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4】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单元测试卷(提升)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相同的距离,所需要的时间越长,运动得越快。
B.物体运动相同的时间,物体所走的距离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快。
C.物体运动相同的距离,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运动得越慢.
2.彬彬和波波准备在绿道上进行200米的骑自行车比赛,他们设置了起点和终点,这是通过( )来比较他们的快慢。
A.相同距离内所需要的时间
B.相同时间内行驶的距离
C.相同速度内行驶的距离
3.(2025三下·罗湖期末) 从校园地图上看,小科发现操场在教室的东北方向,那么教室在操场的( )方向。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4.(2025三下·龙岗期末)如图,创创想从社康走路到公园,他的最短路线是( )。
A.向西北方向走300米
B.向东北方向走500米后再向南方向走400米
C.向东方向走300米
5.(2025三下·黄岩期末)下列物体的运动方式属于滑动的是( )。
A.滑滑梯
B.足球在草坪上的运动
C.车轮
6.(2025三下·黄岩期末)以下物体得运动方式属于直线运动的是 ( )。
A.车轮转动 B.升国旗 C.盘山公路
7.(2025·岳池)下列物体中,具有最大动能的是 ( )。
A.飞行的蚊虫 B.高速行驶的火车 C.静止的高山
8.(2025三下·南山期末)小明制作的“过山车99只有直线轨道,没有曲线轨道,则他的“过山车”( )设计要求。
A.符合 B.不符合 C.不确定是否符合
9.(2025·岳池)飞行在空中的足球具有( )。
A.机械能 B.弹性势能 C.热能
10.(2025三下·河池期中)下列不属于直线运动的是( )。
A.火车前进 B.锯木头 C.水车转动
二、判断题
11.(2025一下·新会期中)小明的座位在我的后面,说明我在小明的后面。( )
12.最基本的四个方向是前、后、左、右。( )
13.摆钟的运动方式主要是摆动。( )
14.(2024三下·郴州期末)跷跷板一上一下的运动属于上下摆动。( )
15.用手打开冰箱门,冰箱门的运动属于直线运动。( )
16.(2025六下·曲江期末)高空坠物会砸伤周围的行人,所以下坠的物体具有能量。( )
17.(2024三下·瑞安期中)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边设计边制作。( )
18.在相同的时间里,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根据运动距离来比较。( )
19.(2024三下·通榆期末) 相同距离内,运动时间越短, 速度越快。 ( )
20.(2024三下·通榆期末)过山车轨道要有适宜的坡度,能给小球提供足够动力。 ( )
三、填空题
21.(2025三下·荆州经济技术开发期中)可以用方向盘判断 ,用软尺测量 。
2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的运动方式有 和 两种。
23.直升的电梯是 运动,老鹰在天空中盘旋是 运动。
24. ,小车滑下后的 , ; ,小车滑下后的 , 。
25.“过山车”的设计要求:
①轨道的总长应在2米以上。
②要有 轨道和 轨道。
③轨道的 要有变化。
④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
⑤整座“过山车"要稳固。
26.比较不同的“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用到的实验器材有 、 、细绳。
27.小明坐在教室前排,他离教室的后门 。
28.物体的运动形式有 、 、振动、滚动、摆动等。
29.在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时间越 ,物体运动越快;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越 。
30.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物体运动的距离越远,它运动得越 ;在运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它运动得越 。
四、连线题
31.请将物体、相应运动方式和简图连接起来。
五、综合题
32. 两名同学在操场上做“追及跑”游戏,我们该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呢
(1)如图所示,小甬和小天一前一后站在同一条跑道上,听口令起跑和停止,其余同学测量并记录运动的距离,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在这个游戏中,不能保持一致的条件是( )。
A.起跑的时间 B.停止运动的时间 C.运动的距离
(2)在这个游戏中,判断两名同学运动快慢的方法是( )。
A.在相同的时间内,看谁运动的距离远
B.通过相同的距离,看谁所花的时间少
C.在相同的时间内,看谁运动的步伐大
(3)其他同学测得小甬和小天在10秒内分别运动了50米和48米,根据实验数据可知,( )。
A.小甬运动的速度大
B.小天运动的速度大
C.无法比较两名同学运动的速度大小
(4)由上述游戏可知,物体运动的时间相同时,运动的距离越长,物体的运动速度越 (填“大”或“小”,下同);运动的距离越短,物体的运动速度越 。
33.(2023三下·梁平期末)生活中,经常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让我们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1)在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
A.温度计 B.秒表 C.放大镜
(2)在实验操作中,为了准确测得物体运动所需要的时间,应注重( )。
A.只测量1次数据
B.做好小组分工
C.听从操作员的统一指挥
(3)小明和爸爸听口令从不同的地点同时沿直线骑车出发,听到第2次口令停车,比较快慢。在这个比赛中保持一致的条件是( )。
A.运动时间相同 B.运动距离相同 C.运动速度相同
(4)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判断小明和爸爸运动快慢的方法是( )。
A.相同时间内,看谁的运动距离长
B.相同距离内,看谁的运动时间短
C.无法判断
(5)如果小明和爸爸沿直线走,但出发地点和出发时间都不相同,要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比较准确的方法是( )。
A.统一走 10秒,测量走的距离
B.统一走 10秒,测量走的时间
C.统一数 10个数,测量走的距离
(6)跑步比赛比较适用的方法是 (填“相同时间比距离”或“相同距离比时间”)。
34.(2024三下·平阳期末)我是小小工程师。
课堂上我们设计、搭建了属于我们的“过山车”,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了比赛。
(1)设计制作一座“过山车”,正确的步骤是( )。
①准备制作材料 ②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
③设计“过山车”轨道 ④测试、改进“过山车”
A.③①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③②④
(2)在制作“过山车”时,发现需要调整,应该( )。
A.已经设计完毕,不能再修改
B.直接调整,再修改设计图
C.先修改设计图,再进行调整
(3)为了方便我们准备测量过山车的轨道长度,以下方法不合适的是( )。
A.用自己的塑料直尺测量
B.用软尺测量
C.用细绳和直尺测量
(4)比较不同的小球在同一轨道上运动快慢,我们做了如下实验。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取值
1号小球所用时间 3秒 2秒 4秒 秒
2号小球所用时间 7秒 8秒 7秒 秒
我的发现 号小球在轨道上运动得更快。
(5)为了让“过山车”某段轨道末端运动速度更快,设计方案比较合理的是( )。
A.让这段轨道坡度变大
B.让这段轨道坡度变小
C.让这段轨道变长
(6)如图所示,轨道末端超出了桌面,小球冲出轨道后掉落地面,它的运动路线是( )。
A.甲 B.乙 C.丙
35.(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7课 《我们的“过山车”》)请根据某同学的“过山车”设计图描述过山车的运动路线。(只描述运动方向和运动方式即可)。
36. 小南想设计有两个圆环轨道的“过山车”(如图所示),使小球从 A 点运动到B点,可他一直想不好虚线方框中的轨道前段该如何设计。请你给小南提一些建议,并帮他在框中画好设计图。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速度
【解析】【分析】当物体运动相同的时间时,所走的距离越长,速度 v 越大,即运动的速度越快,B选项说法正确。
2.【答案】A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速度
【解析】【分析】在这个比赛中,彬彬和波波骑行的距离都是 200 米,即距离相同。通过比较他们从起点到终点所花费的时间,就能判断出谁骑得快,谁骑得慢。花费时间短的人速度快,花费时间长的人速度慢,这是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通过比较时间来判断运动快慢,所以选A。
3.【答案】C
【知识点】辨别物体的方向
【解析】【分析】地图中的方位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且两个建筑的位置是相对的。从校园地图上看,小科发现操场在教室的东北方向,那么教室在操场的西南方向。
4.【答案】C
【知识点】描述物体的位置
【解析】【分析】地图方向的基本规则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衍生出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复合方向,判断路线时,需先确定社康和公园的相对位置。以社康为观测点,公园在社康的东边。
A选项中图中不存在从社康向西北走 300 米到公园的路线,不符合图中路线布局,不符合题意;
B选项的路线是社康→学校→公园,先向东北走 500 米到学校,再向南走 400 米到公园。把两段路程相加,走路的路程是900米,属于较远的绕行路线,不符合题意;
C选项中的路线是社康直接向东走 300 米到公园,这是社康到公园的最直接的路线,走路的路程是300米,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C选项。
5.【答案】A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滑动与滚动的本质区别是滑动是指物体在运动时,自身不发生转动,仅沿接触面平移(如冰块在地面滑动、书本在桌面推移),而滚动是指物体在运动时,自身围绕中心轴转动,同时向前移动(如球类滚动、车轮转动)。
A选项,人在滑滑梯时,身体保持直立或平躺状态,自身没有转动,只是沿滑梯表面从高处向低处平移,属于滑动,符合题意;
B选项,足球是球形物体,在草坪上运动时,会围绕自身球心不断转动,同时向前移动,属于滚动,而不是滑动,不符合题意;
C选项,车轮在行驶过程中,围绕车轴持续转动,并带动车辆向前移动,属于滚动,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A选项。
6.【答案】B
【知识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解析】【分析】要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否属于直线运动,关键看物体的运动轨迹是否为一条直线。
A选项,车轮转动时,轮子上的每一点都围绕车轴做圆周运动,运动轨迹是曲线,属于曲线运动,不符合题意;
B选项,升国旗时,国旗沿着旗杆向上移动,整个过程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属于直线运动,符合题意;
C选项,车辆在盘山公路上行驶时,路线呈弯曲的 “之” 字形,运动轨迹是曲线,属于曲线运动,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B选项。
7.【答案】B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A 选项中,蚊虫质量极小,虽飞行有速度,但动能很小;B 选项中,火车质量极大且高速行驶,质量和速度的乘积远大于其他选项;C 选项中,静止的高山速度为 0,动能为 0。因此高速行驶的火车动能最大,选 B。
8.【答案】B
【知识点】搭建过山车
【解析】【分析】过山车通常需要有曲线轨道以增加趣味性和刺激性。仅有直线轨迹的过山车设计较为简单,缺乏刺激性。
9.【答案】A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飞行的足球具有动能(因运动而具有)和重力势能(因位置高度而具有),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弹性势能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具有的能量,飞行的足球未发生明显弹性形变,故无弹性势能。热能是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能量,题目未体现其特殊性,而机械能是其最显著的能量形式。因此选 A。
10.【答案】C
【知识点】直线运动
【解析】【分析】直线运动指物体沿直线方向移动,其运动轨迹为直线。火车前进和锯木头的运动方向均为直线,属于直线运动;而水车转动时,轮轴上各点围绕中心轴做圆周运动,轨迹为圆形,属于曲线运动中的圆周运动,因此不属于直线运动。
11.【答案】错误
【知识点】描述物体的位置
【解析】【分析】“小明的座位在我的后面” 表示小明的位置在 “我” 的后方,那么相对地,“我” 的位置应该在小明的前方,而不是后面,此题错误。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辨别物体的方向
【解析】【分析】最基本的四个方向是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是基于地球的方位确定的,具有固定的指向性,在地理、导航、测绘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且基础的应用。而前、后、左、右是相对人体自身位置而言的方向,会随着人身体的朝向变化而变化,不具有固定性和普遍性,所以不是最基本的方向。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摆钟是利用摆锤的摆动来计时的。摆锤在重力和绳子拉力的作用下,做周期性的摆动,通过一系列机械装置将摆锤的摆动转化为指针的转动,从而显示时间。所以摆钟的运动方式主要是摆动。
14.【答案】正确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物体有移动、转动、滚动、振动、摆动、滑动等运动方式。玩晓跷板,是跷跷板绕中心支点一上一下摆动,所以运动方式属于摆动。类似运动还有秋干前后摆动,摆钟的摆锤左右摆动等。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解析】【分析】用手打开冰箱门时,冰箱门围绕门轴做圆周运动,其运动轨迹是弧线,不是直线,所以冰箱门的运动属于曲线运动,而不是直线运动。
16.【答案】正确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在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速度越快,物体所具有的能量也就越大。高空坠物会砸伤周围的行人,是因为高空坠物速度快,所具有的能量很大。
17.【答案】错误
【知识点】搭建过山车
【解析】【分析】】制作“过山车”的一般流程:设计、制作、测试、评估与改进。所以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先设计后制作,不可以边设计边制作。
18.【答案】正确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根据路程=速度x时间的关系,我们在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是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时间的多少,时间长,运动慢,时间短,运动快;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较距离的长短,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题目说法正确。
19.【答案】正确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速度
【解析】【分析】相同距离内, 运动时间越短, 速度越快。 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在物理学中, 速度定义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 因此, 当物体在相同的距离内运动时, 所用时间越短, 其速度就越快。 这是因为速度是距离与时间的比值, 时间减少意味着速度增加。
20.【答案】正确
【知识点】搭建过山车
【解析】【分析】 一定的坡度能够给物体提供一定的动力,所以过山车轨道要有适宜的坡度,能给小球提供足够的动力,这样过山车才会有较高的速度。
21.【答案】方向;距离
【知识点】描述物体的位置
【解析】【分析】方向盘是交通工具操控方向的装置,通过转动角度改变行驶方向,是判断方向的直观工具;软尺由柔性材料制成,可弯曲贴合不同形状物体,刻度能准确读取长度数值,适用于测量曲线或直线的长度,二者分别在方向判断和长度测量场景中发挥实用功能。
22.【答案】滑动;滚动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的运动方式有滑动和滚动两种。 滑动:是指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滑动,物体与接触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例如,在冰面上推动箱子,箱子在冰面上的运动就是滑动。 滚动:是指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做滚动运动,物体与接触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为滚动摩擦力,像足球在地面上滚动,车轮在公路上滚动等,都是滚动的实例。通常情况下,滚动摩擦力要小于滑动摩擦力。
23.【答案】直线;曲线
【知识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解析】【分析】运动着的物体有各自不同的运动方式,但是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分类方法也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按运动轨迹(路线)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类。运动路线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直升的电梯是直线运动,老鹰在天空中盘旋是曲线运动。
24.【答案】坡度越大;速度越快;能量越大;坡度越小;速度越慢;能量越小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撞击试验中,改变的量只有一个即坡度的大小。坡度越大,小车滑下的速度就越快,小车具有的能量越大,木块被撞后滑行的距离越远;坡度越小,小车滑下的速度就越慢,小车具有的能量越小,木块被撞后滑行的距离越近。
故答案为:坡度越大;速度越快;能量越大;坡度越小;速度越慢;能量越小。
25.【答案】直线;曲线;坡度
【知识点】搭建过山车
【解析】【分析】在建造过山车前应该先根据材料和实际进行设计,先设计后制作。过山车设计要求:轨道的总长应在两米以上,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初始位置要比其它部位高,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整座“过山车”要稳固,完成的“过山车”需要调试,不断的进行修改。
26.【答案】方向盘;软尺
【知识点】测试过山车
【解析】【分析】在“描述小球的位置”活动时,他们以起点为中心,描述小球的位置,可以用方向盘判断方向,用软尺和细绳测量距离。
27.【答案】远
【知识点】描述物体的位置
【解析】【分析】小明坐在教室前排,说明其位置靠近教室前门。由于教室的前门和后门通常分别位于教室相对的两端,因此他离后门的距离相对较远。
28.【答案】平动;转动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平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五种。移动就是物体在力作用下位置的直线变化,也叫直线运动,如滑雪板的移动;转动就是物体围绕一个中心点转动,也叫旋转运动,如风车的旋转;滚动就是既有移动又有转动,如车轮的滚动;摆动就是来回摇摆时做的运动,如钟摆。
29.【答案】短;快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根据路程=速度x时间的关系,我们在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是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时间的多少,时间长,运动慢,时间短,运动快;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较距离的长短,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30.【答案】快;慢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速度
【解析】【分析】时间相同时:运动距离是衡量速度的关键指标。例如,10 秒内甲跑 100 米、乙跑 50 米,甲距离更远,说明其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运动速度更快。
距离相同时:运动时间与速度成反比。如甲、乙都跑 100 米,甲用 10 秒、乙用 20 秒,乙耗时更长,说明其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短,运动速度更慢。
两者均基于速度公式(速度 = 距离 ÷ 时间),体现时间、距离对运动快慢的影响。
31.【答案】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风扇转动→转动:扇叶绕中心轴做圆周运动,属转动。铁环运动→滚动:铁环边绕轴转边向前移动,是滚动。步行手臂→摆动:手臂以肩为轴来回晃动,为摆动。钢尺运动→振动:拨动固定钢尺,其在平衡位附近往复,属振动。
32.【答案】(1)C
(2)A
(3)A
(4)大;小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速度
【解析】【分析】(1)在 “追及跑” 游戏中,小甬和小天一前一后站在同一条跑道上起跑,他们是听口令同时起跑和停止,所以起跑时间和停止运动的时间是可以保持一致的。而因为是 “追及跑”,两人初始位置不同,在相同时间内,后面的同学要追上前面的同学,他们跑的路程必然不同,即运动的距离不能保持一致,需要通过测量运动距离来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故答案选 C。
(2)在 “追及跑” 游戏中,两名同学听口令同时起跑和停止,这意味着他们运动的时间是相同的。在相同时间的条件下,要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就看谁运动的距离远,距离远的同学运动得快,距离近的同学运动得慢。而选项 C 中步伐大小不能直接作为判断运动快慢的依据,选项 B 是在通过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时间,不符合 “追及跑” 游戏中时间相同的实际情况。所以选 A。
(3)其他同学测得小甬和小天在10秒内分别运动了50米和48米,根据实验数据可知,相同时间一致,运动距离越远,速度越快。
(4)由上述游戏可知,物体运动的时间相同时,运动的距离越长,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运动的距离越短,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小。
33.【答案】(1)B
(2)B
(3)A
(4)A
(5)A
(6)相同距离比时间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速度
【解析】【分析】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来比较运动的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来比较运动快慢: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1)在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工具是秒表,需要用秒表来计时。
(2)在实验操作中,为了准确测得物体运动所需要的时间,应注重做好小组分工,实验中要进行三次测量。
(3)小明和爸爸听口令从不同的地点同时沿直线骑车出发,听到第2次口令停车,比较快慢。在这个比赛中保持一致的条件是运动相同的时间,看谁运动的距离远。
(4)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判断小明和爸爸运动快慢的方法是相同时间内,看谁的运动距离长,距离长,速度快。
(5)如果小明和爸爸沿直线走,但出发地点和出发时间都不相同,要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比较准确的方法是统一走 10秒,测量走的距离,看谁走的距离远。
(6)跑步比赛比较适用的方法是相同距离比时间,时间短,速度快。
34.【答案】(1)A
(2)C
(3)A
(4)3;7;1
(5)A
(6)C
【知识点】曲线运动;测试过山车
【解析】【分析】(1)设计制作 “过山车” 时,首先需③设计轨道方案,明确结构和路线;接着①准备材料,确保工具有效;然后②按设计图搭建轨道;最后④测试过山车运行情况,根据卡顿、脱轨等问题改进,这是符合工程逻辑的流程,先规划再实施,最后优化,保证作品科学性和可行性。(2)制作 “过山车” 时若需调整,应先在设计图上修改方案,明确调整方向和细节,再按新设计实施。这样能确保调整有规划,避免盲目改动导致结构混乱。若直接调整可能偏离初始逻辑,而拒绝修改则无法优化作品,先改设计图再调整是科学工程流程的体现,保证修改的系统性和合理性。
(3)过山车轨道多为弯曲、不规则形状,塑料直尺长度有限且无法贴合曲线,测量时需分段操作,易因衔接误差导致结果不准确。而软尺可灵活弯曲贴合轨道,细绳与直尺结合能通过细绳模拟轨道形状再用直尺测量长度,两种方法均适用于不规则轨迹。塑料直尺更适合直线测量,故A选项不合适。
(4)测量的结果应该取平均值。1号时间取值3秒,2号时间取值7秒。1号小球用的时间短,因此1号小球运动的速度快。
(5)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速度与坡度密切相关,坡度越大,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越大,物体获得的加速度越大,末端速度也就更快。若坡度变小,分力减小,速度会变慢;轨道变长虽可能增加运动距离,但速度主要由重力势能转化的动能决定,坡度不变时,单纯延长轨道对末端速度提升效果不明显,甚至可能因摩擦损耗更多能量。因此 A 方案更合理。
(6)小球冲出轨道后有水平方向的速度,还受到重力的作用,会做曲线运动,轨迹符合丙。
(1)设计制作一座“过山车”的步骤是③设计“过山车”轨道①准备制作材料④测试、改进“过山车” ②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
(2)在制作“过山车”时,发现需要调整,应该先修改设计图,再进行调整。
(3)过山车的轨道既有直线也有曲线,不适合用塑料直尺测量。A不合适。
(4)测量的结果应该取平均值。1号时间取值3秒,2号时间取值7秒。1号小球用的时间短,因此1号小球运动的速度快。
(5)轨道坡度越大,速度会越快。故选A。
(6)小球冲出轨道后有水平方向的速度,还受到重力的作用,会做曲线运动,轨迹符合丙。
35.【答案】小球从起点出发,先向南做直线运动,然后转弯向东做直线运动再转弯向南做曲线运动,再转弯向西做直线运动,再向北转弯做直线运动,再转弯向东做曲线运动,再转弯向南做直线运动,再转弯向西做直线运动,最后转弯向南做直线运动到达终点。
【知识点】测试过山车
【解析】【分析】题目图片上的坐标箭头已经清楚指示方向,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描述运动方向即可,注意轨道的曲直。
36.【答案】
【知识点】搭建过山车
【解析】【分析】小南想设计有两个圆环轨道的“过山车”,使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应该让起点A的位置更高一些,这样过山车才能获得足够的动力,使小球从起点A运动到终点B。
1 / 1【教科版2024】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单元测试卷(提升)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相同的距离,所需要的时间越长,运动得越快。
B.物体运动相同的时间,物体所走的距离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快。
C.物体运动相同的距离,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运动得越慢.
【答案】B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速度
【解析】【分析】当物体运动相同的时间时,所走的距离越长,速度 v 越大,即运动的速度越快,B选项说法正确。
2.彬彬和波波准备在绿道上进行200米的骑自行车比赛,他们设置了起点和终点,这是通过( )来比较他们的快慢。
A.相同距离内所需要的时间
B.相同时间内行驶的距离
C.相同速度内行驶的距离
【答案】A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速度
【解析】【分析】在这个比赛中,彬彬和波波骑行的距离都是 200 米,即距离相同。通过比较他们从起点到终点所花费的时间,就能判断出谁骑得快,谁骑得慢。花费时间短的人速度快,花费时间长的人速度慢,这是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通过比较时间来判断运动快慢,所以选A。
3.(2025三下·罗湖期末) 从校园地图上看,小科发现操场在教室的东北方向,那么教室在操场的( )方向。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答案】C
【知识点】辨别物体的方向
【解析】【分析】地图中的方位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且两个建筑的位置是相对的。从校园地图上看,小科发现操场在教室的东北方向,那么教室在操场的西南方向。
4.(2025三下·龙岗期末)如图,创创想从社康走路到公园,他的最短路线是( )。
A.向西北方向走300米
B.向东北方向走500米后再向南方向走400米
C.向东方向走300米
【答案】C
【知识点】描述物体的位置
【解析】【分析】地图方向的基本规则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衍生出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复合方向,判断路线时,需先确定社康和公园的相对位置。以社康为观测点,公园在社康的东边。
A选项中图中不存在从社康向西北走 300 米到公园的路线,不符合图中路线布局,不符合题意;
B选项的路线是社康→学校→公园,先向东北走 500 米到学校,再向南走 400 米到公园。把两段路程相加,走路的路程是900米,属于较远的绕行路线,不符合题意;
C选项中的路线是社康直接向东走 300 米到公园,这是社康到公园的最直接的路线,走路的路程是300米,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C选项。
5.(2025三下·黄岩期末)下列物体的运动方式属于滑动的是( )。
A.滑滑梯
B.足球在草坪上的运动
C.车轮
【答案】A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滑动与滚动的本质区别是滑动是指物体在运动时,自身不发生转动,仅沿接触面平移(如冰块在地面滑动、书本在桌面推移),而滚动是指物体在运动时,自身围绕中心轴转动,同时向前移动(如球类滚动、车轮转动)。
A选项,人在滑滑梯时,身体保持直立或平躺状态,自身没有转动,只是沿滑梯表面从高处向低处平移,属于滑动,符合题意;
B选项,足球是球形物体,在草坪上运动时,会围绕自身球心不断转动,同时向前移动,属于滚动,而不是滑动,不符合题意;
C选项,车轮在行驶过程中,围绕车轴持续转动,并带动车辆向前移动,属于滚动,不符合题意。
因此,应选A选项。
6.(2025三下·黄岩期末)以下物体得运动方式属于直线运动的是 ( )。
A.车轮转动 B.升国旗 C.盘山公路
【答案】B
【知识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解析】【分析】要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否属于直线运动,关键看物体的运动轨迹是否为一条直线。
A选项,车轮转动时,轮子上的每一点都围绕车轴做圆周运动,运动轨迹是曲线,属于曲线运动,不符合题意;
B选项,升国旗时,国旗沿着旗杆向上移动,整个过程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属于直线运动,符合题意;
C选项,车辆在盘山公路上行驶时,路线呈弯曲的 “之” 字形,运动轨迹是曲线,属于曲线运动,不符合题意。因此,应选B选项。
7.(2025·岳池)下列物体中,具有最大动能的是 ( )。
A.飞行的蚊虫 B.高速行驶的火车 C.静止的高山
【答案】B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A 选项中,蚊虫质量极小,虽飞行有速度,但动能很小;B 选项中,火车质量极大且高速行驶,质量和速度的乘积远大于其他选项;C 选项中,静止的高山速度为 0,动能为 0。因此高速行驶的火车动能最大,选 B。
8.(2025三下·南山期末)小明制作的“过山车99只有直线轨道,没有曲线轨道,则他的“过山车”( )设计要求。
A.符合 B.不符合 C.不确定是否符合
【答案】B
【知识点】搭建过山车
【解析】【分析】过山车通常需要有曲线轨道以增加趣味性和刺激性。仅有直线轨迹的过山车设计较为简单,缺乏刺激性。
9.(2025·岳池)飞行在空中的足球具有( )。
A.机械能 B.弹性势能 C.热能
【答案】A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飞行的足球具有动能(因运动而具有)和重力势能(因位置高度而具有),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弹性势能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具有的能量,飞行的足球未发生明显弹性形变,故无弹性势能。热能是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能量,题目未体现其特殊性,而机械能是其最显著的能量形式。因此选 A。
10.(2025三下·河池期中)下列不属于直线运动的是( )。
A.火车前进 B.锯木头 C.水车转动
【答案】C
【知识点】直线运动
【解析】【分析】直线运动指物体沿直线方向移动,其运动轨迹为直线。火车前进和锯木头的运动方向均为直线,属于直线运动;而水车转动时,轮轴上各点围绕中心轴做圆周运动,轨迹为圆形,属于曲线运动中的圆周运动,因此不属于直线运动。
二、判断题
11.(2025一下·新会期中)小明的座位在我的后面,说明我在小明的后面。(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描述物体的位置
【解析】【分析】“小明的座位在我的后面” 表示小明的位置在 “我” 的后方,那么相对地,“我” 的位置应该在小明的前方,而不是后面,此题错误。
12.最基本的四个方向是前、后、左、右。(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辨别物体的方向
【解析】【分析】最基本的四个方向是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是基于地球的方位确定的,具有固定的指向性,在地理、导航、测绘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且基础的应用。而前、后、左、右是相对人体自身位置而言的方向,会随着人身体的朝向变化而变化,不具有固定性和普遍性,所以不是最基本的方向。
13.摆钟的运动方式主要是摆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摆钟是利用摆锤的摆动来计时的。摆锤在重力和绳子拉力的作用下,做周期性的摆动,通过一系列机械装置将摆锤的摆动转化为指针的转动,从而显示时间。所以摆钟的运动方式主要是摆动。
14.(2024三下·郴州期末)跷跷板一上一下的运动属于上下摆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物体有移动、转动、滚动、振动、摆动、滑动等运动方式。玩晓跷板,是跷跷板绕中心支点一上一下摆动,所以运动方式属于摆动。类似运动还有秋干前后摆动,摆钟的摆锤左右摆动等。
15.用手打开冰箱门,冰箱门的运动属于直线运动。(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解析】【分析】用手打开冰箱门时,冰箱门围绕门轴做圆周运动,其运动轨迹是弧线,不是直线,所以冰箱门的运动属于曲线运动,而不是直线运动。
16.(2025六下·曲江期末)高空坠物会砸伤周围的行人,所以下坠的物体具有能量。(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在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速度越快,物体所具有的能量也就越大。高空坠物会砸伤周围的行人,是因为高空坠物速度快,所具有的能量很大。
17.(2024三下·瑞安期中)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边设计边制作。(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搭建过山车
【解析】【分析】】制作“过山车”的一般流程:设计、制作、测试、评估与改进。所以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先设计后制作,不可以边设计边制作。
18.在相同的时间里,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根据运动距离来比较。( )
【答案】正确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根据路程=速度x时间的关系,我们在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是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时间的多少,时间长,运动慢,时间短,运动快;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较距离的长短,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题目说法正确。
19.(2024三下·通榆期末) 相同距离内,运动时间越短, 速度越快。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速度
【解析】【分析】相同距离内, 运动时间越短, 速度越快。 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在物理学中, 速度定义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距离。 因此, 当物体在相同的距离内运动时, 所用时间越短, 其速度就越快。 这是因为速度是距离与时间的比值, 时间减少意味着速度增加。
20.(2024三下·通榆期末)过山车轨道要有适宜的坡度,能给小球提供足够动力。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搭建过山车
【解析】【分析】 一定的坡度能够给物体提供一定的动力,所以过山车轨道要有适宜的坡度,能给小球提供足够的动力,这样过山车才会有较高的速度。
三、填空题
21.(2025三下·荆州经济技术开发期中)可以用方向盘判断 ,用软尺测量 。
【答案】方向;距离
【知识点】描述物体的位置
【解析】【分析】方向盘是交通工具操控方向的装置,通过转动角度改变行驶方向,是判断方向的直观工具;软尺由柔性材料制成,可弯曲贴合不同形状物体,刻度能准确读取长度数值,适用于测量曲线或直线的长度,二者分别在方向判断和长度测量场景中发挥实用功能。
2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的运动方式有 和 两种。
【答案】滑动;滚动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的运动方式有滑动和滚动两种。 滑动:是指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滑动,物体与接触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例如,在冰面上推动箱子,箱子在冰面上的运动就是滑动。 滚动:是指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做滚动运动,物体与接触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为滚动摩擦力,像足球在地面上滚动,车轮在公路上滚动等,都是滚动的实例。通常情况下,滚动摩擦力要小于滑动摩擦力。
23.直升的电梯是 运动,老鹰在天空中盘旋是 运动。
【答案】直线;曲线
【知识点】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解析】【分析】运动着的物体有各自不同的运动方式,但是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分类方法也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按运动轨迹(路线)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类。运动路线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直升的电梯是直线运动,老鹰在天空中盘旋是曲线运动。
24. ,小车滑下后的 , ; ,小车滑下后的 , 。
【答案】坡度越大;速度越快;能量越大;坡度越小;速度越慢;能量越小
【知识点】运动物体的能量
【解析】【分析】撞击试验中,改变的量只有一个即坡度的大小。坡度越大,小车滑下的速度就越快,小车具有的能量越大,木块被撞后滑行的距离越远;坡度越小,小车滑下的速度就越慢,小车具有的能量越小,木块被撞后滑行的距离越近。
故答案为:坡度越大;速度越快;能量越大;坡度越小;速度越慢;能量越小。
25.“过山车”的设计要求:
①轨道的总长应在2米以上。
②要有 轨道和 轨道。
③轨道的 要有变化。
④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
⑤整座“过山车"要稳固。
【答案】直线;曲线;坡度
【知识点】搭建过山车
【解析】【分析】在建造过山车前应该先根据材料和实际进行设计,先设计后制作。过山车设计要求:轨道的总长应在两米以上,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初始位置要比其它部位高,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整座“过山车”要稳固,完成的“过山车”需要调试,不断的进行修改。
26.比较不同的“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用到的实验器材有 、 、细绳。
【答案】方向盘;软尺
【知识点】测试过山车
【解析】【分析】在“描述小球的位置”活动时,他们以起点为中心,描述小球的位置,可以用方向盘判断方向,用软尺和细绳测量距离。
27.小明坐在教室前排,他离教室的后门 。
【答案】远
【知识点】描述物体的位置
【解析】【分析】小明坐在教室前排,说明其位置靠近教室前门。由于教室的前门和后门通常分别位于教室相对的两端,因此他离后门的距离相对较远。
28.物体的运动形式有 、 、振动、滚动、摆动等。
【答案】平动;转动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平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五种。移动就是物体在力作用下位置的直线变化,也叫直线运动,如滑雪板的移动;转动就是物体围绕一个中心点转动,也叫旋转运动,如风车的旋转;滚动就是既有移动又有转动,如车轮的滚动;摆动就是来回摇摆时做的运动,如钟摆。
29.在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时间越 ,物体运动越快;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越 。
【答案】短;快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根据路程=速度x时间的关系,我们在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是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时间的多少,时间长,运动慢,时间短,运动快;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较距离的长短,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30.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物体运动的距离越远,它运动得越 ;在运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它运动得越 。
【答案】快;慢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速度
【解析】【分析】时间相同时:运动距离是衡量速度的关键指标。例如,10 秒内甲跑 100 米、乙跑 50 米,甲距离更远,说明其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运动速度更快。
距离相同时:运动时间与速度成反比。如甲、乙都跑 100 米,甲用 10 秒、乙用 20 秒,乙耗时更长,说明其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短,运动速度更慢。
两者均基于速度公式(速度 = 距离 ÷ 时间),体现时间、距离对运动快慢的影响。
四、连线题
31.请将物体、相应运动方式和简图连接起来。
【答案】
【知识点】运动形式
【解析】【分析】风扇转动→转动:扇叶绕中心轴做圆周运动,属转动。铁环运动→滚动:铁环边绕轴转边向前移动,是滚动。步行手臂→摆动:手臂以肩为轴来回晃动,为摆动。钢尺运动→振动:拨动固定钢尺,其在平衡位附近往复,属振动。
五、综合题
32. 两名同学在操场上做“追及跑”游戏,我们该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呢
(1)如图所示,小甬和小天一前一后站在同一条跑道上,听口令起跑和停止,其余同学测量并记录运动的距离,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在这个游戏中,不能保持一致的条件是( )。
A.起跑的时间 B.停止运动的时间 C.运动的距离
(2)在这个游戏中,判断两名同学运动快慢的方法是( )。
A.在相同的时间内,看谁运动的距离远
B.通过相同的距离,看谁所花的时间少
C.在相同的时间内,看谁运动的步伐大
(3)其他同学测得小甬和小天在10秒内分别运动了50米和48米,根据实验数据可知,( )。
A.小甬运动的速度大
B.小天运动的速度大
C.无法比较两名同学运动的速度大小
(4)由上述游戏可知,物体运动的时间相同时,运动的距离越长,物体的运动速度越 (填“大”或“小”,下同);运动的距离越短,物体的运动速度越 。
【答案】(1)C
(2)A
(3)A
(4)大;小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速度
【解析】【分析】(1)在 “追及跑” 游戏中,小甬和小天一前一后站在同一条跑道上起跑,他们是听口令同时起跑和停止,所以起跑时间和停止运动的时间是可以保持一致的。而因为是 “追及跑”,两人初始位置不同,在相同时间内,后面的同学要追上前面的同学,他们跑的路程必然不同,即运动的距离不能保持一致,需要通过测量运动距离来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故答案选 C。
(2)在 “追及跑” 游戏中,两名同学听口令同时起跑和停止,这意味着他们运动的时间是相同的。在相同时间的条件下,要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就看谁运动的距离远,距离远的同学运动得快,距离近的同学运动得慢。而选项 C 中步伐大小不能直接作为判断运动快慢的依据,选项 B 是在通过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时间,不符合 “追及跑” 游戏中时间相同的实际情况。所以选 A。
(3)其他同学测得小甬和小天在10秒内分别运动了50米和48米,根据实验数据可知,相同时间一致,运动距离越远,速度越快。
(4)由上述游戏可知,物体运动的时间相同时,运动的距离越长,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运动的距离越短,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小。
33.(2023三下·梁平期末)生活中,经常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让我们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1)在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
A.温度计 B.秒表 C.放大镜
(2)在实验操作中,为了准确测得物体运动所需要的时间,应注重( )。
A.只测量1次数据
B.做好小组分工
C.听从操作员的统一指挥
(3)小明和爸爸听口令从不同的地点同时沿直线骑车出发,听到第2次口令停车,比较快慢。在这个比赛中保持一致的条件是( )。
A.运动时间相同 B.运动距离相同 C.运动速度相同
(4)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判断小明和爸爸运动快慢的方法是( )。
A.相同时间内,看谁的运动距离长
B.相同距离内,看谁的运动时间短
C.无法判断
(5)如果小明和爸爸沿直线走,但出发地点和出发时间都不相同,要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比较准确的方法是( )。
A.统一走 10秒,测量走的距离
B.统一走 10秒,测量走的时间
C.统一数 10个数,测量走的距离
(6)跑步比赛比较适用的方法是 (填“相同时间比距离”或“相同距离比时间”)。
【答案】(1)B
(2)B
(3)A
(4)A
(5)A
(6)相同距离比时间
【知识点】距离与时间;速度
【解析】【分析】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来比较运动的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来比较运动快慢: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1)在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工具是秒表,需要用秒表来计时。
(2)在实验操作中,为了准确测得物体运动所需要的时间,应注重做好小组分工,实验中要进行三次测量。
(3)小明和爸爸听口令从不同的地点同时沿直线骑车出发,听到第2次口令停车,比较快慢。在这个比赛中保持一致的条件是运动相同的时间,看谁运动的距离远。
(4)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判断小明和爸爸运动快慢的方法是相同时间内,看谁的运动距离长,距离长,速度快。
(5)如果小明和爸爸沿直线走,但出发地点和出发时间都不相同,要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比较准确的方法是统一走 10秒,测量走的距离,看谁走的距离远。
(6)跑步比赛比较适用的方法是相同距离比时间,时间短,速度快。
34.(2024三下·平阳期末)我是小小工程师。
课堂上我们设计、搭建了属于我们的“过山车”,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了比赛。
(1)设计制作一座“过山车”,正确的步骤是( )。
①准备制作材料 ②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
③设计“过山车”轨道 ④测试、改进“过山车”
A.③①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③②④
(2)在制作“过山车”时,发现需要调整,应该( )。
A.已经设计完毕,不能再修改
B.直接调整,再修改设计图
C.先修改设计图,再进行调整
(3)为了方便我们准备测量过山车的轨道长度,以下方法不合适的是( )。
A.用自己的塑料直尺测量
B.用软尺测量
C.用细绳和直尺测量
(4)比较不同的小球在同一轨道上运动快慢,我们做了如下实验。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取值
1号小球所用时间 3秒 2秒 4秒 秒
2号小球所用时间 7秒 8秒 7秒 秒
我的发现 号小球在轨道上运动得更快。
(5)为了让“过山车”某段轨道末端运动速度更快,设计方案比较合理的是( )。
A.让这段轨道坡度变大
B.让这段轨道坡度变小
C.让这段轨道变长
(6)如图所示,轨道末端超出了桌面,小球冲出轨道后掉落地面,它的运动路线是( )。
A.甲 B.乙 C.丙
【答案】(1)A
(2)C
(3)A
(4)3;7;1
(5)A
(6)C
【知识点】曲线运动;测试过山车
【解析】【分析】(1)设计制作 “过山车” 时,首先需③设计轨道方案,明确结构和路线;接着①准备材料,确保工具有效;然后②按设计图搭建轨道;最后④测试过山车运行情况,根据卡顿、脱轨等问题改进,这是符合工程逻辑的流程,先规划再实施,最后优化,保证作品科学性和可行性。(2)制作 “过山车” 时若需调整,应先在设计图上修改方案,明确调整方向和细节,再按新设计实施。这样能确保调整有规划,避免盲目改动导致结构混乱。若直接调整可能偏离初始逻辑,而拒绝修改则无法优化作品,先改设计图再调整是科学工程流程的体现,保证修改的系统性和合理性。
(3)过山车轨道多为弯曲、不规则形状,塑料直尺长度有限且无法贴合曲线,测量时需分段操作,易因衔接误差导致结果不准确。而软尺可灵活弯曲贴合轨道,细绳与直尺结合能通过细绳模拟轨道形状再用直尺测量长度,两种方法均适用于不规则轨迹。塑料直尺更适合直线测量,故A选项不合适。
(4)测量的结果应该取平均值。1号时间取值3秒,2号时间取值7秒。1号小球用的时间短,因此1号小球运动的速度快。
(5)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速度与坡度密切相关,坡度越大,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越大,物体获得的加速度越大,末端速度也就更快。若坡度变小,分力减小,速度会变慢;轨道变长虽可能增加运动距离,但速度主要由重力势能转化的动能决定,坡度不变时,单纯延长轨道对末端速度提升效果不明显,甚至可能因摩擦损耗更多能量。因此 A 方案更合理。
(6)小球冲出轨道后有水平方向的速度,还受到重力的作用,会做曲线运动,轨迹符合丙。
(1)设计制作一座“过山车”的步骤是③设计“过山车”轨道①准备制作材料④测试、改进“过山车” ②根据设计图制作“过山车”。
(2)在制作“过山车”时,发现需要调整,应该先修改设计图,再进行调整。
(3)过山车的轨道既有直线也有曲线,不适合用塑料直尺测量。A不合适。
(4)测量的结果应该取平均值。1号时间取值3秒,2号时间取值7秒。1号小球用的时间短,因此1号小球运动的速度快。
(5)轨道坡度越大,速度会越快。故选A。
(6)小球冲出轨道后有水平方向的速度,还受到重力的作用,会做曲线运动,轨迹符合丙。
35.(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7课 《我们的“过山车”》)请根据某同学的“过山车”设计图描述过山车的运动路线。(只描述运动方向和运动方式即可)。
【答案】小球从起点出发,先向南做直线运动,然后转弯向东做直线运动再转弯向南做曲线运动,再转弯向西做直线运动,再向北转弯做直线运动,再转弯向东做曲线运动,再转弯向南做直线运动,再转弯向西做直线运动,最后转弯向南做直线运动到达终点。
【知识点】测试过山车
【解析】【分析】题目图片上的坐标箭头已经清楚指示方向,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描述运动方向即可,注意轨道的曲直。
36. 小南想设计有两个圆环轨道的“过山车”(如图所示),使小球从 A 点运动到B点,可他一直想不好虚线方框中的轨道前段该如何设计。请你给小南提一些建议,并帮他在框中画好设计图。
【答案】
【知识点】搭建过山车
【解析】【分析】小南想设计有两个圆环轨道的“过山车”,使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应该让起点A的位置更高一些,这样过山车才能获得足够的动力,使小球从起点A运动到终点B。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