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 浙教(2024)版八上《1.1感觉世界-第一课时》(学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 浙教(2024)版八上《1.1感觉世界-第一课时》(学案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8-27 17:07:36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核心素养
科学观念:理解感觉器官的功能及感受器的分布特点;掌握触觉等感觉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科学思维:通过实验分析皮肤不同部位的敏感度差异,培养归纳与对比能力;
探究实践:设计并完成触觉敏感度对比实验;模拟嗅觉形成过程;
态度责任:认识感觉器官的重要性,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如远离酒精);树立安全意识(如煤气泄漏应对)。
【课前预习】
一、人的感觉
(1)人体的感觉器官和感觉
人的感觉器官和感受器感受到环境的刺激时会发出信息,信息沿着神经传到大脑,大脑作出分析,产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皮肤感觉等相应的感觉。
(2)影响感觉的因素
人们的感觉会受到酒精、药物等的影响。酒精会影响人们的反应时间,有些药物会影响人们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所以人们在生活中要注意酒后一定不要开车。
二、皮肤和皮肤的感觉
(1)皮肤的感觉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内分布着多种不同感受器,能分别感受触觉、痛觉、冷热觉等。
(2)皮肤的不同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人的皮肤具有触觉、痛觉、冷热觉等功能,但是各个部位的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例如,手指的指尖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这个部位对触觉最灵敏,触摸物体一般用指尖;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所以测试病人额上的温度时,常用手背。
(3)皮肤的其他功能
皮肤除了作为感觉器官感受外界的刺激外,还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如防止身体水分散失、排汗散热、保护身体免受细菌入侵等。
【课中研学】
怎么区分下列物质?
1.哪杯是牛奶?哪杯是豆浆?用眼感觉,产生的感觉是视觉。
2.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更优美?用耳感觉,产生的感觉是听觉。
3.哪瓶是米醋?哪瓶是酱油?用鼻感觉,产生的感觉是嗅觉。
4.哪杯是热的?哪杯是冷的?用皮肤感觉,产生的感觉是冷热觉。
5.苹果甜还是橘子甜?用舌感觉,产生的感觉是味觉。
思考与讨论
1.如果某人丧失了对冷热的感觉能力,这将对他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答:不能判断冷热,容易烫伤和冻伤。
2.盲道是怎样引导盲人走路的?
答:盲道通常由凸起的砖块或橡胶材质铺设而成,这些凸起的设计能让盲人通过脚部触觉或盲杖敲击感知路径,从而判断行进方向和环境变化
3.皮肤的其他功能
答:除了作为感觉器官感受外界的刺激外,皮肤还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如防止身体水分散失、排汗散热、保护身体免受细菌人侵等除了作为感觉器官感受外界的刺激外,皮肤还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如防止身体水分散失、排汗散热、保护身体免受细菌人侵等。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1.(2024七下·余杭期中)盲人能“阅读”盲文,起作用的是他的(  )
A.嗅觉 B.触觉 C.视觉 D.听觉
2.(2024七下·上城月考)在太阳底下感觉暖洋洋的,主要是靠皮肤的(  )
A.冷热觉 B.嗅觉 C.触觉 D.痛觉
3.小科同学做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他准备了三盆水,甲盆装10℃的水,乙盆装60℃的水,丙盆装30℃的水。先将左手放入甲盆,右手放入乙盆。一段时间后,两手同时放人丙盆,结果两手的感觉是左手感到   ,右手感到   ;说明   感受器分别感受   皮肤温度的刺激,且这些感觉形成于   。
4.人有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人们用眼来感受   ,用耳来感受   ,用鼻来感受   。人的感觉器官和感受器感受到环境的   时会发出信息,信息沿着   传到   ,大脑作出分析后产生相应的感觉。
5.皮肤有   、   、   等感觉功能。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   的,一般   部位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所以盲人一般用这个部位来“阅读"盲文;而   部位对热敏感的神经末梢比较丰富,所以我们一般用这个部位来测试病人额头上的温度。
【课后练习】
1.(2024八上·杭州竞赛)已知某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通过某一脊神经的背根和腹根与脊髓相连。现某小组为验证传入神经位于背根,剪断该脊神经背根进行实验,下列选项能证明该观点的是(  )
A.刺激感受器,效应器无反应 B.刺激感受器,大脑无感觉
C.刺激效应器,效应器有反应 D.刺激效应器,大脑无感觉
2.(2024八上·拱墅期末)干燥的冬天,手触及金属门把手时常会感觉被“麻”一下,“麻”这种感觉形成于(  )
A.皮肤 B.脊髓 C.大脑 D.脑干
3.(2022八上·金东期末)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进入大规模免费接种疫苗阶段。小金在接种疫苗时感到注射部位有点疼痛,她产生痛觉的神经中枢在(  )
A.皮肤 B.脊髓 C.小脑 D.大脑
4.(2022七下·东阳月考)当你的手碰到高温物体时会缩回来,随后感觉到烫。“烫”这种感觉形成于(  )
A.皮肤 B.大脑 C.脊髓 D.脑干
5.(2024七下·嘉兴期末)为弘扬传统文化,端午节时小明在家学包粽子。将包好的绿色粽子放进蒸笼里加热,一段时间后闻到阵阵香气;剥开粽子,一口下去满嘴咸香。上述描述中不涉及的感觉是(  )
A.嗅觉 B.听觉
C.视觉 D.味觉
6.(2024七下·德清期末)我们经常用手背触碰额头来判断病人是否发烧,说明手背皮肤中有丰富的(  )
A.触觉感受器 B.热觉感受器 C.痛觉感受器 D.冷觉感受器
7.(2024七下·柯桥期中)如图所示的三杯水。左手伸入甲烧杯冷水中,右手伸入丙烧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同时拿出左手和右手并一起伸入乙烧杯温水中,左手的感觉以及该感觉产生的部位是(  )
A.热、大脑 B.热、手上皮肤
C.冷、大脑 D.冷、手上皮肤
8.(2024八上·期末) 皮肤是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如图表示人体皮肤对   (填“寒冷”或“炎热”)刺激的反应示意图。立毛肌收缩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
9.(2024七下·拱墅期末)如图所示,指压板是常见的健身器材。当人在指压板上行走时,会觉得疼痛,疼痛形成的部位在人的   。双脚站立时疼痛感比行走时会更轻,这是因为   。
(9题图) (10题图)
10.(2024七下·柯桥月考)“春见耙耙柑”是一种原产于四川的柑橘,因其多汁味美、口感细腻,素有“一口一春天”美誉,深受消费者欢迎。
(1)“春见耙耙柑”的花很小朵,雪白雪白的,而且有一股很清香的桔子花香,属于    (选填“虫媒花”或“风媒花”)。
(2)耙耙柑糖度高,品尝一口,甜味十足,形成味觉的部位是    。
(3)为了提高春见耙耙柑的产量,果农常会对它的枝条进行修剪,那么果农剪掉的是  (选填“顶芽”或“侧芽”)。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大脑 大脑 感受器 不同 身体水分散失
课中研学
任务一:
眼 视觉
耳 听觉
鼻 嗅觉
皮肤 冷热觉
舌 味觉
任务二:
思考与讨论
1.不能判断冷热,容易烫伤和冻伤。
2.盲道通常由凸起的砖块或橡胶材质铺设而成,这些凸起的设计能让盲人通过脚部触觉或盲杖敲击感知路径,从而判断行进方向和环境变化
3.除了作为感觉器官感受外界的刺激外,皮肤还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如防止身体水分散失、排汗散热、保护身体免受细菌人侵等除了作为感觉器官感受外界的刺激外,皮肤还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如防止身体水分散失、排汗散热、保护身体免受细菌人侵等。
课堂练习
1.【答案】B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人体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根据描述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盲文是通过触摸识别的,因此盲人在“阅读”盲文时主要依赖的是触觉。
故选B。
2.【答案】A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皮肤和某些黏膜上的温度感受器,分为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两种.感受冷刺激的感受器叫冷感受器,感受温刺激的感受器叫温感受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当环境使皮肤温度上升时,温感受器产生冲动,引起温觉,因此,春天到了,我们在太阳底下感觉暖融融的,温感受器产生冲动,引起温觉,热觉感受器只对热刺激敏感。
故选A。
3.【答案】热;冷;冷热觉;改变;大脑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人们对温度的感知,有时是不准确的,容易受到主观感觉的影响。皮肤和某些粘膜上的温度感受器,分为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两种。感受冷刺激的感受器叫冷感受器,感受温刺激的感受器叫温感受器。当环境使皮肤温度上升时,温感受器产生冲动,引起温觉,冷感受器受到使皮肤温度下降的刺激时产生冲动,引起冷觉。温感受器只对温刺激敏感,冷感受器只对冷刺激敏感。
【解答】 人体温度感受器分为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两种。感受冷刺激的感受器叫冷感受器,感受温刺激的感受器叫温感受器.当环境使皮肤温度上升时,温感受器产生冲动,引起温觉,冷感受器受到使皮肤温度下降的刺激时产生冲动,引起冷觉。温感受器只对温刺激敏感,冷感受器只对冷刺激敏感。皮肤温度感受器是感受皮肤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别,皮肤能感受温度的变化,此感受的感受器在皮肤,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综上分析可知,小科同学做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他准备了三盆水,甲盆装10 ℃的水,乙盆装60 ℃的水,丙盆装30 ℃的水。先将左手放入甲盆,右手放入乙盆。一段时间后,两手同时放入丙盆,结果两手的感觉是左手感到热,右手感到冷;说明 冷热觉感受器分别感受改变皮肤温度的刺激,且这些感觉形成于大脑。
故答案为:热;冷;冷热觉;改变;大脑
4.【答案】光;声音;气味;刺激;神经;大脑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根据对人体感觉的认识分析解答。
【解答】人有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人们用眼来感受光,用耳来感受声音,用鼻来感受气味。人的感觉器官和感受器感受到环境的刺激时会发出信息,信息沿着神经传到大脑,大脑作出分析后产生相应的感觉。
5.【答案】触觉;痛觉;冷热觉;不同;指尖;手背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根据皮肤的功能分析解答。
【解答】皮肤有触觉、痛觉、冷热觉等感觉功能。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一般指尖部位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所以盲人一般用这个部位来“阅读"盲文;而手背部位对热敏感的神经末梢比较丰富,所以我们一般用这个部位来测试病人额头上的温度。
课后练习
1.【答案】B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反射发生的条件是反射弧完整并且受到刺激。
【解答】 解:A、反射发生的条件是反射弧完整并且受到刺激。无论脊神经背根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切断后反射弧都是不完整的,刺激感受器,效应器都无反应。A错误。
B、剪断该脊神经背根后,如果刺激感受器,大脑有感觉,就说明切断的脊神经背根为传入神经。如果刺激感受器,大脑无感觉,就说明切断的脊神经背根为传出神经。B正确。
CD、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是感受器,不是效应器。所以刺激效应器时,效应器和大脑都不会有反应或感觉。CD均错误。
故答案为:B。
2.【答案】C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又包括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
【解答】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受器;脑干是协调和控制呼吸和血液循环的结构;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具有反射和传导两个作用;大脑是所有感觉形成的地方,是高级的神经中枢,可以控制脊髓中的低级神经中枢;所有的感觉都在大脑皮层中形成,所以“麻”这种感觉形成于大脑。
故答案为:C。
3.【答案】D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产生痛觉的神经中枢一般在大脑。因为这些变化是通过周围神经的受体感受到的,所以神经发出的脉冲沿着向上的传导路径到达脊髓背根神经节。到达脊髓后角,并沿着脊髓向上的传导束到达大脑,被整合到大脑中心,形成疼痛感知。
【解答】产生痛觉的神经中枢一般在大脑。
故选D。
4.【答案】B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 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解答】 在缩手后感觉到烫手,此感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的。B选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答案】B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常见的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解答】小明在家学包粽子。将包好的绿色粽子放进蒸笼里加热,一段时间后闻到阵阵香气,用到了视觉和嗅觉;剥开粽子,一口下去满嘴咸香,满嘴咸香用到了味觉;
故答案为:B。
6.【答案】B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受到冷热、压迫等外界刺激后,皮肤内的感觉神经把刺激信号传给脑,触觉就产生了。
【解答】妈妈经常用手背来感觉小孩是否发烧,说明手背皮肤中有敏感的热觉感受器,故B符合题意,而A、C、D不合题意。
故选B。
7.【答案】A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人根据温度的高低取决于前后两个物体的温度对比。人体的皮肤和黏膜上有温度感受器,能够感受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最终传递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产生烫的感觉。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把左手放入冷水中,左手感觉很冷。再拿出左手并伸进乙盆温水中,温差很大,左手感觉热,感觉产生的部位是大脑皮层,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答案】寒冷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皮肤的主要功能:保护功能、感觉功能、调节体温功能、分泌和排泄功能、吸收功能、新陈代谢功能。
【解答】当人进入寒冷的环境中,从神经调节看,皮肤内的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皮肤内的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汗腺不分泌、骨骼肌战栗),由图所示是人体皮肤对寒冷刺激的反应示意图。立毛肌收缩等反射活动都要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才能实现。
故答案为:寒冷。
9.【答案】大脑皮层;双脚站立时压强变小
【知识点】人的感觉;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分析】(1) 脊髓内的神经中枢把神经冲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疼痛形成的部位在人的大脑皮层。
(2)根据描述分析双脚站立和行走时压力大小,以及接触面积大小,然后根据分析判断。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 当人在指压板上行走时,会觉得疼痛,疼痛形成的部位在人的大脑皮层;
(2)双脚站立和行走时,人对地面的压力都等于的重力,即压力大小保持不变。双脚站立时受力面积比行走时变大,根据知,双脚站立时压强变小。
10.【答案】虫媒花;大脑皮层;顶芽
【知识点】芽的发育;花的结构;人的感觉;传粉及其途径
【解析】【分析】(1)有香味、色彩鲜艳等是虫媒花的特征,可以吸引昆虫等为其传粉。
(2)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3)植物的顶芽具有顶端优势,可知减去的是顶芽,这样可以促进侧芽生长。
【解答】(1)根据花的传粉媒介不同,可分为虫媒花和风媒花。虫媒花的特点有:花朵大而鲜艳;有芳香的气味或甘甜的花蜜,其目的是招引昆虫为其传粉;风媒花特点:花朵小,没有艳丽的花冠和芳香的花蜜。花粉多而轻;表面光滑,柱头有分叉或黏液有利于风力传粉。柑橘有一股很清香的桔子花香,因此属于虫媒花。
(2)哺乳动物的舌上有味蕾,位于舌的背面、舌根和两侧的黏膜,能够接受到酸甜苦咸等化学物质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形成酸甜苦咸四种味觉。
(3)根据分析可知,要提高果树的产量,应破坏顶端优势,使其多产生侧枝。所以果园里,果农每年都要对果树的枝条进行修剪,形成良好的树冠,不仅能提高产量,而且能方便果实的采摘,因此果农剪去的是顶芽,保留的是侧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核心素养
科学观念:理解感觉器官的功能及感受器的分布特点;掌握触觉等感觉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科学思维:通过实验分析皮肤不同部位的敏感度差异,培养归纳与对比能力;
探究实践:设计并完成触觉敏感度对比实验;模拟嗅觉形成过程;
态度责任:认识感觉器官的重要性,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如远离酒精);树立安全意识(如煤气泄漏应对)。
【课前预习】
一、人的感觉
(1)人体的感觉器官和感觉
人的感觉器官和感受器感受到环境的刺激时会发出信息,信息沿着神经传到大脑, 作出分析,产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皮肤感觉等相应的感觉。
(2)影响感觉的因素
人们的感觉会受到酒精、药物等的影响。酒精会影响人们的反应时间,有些药物会影响人们的神经系统,尤其是 。所以人们在生活中要注意酒后一定不要开车。
二、皮肤和皮肤的感觉
(1)皮肤的感觉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内分布着多种不同 ,能分别感受触觉、痛觉、冷热觉等。
(2)皮肤的不同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人的皮肤具有触觉、痛觉、冷热觉等功能,但是各个部位的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 的。例如,手指的指尖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这个部位对触觉最灵敏,触摸物体一般用指尖;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所以测试病人额上的温度时,常用手背。
(3)皮肤的其他功能
皮肤除了作为感觉器官感受外界的刺激外,还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如防止 、排汗散热、保护身体免受细菌入侵等。
【课中研学】
怎么区分下列物质?
1.哪杯是牛奶?哪杯是豆浆?用 感觉,产生的感觉是 。
2.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更优美?用 感觉,产生的感觉是 。
3.哪瓶是米醋?哪瓶是酱油?用 感觉,产生的感觉是 。
4.哪杯是热的?哪杯是冷的?用 感觉,产生的感觉是 。
5.苹果甜还是橘子甜?用 感觉,产生的感觉是 。
思考与讨论
1.如果某人丧失了对冷热的感觉能力,这将对他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2.盲道是怎样引导盲人走路的?
3.皮肤的其他功能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1.(2024七下·余杭期中)盲人能“阅读”盲文,起作用的是他的(  )
A.嗅觉 B.触觉 C.视觉 D.听觉
2.(2024七下·上城月考)在太阳底下感觉暖洋洋的,主要是靠皮肤的(  )
A.冷热觉 B.嗅觉 C.触觉 D.痛觉
3.小科同学做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他准备了三盆水,甲盆装10℃的水,乙盆装60℃的水,丙盆装30℃的水。先将左手放入甲盆,右手放入乙盆。一段时间后,两手同时放人丙盆,结果两手的感觉是左手感到   ,右手感到   ;说明   感受器分别感受   皮肤温度的刺激,且这些感觉形成于   。
4.人有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人们用眼来感受   ,用耳来感受   ,用鼻来感受   。人的感觉器官和感受器感受到环境的   时会发出信息,信息沿着   传到   ,大脑作出分析后产生相应的感觉。
5.皮肤有   、   、   等感觉功能。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   的,一般   部位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所以盲人一般用这个部位来“阅读"盲文;而   部位对热敏感的神经末梢比较丰富,所以我们一般用这个部位来测试病人额头上的温度。
【课后练习】
1.(2024八上·杭州竞赛)已知某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通过某一脊神经的背根和腹根与脊髓相连。现某小组为验证传入神经位于背根,剪断该脊神经背根进行实验,下列选项能证明该观点的是(  )
A.刺激感受器,效应器无反应 B.刺激感受器,大脑无感觉
C.刺激效应器,效应器有反应 D.刺激效应器,大脑无感觉
2.(2024八上·拱墅期末)干燥的冬天,手触及金属门把手时常会感觉被“麻”一下,“麻”这种感觉形成于(  )
A.皮肤 B.脊髓 C.大脑 D.脑干
3.(2022八上·金东期末)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进入大规模免费接种疫苗阶段。小金在接种疫苗时感到注射部位有点疼痛,她产生痛觉的神经中枢在(  )
A.皮肤 B.脊髓 C.小脑 D.大脑
4.(2022七下·东阳月考)当你的手碰到高温物体时会缩回来,随后感觉到烫。“烫”这种感觉形成于(  )
A.皮肤 B.大脑 C.脊髓 D.脑干
5.(2024七下·嘉兴期末)为弘扬传统文化,端午节时小明在家学包粽子。将包好的绿色粽子放进蒸笼里加热,一段时间后闻到阵阵香气;剥开粽子,一口下去满嘴咸香。上述描述中不涉及的感觉是(  )
A.嗅觉 B.听觉
C.视觉 D.味觉
6.(2024七下·德清期末)我们经常用手背触碰额头来判断病人是否发烧,说明手背皮肤中有丰富的(  )
A.触觉感受器 B.热觉感受器 C.痛觉感受器 D.冷觉感受器
7.(2024七下·柯桥期中)如图所示的三杯水。左手伸入甲烧杯冷水中,右手伸入丙烧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同时拿出左手和右手并一起伸入乙烧杯温水中,左手的感觉以及该感觉产生的部位是(  )
A.热、大脑 B.热、手上皮肤
C.冷、大脑 D.冷、手上皮肤
8.(2024八上·期末) 皮肤是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如图表示人体皮肤对   (填“寒冷”或“炎热”)刺激的反应示意图。立毛肌收缩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
9.(2024七下·拱墅期末)如图所示,指压板是常见的健身器材。当人在指压板上行走时,会觉得疼痛,疼痛形成的部位在人的   。双脚站立时疼痛感比行走时会更轻,这是因为   。
(9题图) (10题图)
10.(2024七下·柯桥月考)“春见耙耙柑”是一种原产于四川的柑橘,因其多汁味美、口感细腻,素有“一口一春天”美誉,深受消费者欢迎。
(1)“春见耙耙柑”的花很小朵,雪白雪白的,而且有一股很清香的桔子花香,属于    (选填“虫媒花”或“风媒花”)。
(2)耙耙柑糖度高,品尝一口,甜味十足,形成味觉的部位是    。
(3)为了提高春见耙耙柑的产量,果农常会对它的枝条进行修剪,那么果农剪掉的是  (选填“顶芽”或“侧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