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 浙教(2024)版八上《1.1感觉世界-第二课时》(学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 浙教(2024)版八上《1.1感觉世界-第二课时》(学案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8-27 17:21:35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核心素养
科学观念:知道舌的结构与味觉形成过程;理解嗅觉与味觉的协同作用;认识痛觉的保护意义;
科学思维:通过味觉敏感区实验设计培养控制变量思维;分析感冒时食之无味的现象发展因果推理能力;
探究实践:设计实验探究舌不同部位对基本味觉的敏感性;运用多感官综合辨别物质的方法;
态度责任:养成健康饮食的意识;关注感官保护的重要性;
【课前预习】
一、鼻和嗅觉
(1)用鼻子闻蛋糕的香味形成嗅觉的过程
蛋糕中的化学物质扩散到空气中,当人呼吸的时候,这些化学物质进入鼻腔,并溶于鼻腔内的黏液中,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觉感受器)产生信息,信息通过嗅神经传到大脑,产生蛋糕香味的感觉。这就是形成嗅觉的过程。
所以嗅觉的形成过程可以概括为:物体中的化学物质扩散到空气中→化学物质进入鼻腔→溶于鼻腔内的黏液中→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觉感受器)产生信息→信息传入 形成嗅觉。
(2)嗅觉的特点
①嗅觉具有 ,嗅觉适应快,数秒至数分钟即可产生。例如,在鱼类市场内,时间长了腥臭味就闻不出来了,这是大脑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②人的嗅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 。孩子的嗅觉往往要比他们的父母灵敏得多。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嗅觉也会逐渐减弱。
③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 很大。人和猿猴属于嗅觉不发达的钝嗅觉类,有些哺乳动物属于嗅觉高度发达的敏嗅觉类,狗的嗅觉能力是人的1200 多倍。
④动物对不同气味的 也不同。
(3)嗅觉的重要作用
嗅觉不仅帮助人们闻到食物的香味,还能够帮助人们避开危险。例如,嗅到煤气泄漏出来的气味,可以发现煤气泄漏了,从而及时采取防止煤气中毒的措施。
二、舌和味觉
舌上有味觉感受器,能感受各种食物的刺激。
(1)味觉的形成过程:当人吃食物时,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刺激舌表面味蕾内的 ,就会产生味觉信息,味觉信息沿着神经传到大脑,就产生了 。
(2)舌感知的味觉:舌表面不同部位的小凸点里的味蕾可分别感受 、 、 、 、鲜味等。而且舌的不同部位对味觉的敏感性有区别,舌尖两侧对咸敏感,舌体两侧对酸敏感,舌根对苦敏感,舌尖对甜敏感。
(3) 等味觉是人对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4)味觉的敏感性随人的年龄增长而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长,舌上功能正常的味蕾数目逐渐减少,味觉的敏感性也随之下降。年龄大的人喜欢吃味道较浓的食物就是由于舌上味蕾减少,味觉的敏感性减弱。
【课中研学】
思考与讨论:分析“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久居鲍市不闻其臭”的原因
1.探索活动:对着一面镜子,仔细观察自己舌头表面的形态特征。
2.思考与讨论
(1)为什么年龄大的人一般都喜欢吃味道较浓的食物?
(2)人在感冒时,嗅觉的灵敏度降低了,味觉的灵敏度有时也会减弱。这说明了什么?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1.(2024七下·嘉兴期中)近日,樱花小镇开展樱花节,美食巷中烤串香气扑鼻,这种嗅觉的形成部位在(  )
A.鼻腔 B.嗅觉细胞 C.嗅觉神经 D.大脑
2.(2024七下·浙江期末)春暖花开时节,某兴趣小组同学开展春季研学活动,下列情景中利用味觉来感受的是(  )
A.听鸟声 B.闻花香 C.看古堰 D.吃枇杷
3.吃棒冰时,人感觉冰凉,且舌头有点麻。“麻”是由(  )
A.舌的温度感觉引起的
B.舌的味觉引起的
C.舌的痛觉引起的
D.多种刺激综合作用后产生的感觉引起的
4.当人患了重感冒时,身体很虚弱,不想吃饭菜,连平时最爱吃的菜也觉得没有味道,这是因为(  )
A.患感冒时,味觉不灵敏
B.鼻塞症状造成嗅觉失灵
C.多种感受器都受到影响
D.感冒药的味道影响味蕾的敏感度
5.(2024七下·杭州期中)有同学经过餐厅的时候,会闻到饭菜的香味。而打扫卫生的阿姨她却说闻不到香味,原来她已经在餐厅呆了两个小时了,这是由于   中的嗅觉中枢   ,小荷同学因为感冒导致嗅觉不灵敏,闻不出香味,并且还影响到味觉,这说明了   。
【课后练习】
1.(2024七下·柯桥月考)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这是因为(  )
A.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
B.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C.不同的人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D.嗅觉细胞接收到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
2.(2024七下·绍兴期中)2019年3月30日18时许,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大灾发生后某特勤大队带领十多只搜救犬展开救援行动,搜救出多名幸存者.用搜救犬搜救是因为搜救犬有灵敏的(  )
A.触觉 B.嗅觉 C.视觉 D.味觉
3.(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图所示,小科同学在嗅橙子的同时吃苹果,会产生(  )
A.苹果味 B.橙子味
C.无味 D.苹果和橙子混合的味道
4.(2024七下·诸暨期中)生活经验表明,当人处于极度疲劳或生病时,对食物的味觉没有健康状态时敏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食之无味”.这主要是由于 (  )
A.人的味觉器官暂时失去了感觉功能
B.人的味觉细胞收集到的信息无法传播到大脑中
C.生病或疲劳影响了味觉细胞对食物的敏感性
D.人产生了味觉疲劳
5.(2024七下·平湖期中)人体内形成味觉的部位是(  )
A.口腔 B.舌
C.味蕾 D.大脑皮层的味觉神经中枢
6.(2024七下·新昌期中)如图是一款新型折叠导盲杖。该导盲杖工作时,会利用超声波检测障碍物,根据障碍物的距离,产生不同程度的振动并发出不同频率的“嘀嘀”声。盲人使用该导盲杖时,主要用到的感觉器官有(  )
A.眼、耳 B.皮肤、耳 C.鼻、皮肤 D.鼻、耳
7.在“探究舌对甜、酸、苦、咸的敏感区域”的实验中,清水的用途是(  )
A.濑口,去除牙齿中残余的食物渣
B.濑口,防止味道残留、混合而“串味”,影响实验效果
C.因为口干舌燥要润喉
D.一点用处也没有
8.(2024七下·长兴期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摄取外界的五个感觉中(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视觉获取的信息约占83%。
(1)四幅图中,与盲人在行走时通过盲杖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相同的是   。
(2)吃西瓜时觉得甜,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尤其对    物质特别敏感。
(3)闻花香时间长了,就没有原来那么香了,其原因是人的嗅觉中枢   。
(4)声音经过外耳道进入中耳,形成听觉的部位在人的.   。
9.劳德提出一个四阶段知觉模型,如下图所示。
分析情境“妈妈端上了做好的菜,正在看动画片的小涛说‘真香’,跑过来坐下,吃了起来”,请你根据上面的模型,简述一下这个过程完成的程序,说明四个阶段。
10.请根据我们本节所学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猫对腥味特别敏感,而小鸡对虫子的气味“情有独钟”,这是因为   。
(2)舌的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的敏感度是不同的。越王勾践曾“卧薪尝胆”,感受苦味最敏感的部位是   。
(3)拿一面镜子,仔细观察自己舌头表面,会发现舌头的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内藏许多   ,它里面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核心素养
科学观念:知道舌的结构与味觉形成过程;理解嗅觉与味觉的协同作用;认识痛觉的保护意义;
科学思维:通过味觉敏感区实验设计培养控制变量思维;分析感冒时食之无味的现象发展因果推理能力;
探究实践:设计实验探究舌不同部位对基本味觉的敏感性;运用多感官综合辨别物质的方法;
态度责任:养成健康饮食的意识;关注感官保护的重要性;
【课前预习】
一、鼻和嗅觉
(1)用鼻子闻蛋糕的香味形成嗅觉的过程
蛋糕中的化学物质扩散到空气中,当人呼吸的时候,这些化学物质进入鼻腔,并溶于鼻腔内的黏液中,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觉感受器)产生信息,信息通过嗅神经传到大脑,产生蛋糕香味的感觉。这就是形成嗅觉的过程。
所以嗅觉的形成过程可以概括为:物体中的化学物质扩散到空气中→化学物质进入鼻腔→溶于鼻腔内的黏液中→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觉感受器)产生信息→信息传入大脑,形成嗅觉。
(2)嗅觉的特点
①嗅觉具有适应性,嗅觉适应快,数秒至数分钟即可产生。例如,在鱼类市场内,时间长了腥臭味就闻不出来了,这是大脑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②人的嗅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孩子的嗅觉往往要比他们的父母灵敏得多。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嗅觉也会逐渐减弱。
③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人和猿猴属于嗅觉不发达的钝嗅觉类,有些哺乳动物属于嗅觉高度发达的敏嗅觉类,狗的嗅觉能力是人的1200 多倍。
④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3)嗅觉的重要作用
嗅觉不仅帮助人们闻到食物的香味,还能够帮助人们避开危险。例如,嗅到煤气泄漏出来的气味,可以发现煤气泄漏了,从而及时采取防止煤气中毒的措施。
二、舌和味觉
舌上有味觉感受器,能感受各种食物的刺激。
(1)味觉的形成过程:当人吃食物时,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刺激舌表面味蕾内的味觉细胞,就会产生味觉信息,味觉信息沿着神经传到大脑,就产生了味觉。
(2)舌感知的味觉:舌表面不同部位的小凸点里的味蕾可分别感受酸味、甜味、咸味、苦味、鲜味等。而且舌的不同部位对味觉的敏感性有区别,舌尖两侧对咸敏感,舌体两侧对酸敏感,舌根对苦敏感,舌尖对甜敏感。
(3)麻、辣、涩等味觉是人对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4)味觉的敏感性随人的年龄增长而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长,舌上功能正常的味蕾数目逐渐减少,味觉的敏感性也随之下降。年龄大的人喜欢吃味道较浓的食物就是由于舌上味蕾减少,味觉的敏感性减弱。
【课中研学】
思考与讨论:分析“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久居鲍市不闻其臭”的原因
人的嗅觉对环境具有适应性,即在较长时间闻了某种气味后,会降低对这种气味的敏锐性,这是由于大脑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1.探索活动:对着一面镜子,仔细观察自己舌头表面的形态特征。
答:有许多小凸点
2.思考与讨论
(1)为什么年龄大的人一般都喜欢吃味道较浓的食物?
答:随着年龄的增长,舌上功能正常的味蕾数目逐渐减少,味觉的敏感性也随之下降。
(2)人在感冒时,嗅觉的灵敏度降低了,味觉的灵敏度有时也会减弱。这说明了什么?
答:味觉和嗅觉密切联系,相互影响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1.(2024七下·嘉兴期中)近日,樱花小镇开展樱花节,美食巷中烤串香气扑鼻,这种嗅觉的形成部位在(  )
A.鼻腔 B.嗅觉细胞 C.嗅觉神经 D.大脑
2.(2024七下·浙江期末)春暖花开时节,某兴趣小组同学开展春季研学活动,下列情景中利用味觉来感受的是(  )
A.听鸟声 B.闻花香 C.看古堰 D.吃枇杷
3.吃棒冰时,人感觉冰凉,且舌头有点麻。“麻”是由(  )
A.舌的温度感觉引起的
B.舌的味觉引起的
C.舌的痛觉引起的
D.多种刺激综合作用后产生的感觉引起的
4.当人患了重感冒时,身体很虚弱,不想吃饭菜,连平时最爱吃的菜也觉得没有味道,这是因为(  )
A.患感冒时,味觉不灵敏
B.鼻塞症状造成嗅觉失灵
C.多种感受器都受到影响
D.感冒药的味道影响味蕾的敏感度
5.(2024七下·杭州期中)有同学经过餐厅的时候,会闻到饭菜的香味。而打扫卫生的阿姨她却说闻不到香味,原来她已经在餐厅呆了两个小时了,这是由于   中的嗅觉中枢   ,小荷同学因为感冒导致嗅觉不灵敏,闻不出香味,并且还影响到味觉,这说明了   。
【课后练习】
1.(2024七下·柯桥月考)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这是因为(  )
A.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
B.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C.不同的人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D.嗅觉细胞接收到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
2.(2024七下·绍兴期中)2019年3月30日18时许,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大灾发生后某特勤大队带领十多只搜救犬展开救援行动,搜救出多名幸存者.用搜救犬搜救是因为搜救犬有灵敏的(  )
A.触觉 B.嗅觉 C.视觉 D.味觉
3.(2024七下·越城期末)如图所示,小科同学在嗅橙子的同时吃苹果,会产生(  )
A.苹果味 B.橙子味
C.无味 D.苹果和橙子混合的味道
4.(2024七下·诸暨期中)生活经验表明,当人处于极度疲劳或生病时,对食物的味觉没有健康状态时敏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食之无味”.这主要是由于 (  )
A.人的味觉器官暂时失去了感觉功能
B.人的味觉细胞收集到的信息无法传播到大脑中
C.生病或疲劳影响了味觉细胞对食物的敏感性
D.人产生了味觉疲劳
5.(2024七下·平湖期中)人体内形成味觉的部位是(  )
A.口腔 B.舌
C.味蕾 D.大脑皮层的味觉神经中枢
6.(2024七下·新昌期中)如图是一款新型折叠导盲杖。该导盲杖工作时,会利用超声波检测障碍物,根据障碍物的距离,产生不同程度的振动并发出不同频率的“嘀嘀”声。盲人使用该导盲杖时,主要用到的感觉器官有(  )
A.眼、耳 B.皮肤、耳 C.鼻、皮肤 D.鼻、耳
7.在“探究舌对甜、酸、苦、咸的敏感区域”的实验中,清水的用途是(  )
A.濑口,去除牙齿中残余的食物渣
B.濑口,防止味道残留、混合而“串味”,影响实验效果
C.因为口干舌燥要润喉
D.一点用处也没有
8.(2024七下·长兴期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摄取外界的五个感觉中(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视觉获取的信息约占83%。
(1)四幅图中,与盲人在行走时通过盲杖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相同的是   。
(2)吃西瓜时觉得甜,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尤其对    物质特别敏感。
(3)闻花香时间长了,就没有原来那么香了,其原因是人的嗅觉中枢   。
(4)声音经过外耳道进入中耳,形成听觉的部位在人的.   。
9.劳德提出一个四阶段知觉模型,如下图所示。
分析情境“妈妈端上了做好的菜,正在看动画片的小涛说‘真香’,跑过来坐下,吃了起来”,请你根据上面的模型,简述一下这个过程完成的程序,说明四个阶段。
10.请根据我们本节所学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猫对腥味特别敏感,而小鸡对虫子的气味“情有独钟”,这是因为   。
(2)舌的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的敏感度是不同的。越王勾践曾“卧薪尝胆”,感受苦味最敏感的部位是   。
(3)拿一面镜子,仔细观察自己舌头表面,会发现舌头的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内藏许多   ,它里面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大脑 适应性 逐渐减弱
差异 敏感程度 味觉细胞
味觉 酸味 甜味 咸味 苦味
麻、辣、涩
课中研学
任务一:
思考与讨论
答:人的嗅觉对环境具有适应性,即在较长时间闻了某种气味后,会降低对这种气味的敏锐性,这是由于大脑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任务二:
探索活动
答:有许多小凸点
思考与讨论
(1)答:随着年龄的增长,舌上功能正常的味蕾数目逐渐减少,味觉的敏感性也随之下降。
(2)答:味觉和嗅觉密切联系,相互影响
课堂练习
1.【答案】D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鼻腔内的嗅黏膜上的嗅觉细胞能够感受化学气味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嗅觉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形成嗅觉,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美食巷中烤串的香气最终产生的嗅觉是在大脑皮层嗅觉中枢形成的,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答案】D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除了视觉和听觉,人体还有其他感觉。每种感觉都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这些感觉是我们能够全面、准确、迅速地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并及时作出判断和反应。
【解答】A.鸟鸣是利用听觉来感受的,故A不符合题意;
B.花香是利用嗅觉来感受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山水景色是利用视觉来感受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水果的甘甜是利用味觉来感受,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答案】D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舌头作为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不仅能够感知食物的温度、味道,还能对疼痛等刺激做出反应。
【解答】 冰棍使舌头温度下降,舌头血管收缩,舌头神经短暂缺血出现麻木。吃棒冰时,人感觉冰凉,且舌头有点麻,这是由于刺激综合作用后产生的感觉引起的。
故答案为:D。
4.【答案】C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感冒时多种感觉器官受到影响,尤其是嗅觉和味觉的相互作用。
【解答】感冒时,不仅仅是嗅觉和味觉,触觉、痛觉等也可能受到影响。感冒时的发热、头痛、鼻塞等症状共同作用,使得多种感受器的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了对食物味道的感知。
故答案为:C。
5.【答案】大脑皮层;已经适应了餐厅的气味;嗅觉和味觉都是靠鼻子来感知的
【知识点】人的感觉;分子的热运动
【解析】【分析】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解答】[1][2]当空气中分布着某些有气味物质的时候,我们用鼻吸气就可能感到气味的存在,这就是嗅觉。人的嗅觉很容易产生适应,如果感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冲动的能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这叫做感受器的适应。在餐厅呆了两个小时的阿姨闻不到香味,是由于大脑皮层中的嗅觉中枢已经适应了餐厅的气味的缘故。
[3]小荷同学因为感冒导致嗅觉不灵敏,闻不出香味,并且还影响到味觉,吃起食物来会觉得没有味道,她一点吃饭的欲望也没有,这说明了嗅觉和味觉都是靠鼻子来感知的。
课后练习
1.【答案】B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嗅当空气中分布着某些有气味物质的时候,我们用鼻吸气就可能感到气味的存在,这就是嗅觉,嗅觉在大脑皮层形成。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顶壁,叫做嗅黏膜,测定人的嗅觉能力,可以用能够引起嗅觉的气味物质的最低浓度来表示。
【解答】人的嗅觉很容易产生适应,如果感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冲动的能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这叫做感受器的适应。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是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故答案为:B。
2.【答案】B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人体有许多感受内、外刺激的感受器,有些感受器比较简单,例如皮肤里的感觉神经末梢。所以的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解答】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器官,例如:眼是视觉器官,耳是听觉器官,鼻是嗅觉器官,舌是味觉器官,感受酸、甜、苦、咸、辣等味道。此外,皮肤是触觉器官,感受冷、热、痛、触、压等感觉;如:我们闭上眼睛能摸出某种物体的软硬程度,靠的就是皮肤的触觉。搜救犬搜救幸存者靠的是嗅觉。
故答案为:B。
3.【答案】D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解答】人对食物味道的感知在依靠味觉和嗅觉,所以在嗅橙子的时候吃苹果,会产生二者混合的味道。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答案】C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1)人体有许多感受内、外刺激的感受器,有些感受器比较简单,例如皮肤里的感觉神经末梢。
(2)味觉的形成过程
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解在唾液中,与味觉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
味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神经传导到大脑的味觉中枢。
大脑味觉中枢对神经冲动进行分析和处理,产生味觉。
【解答】平时,人吃东西所以知道什么味道,这主要是舌头上味蕾在起作用,当人生病或疲劳时打乱了人体内分泌,影响了味觉细胞对食物的敏感性,所以人的味觉发生了变化,所以吃什么东西也就没有味道。可见C正确。故答案为:C。
5.【答案】D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这就是味觉。 味觉感受器叫做味蕾,主要分布于舌的背面,特别是舌尖和侧缘。与味蕾联系的感觉神经末梢细支,包围在味觉细胞上。进食时,溶解在唾液中的味觉刺激物作用于味毛,刺激了味觉细胞,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味觉中枢,产生味觉。
【解答】根据题意客舟,人体内形成味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味觉神经中枢,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6.【答案】B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 人体有许多感受内、外刺激的感受器,有些感受器比较简单,例如皮肤里的感觉神经末梢,能感受冷、热、痛、触、压等。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导盲杖工作时,盲人能够通过听到的声音和手部皮肤的不同感觉来调整行动的方向,所以,盲人使用该导盲杖时主要用到的感觉器官有皮肤和耳,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答案】B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味觉是由味觉感受器感受到的,味觉有甜、酸、苦、咸、辣、鲜、涩、麻、凉、金属味等十种重要味感,其中甜、酸、咸、苦四种是基本味感.舌上的味觉感受器能够感受酸、甜、苦、咸等化学物质的刺激。
【解答】 在“探究舌对甜、酸、苦、咸的敏感区域”的实验中,用清水可以减轻味觉的对比。建立对比实验,确保单一变量,保证实验结果准确。
故答案为:B。
8.【答案】(1)摸东西
(2)液态
(3)易适应(具有适应性)
(4)大脑皮层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所有的感觉都是在大脑中形成。人体的感觉主要有听觉,视觉,触觉等。
【解答】(1)对于盲人在行走时通过盲杖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这主要依赖于触觉。触觉是皮肤受到外界刺激后产生的感觉,盲杖通过接触地面,将地面的信息通过触觉传递给盲人,帮助他们感知环境。在给出的四幅图中,摸东西这一行为也是通过触觉来获取信息,因此与盲杖获取信息的方式相同。
(2)吃西瓜时觉得甜,这是因为味觉细胞对食物中的化学物质产生了反应。味觉细胞对不同的化学物质有不同的敏感度,其中对液态物质特别敏感。因此,当吃西瓜时,西瓜中的糖分刺激了味觉细胞,产生了甜的感觉。
(3)对于闻花香时间长了,就没有原来那么香了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嗅觉中枢的疲劳,具有适应性 。嗅觉中枢是大脑处理嗅觉信息的部分,当长时间接受同一种气味刺激时,嗅觉中枢的兴奋性会降低,导致对气味的感知减弱。这就像长时间听音乐后,耳朵可能会感到疲劳,对音乐的感受也会减弱。
(4)声音在人体内的传播和感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声音首先通过外耳道进入中耳,然后经过中耳的传导,到达内耳的耳蜗。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够将声波转化为神经冲动,这些神经冲动随后被传送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因此,形成听觉的部位是在人的耳蜗和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9.【答案】香味刺激鼻内的嗅觉感受器;小涛闻到香味;嗅觉感受器产生信息;信息通过嗅觉神经传到大脑,大脑对信息进行处理;最后判断结果:菜香,要吃。整个过程的四个阶段分别为环境刺激、感官感受、大脑对信息处理、行为方式。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
【解答】香味刺激鼻内的嗅觉细胞:王涛闻到香味,味道传递到了大脑形成嗅觉,大脑对信息进行处理,最后判断结果:菜香,说到“真香“,跑过来坐下,吃了起来。整个过程的四个阶段分别为:环境刺激;感官感受;大脑对信息处理;决定行为方式。
10.【答案】(1)不同生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
(2)舌根
(3)味蕾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1)生物的嗅觉系统是其与环境交互的重要方式之一,不同生物由于其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对特定气味的敏感度也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是生物长期进化适应环境的结果。
(2)味觉是舌对液态物质产生的感觉,味觉感受器分布舌背面和两侧黏膜.舌能辨别的四种基本味觉是:酸、甜、苦、咸。
【解答】(1)猫对腥味特别敏感,这是因为猫是肉食性动物,其祖先在野外主要以捕猎小型哺乳动物和鱼类为生,腥味是这些猎物的典型气味,因此猫的嗅觉系统进化出了对腥味的高敏感度,以帮助它们更有效地捕猎。而小鸡对虫子的气味“情有独钟”,这是因为小鸡是杂食性动物,但其主要食物来源之一是昆虫,虫子的气味对小鸡来说是食物的标志,因此小鸡的嗅觉系统对虫子的气味特别敏感,这有助于它们在自然环境中寻找食物。因此,不同生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
(2)对甜味最敏感的是舌尖;对苦味最敏感的是舌根;对咸味最敏感的是舌尖两侧靠前端;对酸味最敏感的是舌后根两侧。
(3)味蕾是味觉感受器,负责感知食物的味道。味蕾中的味觉细胞能够感受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