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道周中学2024-2025学年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1.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礼炮鸣28响寓意是
A.28个民族参加大典 B.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
C.28个部门参加大典 D.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斗28年
2.一届政协会议前后,毛主席就指示党内,要承认各民主党派的长期合法存在,要保持“多党林立”的政治局面,让各民主党派把意见摆到桌面上来,以便听到不同声音。与之相关的制度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
3.史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素材。第一手史料是当事人或历史现场遗留下的历史材料。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研究开国大典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A.电影《开国大典》的片段 B.历史丛书《开国大典》
C.开国大典亲历者的回忆录 D.开国大典彩色视频与照片
4.亨利·基辛格在《大外交》中写道:“毛泽东有理由认为,如果他不在朝鲜阻挡美国,他或许将会在中国领土上和美国交战;最起码,他没有得到理由去做出相反的结论。”由此可见,中国出兵参战
A.彰显了中国的军事实力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 D.稳定了朝鲜半岛的局势
5.“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此话最有力的证明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镇压反革命运动
6.图1臂章中,参加抗美援朝的中国军队最有可能佩戴的是
A (
图1
)B C D
7.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里写道:“这儿的每一寸土地,都在反复地争夺。这儿的战士,嘴唇烧干了,耳朵震聋了,眼睛熬红了。然而,他们用干焦的嘴唇吞一口炒面,咽一口雪……”,这一描写彰显出“战士”们
A.实事求是的精神 B.不断进取的精神
C.英勇顽强的精神 D.艰苦奋斗的精神
8.1950年,刘少奇在一次报告中提到当前中国“乡村中百分之九十的土地是中农、贫农及一部分雇农耕种的,但他们只对一部分土地有所有权,对大部分土地则没有所有权”。报告旨在强调
A.进行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B.建立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C.克服财政困难的急迫性 D.进行集体协作的可行性
9.曾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无党派人士叶恭绰说:“中山先生所主张的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都没有办到……今天,毛主席来办到……”“毛主席办到耕者有其田”的法律依据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0.1950年,中共华东局向中共中央报告,试点地区土地改革完成后,“贫雇农得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这说明土地改革
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采取了切实可行的策略
C.确立了土地集体所有制 D.保留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11.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
A.和平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制定宪法
12.1953年第一天到来的时候,新中国前行的脚步出现新的音符。《人民日报》这天的社论,出现了一个新名词“第一个五年计划”,还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从此,我国政府
A.提倡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推动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协调发展
C.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D.鼓励沿海地区积极参与国际贸易
13.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他亲历的活动是
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B.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4.“第二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一宪法条文首次出现表明
A.政治协商制度建立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C.国内主要矛盾转变 D.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形成
15.1956年中国很多农村的农民群情振奋,他们正在积极申请加入什么组织
A.农业生产互助小组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16.永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于1945年8月遭受水灾而再次被迫停工。1946年5月,公司所在地泊头镇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市政府积极帮助公司复工复产。1947年12月初,公司代理人向市政府递交了公私合营申请书。1948年2月1日,在泊头诞生了华北地区第一个公私合营企业。这一史事表明
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愿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B.中国共产党对私营企业的公私合营有历史经验
C.公私合营是私营企业壮大发展必由之路
D.1948年开始私营企业社会主义改造探索
17.同仁堂是驰名中外的商标品牌。如果你要考察当年有关其公私合营的概况,你必须查阅哪一阶段的历史资料
A.1953—1956年 B.1956—1966年
C.1949—1953年 D.1945—1949年
18.“经济制度已经顺利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得到改造”,这次“改造”
A.标志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使国民经济得以均衡协调发展
C.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D.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月宫装上电话机,嫦娥悄声问织女:听说人间‘大跃进’,你可有心下凡去?织女含笑把话提:我和牛郎早商议,我进纱厂,他去学开拖拉机。”这首民歌的创作背景是
A.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水平提高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实施
D.“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
20.右图摘棉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某一时期的宣传画,从中可以得出的准确信息是
A.当时存在严重的“浮夸风”现象 B.棉花生产获得大丰收
C.农业科技化取得重大成果 D.“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量”
21.1958年至1961年,国家财政连续四年出现赤字,金额高达172亿元。1965年,国家财政收大于支7亿元,并且还清了外债,各种副食品和工业日用品供应充足。产生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中共八大确定了党的正确路线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
C.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D.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22.“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23.刘丹的爷爷对刘丹说:“‘文化大革命’时期虽然建设遭到破坏,但某些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选项可以作为论据的是
A.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B.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建成武汉长江大桥 D.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假如请你为邓小平同志拟一份发言提纲,下列所提
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D.实行改革开放
25.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地奋斗。中共八大
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
(
图2
) A.实现国家工业化 B.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实行改革开放 D.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中心工作
26.对联是民族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时代气息。以下最适合作为图2对联横批的是
A.当家做主 B.合作社好
C.多快好省 D.联产承包
27.小芸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
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28.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这55人
呼吁的主要内容是( )
A.实施“一五”计划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进行三大改造 D.结束“文化大革命”
二、非选择题。共 4 题,其中第 29 题 8分,第 30题 12分,第31题 12分,第 32题 12 分,共44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
图3
)
请观察图3材料,提取至少两个信息且结合所学知识,证明图3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主要成就示意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归队五星旗下,齐声义勇军歌。新的国名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年一九四九,中华采用公元。辽金元明清帝国,帝京此地千年。人民的首都,今朝还我河山……
——摘编着黄炎培《天安门歌》
材料二 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根据材料一,简述材料中与新中国成立相关的内容。(4分)
根据材料二,简述领导“中华民族发展进步开启新纪元”的人物。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纪元”中“新”的含义。(6分)
综合以上材料,拟定一个主题。(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图4 1952年底中国的工农业结构 表2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1)根据材料一,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政府对此采取的措施。(4分)
(2)根据材料二,简述发展最快的部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集中力量发展这一部门的原因。(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这一时期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2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邮”览美丽中国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②《农业合作化·丰收》 ③《中国人民解放军》
④《工业战线上的妇女》 ⑤《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 ——铁人王进喜》 ⑥《中国现代科学家·袁隆平》
(1)根据以上材料,写出邮票所属的史料类型。(2分)
(2)请你从以上提炼反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就的两张邮票(写序号),结合其反映的史事,拟定一个主题并加以论述。(要求:价值观正确,选取正确,主题明确,史论结合)(10分)
漳浦道周中学2024-2025学年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D C B D C A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D D B B A D C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C C D B D D C B
29.
根据图例中“新建铁路”“新建公路”可以在地图中找到宝成铁路、鹰厦铁路,以及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等信息,这些正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交通建设成就。观察地图可以看到1957年建成通车的武汉长江大桥和1956年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这些工业成就取得的时间正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时间1953-1957年相符。由此可知,这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8分)
30.
内容: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 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4分,任写两点即可)
(2)人物:毛泽东。(2分)
含义: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等。(4分,任写两点即可)
(3)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分)
31.
(1)问题:工业落后,重工业基础薄弱。(2分)措施: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2分)
(2)部门:重工业。(2分)
原因:国防建设的武器装备离不开重工业的支持;发展农业离不开重工业;工业化建设的机器设备主要靠重工业提供等。(4分,任写两点即可)
(3)原因:制定了“一五”计划;苏联的支持;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等。(2分,任写一点即可)
32.
(1)实物史料/图像史料(2分)
(2)邮票1:⑤ 邮票2:⑥
主题:时代楷模铸就辉煌
论述: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人民群众热情高涨,斗志昂扬,形成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社会风貌,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在石油大会战中艰苦奋斗,为我国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做出了重大贡献,“铁人”精神激励人们爱国、求实、创业、风险。正是有了英雄模范的引领,我国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1967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结论:综上所述,民族精神是支撑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时代楷模激励人们奋发向上,是国家发展的精神动力。(10分)