新,减少糖周围已溶解的糖分子浓度,促进糖的溶解,该方法有效。
C 选项:冰糖块比砂糖的颗粒更大,与溶剂的接触面积更小,溶解速度会更慢,不能让糖快速溶解,该方法无效。
因此,不能让糖快速溶解的是 C。
31.【答案】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云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漂浮在空中;雾是水蒸气在地面液化成小水滴漂浮在地面附近;露是水蒸气在地面的植物上液化成的小水滴;霜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雪的形成需要的温度比雨低,雨和雪是由云层托不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的。
32.【答案】(1)B;C
(2)B
(3)C
(4)C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1)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溶解就是一种物质完全进入了另一种物质里。水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实验中,50毫升水可以溶解7份食盐,可以溶解2份小苏打。
(2)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发现50毫升的水中,食盐的溶解能力要比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强。故选B。
(3)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探究“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小苏打和食盐”实验中选择加食盐的方法,可以采用一份一份加,或者2克2克的加,待上一份完全溶解后加入下一份,为了准确观察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小。故选C。
(4)本实验运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比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这个实验中水的分量要相同,可以保证实验的公平性和科学性。故选C。
33.【答案】(1)是否搅拌
(2)大于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1)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是否搅拌,其他条件都要保持不变。
(2)食盐在搅拌时的溶解速度快,在不搅拌时的溶解速度慢,所以食盐在搅拌时的溶解速度大于在不搅拌时的溶解速度。
34.【答案】 ①吹干头发 ②晒干衣服 ③晒盐 ④洗过的碗晾一段时间水干了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蒸发是水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①吹干头发②晒干衣服③晒盐 ④洗过的碗晾一段时间水干了 等均体现了水通过蒸发变为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35.【答案】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是三态不断变化的,水遇冷会凝结成冰,在这个过程中是放热的;冰吸热会溶解成水,在这个过程中是吸热的;水吸热会变为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是吸热的;水蒸气升华会变为冰,这个过程中是吸热的;冰凝华会变为水蒸气,这个过程中是吸热的。
36.【答案】(1)对比
(2)一样多
(3)可以
(4)B
(5)食盐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1)对比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差异实验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
(2)在实验中分别取大约20克食盐和小苏打,把它们分别分为10份,每份的质量应当一样多。
(3)搅拌、升温都能加快物质运动速度,也就能加快食盐与水的接触机会,从而加快了食盐的溶解。在实验过程中使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4)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探究“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小苏打和食盐”实验中选择加食盐的方法,可以采用一份一份加,或者2克2克的加,待上一份完全溶解后加入下一份,为了准确观察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小。一次性全部加入的方法是不恰当的,无法计量溶解的量。正确的实验步骤为:在两个透明杯中分别放入50毫升清水。分别取大约20克食盐和小苏打,再把它们平均分为8份。取一小份食盐,加入到盛水的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在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小份食盐继续搅拌。食盐再溶解后,再加入第三小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记录加入食盐的份数。按同样的方法,将小苏打一份一份地溶解......直到不能溶解为止,记录加入小苏打的份数。故选B。
(5)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按同样的方法,将小苏打溶解,直到不能溶解为止。通过记录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份数,可以发现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更强。
1 / 1【教科版2024】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水 单元测试卷(提升)
一、填空题
1.(2024三上·沭阳月考)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   。
【答案】蒸发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湿衣服晾干就是水分通过蒸发变成水蒸气扩散到空气中。
2.(2024三上·丰南月考)把出汗的衣服放到风大、温度高的地方,衣服干得   (“快”或“慢”),因为在这种环境下,水   得快。
【答案】快;蒸发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升高温度可以加快蒸发。把出汗的衣服放到风大、温度高的地方,衣服干得快,因为在这种环境下,水蒸发得快。
3.(2025三上·嘉兴期末)冬天,妈妈开车送小科上学,小科发现车窗内有很多的“雾”。这些“雾”其实是   (填“气态”、 “液态”或“固态”)的水。妈妈开了一会热空调,车窗上的“雾”就不见了,这是因为它受热   了。
【答案】液态;蒸发
【知识点】水的蒸发;凝结
【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车窗内的“雾”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妈妈开了一会热空调,车窗上的“雾”吸收热量后就蒸发不见了。
4.(2023三上·岑巩月考)一般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如果不再继续加热,水的沸腾会   。
【答案】100℃;停止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水的沸腾需要热量,根据对水的沸腾的认识,一般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如果不再继续加热,水的沸腾会停止。
5.沸腾时,水中会产生   ;上升到水面的气泡会   。
【答案】气泡;破裂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上升到水面的气泡会破裂。
6.(2025三上·金东期末)一般情况下,水在   开始结冰,冬天我们要给自然水管“穿衣服”,这是因为   。
【答案】0℃;防止水管内的水因为低温结冰而导致水管破裂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冻结点为0℃,此时开始结冰。冬天给自然水管“穿衣服”是为了保温,防止水管内的水因为低温结冰而导致水管破裂。
7.(2024三上·临湘期末)物体受热时会获胀,遇冷时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   。水遇冷结冰后体积会   (填“变大”或“变小”)。
【答案】热胀冷缩;变大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水结冰后,冰的体积比水大。
8.(2025三上·河池期末)水在自然界有三种状态,分别是气态的   、液态的   、固态的   。
【答案】水蒸气;水;冰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9.(2025三上·宝安期末)小安准备制作冰镇酸梅汤,酸梅粉倒入水中搅拌后消失了,这个过程称之为   。(选填“溶解”或“融化”)
【答案】溶解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溶解的特征是物质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混合物(溶液)中看不到固体颗粒,且无法通过过滤(分离固体和液体)或沉降(让固体下沉)的方式将其与水分离。酸梅粉放入水中搅拌后 “消失”,正是因为它的颗粒均匀分散到了水分子之间,符合溶解的定义。生活中常见的盐、糖溶于水,也是同样的道理。
10.(2025三上·平湖期末)将两份相同质量的食盐,同时倒入两个同样多水的烧杯中,一杯温度高,另一杯温度低,都不用玻璃棒搅拌,我会观察到   烧杯里的食盐溶解得快。
【答案】温度高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将两份相同质量的食盐,同时倒入两个同样多水的烧杯中, 一杯温度高,另一杯温度低,都不用玻璃棒搅拌, 这是一个对比实验,要探究物质溶解快慢与水的温度是否有关。生活中我们冲泡药剂时用温度高的水,药剂溶解得快,用温度低的水冲泡药剂,药剂难溶解,说明水的温度高低会影响物质溶解快慢。所以此题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温度高烧杯中实验溶解快。
二、判断题
11.(2025三上·怀集期末)只要一直搅拌就可以使溶解不了的食盐完全溶解。(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搅拌只能加快食盐的溶解速率,无法改变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当食盐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后,即便持续搅拌,多余的食盐也不会继续溶解。溶解度由物质本身性质和温度等因素决定,搅拌不属于影响溶解度的条件,因此仅靠搅拌不能使溶解不了的食盐完全溶解。
12.(2025三上·黔东南期末)在完全相同的两杯水中,粗盐溶解得慢,细盐溶解得快。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食盐能溶解在水中,在相同条件下,细盐比粗盐溶解更快。题目说法正确。
13.(2025三上·深圳期末)食盐在相同多的热水和温水中溶解的快慢完全一样。(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温度是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对于食盐溶解在水中的过程,热水的温度比温水高,在热水中水分子的热运动比在温水中更剧烈,能够更快地与食盐颗粒接触并将其分散开来,使食盐溶解得更快。也就是说,食盐在相同多的热水中溶解的速度会比在温水中快,而不是溶解快慢完全一样。
14.(2025三上·仁化期末)相同的水,溶解的糖比盐多。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在20℃时,100毫升的水能溶解:36克食盐,204克白砂糖,所以相同的水,溶解的糖比盐多。
15.冰融化后体积会变大。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 冰融化后体积会变小 。这是因为冰的密度比水小,当冰融化成水时,质量不变,但密度增大,因此体积会减小 。
16.(2025三上·富阳期末)只要温度低于 水就一定会结冰。(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虽然0℃是水的冰点,但在某些情况下,水即使温度低于0℃也可能不会立即结冰。比如在高压环境下,水的冰点会降低,因此即使温度低于0℃,水也可能不会结冰。
17.(2025三上·定西期末)水沸腾时,那些不断翻腾的气泡是从水面以外的空气来的。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气泡是从水里的空气来的。
18.(2022三上·长兴期末)水沸腾后,如果继续给这杯水加热,水温会持续升高。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当水沸腾后,即使继续加热,热量会用于水的汽化(即液态水变成气态水蒸气),而水温保持在沸点不变。因此,“水温会持续升高” 的说法错误。
19.(2025三上·泉山期末)围炉煮茶时,看到水壶中的水翻滚,上面冒出的“白雾”就是水蒸气。(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蒸发;凝结
【解析】【分析】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一部分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因此烧杯内水面会降低;水温会保持不变;产生的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杯口遇冷变成小水珠,形成“白气”。题目说法错误。
20.(2024三上·瑞安期末)把一杯食盐溶液放在窗台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会与水分一起蒸发。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食盐溶液蒸发时,水会由液态变为气态蒸发到空气中,而食盐(氯化钠)属于可溶性固体,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当水分蒸发后,食盐会以晶体形式析出并留在容器中,不会随水分一同蒸发。这是蒸发结晶分离可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基本原理,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三、单选题
21.(2025三上·嘉兴期末)超市里,总会看新鲜蔬菜用保鲜膜包起来,你推测保鲜膜的主要作用(  )。
A.保温 B.减少蔬菜水分蒸发 C.美观
【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保鲜膜主要用于减少蔬菜水分的蒸发,从而保持蔬菜的新鲜度,并不是为了保温或美观。
22.(2025三上·平湖期末)煮饺子时,小科发现锅里的水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  )。
A.水被饺子吸收了 B.水漏到锅外去了 C.水变成水蒸气了
【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煮饺子时,火不断给锅加热,水的温度升高,达到 100℃(标准大气压下)就会沸腾。这时水会从液态变成气态,成为看不见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所以锅里的水看起来越来越少。饺子虽然会吸水,但吸水量很少,不是水减少的主要原因(排除 A);如果锅没有破损,水不会漏到外面(排除 B)。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散发掉,才是水减少的真正原因。
23.(2025三上·金东期末)冬天洗热水澡时,浴室里会出现大量的“白气”,这其实是(  )。
A.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B.水溅到空中形成的小水滴
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
【答案】C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冬天洗热水澡时,浴室里会出现大量的“白气”,这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
24.(2025三上·自贡期末) 水加热至沸腾后,继续加热,水温会(  )。
A.不变 B.上升 C.下降
【答案】A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一直给水进行加热,水就会沸腾,水在沸腾过程当中会吸收热量,上方会产生大量的热气,杯底有气泡产生,水沸腾时温度会保持不变,保持在沸点,也就是100摄氏度,故选A。
25.(2025三上·金东期末)用酒精灯给烧杯里的水加热,水沸腾时 (  )。
A.温度会持续上升
B.能看到大量的水蒸气
C.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答案】C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水面上会冒“白气”;同时烧杯中的水在减少,但是温度保持不变。
26.(2025三上·宝安期末)如图所示,为了防止冰融化,爸爸将冰冻好的酸梅汤放到装满冰块的保温箱中,以下关于冰融化这一过程错误的是(  )。
A.当环境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B.冰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C.水结冰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答案】C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A 选项:冰的熔点是 0℃,当环境温度高于 0℃时,冰会开始吸收热量并融化,该说法正确。B 选项:冰融化属于吸热过程,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以改变自身状态(从固态变为液态),该说法正确。
C 选项:水结冰是凝固过程,凝固需要向周围释放热量,而非吸收热量,该说法错误。
因此,关于冰融化过程错误的是 C。
27.(2025三上·嘉兴期末)在做“水结冰”实验时,我们会往碎冰中加入食盐。加入食盐的目的是(  )。
A.让食盐结冰 B.制造更低的温度 C.制造更高的温度
【答案】B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在做“水结冰”实验时,我们会往碎冰中加入食盐,向冰块上撒上盐后,盐可以降低冰的熔点,能让冰快速融化。冰融化吸热,这样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或降低温度。
28.(2025三上·嘉兴期末)小科将一杯冰和一杯20℃的水混合,过了较长的时间,冰只融化了一半,此时杯中水的温度是(  )。
A.20℃ B.0℃ C.10℃
【答案】B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在冰水混合物中,冰和水共存的温度为0℃,直到冰完全融化为止,水的温度才会上升。所以当冰只融化了一半时,水的温度会保持在0℃。
29.(2025三上·宝安期末)记录表如下,根据表格可知等量的水溶解白糖和酸梅粉时(  )。
A.白糖溶解的更多 B.酸梅粉溶解的更多 C.两者溶解的一样多
【答案】A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在探究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时,当其他条件(如水量、温度等)相同时,溶解的份数越多,说明该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根据表格信息,等量水中白糖能溶解 5 份,酸梅粉能溶解 3 份,5 份>3 份,因此白糖溶解的更多,故答案为 A。
30.(2025三上·宝安期末)小文想往酸梅汁里加一些糖,以下方法不能让糖快速溶解的是(  )。
A.加热 B.用筷子搅拌 C.把砂糖换成冰糖块
【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A 选项:加热能提高溶剂(酸梅汁)的温度,温度升高会加快分子的运动速度,使糖分子更容易扩散到溶剂中,从而加速溶解,该方法有效。B 选项:用筷子搅拌可以加快溶剂的流动,使糖周围的溶剂不断更新,减少糖周围已溶解的糖分子浓度,促进糖的溶解,该方法有效。
C 选项:冰糖块比砂糖的颗粒更大,与溶剂的接触面积更小,溶解速度会更慢,不能让糖快速溶解,该方法无效。
因此,不能让糖快速溶解的是 C。
四、连线题
31.(2025三上·自贡期末)把下列气象名词和形成条件用线连起来。
【答案】
【知识点】天气现象;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云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漂浮在空中;雾是水蒸气在地面液化成小水滴漂浮在地面附近;露是水蒸气在地面的植物上液化成的小水滴;霜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雪的形成需要的温度比雨低,雨和雪是由云层托不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的。
五、综合题
32.50毫升的水能溶解一样多的食盐和小苏打吗 下列是某小组的实验记录,请根据记录回答问题。
加入份数 1 份 2 份 3 份 4 份 5 份 6 份 7 份 8 份
食盐是否全部溶解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否
小苏打是否全部溶解 是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1)此次实验中,50毫升的水中可以溶解(    )份食盐,可以溶解(    )份小苏打。
A. 8 B. 7 C. 2
(2)50毫升的水中,食盐与小苏打的溶解能力相比,(  )。
A.都一样
B.食盐的溶解能力强
C.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强
(3)一份一份地加入食盐或小苏打,有利于(  )。
A.加快溶解的速度
B.提高实验的趣味性
C.比较准确地计算出食盐与小苏打的溶解能力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的分量一样多是为了保证实验的公平性
B.水的分量一样多是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
C.水的分量一样多是为了保证实验的娱乐性
【答案】(1)B;C
(2)B
(3)C
(4)C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1)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溶解就是一种物质完全进入了另一种物质里。水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实验中,50毫升水可以溶解7份食盐,可以溶解2份小苏打。
(2)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发现50毫升的水中,食盐的溶解能力要比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强。故选B。
(3)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探究“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小苏打和食盐”实验中选择加食盐的方法,可以采用一份一份加,或者2克2克的加,待上一份完全溶解后加入下一份,为了准确观察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小。故选C。
(4)本实验运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比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这个实验中水的分量要相同,可以保证实验的公平性和科学性。故选C。
33.搅拌与溶解快慢关系的对比实验:
(1)不同条件是   ,其他条件都相同。
(2)实验结论是食盐在搅拌时的溶解速度   在不搅拌时的溶解速度。
【答案】(1)是否搅拌
(2)大于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1)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是否搅拌,其他条件都要保持不变。
(2)食盐在搅拌时的溶解速度快,在不搅拌时的溶解速度慢,所以食盐在搅拌时的溶解速度大于在不搅拌时的溶解速度。
六、简答题
34.(2024三上·沭阳月考)生活中水蒸发的现象有哪些?(至少例举3条)
【答案】 ①吹干头发 ②晒干衣服 ③晒盐 ④洗过的碗晾一段时间水干了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蒸发是水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①吹干头发②晒干衣服③晒盐 ④洗过的碗晾一段时间水干了 等均体现了水通过蒸发变为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35.(2023三上·盘龙期末)用箭头标出水、水蒸气和冰的转化关系。
【答案】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是三态不断变化的,水遇冷会凝结成冰,在这个过程中是放热的;冰吸热会溶解成水,在这个过程中是吸热的;水吸热会变为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是吸热的;水蒸气升华会变为冰,这个过程中是吸热的;冰凝华会变为水蒸气,这个过程中是吸热的。
七、实验探究题
36.(2025三上·自贡期末)两位同学通过实验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差异。
(1)实验采用了    实验法进行探究(填“对比” “模拟”或“观察”)。
(2)分别取大约20克食盐和小苏打,把它们分别分为10份,每份的质量应当    (填“一样多” “不一样多”或“随机分配”)。
(3)在实验过程中使用玻璃棒搅拌,   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填“可以”或“不可以”)
(4)取一小份食盐,加入盛水的杯子中,然后(  ),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
A.连续加入2份再充分搅拌
B.充分搅拌后即可加入下一份
C.充分搅拌,观察确定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
(5)按同样的方法,将小苏打溶解,直到不能溶解为止。通过记录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份数,可以发现    (填“食盐”或“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更强。
【答案】(1)对比
(2)一样多
(3)可以
(4)B
(5)食盐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1)对比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差异实验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
(2)在实验中分别取大约20克食盐和小苏打,把它们分别分为10份,每份的质量应当一样多。
(3)搅拌、升温都能加快物质运动速度,也就能加快食盐与水的接触机会,从而加快了食盐的溶解。在实验过程中使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4)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探究“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小苏打和食盐”实验中选择加食盐的方法,可以采用一份一份加,或者2克2克的加,待上一份完全溶解后加入下一份,为了准确观察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小。一次性全部加入的方法是不恰当的,无法计量溶解的量。正确的实验步骤为:在两个透明杯中分别放入50毫升清水。分别取大约20克食盐和小苏打,再把它们平均分为8份。取一小份食盐,加入到盛水的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在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小份食盐继续搅拌。食盐再溶解后,再加入第三小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记录加入食盐的份数。按同样的方法,将小苏打一份一份地溶解......直到不能溶解为止,记录加入小苏打的份数。故选B。
(5)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按同样的方法,将小苏打溶解,直到不能溶解为止。通过记录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份数,可以发现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更强。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